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19|回复: 4

客家话——病和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22: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就整理了惠州博罗对一些病和中药的叫法,记录下来是怕以后忘记了。我们县大部分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只讲普通话不讲客家了,噢多么悲痛。我留给他们睡醒之后看吧。
常见病
1.猪头肥(zu1 tiu2 pi2):腮腺炎。虽然我们“肥”已变成pui或fui,但这个词就保留了pi。治疗方法是在患侧用钢笔或毛笔写个“虎”字。其实真有用,墨水里就含有青黛,性味咸寒,有清热凉血作用。
2.发眼财(bot5 ngan3 coi2):麦粒肿。治疗方法竟然是在中指近端绑一根线,小时候我盯着这根线百思不得其解,应该是暗示疗法。书上看到赣州也是这种治疗方法。
3.发财哩(bot5 coi2 li1):长疖之类突出于体表的东西。
4.生豺虫(sang1 sai2 cung2):长蛔虫、钩虫之类的寄生虫。杀蛔叫“tiu4 sai2 cung2”,现在卫生条件忽然好了,以前可多见呢,我亲眼见着表弟吃了透虫药后拉出的粪里有虫。
5.发尿积(bot5 ngiau4 zit5):淋证。尿频尿急尿痛。治法是喝米汁水(洗米水),清热凉血,利尿通淋,本人童年亲身经历过,马上见效。发尿积这个词还被引申为说那些经常上厕所的人。
6.梗到(kang3 dau3)或梗颈(gang3 giang3):鱼骨等异物卡在喉咙。据说二十多年前母亲梗到之后,喝了很多水都噎不下去,求助于村里那对专治这种病的夫妇。他们从水缸里舀起一碗水,食指在水面画了个“化”字,母亲一饮就吞下去了。百思不得其解。
7.kiam3:咳嗽。
8.恶酸(iok5 son1):反酸。
9.肚胈屙或屙痢肚:腹泻。有时候屙痢肚泛指解大便,不管成形与否。
10.出麻哩:各种麻疹。传染叫“ce4”,打不出这个走之儿的字。
11.生热味(sang1 nget5 mui4):长痱子。
12.爆皲公(bau4 gen1 gung1):皮肤开裂。或称“爆味哩”。
13.声赤(sang1 cak5):声音嘶哑。
14.发麻风(bot5 ma2 fung1):麻风病。现已少见,只用来骂人了,和神经病一样用法。
15.屙结屎:大便质硬。
16.生萝卜哩(sang1 lo2 pet6 li3):脚上长了像萝卜一样的东西,具体也不清楚定义是什么。
17.打min4 cin4:寒战。发抖叫攘(ngiong3),据说是仰。
18.hoi2:痒。挠痒叫“ia3 hoi2”。
19.ciak5:(手脚)冰冷,常是低血糖的表现。
20.瘌痢头(lat5 li1 tiu2):头上长满了疮之类的。可用于骂人。
21.烂嘴角(lan4 zoi4 gok5):口角炎。口角起红色的疱,痛。
22.头颅晕(tiu2 na1 vin2)或昏(fun2):晕。昏还作动词,使……犯迷糊的意思,“迷魂药昏到其”,使他迷迷糊糊。昏还有迷迷糊糊将要睡着的意思,“我昏哩阵”是持续我差点睡着的状态一会儿。
23.cun2到:晕厥。cun2到,cun2啊下,都是突然晕倒在地。会不会是“遁”字?
24.疳积(gam1 zit5):小儿疳积。治疗方法是把小儿背到乡村医生处,医生用针从小儿手指或大鱼际处挑出一粒饭一样的东西。本人两岁因吃鸡髀得了疳积,挑出一粒饭后就好了。
25.拗到(au3 dau3):骨折。附近某些地方会说“拗柴”,好像拗柴又有死亡的意思。
26.puk6或pong2:蚊虫叮咬的包块。
27.吓到(hak5 dau3):小儿受到惊吓而神不宁,夜哭之类的。治疗方法是“拈(ngiam1)耳公尾”:用手指沾唾液在耳垂来回搓,直到变红,边搓边念咒般念“耳屎——大胆——耳屎——大胆——”,忘了哪个地方是喊“耳神大胆”的。有时把小儿背到专治这种病的老太婆那里拈,有时自己拈,我常无奈地被拈,拈到十多岁,他们认定我被狗吓到。其实我不喜欢口水。
28.打啊嚏(da3 ak6 ci1):打喷嚏。打完后要说“(啊嚏)好个,大吉利是,买盐买米!”
和中医有关
1.穴情(set6 cin2):穴位。
和妇人有关
1.行经(hang2 gin1):行月经。
2.大肚胈(tai4 du3 pat6):怀孕。
3.做月哩(zo4 nget6 li3):坐月子。普通话是“坐”而不是“做”,很怀疑是因为他们坐做同音的错字。
中草药
1.糖罂net仔(tong2 ang1 net5 ze3):金樱子。net5是刺的意思,打不出那个竹字头的字。固肾。常用来“浸酒”。
2.硬饭头(ngang4 fan4 tiu2):土茯苓,清热除湿。母亲说在她的年代,饭不够吃,就去挖它吃。确实挺硬的。
3.狗贴耳(giu3 diap5 ngi3):鱼腥草。清热消痈。
4.niam3哩:桃金娘。niam字一个山一个念,打不出这个字。常用于浸酒,据说补虚。这种野果是岭南人的集体回忆。“七月七,niam哩乌滴滴”。谜语“一只盎瘑五只耳,一条番薯一ia3米。唔怕风唔怕雨,最怕掌牛野X屎。”谜底是它。
5.姜嫲:生姜,温胃散寒。猜测是因为其长在地下,属阴,故称嫲。但听说那是因为生姜比子姜老,所以叫嫲。那照这样说的话干姜该叫姜姐婆了哈哈哈。
6.马屎苋头(ma1 sii3 han4 tiu2):马齿苋的根部,清热利湿。估计屎就是齿字传着传着传错了。
7.五指毛桃(ng3 zii3 mau1 tau2):五爪龙。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在广东它性格像北方的黄芪那样。五个叶子像一只手,老家有野生的。河源很多人种。
8.bit荠:薄荷。听这个发音特别像“荸荠”,但荸荠是指马蹄呀,我们怎么用它叫薄荷呢?百思不得其解。
9.马荠(ma1 ci2)或马蹄(ma1 tai2):马蹄、荸荠。
10.酒荽哩(ziu3 sui1 li3):芫荽,香菜。温阳散寒。
11.石央蒲(sak6 iong1 pu2):估计是石菖蒲,因为是除夕“洗年身”用的其中一种植物,自然是取其芳香辟秽作用的,这和石菖蒲对得上。洗年身用三种刚拔的植物,一是它,一是“pat6哩叶”,即番石榴叶子,还有一种忘了。煲出来香香的,洗了好过年。
12.山鸡米(san1 gai1 mi3):它长得有点像麦冬,其实是不是淡竹叶的根部?
因在城市长大,对中草药认识不多,但知其十分丰富,有待回老家请教老人家后予以补充。另外,那些常用的夏枯草、山银花、车前草之类的,因和平常叫法一样,就不讲啦。为什么总是把夏枯草听成鹧鸪草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纸票 +45 收起 理由
hillv2 + 15 很给力!
level + 30 有心总结,值得赞扬!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08: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11.生熱味(sang1 nget5 mui4):長痱子。
我們講 "生熱痱 ( bi 4)".   "味", 或為"痱"之音轉.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hkguu 发表于 2014-11-7 08:38
11.生熱味(sang1 nget5 mui4):長痱子。
我們講 "生熱痱 ( bi 4)".   "味", 或為"痱"之音轉.  ...

很同意你的观点,可是爆味是皮肤开裂又怎么解释呢?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2: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字在深圳惠阳客家话中,不少人仍有短介音ngiet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7 17: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博罗快两年了,有点怀念博罗的风土人情。

楼主的总结很认真,大部分讲法跟我紫金老家的一样,所以在博罗的时候没有半点生疏的感觉。

下面对楼主总结内容中与笔者家乡有差异的地方稍作补充(括号内容):

1.猪头肥(zu1 tiu2 pi2):(一直以为是“猪头皮”,因为得这个病的人肥得像猪头一样,现在看来楼主的写法是对的。)
2.发眼财(bot5 ngan3 coi2):麦粒肿。治疗方法竟然是在中指近端绑一根线,小时候我盯着这根线百思不得其解,应该是暗示疗法。书上看到赣州也是这种治疗方法。(此讲法较少,粗俗讲“生猪支”)
3.发财哩(bot5 coi2 li1):长疖之类突出于体表的东西。(发财疖)

5.发尿积(bot5 ngiau4 zit5):淋证。尿频尿急尿痛。治法是喝米汁水(洗米水),清热凉血,利尿通淋,本人童年亲身经历过,马上见效。发尿积这个词还被引申为说那些经常上厕所的人。(发尿急)

11.生热味(sang1 nget5 mui4):长痱子。(发热味,)
12.爆皲公(bau4 gen1 gung1):皮肤开裂。或称“爆味哩”。(爆皲公与“爆味子”都是冬天天气干燥引起皮肤病,但有所区别,前者是成条的裂纹,伤口较深,后者是成片的,伤口较浅)
13.声赤(sang1 cak5):声音嘶哑。(声涩sep5)

16.生萝卜哩(sang1 lo2 pet6 li3):脚上长了像萝卜一样的东西,具体也不清楚定义是什么。(有点像轻微水肿)
17.打min4 cin4:寒战。发抖叫攘(ngiong3),据说是仰。(打阵认,我在论坛里有发帖讨论)

20.瘌痢头(lat5 li1 tiu2):头上长满了疮之类的。可用于骂人。(生鸡屎堆,)

24.疳积(gam1 zit5):小儿疳积。治疗方法是把小儿背到乡村医生处,医生用针从小儿手指或大鱼际处挑出一粒饭一样的东西。本人两岁因吃鸡髀得了疳积,挑出一粒饭后就好了。(有点神奇)

27.吓到(hak5 dau3):小儿受到惊吓而神不宁,夜哭之类的。治疗方法是“拈(ngiam1)耳公尾”:用手指沾唾液在耳垂来回搓,直到变红,边搓边念咒般念“耳屎——大胆——耳屎——大胆——”,忘了哪个地方是喊“耳神大胆”的。有时把小儿背到专治这种病的老太婆那里拈,有时自己拈,我常无奈地被拈,拈到十多岁,他们认定我被狗吓到。其实我不喜欢口水。(大多人童年都有这样的经历吧,咒语不太一样:“唔惊唔惊,记紧记紧”
28.打啊嚏(da3 ak6 ci1):打喷嚏。打完后要说“(啊嚏)好个,大吉利是,买盐买米!”(打完啊嚏就讲“有人打息”,有人惦记的意思)

和中医有关
1.穴情(set6 cin2):穴位。(穴埕)

中草药
1.糖罂net仔(tong2 ang1 net5 ze3):金樱子。net5是刺的意思,打不出那个竹字头的字。固肾。常用来“浸酒”。(糖果罂)

4.niam3哩:桃金娘。niam字一个山一个念,打不出这个字。常用于浸酒,据说补虚。这种野果是岭南人的集体回忆。“七月七,niam哩乌滴滴”。谜语“一只盎瘑五只耳,一条番薯一ia3米。唔怕风唔怕雨,最怕掌牛野X屎。”谜底是它。(可写作“菍”,谜语也大同小异)

6.马屎苋头(ma1 sii3 han4 tiu2):马齿苋的根部,清热利湿。估计屎就是齿字传着传着传错了。(这个跟普通话的马齿苋有点不同,普通话的马齿苋是我们说的老鼠耳,我们说的马屎苋是类似苋菜的植物,可长得很高大,但是有刺)
7.五指毛桃(ng3 zii3 mau1 tau2):五爪龙。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在广东它性格像北方的黄芪那样。五个叶子像一只手,老家有野生的。河源很多人种。(还有三指和七指的)
8.bit荠:薄荷。听这个发音特别像“荸荠”,但荸荠是指马蹄呀,我们怎么用它叫薄荷呢?百思不得其解。(薄荷大类分很多小类,有人喊碧池、粉陈、九层塔……)

11.石央蒲(sak6 iong1 pu2):估计是石菖蒲,因为是除夕“洗年身”用的其中一种植物,自然是取其芳香辟秽作用的,这和石菖蒲对得上。洗年身用三种刚拔的植物,一是它,一是“pat6哩叶”,即番石榴叶子,还有一种忘了。煲出来香香的,洗了好过年。(石姜蒲,就是石菖蒲。坐月子洗身要用。过年洗身一般用柚子叶、丝茅草、泥竹叶、葛藤)
12.山鸡米(san1 gai1 mi3):它长得有点像麦冬,其实是不是淡竹叶的根部?(之前我也以为是麦冬,比对发现是不一样的物种)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12-22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