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城客

客家人 - 总督,巡抚和提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元龙

  谢元龙(1204-1287年),名唐,字元龙,号南塘,别名晋卿。黄陂镇、杨依村人《珍溪东山谢氏族谱》。赣南第二个状元。

  先世由河南徙浙江绍兴会稽辗转至江西抚州赤栏门,谢小郎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06-一820年)从赤栏门迁虔化(今宁都)蔡江双溪。谢元龙即谢小郎的后裔。

  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期就读于田头山头王牛石山房,为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甲子科举人黄谅门下高足。

  绍定元年(1228年),25岁的谢元龙参加乡试,获得举人。(捷报传至老家,父亲听到这个喜报后高兴得直流眼泪,重病之母听后竟喜极悲来慰然长逝。谢元龙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联想到父母的辛苦,痛心不已,长年黯然伤神无心读书。自后多次参加会试,都被落选。一起参加会试考生,有不少是谢元龙的旧雨新知,如曾逢龙、何柬之、廖应、文天祥等。每次谢元龙落选后,惯例几个人凑在一起叙述衷肠、彼此振作鼓励。朋友的鼓励使他没有灰心,每次落选后仍回到牛石山房,师在世时,虚心地向师求教。师去世后,一边与旧雨新知相互切磋,钻研举子之业;一边为后来的学子讲学,讲授举子之业。除讲学维持生计外,谢时刻勉励自己不废学业,闻鸡起舞,几十年如一日。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样样皆通。刀枪棍棒弓马骑射,无一不精。直到有一天,已为刑部郎官的文天祥前来叙旧文经武略,酒后进行文学、武艺切磋,皆为文天祥输,文天祥感叹“晋卿必成大器”,辞别后则向朝廷力荐元龙。谢元龙讲学牛石山房年间,长胜、田头因为这个牛石山房而人才辈出,无不夸好。至今,长胜、田头附近村民仍留有好文、习武之民俗习惯。)自后多次参加会试,均被落选。但他并不灰心,每次落选后仍回到牛石山房,师在世时,仍虚心地向师求教。师去世后,一边与同窗学友相互切磋,钻研举子之业;一边为后进学子讲学,讲授举子之业。据宁都江夏黄氏族谱载,先后有曾逢龙、何柬之、廖应和三名进士和状元谢元龙等在牛石山房讲学。

  景定三年(1262年),59岁的谢元龙中壬戌特科状元。所谓特科,在《宁都直隶州志·选举志·进士特奏名附》审,引用了明天启年间谢诏主编的《赣州府志》谢诏的加注说:“此外,又有下第愿试武艺,及上书献颂,直令赴试者,谓之籽科。赣县池梦鲤、宁都谢元龙是也。”

  (景定三年(1262年),此时59岁的谢元龙饱学经书,心智宽宏。扫清不平,问鼎洲郡,大有闲云野鹤之风。盗贼不敢冒然而犯长胜田头。忽有时,谢元龙经常听说蒙贼元兵入侵占地杀人,日夜辗转反侧忧心不已。经同窗好友劝说乱世当效忠朝廷保家卫国,正好时任江西提刑文天祥入宫觐见,谢元龙才得以批准参加会试、殿试。谢元龙一身学识与功夫便在此关键时刻大显身手,不仅才识过人,还在武艺上力敌各路武官及御林军将领,刀剑碰击促使御林军将领虎口迸裂、无力握剑,元龙考场所向披靡。并在朝廷当即上书献颂一举夺魁,获得科考制度中每三年只录考一个状元的荣誉,被钦点为壬戌特科状元。谢元龙金榜题名后,被任命在史馆修撰史书,以鉴古治今。不久,调任南昌府教授(正七品),讲学文蹈武略。因元兵已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谢元龙升任湖北运干兼翰林学士权留守司事抗元御敌,在谢元龙指挥下,运筹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引出了南宋末年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的悲壮之歌.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谢元龙杀出重围吕文焕力竭降元.元军襄樊大战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谢元龙金榜题名后,被任命为史馆修职郎(相当于翰林院修撰)。不久,调任隆兴(今南昌)府教授(正七品)。最后升任湖北运干兼翰林学士权留守司事。逝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享寿84岁。葬长胜村圾中围上,俗称“鼓山上”。

  相传明代起,因有状元墓,在墓前大晤旁竖着一个石牌楼,上刻“圣旨”二字,下刻“文官下轿,武将下马”八个大字。后边有个小土山名“下马岭”,山下一个小村叫“下岭村”。名入《世界客属十二届恳亲大会名人展》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池梦鲤

   池梦鲤(1228~1279,一说1224~1279) 字德华,赣县人。宋代状元。太学上舍生。宋咸淳十年(1274)中恩科状元,任浙西、江东制置使,平江(今江苏吴县)知府。

  池梦鲤中状元时已50余岁,适其家乡建桥,乡民为他庆贺中状元荣归,遂名"状元桥"。迨后,赣城南市街其宅前曾建“状元及第坊”,志其中状元盛况。宋末大将张世杰曾为他写像赞:“名甲金榜,宴赐琼林,京兆行驺,仪曹致勤,诗轶六朝,功拟五臣,忠良并誉,千古斯文。”对他的学问和功业作了高度评价。池梦鲤生子四,长子他迁,幼子早殇,次子和三子的后裔迁居赣州七里镇,繁衍至今。

  宋亡后,他隐逸山林,殁于祥兴二年(1279),葬于赣县太田乡桃源洞(今赣县茅店乡太阳坪村)。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戴衢亨(1755~1811)字荷之,号莲士,休宁隆阜人,寄籍江西大庾(今大余县)。
乾隆四十三年(1778)状元。
中文名: 戴衢亨
所处年代: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
字: 荷之
号: 莲士
籍贯: 休宁隆阜

  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选任文衡,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嘉庆十年(1805)起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善画山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尝作庐山瀑布图 。卒年五十七 。《毗陵画徵录、知鱼堂书画录》 。

  其叔均元,字修之,乾隆进士,嘉庆时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又拜文渊阁大学士。叔侄相继为枢相,数司文柄。戴衢亨与父亲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和兄长戴心亨均显赫于朝,合称“西江四戴”。

戴衢亨传

  戴衢亨,字莲士,江西大庾人。父第元,由编修官太仆寺卿。衢亨年十七,举於乡。乾隆四十一年,召试,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四十三年,成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典试湖北。叔父均元、兄心亨并居馆职,迭任文衡,称“西江四戴”。寻命仍直军机。秋狝扈跸,射狍以献,高宗赐诗美之。累典江南、湖南乡试,督山西、广东学政,历迁侍讲学士。
轶事

  嘉庆元年,授受礼成。凡大典撰拟文字,皆出其手。二年,命随军机大臣学习行走,以秩卑,特加三品卿衔。累迁礼部侍郎,调户部。四年,仁宗始亲政。衢亨以病乞假;假满,兼署吏部侍郎。六年,擢兵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户部三库。川、楚、陕教匪以次削平,以赞画功,屡荷优褒。七年,大功戡定,诏嘉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克尽忠悃,加太子少保,予云骑尉世职。九年,失察顺天府书吏盗印,罢兼尹。十年,调户部,兼直南书房,典会试。十二年,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典顺天乡试。

  十三年,偕大学士长麟视南河。时河事日敝,帝锐意整顿,中外臣工议不一,特命查勘筹议。衢亨叔均元方以总河谢病家居,许便道省视,遂与长麟三疏陈治河要义,斟酌缓急,停修毛城铺滚水坝,复天然闸东山罅闸坝,以减黄济运;於王营减坝西,增筑滚坝、石坝,普培沿河大堤,以淮、扬境内为尤急。云梯关外八滩以上,接筑雁翅堤以束水势。高堰、山盱石堤加筑后戗土坡,为暂救目前之计,徐办碎石坦坡以护石工。智、礼二坝加高石基四尺,以制宣泄。疏上,帝深韪之,命嗣后考核河工以为标准。十四年,万寿庆典,晋太子少师。

  衢亨性清通,无声色之好。朝退延接士大夫,言人人殊,不置可否,而朝廷设施,有见之数月数年之后者。柄政既久,仁宗推心任之。给事中花杰疏论长芦欠课,衢亨方筦户部,议下盐政核办。杰乃劾衢亨与盐商查有圻姻亲,馈送往来,助营第宅,不免徇庇;又廷试阅卷,援引洪莹为一甲一名,有交通情状;荐周系英、王以衔、席煜、姚元之入南书房,与英和阴附结党。衢亨疏辨,下廷臣察询,命二阿哥监视洪莹覆写试策,无误,迭诏为衢亨湔雪;惟斥其令部员刘承澍在园寓具稿,致招物议,予薄谴,镌级留任;坐杰污蔑,承澍漏泄,降黜有差。因调衢亨工部。复以凡部臣有直军机者,遇交议,同官每向探意旨,事后辄相推诿,特谕申儆焉。

  十五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兼掌翰林院如故。十六年春,扈跸五台,至正定病,先回京。寻卒,年五十有七。温诏优恤,称其谨饬清慎,实为国家得力大臣,亲临赐奠,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子嘉端,年甫十一,赐举人,袭云骑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http://baike.baidu.com/view/3000430.htm

以四川客家为例,四川客家入川后坚持耕读传家的生计模式而出现典型的科举家族和人才。《清代科举家族》所收录的四川外来移民的20个科举家族中,能明确其祖籍来源的移民家族中,四川客家占5家,占25%,在四川移民家族中比例较高,其族群突出了耕读文化特色。四川客家白手入川,勤俭劳动,通过耕田力作或农商起家等方式,平均约需要35年逐渐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客家人开始重视子孙的教育,约80年左右的时间即在第三代出现科举人才。这正好应了西方的谚语”三代造就一个贵族“。四川客家朱德和刘光第是客家耕读传家中苦读成才的典型。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闽西科举
http://tieba.baidu.com/p/2633849357

梅州科举
http://tieba.baidu.com/p/2633833866

汀州府八县科举时代名录
http://tieba.baidu.com/p/3038296856

惠宝地区科举
http://tieba.baidu.com/p/2712824690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名将——江南提督李占椿
http://www.25xg.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2&id=913

李占椿,字雁翚,号寿庭。江西省赣南兴国县长冈乡合富村人(火德公21世裔孙,祖籍广东梅县雁洋春山公裔孙)。生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他出身贫穷,自幼胆略过人,喜习军事。与村中儿童游戏,常划地为营,布石作阵。指挥攻战,悉有条理,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春,湖南老湘营在江西募兵,他投军入伍,不久为统领该部的江西巡抚张芾赏识,重加任用。他在江西、湖南、安徽、河南等地与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由把总、守备、参将,晋升为总兵,清政府赏给奇车博清巴图鲁勇号,并以提督交军机处记名。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陕、甘“回乱”,奉命参加会剿,率师由秦入陇,连战连捷,被西征钦差大臣左宗棠专折保荐,诏赐头品顶戴及黄马褂。十一年(公元1872年),回乡省亲,由江西巡抚刘坤一奏留本省,派为江西陆路总查兼带镇武营马队,继任赣标中衡府篆。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后,先后任两广总督府统带镇东轮拖船总办、海沿查缉事务、阳光镇总兵以及广东陆路提督等职。

光绪五年(1879年)后,又先后任两江营务处、江西九江镇总兵、福建汀州镇总兵兼带耀德营练兵。因练兵成绩显著,被咨加一级。十五年(公元1889年),因母丧丁忧返家。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后,先任南京办理两江营务处,统领督标新军全军;后任安徽皖南镇总兵及江南武围监射。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战争前夕,李占椿奉召入京觐见慈禧太后,奉命回南京严密江防,秣马厉兵待敌。不久旅顺失守,他受调总领果顺、长胜、忠信等军北上勤王。军至山东,值日寇陷威海卫,李占椿率军驰救,并以十五营布防山东埕子口,遏阻了日寇想由此登陆直攻北京的企图,受到清政府的特别嘉奖。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被任为江南提督,诰受光禄大夫、建威将军,节制水陆各镇,总统留防太湖水师六营、自强军马步炮队十一营、合字五旗及江阴各炮台,驻节江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冬,因旧伤复发,辞职归养。民国八年(1919年)病逝于家中。

雁翚世系:一世火德公→二世三三郎→三世四六郎→四世千八郎→五世千三郎→六世春山公→七世叟八郎→八世五十九郎→九世五郎→十世十五郎→十一世念一郎→十二世尚锦→十三世铎公→十四世南棣→十五世士予→十六世培玉→十七世魁生→十八世伯茂→十九世振声→二十世海玉→二十一世雁翚。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爱国将领——陕甘提督邹复胜
http://tieba.baidu.com/p/2295341847
邹复胜是古代赣南先贤。在中法战争中,他与爱国将领冯子材将军并驾齐名。史书对他记载极少,然而揭开尘封的志书,依然可看到他那闪光的人生足迹。

他是赣州兴国县长冈乡石燕村人。名自福,号云松。出身贫寒,农家子弟,幼年丧父,母亲守寡。青年时代靠肩挑贩运石灰谋生度日。

他生于清道光17年(1837年),殁于清光绪28年(1900年)。22岁时逼于生计寻求当兵食戎的道路。又因念过四年私塾,少年时受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目睹鸦片战争后,中国这块丰腴的国土被世界列强瓜分蚕食的局面,他在咸丰九年(1859年),跪别母亲,离家投军营。从此奉朝廷之命,辗转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战争。历任千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等职。同治12年升为总兵,朝庭尝“骧勇巴图鲁”(满语译音,勇士之称)勇号。光绪元元年为皇帝召见,朱批记名提督。光绪2年署理巴里坤总镇官篆务。光绪7年,督办台湾开山抚番暨查办全台流番社事务。光绪9年督办越南等处外事。

邹复胜曾以军功钦命头顶戴、赏双眼花瓴,诰封建威将军,居正一品官司衔。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侵略者把矛头指向越南北部和中国西南部,严重威胁我国安全。邹复胜大义勇为,坚定地站到反侵略斗争的一边。

光绪九年(1883年)冬,法军司令孤拔率600多名侵略军,携200多门火炮向驻防越南的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中法战争”。

1884年“中法战争”中,为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主权,他舍生忘死、英勇作战,与著名爱国抗法将领、原广西提督冯子材将军并肩作战,边关斗“法”。破法军于镇南关,乘胜收复谅山,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反法大捷。光绪20年(1894年),中国日甲午战争爆发。邹复胜时逢带病回家养病,闻悉国有难,即刻启程赴京请战。抵京之后,中日双方已签订停战协定。光绪22年10月,邹复胜在京再次被皇上重用,委以提督天津总镇篆务。

邹复胜虽早年镇压过太平军,他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都能大义凛然,义愤填膺,以实际行动表现出他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尽忠心的爱国将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3 10: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