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1|回复: 2

客家概论[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4-25 03: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忙碌工作的时候,围屋里的客家居民也开始了一天的。客家老妈妈还是裹着头巾,身着粗布衫,有的手提烧着炭火的自制小竹炉,有的正辛勤劳作。虽然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已经来过好几次了,但一见到我们,每一个客家人的脸上依然露出忠厚朴实的喜悦,看来他们的好客果真是名不虚传。有亲戚朋友来访时,一定要带上一挂鞭炮以示庆贺。
  客家人热情,见我们工作累了,就送上“烫皮”、茶水和米酒,以示慰问。这些食品都是他们自家制作的。
  “烫皮”是用芋头磨成粉,先把河里的沙子炒热,在把芋头粉饼放入热沙子中制成。茶叶是当地居民自己种的。米酒是用围屋中水井中的水酿制,颇有独特的制作工艺。他们喝茶都是用小杯子,客人喝茶的时候,如果不想喝了,就喝一口然后倒掉,他们就不会再敬茶了。客家人还会向来客敬酒,要一饮而尽,他们的夫人敬酒一敬就是两杯。刚来了几天,说到这里的风俗就已经要滔滔不绝了。
  客家老师赖先生介绍说,这里还真的曾发生还发生过许多战事,本期《直播中国》--“客家人的围屋”将会具体向大家描述当时的情况。
  赖先生还告诉我们,乌石围是客家赖氏子姓的民居。他们的祖先在三国末年,从河南颖川迁来桴源开基,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带来,与当地土著文化融为客家赖氏文化,经1700年衍传,客家赖氏遍布江南各省和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美国等地。总人口已逾100万。经记者四处寻访,得知“乌石围”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有87岁高龄。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故秦汉时便建有县治,至汉末已设有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唐末五代时,中原衰乱,赣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成为避乱者的理想栖身之所,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到北宋初年人口剧增十倍,外来移民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土著居民,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传统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同时及此后,从中原迁入赣南的客家先民或客家人,又不断往闽西、粤东迁徙。
  赣南比同为客家人聚居地的闽西、粤东地区,建县建州时间都要早的多,秦代时便设有南墅县(今南康或大余县内)。据《淮南子》载,秦世皇为统一祖国南疆,曾令大将屠唯率五十万大军,分五路进军百越,成功之后,其中便留“一军守南墅之界”。这是史书上最早所见中原汉人进入赣南的记载。
  自唐末黄巢起义后,五代分争,中原丧乱,北方汉民以及原居江江淮、荆湖地区的中原移民,开始溯抚河、赣江流域大量拥入赣南、闽西。明《嘉靖赣州府志》载,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赣南仅有8994户,39900口,至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赣南也只有26260户(见《元和郡县图志》)。而到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 年)。 据《宋书》· 地理志)载,则猛增至310153户,人口逾越百万。自晚唐元和年间到北宋末期,这280年时间里,户口增加了约十倍,这决非自然增殖所然,说明这期间赣南接受了大量外来移民。据《元史》和《明太祖实录》等史书载,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398年)赣南总人口约在44万左右,较之南宋人口高峰期,人口损失达80% 因此,相对宋代的繁荣来说,赣南又处于一个“地广人稀”的历史阶段。然而,在闽西和粤东情况则完全两样。客家人自赣南诞生后,一部分在迁往闽西、粤东腹地的发展中,日臻成熟壮大,发展异常迅猛,尤其是经“朱明至清初时的生息,系裔日繁,资力日充,而所占地域,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用,以是,乃思向外移动“(见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第二章“客家的源流”)。因此,到明末清初时,开始从闽西、粤东地区大规模向外移民,其中便有一支劲旅返迁入赣。据《定南县志》载:明末清初“广东异籍穷民来此垦种,异藉环处,日渐繁剧”。《瑞金县志》也载有“闽广及各府之人,视为乐土,绳绳相引,侨居此地”。上犹的《张氏宗谱》则谓:“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这地区的客家人,基本上都是这时期自闽粤迁入的。
  赣南客家文艺形式丰富多彩,如采茶戏、东河戏、狮舞、龙舞、宗教酬神舞、南北词、唱词、五句板、古文、山歌、风俗歌、民间小调、民间故事等等,可谓众彩纷呈。但其中最具影响,且系土生土长纯客家风情的是:赣南采茶戏和赣南客家山歌。民居,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群体文化的无声语言,客家民居风格独特为世人瞩目,有趣的是,赣闽粤边界这个客家三角地区的民居、还恰巧都有代表自己地方个性的民居、即: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扰屋。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两种。
  围屋,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每间房子的承重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它的大门门额上大多有某某围的题名,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之属,故有是称。也有的将之与村围,及有坚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或“围子”。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安远、信丰、寻乌县的南部乡村。这些围屋大都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内住数百人,龙南武当乡的田心围,最多时曾住过900多人,小者仅四五百平方米,围内仅住一户人家。平面大体可分为“囗”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囗字形,是指围心位置上不建房屋,这种形制的还包括“回”字形围屋。国字形,是指围中还建有一栋厅屋组合式民居,此形制为围屋的主流形式。此外,除常见的方围外,还有少数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围屋结构形式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其做法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外表皮约30公分厚,用砖石材料,墙内侧厚度则均用土坯砖或夯土筑成。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的关西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的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
  围屋的最大特点是“防御性”。其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它外墙厚一般为一米左右(燕翼围厚达1.45米),高二至四层,中间楼层均设环吊楼,俗称“外走马”。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碉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在转角处设,有的还在墙段中间设置,如同城防之“马面”。为了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一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一排排刺目的枪眼炮门,门,是围屋防卫的重点所在,因此门墙都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上包钉铁皮,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或在板门前设一道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又备有水漏。除少数外,一般围攻屋只设一孔门出入。围屋的顶层间是战备用房,通常都不准放杂物,并取外墙的大部分内侧墙体,作环形夹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蕨粉充饥。
  围屋,是一种聚族而居的民居。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屋内的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血缘性”。维持这种血脉关系的纽带,便是每年定时进行敬宗祭祖活动,故围屋内必设有“祖堂”这一公共建筑。围内实行族长管理制,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他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民国初年以后,便基本上不建了。现存最早的两座围屋是:龙南杨村乌石村的盘石围(建于明末)和杨村的燕翼围(建于清顺治五年1658年)。从大量围屋年代考察的比较看,一般年代越晚,围攻屋的防御设施越完善,形制也趋统一。现常见的那种四角构筑炮楼的方围屋,便是清代中期时开始流行的。
  赣南客家大的喜庆事主要有:添丁、婚嫁、寿 诞、做屋及入学、拜师等。他们的婚俗,大致可分为议婚、订婚和完婚三个阶段。岁时内容大致包括汉族传统信仰,地方性神明和杂神崇拜,以及传统的岁序节的。有过年、立春、惊蜇、春社、花朝日(农历二十五日,相传是百花的生日)、立夏(“补夏”)、四月八(佛祖诞辰日)、端午节、六月六(“尝新”)、入伏、立秋(这天要“嬲秋”,即男女均不下地)、中元节、八月初一(俗语称“秋清明”“大清明”)、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重阳节、下元节(十月十五是相传为三界公诞辰)、冬至(这天为白无忌日,称“补冬至”)。
  客家,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吉普赛人或犹太人,是说这是个长年流徙的族群。客家人永远保持着他们“诚实、勤奋、坚忍、开拓”的特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5-3 1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概论[转帖]

客家人永远保持着他们“诚实、勤奋、坚忍、开拓”的特质


总觉得适合于任何一个民族诶!不是吗?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5-6 02: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客家概论[转帖]

也许吧。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