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最后一公里”变零距离 群众动嘴政府跑腿 ——广东惠州服务群众新常态确保作风“在状态”
新华网广州10月11日电(记者 叶前)“以前办个房产证,登记、公证、税务各在一处,来来回回跑好多趟,现在一趟齐活。”在有着50个办事窗口,集合了房产相关全部部门的房产办证大厅,惠州市民蒋雅龙拿着新办好的房产证对记者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惠州市房产交易登记所探索出“零距离便民”工作法。
在办证大厅,记者留意到,这里不仅实现了一站式服务,50个窗口看上去也忙闲均衡,没有哪一个等候的人特别多,也没有一个闲着的。
惠州市房产交易登记所副所长廖慧禹告诉记者,这叫“通窗式受理”,不像以往那样把各类型业务分开到指定窗口。
“别看这个小变化,却起到了大作用,不仅最大化现有服务容量,也有效避免排长队和排错队的情况,尽可能让群众花最少的时间办成。”她说。
对于行动不便人士、住院者、不便请假的外来工等特殊群体,由工作人员上门办理业务。今年上半年,上门服务走进了6个家庭、1家医院和1家企业。
小孩急着上学、企业急需办理抵押登记,办理房产登记有“绿色通道”,享受加急服务。
这一做法后来被广东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列为全省10个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工作法之一,在广东全面推广。
“过去,群众意见最大的就是办事难,这实际上是态度及质量和效能问题,态度上要求转变理念和作风,质量和效能上则要求业务流程优化改造,‘零距离便民’工作法应运而生。”惠州市房产管理局局长陈力强说。
专家认为,政府行政部门,特别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单位走出机关、走近群众,对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惠州的做法是不断向自身挖潜力,向技术和标准化要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速度。
不过,服务好首先还得联系好,畅通反映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走进惠州市老城区桥西街道尔雅巷社区,街头巷尾或挂在墙上,或立在路面的“党员责任岗”标识牌很惹眼。每块牌子上写有两名志愿党员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
从国有企业退休的老党员黎安就是尔雅巷社区30多个党员责任岗的一员。他说,社区居民身边往往遇到的是下水道堵塞、邻里纠纷这类小事情,不知道向谁反映是大家普遍的困惑。
今年雨季,住在朱紫巷的邱秀娟家门口的下水道被堵,在尝试自己打通未果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黎安反映了情况。
十点多打电话,十一点黎安就前来查看,到下午两点,问题经党员责任岗直接反映给社区支部书记。当天,社区便请来街道的专业人员疏通了。
“因为找得到,说得通,办得成,找我们的居民也就越来越多。”黎安说。
惠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远波介绍,“党员责任岗”使社区党员与群众之间有了一个新的联系服务平台。在惠城区,1.3万名在职党员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上岗联系服务群众。下来,包括市四套班子领导在内的领导干部及市直机关将挂钩一个社区并上岗服务,其他志愿党员则多就近服务所在社区,实现全覆盖。
走群众路线,不仅要服务好市民个体,还必须服务好关系千千万万个体群众的企业。
经信、工商、税务、国土、供电等30多个单位主动出击,集中现场“摆摊”,向企业发放“问题反映表”,能现场答复或解决的,就立行立改。
这个被称为“服务集市”的企业服务月新举措为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上市解了难题。
这家2011年在惠州注册的公司在准备上市过程中需要提交无违规违法记录证明,但因为尚未投产,需协调房产、工商多个部门才能出具证明。在集市上,相关部门一起联合了解清楚情况后当即办理了手续。
在广东金泽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叶素萍看来,“最大的变化是,如今不用企业总追着找部门,而是政府会主动找企业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政府动嘴企业跑腿转变为企业动嘴政府跑腿。”
据统计,仅市级层面的3场“服务集市”活动,就吸引了2400多家企业2700多人参加,其中反映问题232个,现场已答复或解决165个;现场咨询2419个,现场已办理或答复2399个。
企业服务月只是惠州集中开展服务的一个形式。每年6月被固定为企业服务月,服务内容还搬上了网上平台,成为永不落幕的服务月。“月月是服务月,天天都是服务日”,对惠州职能部门来说,已经形成了自觉和常态。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社区约请”制度、“企业服务月”、 “局长驻村工作室”、“十包干工作法”、“掌上村务”…… 类似“零距离便民”工作法这样的探索在惠州不断涌现,更有效、更贴心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实践活动中,对群众而言,最盼望的是把看上去转好的作风和好态势延续下去,这一切基于对制度建设的理解与运用。
为了见长效、成常态,惠州市委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实施意见》,从法治建设、畅通渠道、创新平台和监督保障等方面,确保各项探索的措施落到实处并建章立制,不搞一阵风,构建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常态机制。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关系作风转变落不落得了地,惠民政策能不能成为老百姓的实惠。”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认为,打通看似很近的“最后一公里”,关键是建立更科学、更务实的制度作为保障,使联系服务群众保持在“新常态”、持续“在状态”。(完)
来源: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4-10/11/c_1112787196.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