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沿佐 林敬祐 台北】 今年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主辦單位特別打造了,兩台動態主題花車,其中一台主題為「通化街的故事」,要向民眾介紹台北客家移民史,但其實除了通化街以外,羅斯福路一帶也是客家人,早期在台北落腳的地方,附近的龍泉市場及師大商圈,至今還有許多店家,是由客家人所經營的,接下來帶您看看龍泉市場附近客家人的故事。
「我們配料,外面的配料是白菜嘛!大白菜嘛!我們這個就是筍絲,湯頭也不太一樣。」
接近中午吃飯時間,來自美濃的邱文峰及李帶娣兩夫婦,開始在店裡忙進忙出,就算不是賣客家料理,但外頭的招牌還是寫上明顯的客家兩個大字,就是不願看到客家人,總被認為是都市中的隱形人。
旅北客家鄉親 李帶娣:「我就要講客家話,他那個精神是說我要講客家話,我是客家人就這樣的精神。」
旅北客家鄉親 邱文峰:「他當初會叫作客家魷魚羹,以前很多客家人不敢講客家話,好!你敢講客家話,我就用客家魷魚羹這樣拼出來,所以都是用客家魷魚羹,這樣走出來。」
靠著家傳的獨特口味,這間經營28年的小店,已經漸漸打出名聲,每當遇到客家鄉親上門,老闆還會特別招待問候,也讓這些離鄉遊子,心裡頭暖洋洋,來到台北打天下超過半世紀,現在總算有了一點成績,但他們可是曾經為了生活吃盡苦頭。
旅北客家鄉親 李帶娣:「我就要帶小孩、要做手工,下班了還用走的回家這樣,就很艱難,有時候沒有錢,以前人比較辛苦啊!小孩還小啊!就會有時候剛買房子很辛苦,我就要自己省省省,很省不敢用。」
同一條街上的不遠處,來自龍潭的鍾游滿妹,也在這邊開個小麵攤,菜單上寫的,其實都是簡單的尋常菜色,但老闆娘用從小學到的手法,用心調製油蔥酥等調味料,就有附近的客家鄉親,天天都會固定來這邊報到,只為了記憶中的家鄉味。
民眾 翁先生:「吃到故鄉的味道,像說遇到故鄉的人,就有一種那個特別的親切感。」
已經年過70的鍾游滿妹,每天仍會開門營業,至少12個小時才打烊休息,北上打拚了50幾年,辛勤工作的生活步調,還是維持不變,她笑著說現在至少,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不必再花錢跟別人租,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旅北客家鄉親 鍾游滿妹:「客家人的想法就是這樣啊!身體好就好,會做就加減做,做什麼?做什麼就好了。」
過去幾十年,無數客家人懷抱夢想,來到台北闖天下,儘管生活艱難挑戰重重,還是能咬緊牙根,站穩腳步落地生根,也讓大台北地區的文化風貌更加豐富精彩。 (2015-10-25)
http://hakka.ncu.edu.tw/hakka/mo ... /paper/paper241/241(1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