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的分布特点
(一)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
这一特点与移民特征紧密相关。客家人由粤东、闽西以及赣南向外移民的方向主要是向北、向西两个方向, 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 南部与广东毗邻, 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正处于客家向外移民两个主要迁移线路上。客家移民将自己的方言带到了这些地方。
(二)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一些河流上游的山区湖南的外来移民大部分来自江西。攸县《色江王氏五大房合修族谱》记载: 北宋未,“西南初服, 土著退避岩壑, 朝廷乃移湖广之民填川滇⋯⋯湖广空地则以两江之民实之。”存于四川达县安仁乡四村六组魏大俊家, 编于清道光二十五年的《魏氏族谱》(手抄本) 载:“因洪武年间湖广凋残, 至嘉靖年间, 皇诏命江西填湖广。”魏源《古微堂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记》:“当明之季世, 张贼屠蜀民殆, 楚次之, 而江西少受其害。事定之后, 江西人入楚, 楚人入蜀。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之谣。”江西移民只要越过湖南东部的罗霄山脉就可以进入湖南纵深, 比主要来自广东东部和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不仅来得早,而且路途更近。江西移民先到为主, 与土著融合成了
“本地人”; 而广东、福建移民后到为客, 被“本地人”称为“客姓人”、“客家人”等。“本地人”来时地广人稀, 因此他们主要定居于地势较平、土质肥沃、灌溉便利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盆地、丘陵; 而后到的“客姓人”则大多只好选择河流上游的山区定居。山区交通不便, 与外界交往较少, 居住在此的客家人往往可以遵照“宁卖祖宗田, 不卖祖宗言”的古训, 将客家方
言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少数迁居在平原、丘陵地带的客家人, 由于与“本地人”杂处, 久而久之, 也成了“本地人”, 后裔不再说客家话而改说“本地话”了。因此,现如今客家方言主要保留在湖南东部的连云山、大围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 以及南部的莽山、萌渚岭、阳明山地区。从河流来说, 汨水上游南侧一些支流, 浏阳河上游大溪河、小溪河, 渌水上游澄潭江, 氵米水上游攸水、茶水、洮水、氵斜濑水、河漠水、沔水, 遂川江上游(桂东县清泉镇境内) , 东江(资兴市黄草镇境内) , 浙江河上游, 集龙江上游, 武水支流长乐水上游, 沱江上游支流冯河、溪河, 舂陵水上游日西河, 这些河流上游的山区是湖南客家方言的
主要分布区。
(三)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较为零散
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地理因素。在湖南“东部是湘赣间雁行式的华夏向山地, 虽成为湘水和赣水南北向的分水岭, 但实际上并不是一条山脉, 而是作东北—西南走向平行背斜与向斜的形式。在山地之间常为长廊向斜谷地, 往往构成湖南与江西之间的主要交通孔道”。这里山谷相间,“有平行岭谷之称, 山脉之间为复向斜谷地, 发育成树枝状水文网。横谷一般宽度不超过400 公尺, 故有溪口、洞口、洞门之称, 但往往成为山区农业良好的所在地, 同时也成为山区之间重要的交通孔道”。(《湖南省志》第二卷) 这些谷地很自然地成为历代江西移民进入湖南的必经之路, 也是湘赣边界地区土地开垦较早、经济相对繁荣、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当客家移民往北迁移的时候, 在这些谷地已经很难找到落脚之地, 而地旷人稀的山区自然成为选择。因此湖南东部客家方言被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之间的谷地分隔成相对独立的四片区域。
在南部, 由于紧邻广东和广西, 汝城、宜章、江华等县在行政区划上向南较为突出。“南岭山地总的来看, 并不是一条连贯的山脉, 而是由一连串花岗岩体造成的山簇。⋯⋯在本区内河流的上游, 河谷一般很狭, 山地往往迫近耸立于河流两岸, 因而冲积平原和阶地均不甚发育。”[ 6 ]河谷平地和阶地等土地较为肥沃且较易开垦的地方大都已被土著居民和先前到达
这里的江西等地移民占据, 而山区只有少量的瑶族居民。因此当客家人向西迁移时, 有一部分进入诸广山南麓、莽山北麓、九嶷山以南萌渚岭两则以及阳明山的河流上游山地, 他们在这些地方定居下来, 并且把客家方言保留了下来。
(四)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区呈现缩小的趋势由于湖南的客家方言被赣方言、湖南土话及西南官话等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孤立的小片, 而各地客家人数量较说其他方言的人口要少得多, 因此客家方言属于劣势方言。为了生产和生活, 湖南境内的客家人大多兼说双方言(即客家方言和当地的强势方言) , 资兴市的不少客家人还兼说客家话、官话和土话三种方言。一些客家人已经不会说客家方言。如1995 年修平江蒋山《李氏族谱》:“我发仕冲德开公
⋯⋯出自火德公, 为唐太宗九子晋王治之裔, 世居陇西”。(《新序》)“元太祖初, 李孟公生李珠公, 移居宁化石壁乡, 生五子, 金、木、水、火、土为讳。金、木、土三公仍居本处, 惟木德、火德移上杭。”(陇西谱源流》)“火德公原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宋元兵乱, 避居本府之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 为迁杭始祖。⋯⋯十八世将公居江西吉安府龙泉县杉山坳。”德开公为十九世。”(《世系》)“始迁祖讳德开, 江西龙泉人。由康熙丙戌徒平江南乡之蒋山时觅发仕冲旗形地作室, 遂家于此。”(《德开公赞并说》) 可以说, 蒋山李氏为客家后裔是无疑的。但是他们已经不会说客家话而完全改说平江本地方言了。
湖南的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在湖南特定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下形成的地域变体。了解湖南客家方言的分布及其成因、变化情况, 不仅有助于客家人的历史、文化、方言的研究, 也可以为社会语言有关语言变异的研究提供鲜活的例子, 甚至对山区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湖南客家方言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有许多的课题等着我们去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 吴启主1 湖南方言研究丛书·湖南汉语方言概况[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
[ 2 ] 黄景湖1 汉语方言学[M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87.
[ 3 ] 罗美珍, 邓晓华1 客家方言[M ].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 4 ] 詹伯慧1 现代汉语方言[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5.
[ 5 ] 夏剑钦1 浏阳方言研究[M ].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 6 ] 李志藩1 资兴方言[M ].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