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86|回复: 2

谢逸桥和谢良牧在南洋为红花岗起义筹的10万元是什么货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9 23: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谢逸桥和谢良牧在南洋为红花岗起义筹的10万元是什么货币?

--------------------------------
“会计部长”筹资十万促起义


   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内展示的当年两广总督署衙门前的花岗岩石狮。记者乔军伟 摄
  黄花岗起义革命志士后人向本报报料 提供史料讲述起义故事
  本报讯 (记者周祚) 广州“三·二九”黄花岗起义中,华侨对起义的作用非常巨大,可谓“捐钱又捐命”,孙中山曾盛赞“华侨是革命之母”。昨天,一位革命者的后人专门致电本报,提供了其先祖的众多史料,并由此引出了一段当年广州起义前的感人往事。
  同盟会的“会计部长”
  这位本报读者叫周恩宏,是广州一家网络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三·二九”起义革命党的财政筹款人和起义筹备者谢逸桥、谢良牧兄弟的后人。谢氏兄弟是广东客籍华侨,也是孙中山的好友和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
  周恩宏表示,谢良牧是他的曾外祖父。谢逸桥,原名锡元,字逸桥(乙桥),1874年生于广东省梅县松口镇。谢逸桥的弟弟谢良牧,原名钧元,字叔野(良牧)。1883年生于松口镇。谢氏昆仲是最早表示拥护孙中山民主革命主张,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积极参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华侨杰出代表。
  同盟会成立后,谢良牧当选为“会计部长”。在南洋地区,谢良牧充分利用他担任槟榔屿领事的伯父谢梦池在华侨中的威望,广泛联络各埠华侨,发展同盟会会员,并先后募集钦廉、河口、镇南关、黄冈等多次起义的经费。
  起义筹备会议在谢家召开
  周恩宏提供的资料显示,1906年春,谢逸桥奉孙中山之命回国负责联络会党,扩展同盟会势力,并组织这些会员配合潮汕会党策划潮州起义和黄冈起义。
  这二次起义失败后,谢氏兄弟在松口先后创办师范讲习所和体育传习所,以培训新学师资为名,暗中集中闽、粤、赣地区骨干进行革命思想与军事知识的教育,培养军事指挥人才。鲜为人知的是,在黄花岗起义的100多位敢死队员中,有20多位是出自谢氏兄弟创办的松口体育会。牺牲的烈士中,有四位是他们的学生。
  谢氏一门5个兄弟,先后参加了同盟会。谢家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寓所,是南洋支部所在地,一直是革命党人在海外的重要联络基地,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在谢家召开的,其中包括筹议1911年“3·29”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高层干部秘密会议。会上,大家估计这次起义需要10万元的经费,谢良牧兄弟自告奋勇,承担募集的重任。仅用了10天时间,他们就筹得了5万元。随后,又到南洋各地筹集了一些,仍不够,谢良牧兄弟慷慨解囊,如期筹足了这笔巨大的起义经费,促成了1911年的“三·二九”起义。
  在暨南大学出版的《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一书中对此次会议有详细的记述:“孙中山在槟榔屿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国同盟会干部秘密会议。出席者有孙中山、谢逸桥、谢良牧、黄光、赵声、胡汉民、孙眉,以及松口体育会代表熊越山、南洋同盟会代表邓泽如等。史称这次会议为庇能会议。孙中山在会上鼓舞大家:革命风暴已经形成,策划广州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华侨同志捐钱,国内同志捐命,则大事可成。会上,谢氏兄弟支持孙中山再图广州的态度非常坚决。”
  策动广东水师提督反正
  黄花岗起义前,谢良牧也奉命回到广州筹备起义事宜。起义失败后,他随黄光等乘船往香港避难。
  1911年武昌起义后,谢良牧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广州策动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和平光复。
  1931年6月22日上午6时,他在广州中大医院病逝。鉴于谢良牧对辛亥革命和创建共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1931年6月27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悼谢良牧。数月后,其弟谢适群在东沙马路茶亭对面,即现在的广州动物公园北门东侧,为谢良牧修建了一座坟墓,碑座正面刻有国民党元老居正为之撰写并题书的墓志铭。
  纪念“三·二九”起义100周年展览开幕
  本报讯 (记者黄丹彤 通讯员周全斌)“纪念广州‘三·二九’起义100周年暨《碧血黄花 浩气长存——辛亥‘三·二九’起义》展览”昨天下午在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越华路小东营5号)隆重开幕。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民革主委李勤德,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民盟主委孙峰等领导,黄花岗起义总指挥黄兴的长孙黄伟民等来自各界的代表近千人出席了开幕式。活动由广州市政协和广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广州博物馆承办。
  陈列展览共分为“走近辛亥”、“碧血黄花”和“浩气长存”三部分,展出了当年总督署门前受到枪弹洗礼的那对石狮子、画家潘嘉俊创作的大型油画《辛亥第一枪》、雕塑家钟志源创作的浮雕《攻打总督署》等。同时还增添死难烈士英雄谱,展出林觉民、方声洞等烈士及绝笔书的照片;此外,还为天井中的“投弹井”配上录音解说。
  总督署石狮:
  见证先锋队悲壮一战
  在展示的文物中,弥足珍贵的实物是两只1.8米高的花岗岩石狮。这两只石狮是当年两广总督署衙门前的原物,至今身上仍留下23处清晰可见的弹痕。看狮子身上的弹痕就可以知道当时战况激烈。
  展品中有几件玲珑小巧的物品,表面上,它们只是果盒、礼品盒和花篮,实际上却是运输武器的秘密道具。“三·二九”起义前,起义所需的武器需运送到广州城中。同盟会中不少女会员巧妙地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掩护。假如要运输大批武器,则假装办理婚事,将武器藏好,作为嫁妆,连同“新娘”一起,大摇大摆地送到目的地。据1911年6月广州出版的《革命潮》记载,有两名运输武器的妇女,行经大南门,不幸被清军发觉,被捕牺牲,她们的名字至今未查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