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05/13 22:11
記者房書勤/竹縣報導
在竹縣13個鄉鎮市內,想要找回傳統的客家獅團,非常不容易!過去春節期間,都會在鄉間耍獅娛樂鄉人的舞獅團,幾乎已經被時髦的廣東獅給取代了,現代的年輕人,吃不了苦,沒人練獅,等老一輩師父收山後,會舞客家獅的人將成為絕響。
為了尋找傳統客家獅團,在關西、湖口一帶,許多人都沒聽說有獅團,溪北地區,就只剩新埔下山一團與枋寮這一團,枋寮這一團,遇有迎神賽會好事,團員們還會自動聚在一起舞獅,不過,整團年紀已大,稍為激烈,這些上年紀的老獅子就跳不動了。
客家獅在溪南八鄉鎮留傳下來的數目還比較多,在竹東鎮有幾個團,北埔、峨眉也各有一團,寶山鄉最近也有一團是由新城村長盧光助把家傳30年的闊嘴獅在閣樓翻出,召集一批老獅友,經過集訓後,重新出獅表演,勾起不少鄉民的回憶。
有鑑於客家獅的即將失傳,在前峨眉國小校長姜信淇與北埔國小的幾位老師的努力下,找來老師父到學校教舞獅,包括橫山國中也有老師在教,只是為了吸引觀眾眼光,讓即將失傳的獅團重新發揮,因此,所教的舞獅並非純的客家闊嘴獅,而走兩廣獅團的花巧做法,為美中不足的地方。
根據盧光助村長憂心的說,客家獅分文獅、武獅兩種,文獅跟大鼓,武獅跟小鼓, 一般一團總共12、3人,目前碩果僅存的幾團,每位團員都已上年紀,最小的也有60歲左右,年輕一輩不練舞獅,等他們老了扛不動了,客家獅就沒有人傳承了。
盧光助強調,客家獅的舞獅完全跟鼓聲走,除了獅頭尾協調一致外,步伐、腳步也都有一定規定,鼓聲急促,獅身就得高揚,鼓聲緩慢,獅尾就得趟下或坐下,一種鼓聲一種步伐,不能搞混,否則就全盤亂掉,很難看了。
早期,客家鄉鎮迎神賽會,都會出獅慶祝,連大戶人家的耕田插秧,在拜田頭伯公時,都會請獅團表演,老一輩的都歷歷在目,年輕人已經很少見了,如今,客家文化得以傳承、延續、發展的同時,這種習俗不能丟棄,值得客家鄉親大家共同來關切。
http://member.ettoday.com/trnsea ... AE%61&i=1629676
[ Last edited by hcb8188 on 2004-5-18 at 19: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