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2|回复: 0

「黃金廊道」推行年餘 參與農田不到1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11: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意良善的「黃金廊道」,希望達到省水與新農法的運用,同時改善農業用水,與高鐵周邊地層下陷的情形,但計畫已推行1年多,1.3萬公頃的農田,卻只有600公頃加入,還有很多農民,也不知道這項政策問題出在哪,繼續是我們的分析。

為了推動「黃金廊道」的農業政策,政府在彰化及雲林,掛了許多宣傳布條,說明各項獎勵方案,例如搭建溫網室補助5成,節水灌溉設備補助7成,或是轉為旱作,每年每公頃最高可獲得獎勵11萬元。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 林傳琦:「節水的灌溉設施,溫網室的設施之外,也包括了在養殖類,畜牧類相關的節水節能設備,在整個的補助標準上面,會按照農友的需求,按照各種不同的設備,一般來講我們的補助額度,應該都會在5成。」

行政院於民國101年6月,通過「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並以「黃金廊道農業新方案」,作為旗艦示範區,103年11月起,在實施地點的農會辦理說明會,只可惜知道的農民並不多。

農民 廖先生:「說他有在推,但知道的人不很多,他也有在寄一些通知,但我的印象不是很用力。」

二崙鄉農會總幹事 陳惠珍:「農糧署有來辦3、4次的說明會,農民也非常的踴躍,每一次大約有100多人來,但是成效好像不是很好,因為只有2位農民來申請。」

二崙鄉農業課長 李昌興:「因為耕作的習慣,我們這邊等於說主要是水稻,跟葉菜類為主的產區,然後節水節能的旱作,我們這邊又不在適用範圍。」

除了慣行耕作的模式很難改變,農民也認為補助金額並不高,再加上農業人口老化,也成了黃金廊道,難以推動的因素之一。

農民 廖先生:「收成達不到目標,如果轉作不到1萬元,我來轉作划不來。」

農民 廖先生:「大家都想年紀大了,種水稻種菜也習慣了,不想再轉作別的東西。」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 林傳琦:「能夠跟農民正式去做說明,農友的數目畢竟還是有限,在這樣的狀況下,當然我們也透過所謂的媒體,也請農會透過整個村裡的廣播,也透過農事小組長,盡力幫我們做宣導,讓農友了解相關的補助,或者是獎勵的措施。」

政府原本計畫用8年時間,投入34億元經費,調整黃金廊道的農業結構,一方面紓解地層下陷的問題,也藉由新技術、新產業,為台灣農業注入活水,只是農民也直指,若是政策,不符合農民真正的需求,就算再好的規畫,恐怕也終將成為泡影。  (2015-07-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