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8|回复: 0

伊通河源镇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1 2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南村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部,距河源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由花楼、保南、致富三村合并而组成,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全村辖11个自然屯843户、3270人。全村耕地面积1.5万亩,其中水田3000亩。森林覆盖率57.3%,水域面积450亩。2012年,村级积累56.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2万元。近年来,保南村在带头人村党总支书记张荣成带领下,紧紧依托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村民富了,集体经济也发展壮大了。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水稻生产。保南村地处伊通河发源地青顶山脚下、转心湖畔,丰富的水资源就是他们的优势。2008年,县水利局投资450万元为保南村小一型水库完成了闸门更新改造和护坡加固建设,当年就投入使用,收到良好效果。2009年年初,村里成立了保南村转心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50公顷,年生产水稻150万公斤,所生产的“转心河”牌绿色大米深受省内外广大用户的青睐,村民每公顷可增收5000元以上,到2015年,水稻种植面积可增加到3000亩,达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使该村成为全镇、乃至全县最大的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
  依托地域优势,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保南村虽远离城镇,但这里青山环绕,碧水蓝天,生态环境独一无二,2011年通过了国家级生态村的验收。经过反复研究,村“三委”决定利用这一优势做大做强三个产业:即发展劳务经济、畜牧经济、旅游经济。在劳务经济上,村党组织认为劳务输出是风险低、投资小、致富快的好途径。村支部、村委会有组织地进行多渠道输导,仅保南一个村就保持着年均向国内外输转富余劳力100余人,实现农民年均增收近千万元。在畜牧经济上,由党员领办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他们的带动下,50%以上的村民开始发展养殖,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为发展无公害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旅游经济上,他们以“转心湖”为平台、以打造满族“民俗村”为特色,依托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旅游度假村和满族民俗村一日游项目。该项目设有生态示范种植观光采摘园、满族民俗村、水上乐园、天然莲花矿泉、奇险秀美的官马嘴山等观光景点,以特色农村生态观光健康休闲度假游为主。该项目推进了保南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每年也能创收近10多万元。
  依托经济实力,富裕新农村初见端倪。2010年,保南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仅仅三年多的时间,保南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500元,2012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00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还多,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二是基础设施明显加强。修水泥路28公里,率先在全镇实现了户户通,配套修建了石砌路边沟8400米,污水通过明渠暗沟排放;铺设自来水管道6400米,将矿泉水引到了农户。新建铁栅栏及水泥板围墙12000延长米,柴草垛全部出村,畜禽实现舍饲圈养,修建无公害环保厕所720个,所辖11个自然屯全部安装了路灯。三是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改造泥草房122户,建村部综合办公楼920平方米,全村砖瓦房入住率达90%以上。四是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完成休闲广场建设面积370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花坛和文化长廊,安装了体育健身器;修建铁艺栅栏180延长米,新建了多功能综合活动室400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五是村级组织凝聚力空前增强。干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投工投劳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过去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二流子”都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六是社会治安发案率实现零增长。建起了10个治安巡逻岗亭,签定了村规民约,实行挨户轮流夜间巡逻。巡逻队既防范盗窃等刑事案件,发现突发事件隐患,也能调解矛盾。6年来村里没发生过一起重大刑事、民事案件。
来源:http://jl.sina.com.cn/siping/spyw/2014-11-10/074894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6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