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97|回复: 6

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5 10: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ygnetzhoang]網友看了轉帖的[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發帖 纠正些许误差。
此文帖於[客家迁移万里寻踪]
見: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hread&tid=11531

NO.93945 纠正些许误差(2004-7-4 17:50)
--------------------------------------------------------------------------------
很高兴成为论坛一员。
    看了一些文章,为客家人的成就而自豪。
    在此纠正一些文章中的误差。
    在《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2004-6-6 15:38)》中有“据他们讲,2001年高考,村里一个叫张舒的孩子是福建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此段有误二:
    一、张舒是2000年的福建理科高考第一名,非2001年。
    二、张舒是在漳州市参加高考,不是从村里。
    当然,我们为德远堂有众多璀璨的人物而自豪,我们不会因被当作“村里”人而觉得难为情。但作为研究自然科学者,总是力求表述准确。
    补充:
    张舒今年夏天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被本系导师肖教授录取为研究生。
    我作上述说明,因为我是张舒的父亲。

原文:
NO.74623 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 (2004-6-6 15:38)
--------------------------------------------------------------------------------
石旗杆上飘扬客家精神 
特派记者 许笑雨 齐岸民 于茂世 李红军/文 朱清河/图 
10月17日晚,福建南靖县塔下村。
  当我们翻越崇山峻岭抵达这个客家村落时,已是夜幕四合、满天星斗了。
  我们坐在塔下村的商业中心——张秀菊家小卖部的长凳上,望着黑暗中的点点灯火,听着门前哗哗的溪流,和张秀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小店里挂着一排斗笠,外面是竹叶编成的漂亮的弧顶,里面是竹条圈成的结实的内撑,每顶3元,我们买了一对,老板的话就愈加多起来了。
  张秀菊说,卖一顶斗笠能赚3角钱,今天这6角钱是意外收获。小店的消费者主要是当地的村民,每月能给他们家带来三四百元的收入。“你还没算赊账和赖账的哩!”坐在柜台里面抽烟的丈夫提醒她。
  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张秀菊的丈夫都要骑着摩托车去10公里外的永定县杀猪,然后赶在天亮前回到村里贩卖。据他们说,卖肉每天能挣十几块钱。
  张秀菊夫妇如此辛苦操劳主要是为了供孩子读书。他们的大儿子在大连一所军事院校上学,“学校有津贴,不需要家里供应了”;老二今年才考上福州的一所商业财贸学校,上个月刚走。“昨天老二还打回来电话,说贷款申请已经交上去了,不知道能不能批下来。”
  其实早在老二考上高中的那年,张家就已经从私人手里借了两万块钱。张秀菊说,公家的利息低,可期限太短,“我们得等两个儿子出了头,才能还得起钱”。张家要还这两万元,估计还得再等几年,老大明年毕业后还想考博士,夫妻俩都支持儿子的决定,“书读得越多,他将来的本钱就越大”。
  我们付钱时拿出了几枚一角的硬币,张秀菊说:“硬币我们这里不能收,还是给纸币吧。”在这个硬币都不能自由流通的深山村里,人们竟深刻地理解“读书是本钱”的道理。
  与张秀菊家小卖部隔溪相望的是张氏家庙德远堂,在这个凝聚塔下村1600多名张姓村民精神的家庙正前方,密密麻麻立着22根石旗杆。塔下村之所以为外人所知、被专家学者视为研究客家文化的典型,正是因为有这些石旗杆。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得知,很早以前,张氏家族就设立了书租田和儒租田,并在族规中规定:凡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可获得一定的补助,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家庙前立石旗杆,以示褒奖。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张氏德远堂共有14人成为举人、进士,家庙前立起14根石旗杆。这些石旗杆上飘扬的是闽西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精神。
  我们站在张氏家庙前仰望,黑暗中,笔直挺拔的石旗杆直刺星空,每根有十几米高。借着手电筒的微光,隐约可见石旗杆上阴镌着姓名、功名、年代、官衔爵位和立杆的时间等文字。凡是文官的旗杆,顶部饰物多雕刻成毛笔锋的形象,武官的则镌狮子等动物。
  虽然光线微弱,但我们还是看出了一些秘密:这22根石旗杆并非全是为科举及第者和仕途得意者所立,还有一些是儿孙为纪念前辈高寿或褒奖对家乡有贡献的乡贤而立。“活到100岁或者给家乡捐钱的人也有资格立旗杆。”
 张氏家庙德远堂大门紧闭,我们只好隔着木窗向里张望,这是一个“二进”院落,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横梁上镌刻的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看了德远堂和石旗杆,就不难理解村妇张秀菊对儿子的期望了。
  当我们在深夜走进村民张仰庆家时,迎面看到的不是疑惑警惕的眼神,而是笑容满面的热情。在客家地区采访,我们随便走入一家农户,都会被这种热情包围。我们甚至认为张仰庆最终也不明白我们究竟为何而来,可他仍然忙着为我们沏功夫茶,为我们剥开自家种的柚子,努力地克服着语言的障碍,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那些在他看来很平常的问题。
  说起石旗杆,张仰庆一脸自豪:他们的祖先从元末明初迁移到这里以后,就非常重视教育,16世祖嘉程公还专门建起一座“文选楼”供张氏子孙读书学习之用,楼内一副对联这样写着——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历史上塔下村人才辈出,在闽西南一带很有名气。“最近几年,北大、清华就考上了好几个哩!”
  旁边几位村民相互用客家话议论着,我们虽然听不懂,但知道他们在计算张氏家族最近几年的人才状况。 据他们讲,2001年高考,村里一个叫张舒的孩子是福建省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去年,张金燕考上了北京大学……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张氏德远堂门下人才辈出的原因,有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意味深长地说:“得感激塔下村的华侨啊!”一句话说得大家纷纷点头称是。张仰庆说:“那些石旗杆许多是为他们立的。最近几十年,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都是华侨中学培养的啊!”
  从《张氏德远堂族谱》中得知,塔下村是一个有名的华侨村,祖籍塔下村、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1万多人。从清朝开始,这里就有人走出大山,出海谋生。旅居台湾省的张氏裔孙在台南也建了一座“德远堂”,其建筑风格、布局规模以及牌楼、横匾、廊柱上的对联都和塔下村德远堂一模一样。
  张仰庆说:“你们现在喝的茶叶就是新加坡华侨张荣汀先生捐赠的。”几十年前,张荣汀先生给家乡每户村民赠送了200株茶树,现在塔下村家家户户都有茶园。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张荣汀就在塔下村附近建起一座华侨中学,这一带的孩子从初中到高中都上这所学校。现在张荣汀先生已经过世了,他的子孙每年都会寄钱给学校。
 旅居海外的塔下人,秉承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侨居国历尽艰辛,许多人成为当地贤达、殷商巨富。早在清末,新加坡华侨商会会长张善庆就曾积极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如今,在塔下村,热衷于家乡公益事业的华侨还有很多,光教育基金会就有“张荣汀教育基金会”、“德远堂教育基金会”和“张秋光教育基金会”。新加坡华侨张庆重兄弟是塔下村旅外侨裔的骄傲,他们在海外创办的船务公司拥有千吨、万吨级货轮46艘,是新加坡三大船运公司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张庆重就曾捐款资助延安军民抗日;1961年,张庆重在家乡创办“南靖曲江华侨医院”,捐资兴建了“南靖戏院”、类似老年公寓的“百岁楼”;张庆重还为塔下村捐建了公路、桥梁和凉亭,架设了高压电线,为家乡古稀老人设立了“度岁金”。
  泰国华侨张建禄也创立了教育基金会和慈善基金会,资助塔下村的教育和福利事业……
  这里的海外华侨向家乡捐资除了用于教育等基础事业外,还用于敬老。据村民们说,塔下村是南靖县第一长寿村,民风淳朴,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村里专门设有“老人协会”和“孝友会”,在塔下村,从来就没有老人为自己的“身后事”担心。海外华侨回来探亲时,为全村的老人发放红包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等我们深夜从村民张仰庆家出来,再次经过密匝匝的旗杆林时,心情与刚才截然不同,在我们眼里,那些为百岁老人和乡贤立的旗杆同样高大挺拔,它丝毫不输于举人和进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羡慕才子啊,小时候不知道学,浪费了大好的时间,现在要学得付出双倍乃至更多的努力了。
客家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任何一个人去探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5 15: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sky網友,全球客家人关注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11月将在赣州隆重举行,是一件大喜事呀,請多來交流。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由于这次恳亲大会,让我接触了客家文化,让我了解了客家文化,我从小在赣州长大,这里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集散地,我也算的上是半个客家人了,从开始着手收集有关资料,到自己真正的深入其中,短短的时间内,我了解了许多,更学到了许多
客家人社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谢谢各位斑竹和朋友
谢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6: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石旗杆,我在99年参加深圳市龙岗区举办的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的时候就看到了,共12根,谭元亨教授还专门宣读了他的龙城广场客家精神的文章。

[ Last edited by 客家人闽南血统 on 2004-7-5 at 17:07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5 17: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长辈们说,我老家的祠堂门前,曾经也有六支石旗杆。在“文革”时被“红卫兵”当“四旧”给毁掉。最搞笑的是,在“大跃进”时期,竞然将一把清“嘉庆”年间,一位武进士科考时用过的,而收藏在祠堂里的大刀,也投进了大炼钢铁的土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5 17: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練鋼鐵熔大刀,文化革命毀旗杆,開放改革填古井,都是一樣的。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5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