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令人瞩目的教育规模
明清以来, 按闽、粤、赣边区客家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人口状况来看, 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在全国也是令人瞩目的。梅州市的情况尤为突出, 据《嘉应州志》载(嘉应州即今梅州) : 清乾嘉年间, 全州5 县参加秀才考试的, 多时曾达1 万多人, 可见当时读书人占人口比例之高。清朝末年, 全市7 县有书院24 所、学宫4 所、义学14 所、社学20 所。废科举、兴新学以后, 这些书院、社学等, 相继改办为中、小学堂, 至清宣统三年(1911) , 全市有小学堂803 所, 中学堂9 所, 女子学堂2 所。据1949 年全市各县资料统计, 全市有小学2464 所, 在校学生18. 8849 万人; 中学75 所, 在校学生2. 1126 万人。至1965 年, 全市有小学3464所(另有1625 个教学点) , 学生50. 2743 万人, 比1949 年增长1. 6 倍; 中学102 所, 学生4. 8173 万人, 比1949 年增长了1. 3 倍。进入80 年代以后, 教育事业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据1987 年统计, 全市有大专院校3 所, 在校学生2861 人; 中学师范和进修学校10 所, 学生2710 人; 各种中等专业学校10 所, 学生1880 人; 职业中学和农业技术学校71 所, 学生1. 4256 万人; 普通中学242 所, 学生18. 5540 万人; 小学2318 所, 学生53. 3771 万人[ 4 ]。
在梅州市7 县中, 文风之盛以梅县为最, 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清光绪十六年(1890) , 梅县办有书院9 所、社学10 所、义学6 所。民国以后, 教育又有很大发展。1946 年, 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成绩, 梅县名列第一[ 4 ]。1921 年, 梅有中学4 所和男女师范各1 所, 中学生逾300 人, 当时全国各县, 一县学生达3000 人的, 仅梅县而已; 40 年代, 梅县平均每5 人左右便有1 人是进学(大、中、小) 学生, 这在当时全国各县中, 是首屈一指的[ 7 ]。据《梅县教育志》记载: 1949 年, 全县人口42 万, 有小学618 间(所) , 学生51752 人。至1985 年, 全县人口75 万, 有小学467 间(所) (原规模小的合并) , 学生81394 人。在中学教育方面, 1949 年有中学21 间(所) , 学生8345 人; 1985 年发展到49 间(所) , 学生40212 人[ 8 ] [ 9 ]。
梅州的其余各县, 文风也盛。如大埔县, 早在明嘉靖年间已有书院4 所, 社学8 所。至清朝设立官学4 所、义学3 所。1946 年大埔县有普通中学10 所师范和职中各1 所, 小学511 所, 学生达3. 02 万人[ 10 ]。
闽西的教育也比较发达。明、清期间, 龙岩地区先后办有书院239 所。1948 年, 闽西有中等师范、职业学校、中学、小学共982 所。至1987 年, 全区各类学校5760 所, 在校学生59. 4 万人。幼儿园在园数万人, 居全省等一。小学在校生也曾居全省榜首。全区按人口平均, 高考上线率居全省前列[ 11 ]。
三、辉煌的教育成果
在客家地区, 由于教育的普及, 教育的成果也是辉煌的。在科举时代, 成果主要体现在各种考试登科第的情况, 历代登科人数以梅州为例, 秀才16479 人(其中廪贡5241 人) , 举人1645 人(其中文举1490人、武举155 人) , 进士234 人(其中文进士221 人、武进士13 人、翰33 人)。据《登科录》, 清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广东全省考上进士者11 人, 梅县一县就占了5 名[ 12 ]。福建龙岩地区的登科人数也是众多的,举人有1106 人(其中文举730 人, 武举376 人) , 进士174 人(其中文进士145 人、武进士29 人) [ 3 ]。
废科举、兴学校以后, 客家地区的教育依然处在先进行列。梅州市的高考分数及录取率, 一直处于全省前列, 仅1977- 1988 年, 全市考入大中专院校者达2. 7 万多人。从清末至1986 年的90 年间, 据不完全统计, 梅州市籍正教授级高级知识分子约500 人[ 4 ]。龙岩地区历届升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达2. 93 万人, 龙岩地区籍正教授级高级知识分子达104 人[ 11 ]。
在现代史上, 江西兴国这个客家县出了30 多名将军如萧华上将等, 被称为“将军县”。广东梅县既是“文化之乡”, 又是“将军之乡”[ 6 ]。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梅县不但培育了大批军事人才, 而且涌现出无数出色军事将领, 叶剑英元帅即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中还有: 黄镇球一级上将、邓仲元上将、张达民上将、黄伯韬上将、刘志陆上将、黄琪翔上将、黄慕松上将; 萧向荣中将、中植南中将、李维源中将、陈见田中将、黄占春中将、黄占春中将、黄国俊中将、温靖中将、李铁军中将、张炎元中将; 李扩少将、杨幼敏少将、叶松盛少将等等[ 6 ]。除梅县和兴国外, 其他地方同样出了不少客家名将, 如朱德元帅(四川客家人, 祖籍广东曲江县)、杨成武上将(福建长汀县客家人)、廖鸣欧中将(广东兴宁客家人)、罗卓英上将(广东大埔县客家人)、陈济棠上将(广西防城客家人) , 等等[ 1 ] [ 3 ]。
据丘立才(1996) , 培育客家名将的学校有: 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建的广东水陆师学堂、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华北军政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 国外的有: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德国、苏联、美国西点军官学校等[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