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都人心目中,春节,是一年中的盛典。而这种盛典,体现得最为鲜明的,除了挂在窗口的腊货之外,就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
且不说一年一度塔子山灯会,武侯祠大庙会,金沙太阳节,欢乐谷化妆巡游。仅仅是郊县的种类繁多的民俗表演,就够让人享受节日气氛的了。
在过年的闹热中,也常常怀想小时候。我老家在成都东边,龙泉山脉的浅丘地带。这里聚居着从广东、福建、江西、湖北迁徙而来的客家人。客家人过年,不仅要做腊肉、香肠、熏猪头、熏猪肝、腊鸡,还制作米酒,磨汤圆粉,舂汤圆心子。
米酒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用清水浸泡一天后,用竹制蒸笼将米蒸熟,摊放在竹篾编成的簸箕里,温度合适了,就撒上酒曲粉,用手拌匀,装进坛子,密封发酵。7天后,取开坛子封口,一股香甜之气扑面而来。米酒不是过年在酒桌上喝的。客家人正月初二开始,要走人户(走亲戚)。比较殷实的人家,会提上两把上好的中江挂面,两封糕点,或者两瓶白酒。去到亲戚家,这样就很有面子。而比较讲究的主人,早上会用米酒煮荷包蛋,热腾腾地端出来。冬天的清晨寒气袭人,吃一碗荷包蛋,那种温暖的记忆,几十年过去,依旧香甜如初。
父亲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农民。虽然家里日子紧巴巴的,但是对于过年,一点也不马虎。
只要天气好,腊肉香肠每天必须挂在天井里晾晒,直到肉皮黄得发亮,才收到屋子里存放。腊月二十四,是民间打扫阳尘的日子。父亲和母亲叫上哥哥,从早忙到天黑,才把屋子清扫完毕,农具归位,家具抹得一尘不染,连铁锅也要翻过来刮掉烟灰,才能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门上自然要贴上春联,门神,喜钱。猪圈羊圈要贴“血财兴旺”“五谷丰登”一类的祝福。鞭炮是必须要放的。天色昏暗之际,远远近近的竹林子里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邻居们都知道,是那家人开始团年了。别人家团年,再好的邻居朋友都不去走访。怕踩了年脚,主人不高兴。
客家人的习俗,正月初一,一年初始,早上吃汤圆,中午吃面条,初二走人户。走人户也叫请春酒。酒足饭饱之后,大人们围坐在一起玩玩长牌。年轻人则在院坝上拉提簧。技术高超的,把一个竹子做成的提簧拉得嗡嗡响,突然往空中甩抛去,那提簧依然叫着。落下时,小伙子眼疾手快,将提簧接住,继续拉着。女孩子则围在一起踢毽子。毽子用红鸡公羽毛,自己亲手或者在母亲指导下缝制而成。毽子在人群里飞来飞去。做得精致漂亮的,说明女孩能干,必引来小伙子们羡慕的目光
近些年,交通方便了。许多人也到县城去看热闹。县城的大街小巷,到处传来叮叮咚咚的锣鼓声,那是舞狮的民间艺人给商家拜年。他们穿戴着狮子面具,锣鼓手在前,舞者在后,挨家挨户去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商家们必定会给一些红包。初一开始,当地文化部门还会组织民俗游行。来自乡镇社区的舞狮队,舞龙队,马马灯,采莲船,秧歌队,鼓乐队,舞蹈队,排成数百米的队伍,浩浩荡荡从街道走过,队伍所到之处,一派欢歌笑语,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偶尔,还会听见一些老年人新年第一次见面,说“年过得闹热嘛”,对方立即礼貌地回应一句“年在你们屋头”。就这样,在这些温暖的新春祝福中,在这些灯笼、春联、喜钱、门神的斑斓色彩中,在大街小巷的欢歌笑语中,把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向心力,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了。
。几岁的小孩子,有的上蹿下跳地摇着巴郎鼓,有的则被大人牵着,拉着兔兔灯四处游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