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69|回复: 14

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兼论博白县客家人的源流及民系的形成(陈国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1 18: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兼论博白县客家人的源流及民系的形成

   
    陈国才

    内容提要: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其主要标志有四:一是具有客家人血缘的人口数有140万,居全国县级首位;二是客家话为全县通行的语言,占全县的语言主导地位;三是客家姓氏多,多达115姓以上;四是客家祠堂家庙多,多达千余间以上。博白客家人的源流,为古代六次征战而来,作官宦游而来,贬谪流放而来,避乱迁徙而来。博白客家民系,发展形成于明朝中叶,定型成熟于清初。继赣南闽西,粤东之后,博白成为客家人聚居的第三块根据地,并且迅速繁衍发展,最终奠定了世界客家第一大县的现代格局。

    一、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

    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其主要标志有四:

    1、具有客家血缘的人口数达140万,居全国县级首位。

    博白县2001年总人口为147.99万人,其中汉族146.67万人,占总人口的99.11%。其他少数民族有1.31万人,占总人口的0.89%。少数民族主要是外地少数民族女青年,包括: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水等,结婚以后定居本县形成的。
    至2005年底,根据各乡镇实际统计的人口数字,全县的总人口数已达155.6519万人。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是古时中原人南迁到赣闽粤间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有关土著居民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客家方言、风俗习惯和文化心态的稳定共同体。学术界会议关于“客家人”的界定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要素中任何两项的人,都是客家人。根据前两项因素,博白县的客家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这个比例,与《晚清时期桂东南各州各县客家人口数推算表》相一致。其中栏目客家人当占比例,博白为90%,陆川为65%。
    以90%的人口比例计算,博白县的客家人口有:155.65×90%=140万人。
    目前,全国客家人口数超过50万的县市,按其人口总数,客家人口所占比例,客家人口数列举于下:
    县市名    总人口数(万人)    客家人口所占比例%       客家人口数(万人)
    广东五华县     119.5                         99.12            118.45
    广东兴宁县      113                         98.52            110.33
    广西陆川县       90                         77.78              70
    广西英德市     107                         64.77            69.31
    广东深圳市     125                         50.35              63
    据目前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的客家人约有一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内200个县市和世界85个国家。博白县的客家人口为140万人,为全国最大的客家人口县,也可称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

    2、客家话为全县的通行语言,占语言的主导地位。

    在博白通行的方言中,客家话占了绝对优势。现在的博白县广播电台,电视台以至县人大会领导发言,皆采用客家话。甚至原来讲地老话的领导在会上发言,也用客家话发言。其中的原因,因地老话有十个声调,用地老话发言,讲客家话的人易听懂。而客家话只有六个声调,用客家话发言,讲地老话的人也能听懂。因此,全县能听懂客家话的人数,约占全县总人数的90%以上。

    3、客家姓氏多

    博白县客家人姓氏多,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15姓按笔划多少排列姓氏如下:
    卜、丁、于、万、马、尤、王、叶、宁、石、卢、仇、包、邓、车、古、甘、白、龙、刘、江、吕、宋、朱、邱、冯、阮、祁、孙、许、邹、池、牟、李、肖、杜、严、巫、劳、易、麦、吴、苏、何、岑、余、欧、陆、郑、罗、庞、陈、林、周、杨、凌、官、张、赵、宾、柳、胡、钟、郭、项、姚、姜、骆、秦、梁、高、徐、莫、唐、陶、翁、袁、侯、晓、黄、蒙、傅、符、盘、曹、汤、蓝、谢、曾、覃、蒋、童、赖、揭、鲁、彭、程、粟、党、温、雷、颜、阙、解、廖、詹、熊、黎、蔡、管、谭、潘、聂、戴、魏。

    4、祠堂、家庙多

    祠堂是姓氏家族,宗族的象征,是纪念祖先、祭祀祖宗亡灵的场所,是神灵与苍生的感应场,是客家源流的见证。尤其是祠堂的门联,其上联多点出发祥地或望出地的郡号;下联则多炫耀祖德,点出其本族历史名人的官衔或嘉言懿行。只要一看其祠门联,便知其族之来源与历史名人。例如,东平富新朱氏大祠堂,其祠联为“紫阳世泽;沛国家声。”其上联之“紫阳”,系指南宋名儒朱熹之父松公读书于“紫阳”。“紫阳”为山名,在今安徽合县城南。后来朱熹居福建崇安,仍标榜其所居之所听事堂曰“紫阳书堂”,以示不忘,民人遂以“紫阳”为朱子之堂。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在大宋时期曾以“亚圣”名震天下,称为南宋大儒。博白朱氏敦伦堂的入博始祖朱洪芳以及敦笃堂始祖朱洪珍,敦睦堂朱姓始祖朱洪琛,皆为朱熹的十四世孙。世泽,谓先代给子孙的影响。朱熹注:“泽,犹言流风余韵也。”后亦以指祖宗遗留给子孙的余荫。下联的“沛国”,指朱氏源于沛国郡。沛郡:郡,国名。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改为国,东晋复为郡。家声,指一家素有的声誉,所谓优良的之家风,崇美之声誉。
    关于祠堂文化的性质与作用,福建省文化厅于2001年3月《关于做“八闽祠堂大全”组稿工作通知》中指出: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为了更好的做好祠堂文化地抢救挖掘,记载传播,努力使祠堂成为爱国爱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成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寄托乡情,增进感情的窗口,让广大群众和海外侨胞更多地了解福建祠堂的历史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祠堂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祠堂文化应当加以保护,加以弘扬,更应加以改革,加以创新。在新时代,祠堂文化应赋予新的概念,充实新的内涵,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活动方式,使祠堂文化健康发展,使古老的祠堂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当今我们应当把祠堂作为尊宗敬祖竭宗的场所,作为寻根探源,认祖归宗的窗口,作为海外三胞联谊的桥梁,作为纪念先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作为文化活动的中心。有些名祠还可作为旅游参观的景点,做到古为今用。充分发挥祠堂的多种功能的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作为博白县客家源流历史见证的祠堂、家庙,有如下之特点:
    (1)全县宗祠,家庙多
    全县百余个客家姓氏,几乎每个姓氏都建有本姓氏的宗祠和家庙,全县约有1000余间宗祠和家庙。其中的宗祠集中地,便是在博白县城。据1949年统计,博白县城有祠庙72间,其中各姓宗祠有40余间,甚称“宗祠博览城。”
    (2)大姓分支宗祠家庙多
    博白的客家大姓,如李、张、刘、陈、秦、王、朱、黄、冯等,每姓的宗祠、家庙多至数十个。比如陈姓,全县的陈氏宗祠多达33间,其中光是松旺镇的陈氏宗祠便有11间。
    (3)同一间宗祠祭祀族姓多
    客家人迁入城镇的,不能聚族而居,于是他们联合建立宗祠,供奉各姓的祖先。例如沙河镇位于南流江边,是客家人最方便的落脚点,镇上便建有一间“十冬祠”。“冬”者,结拜兄弟也。其祠门联云:“十冬祠宇垂千古;三帝神恩布四方。”然而,在此祠供奉牌主者,并不是十姓,而是十四姓。此十四姓寒门是:李、庞、刘、凌、朱、莫、陈、吴、傅、叶、符、王、谢、邹。农历十一月十二日开祭时,竟舞动28堂狮助兴,热闹非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博白客家人的源流

    博白客家人的源流,从何而来?以何种方式而来?何时为客?客迁何处?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语言学、民俗学、文化学、移民学等多学科研究。本文以国史、方志、谱牒、口碑传说等为线索,来追寻博白客家人的源流。
    博白的客家人和客家先民,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本文区分时限,以唐宋以前迁徙入博直至客家民系形成之前的中原人,称为客家先民。博白的客家先民,从秦朝至宋朝的六大征战而来,作官宦游而来,贬谪流放而来。而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则为客家人。客家人多在明代清初、从赣南、闽西、粤东迁徙而来。

    1、六大征战迁徙而来

    (1)第一次征战
    公元前219年的始皇二十八年秋冬,秦始皇将闽越和杨越平定之后,即调集50万大军,由尉屠睢统帅,兵分五路向岭南进军。当秦军的四路大军向岭南挺进后,从骑田岭和大庾岭南下广东的第三、第四路军进展较为顺利,沿途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岭南要地番禺(广州)。
    而从越城岭挺进的第一路军和从萌渚岭南下的第二路军则严重受阻,刚越过岭就遭到西瓯部落的顽强阻击。但由于西瓯人仓促应战,力量分散,结果被打得四处溃逃,其部落首领译吁宋亦在广西中部的混战中遇害身亡。但西瓯人迅速集结起来,“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继续抗击秦军。他们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和夜战方法,频频进行袭击,使人生地不熟的秦军大兵团处于被子动挨打,疲于奔命的困境,不断损兵折将,就连其主帅尉屠睢也被西瓯人所杀,造成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严重损失。从此,秦瓯之战进入了“三年不解甲弛弩”的艰苦的相持阶段。
    为了完成对岭南的统一,秦始皇于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命监御史史禄“以卒凿渠,而通粮道”,并征调几十万中原人民充当士卒,前来岭南与西瓯人作战。“丁男披甲,丁女转输”,以支援前线。始皇三十二年末至三十三年初,秦始皇又派遣名将任嚣和赵陀率领秦军,向西瓯人发动了新的攻击。经过长达6年的艰苦征战,终于打败了西瓯、骆越人,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了整个岭南地区。
    为了巩固岭南的统治,秦朝有组织的移民,计有三次。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这一次把50万“罪人”迁往岭南,做上门女婿,经商,与越人杂处,实际是“移民实边”。当时,博白地属象郡所辖。象郡之郡治,在今崇左。又载:“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就是派罪犯筑长城和建设南越。《史记·淮南王安》载:“赵佗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补衣。秦皇帝许其万五千人。”实际上是派这些妇女来岭南作士卒的配偶,使中原将士安心戍边。其生下之后裔,即为客家先民。秦末中原动乱,而岭南偏安,入迁岭南的客家先民不返回中原,而在岭南站稳了脚根。
    (2)第二次征战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岭南龙川县令赵陀传五代,其相吕嘉作乱,杀其王与太后及汉使,汉武帝使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师讨之。苍梧五赵光内附,卒平南越。六年冬,逐定南越地分为南海、苍梧、欎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置交州剌史领之。博白当时属合浦郡地,为路博德所开辟,此隶中国版图之始。
    (3)第三次征战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徴侧、徴弐反叛,光武帝使伏波将军马援讨之。师经博白县境,在浪平开辟陆路鬼门关口,开通荆州至象州、贵县、兴业至博白出南流江入海攻交阯的山路,疏凿南流江马门滩,北戍滩,以通水道。平定交阯叛乱之后师旋,副将军刘隆在北戍滩病卒,舆榇还葬于博白水鸣墟头,其后裔即在水鸣墟头住下守墓,今成刘村。清道光县志载《水鸣堡庙宇》载:“刘公祠,祀田在庙门垌,米载刘陈生户公裔经营。”这是有记载入博最早的客家先人。此外,汉军留戍落籍者不少。如东汉青州人黄万定随马援南征,留在合浦安家。亦有梁姓者在浪平鬼门关附近留戍落籍。
    (4)第四次征战
    南朝宋代,西江督护陈伯绍(河南南阳人)在广州平乱后,又率领八道大军从南流江南下平叛交州之乱。当其乘舟到今博白与浦北交界之石埇时,上岸打猎,看见有两条青牛走入草丛,马上派出两千士兵寻找,却寻不到踪影。《南齐书.州郡志》载:“宋泰始中,西江督护陈伯绍猎此地,见二青牛惊走入草,使人逐之不得,乃志其处云:此祥当有其祥,启立为越州。南齐时,越州辖区增至20个郡,是一个与广州、交州并立的,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军事行政区。陈伯绍经常从南流江乘舟到宴石山一带丹霞风景区游猎宴饮,宴会群臣,并令良工临江凿石佛像,雕凿摩岩石刻佛龛。此州之建立,有不少中原人落籍博白。石埇在明代时曾归博白管辖。至今,石埇南流江东岸乃属博白县菱角镇石柳村管辖。
    (5)第五次征战
    唐咸通四年,云南蛮叛,康承训为岭南西道节度使,发荆襄洪鄂兵万人置行交州,于海门镇出师征蛮不克。六年(公元865年),以秦州经略使高骈率禁军五千赴邕管会谐道兵讨之。高骈治兵于海门,大破蛮军,收复安南、交阯故地,蛮寇悉平。海门镇出马门滩在北戍滩下,为入安南故道。高骈曾于宴石修建宴石寺,并于宴石东50米的岩室修改静默堂。收复交州后,自海路归阙白州境北戍滩,因中伏巨石,险不可行,高骈因此留下俸钱和士兵,遣海门防遏使杨俊营治之。
    (6)第六次征战
    宋皇祐四年(1052年)夏天,邕州侬智高发动了反对北宋皇朝的起义斗争。起义的原因,主要是外受交阯侵吞,内附又遭到拒绝和压制。为谋求民族生存,民族统一和发展“据广州以为王。”侬智高在八个月内一连攻克12个州,锐不可挡,官军一败涂地,朝庭震动。为发镇压侬智高起义军,王朝派遣枢密院副使狄青率余靖、孙沔,孙节各部官军,展开了大规模的镇压行动。狄青曾驻营于博白县境浪平将军岭下,把守鬼门关古道,又一次把中原人迁入博白屯驻落籍。

    2、作官宦游来

    博白县正式分疆置吏,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今已有1375年的历史。《旧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置南州,领博白、郎平、周罗、龙豪、建宁六县。六年(623年)改为白州,博白,州所治。
    南州剌史庞孝泰,原籍河南人。少以忠义自许。唐武德六年(623年)春,南越州剌史宁道明、高州首领冯暄反叛,遂攻姜州,合州剌史宁纯引兵救之。唐武德八年(625年),钦州总管宁长真正式参与反唐,并与高州首领冯暄等曾一度攻陷姜州驻地封山县城,后被白州剌史庞孝泰击败。孝泰累积战功,援卫将军。龙朔中以左骑为辽东道行军总管,与苏定方,程名振等征高丽,率领南兵逼近蛇水,盖苏文来攻,手杀数十人,兵力少,屈死之。《舆地名胜志》载:“将军洞在博白县南三十里,洞凡三重……石壁上刻'南州太守领将军庞孝泰`十字”。清道光县志载:“唐辽东道行军总管庞孝泰墓在云飞山。”庞孝泰即为粤桂公认的庞姓始祖。
    北宋任宣教郎白州长史.卫国公的徐噩,其先祖为江西省洪州人,五世祖名申,唐中和中(881-884年)为邕管经略使,卒于官.其子遂家居白州.徐噩笃行好学,精易义,癖嗜左国著作,多奇语.与李时亮,秦怀忠同登乡荐。皇祐中,宋仁宗诏噩讨伐邕州侬智高叛乱,引兵至函阳征战大捷。复历战至金城驿,叛兵大聚,援兵不断,死之,赠大理寺丞。清道志县载:“宋大理寺寺丞徐噩墓在县东凝雾山。
    据清乾隆年间修篡的博白《李氏族谱》载:“始祖李南英,北宋河南仪封县人,康定元年(1040年)庚辰科进士,宦游白州,晚年占籍南昌(属白州所辖之一县),其先辈居江西省吉安府。南英生子李时亮,时亮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举,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登章衡榜“榜眼”,任廉州知府。熙宁年间(1068-1078),交人犯境,时亮陈述平边十策,又疏时政得失五十事,宋神宗皇帝嘉纳之。累官至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金绯鱼袋,封开国伯。时亮文才过人,尤长于诗,与陶弼同官,有庚和诗,著有《李陶集》。李时亮生四子。其中念一、念二、念三,兄弟三代奉父命讨敌寇,守大王关,由于援兵来迟,俱为国捐躯,同葬于那林乡大平山。念一公支系现以居于博白、东平、龙潭及合浦、广州化州、吴川县各处约14万人。念二公支系发居博白县城厢、亚山、旺茂、那林、浪平、江宁等处,约3万人。念三公支系发居江宁、那林、永安、绿珠、亚山、浦北、平睦、小江、寨墟等处,约3万人之多。念四公支发居博白、东平、火甲、文地等处,约2万人。其著名后裔有李隆[曾任中共广西省(自治区)统战部部长];李育筹(曾任广西统计局局长,广西自治区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等。
    跟随李南英入博的还有其弟李南图,生子海亮,现发居于博白、那林、浪平各处。
    清道光十二年修篡的《博白张氏族谱》:入博鼻祖张宗广,生于北宋,诰封朝议大夫,崇祀大宋城内。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终葬博白通津堡双角岭。公生三子,长子京伯,登文榜。次子荣伯,即博白张姓始祖。三子文伯,四子监元。二子荣伯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中进士,宋仁宗皇祐二年任琼州府别驾。解驾归田地时,路经粤西,见白州之山川秀丽,地广人纯,于嘉祐末年(1063年)与父宗广、兄京伯、弟文伯,同迁博白东巷口开基。荣伯生三子,长子靖轩,其后裔居丰门、龙潭田面、白石水、博白上街、浪平鸡冠坪、顿谷横岗塘、望牛塘、马珠石等处。次子靖安,其后裔居文地岭,径口埇头、白树尖岭、垌尾、茅坡、多湖等处。三子靖逸,其后裔居大利上包、官垌、历山、上街竹围屯、巷口、旺茂民丰、珍珠岭、双凤爱国、水鸣六白等处。其著名后裔,有我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新加坡、泰国大使张九桓;柳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达明;北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九先。以及张祖贵(曾任中共北流县委书记,广西地质局党组成员)等。
    据明成化二年博白《秦氏家谱传记》载:秦氏之姓为天水郡者……吾宗之先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由秦安民公仕宋,为昌化郡宜伦县廉州合浦尹,卒于官.二代子九官落籍合浦,授吴州文学,未士而卒。三代子为国子监学録秦湿,朝奉公徙居白州,置盆鳞乡(今属东平)横塘、急水、福山等处田业,立业开族,生子四:怀忠、显忠、佳忠、仕忠。俱仕宋为显官,长怀忠,宋嘉佑二年与李时亮同榜进士及第,任容州督宁远军务,充经略安抚使,其后裔复迁合浦。次显宗任知县;三佳忠任县尉,二人游浔柳不返。四仕忠任本邑司法迪功郎,居白州,由是著衍族人于两粤。
    据清嘉庆年间的博白《陈氏族谱》载:陈氏浙东世系,始自铁垄。第一世仁荣,赋郡司马,自河南颖川始迁铁垄。十世陈均正为宋大观进士,吏部尚书,始迁浙江天台县,为天台第一世。浙江天台第四世陈崇礼为入博始祖,由宋乡进士初仕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继任广西欎林太守,又任广东雷州府通判。到任年余,终于雷州衙。七子扶柩由海道经廉州沿南流江到达博白求恩绿珠江水口,土名绿珠坡。时因元兵南攻,兵戈阻路,遂安葬于博白城西六阳岭。诸子及从眷则寓居博白县城背坡、江南村。长子(五官祖荫)中进士,授登仕郎,仕宦广东顺德。次子(六官祖扶),南宋嘉定进,授七洞教谕,其孙陈应任南流县尹,升藤州知府,迁居郁林,为入郁林陈氏始祖,其著名后裔有陈辉光(曾任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三子(十官祖显)由乡举世闻名赐进士,封承节郎,任陆川武略统帅,裔居陆川、博白等。四子(十一官瑜)为太学生,迁廉江石城。五子(十二官祖尧),宋乡进士,迁灵山县。六子(十三官祖舜),宋两清进士,迁钦州。七子(十六官祖禹),授宋度牒冲真大师,居博白。生二子,次子景元为南宋德祐丙子科解元(省试第一名),其著名后裔为陈济棠(民国总统府资政,陆军一级上将。其曾祖父陈炳传由博白迁往防城)。由于族衍粤桂,至今已传30余代人,繁衍裔孙60余万人。
    据明隆关年间博白《冯氏族谱》载:我本支世由福建汀州府硃褚街瓦子巷来。始祖冯元淑,大宋光宗元年(1192年)壬子科由武生中式第二名武举,任用广东南雄府右营千总。公配蒙氏安人,生二子,孟法食,武生,仲法宋,岁贡。长子法食公军旅有功,升任白州都吏兼营千总,诰封奉政大夫。弟法宋随任,以军功加团练副使衔。法食公卒于署内。弟法宋公遂隐而不仕,贸易于白州城外,后率侄卜居柯木堡牛路头,开基创业。后裔蕃衍繁迁,或迁异省,或居本乡。其著名后裔,有近代镇南关大捷的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迁钦州)。
    据文地镇旱坳村民国二十年(1931年)修的《黄氏族谱序》载:溯我上县始祖—昱公,是在元朝延祐五年(1318年)戊午岁由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来任石城(今广东省廉江市)尹,于天历元年(1328年)戊辰岁迁治新和驿。公致仕后即奠基县之旧治黄村(即今之上县村)。距今已699年矣!昱祖配姜李二氏,诞凯珊、梅珊、柏珊三子。一本三枝,根深叶茂。长凯留旧籍,梅迁吴川,柏迁博白那亭(即今博白文地镇境内)。由此看来,柏珊入博时间应为元朝末。其总119世祖峭山公有祖宗遗训诗云:“骏马登程出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博白那亭支黄氏著名的后裔有太平天国堵王黄文金,昭王黄文英。

    3、贬谪流放而来

    唐宋时期,博白还是一片蛮茺,人烟稀少,林青深密,野兽横行,瘴疠肆疟,是贬谪流放犯罪官员之地。唐代不说,宋代便有刘子羽,字彦修,福建崇安人,曾任安抚司参议。宋绍兴四年(1134年),坐富平之役为言者所论,谪白州。刘子羽自建寻山堂于洞房山中以居,终日闭门读书,寡与人接会。
    又如宋靖康元年(1126年),宰相蔡京之子蔡绦谪白州。《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七载:“白州境内有铁围山,在旧兴业县南,古称铁城。蔡绦以坐父京累,贬白州,尝游于此,作《铁围山丛谈》。”《铁围山丛谈》记载当时博白风物甚多,如“新村老人”,“宴石寺见闻”,“绿含鸣凤”等。蔡绦之父蔡京(1047—1126),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元祐元年任开府知府。绍圣元年(1094年),章悙执政,他任户部尚书,又助其重行新法。微宗即位,后被罢免,乃勾结童贯,以谋起用。崇宁元年(1102年)为尚书右僕射,后为太师。以恢复王安石新法为名,四掌政柄,排斥异己,专以奢侈迎合帝意,倡“丰、亨、豫、大”之说,广兴土木,工役繁重。又偏布党戚,为非作歹。微宗退位,宋钦宗登基作了皇帝。他登基第二天,就看到案头上已堆起了三尺高的文书,随手翻开一看,竟是来自全国各地揭发蔡京一伙不法行为的文书。这钦宗皇帝当太子时,便对蔡京的所作所为不满,现在大权在握,就想除掉他。蔡京并非等闲之辈,微宗一退位,他便预感到自己的末日来临,便惶惶不可终日。金兵入侵,他便突然率全家南逃。钦宗皇帝得知消息,便下一道圣旨,把蔡京一下子放逐到数千里之遥的海南儋州。押解蔡京的差官,怕他半路被饿死,到儋州时交不了差,便买些东西给他吃,但却不让他吃饱。一路上,蔡京遭人唾骂,困饿交加,狼狈之极。这一天,他来到了潭州(今长沙)地界。已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变成了一个叫化子。他面苍天,眉头紧锁,高声吟唱了一阙《西江月》词:“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肜庭几度宣麻。只因贪恋此繁华,便有如下事也。”
    唱罢继续赶路。到了晚上,寄宿于一间客栈,夜深人静,蔡京仔细想想自己白天吟唱的那阙《西江月》,觉得有些语句不符实际。自己时年明明是80岁,走了几个月,度日如年,觉是走了一年了,竟糊涂误为自己是81岁了。于是,他便提笔把原词修改润色为:“八十庚年初谢,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泣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蕃成梦话。”
    第二天继续赶路。从此,蔡兄沉默不语,没过几天,便在郁闷中死去,竟不能到白州与其儿子蔡绦会面。而蔡绦便被谪居白州,后死在白州,其后裔也在白州繁衍。

    4、避乱迁徙而来

    博白江宁那林镇的宁氏家族,其始祖为秦代从中原迁徙而来到岭南定居戌守的“客家人”。《钦州宁氏族谱》有:“至秦始皇平六国后,使任嚣、赵佗定百粤,谪中原50万人戍守南粤,我君(即宁逵的祖宗)因公以戍。”约在南朝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至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的130多年间,钦州地区的宁氏豪族,与番禺的吕氏、高凉的冼氏齐名,史称百越大族,占有不少奴隶和珍宝,而且割据称雄一方,连续三代分别承袭担任钦州地区各州县的首领和少数民族酋帅,出入车马载道,声威十分显赫。而在唐中宗神龙二年,钦州一地的宁氏族人却遭到了毁灭性的大捕杀,从此族人散亡。具体之情况是:唐中宗李显做太子时,娶晋州参军韦元贞之女为妃。后来,他于嗣圣元年(684年)即皇位,韦氏升为皇后,韦玄贞也擢升豫州刺史。不久,中宗皇帝又想把韦玄贞拉回自己身边担任侍中,遭到中书令裴炎的极力反对。任性惯了的中宗气愤地大声对裴炎说:“我把天下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何况区区一侍中耶!”裴炎大惊,告密于武则天太后,武太后便召集文武百官于乾元殿,宣布废中宗皇帝为庐陵王。中宗问:“我有何罪?!”武太后答:“汝欲把天下与韦玄贞,何无罪!”中宗无言以对。接着,武太后把韦玄贞一家流放钦州。后来,韦玄贞在钦州忧郁病逝,钦州豪酋宁承基兄弟两人,乘机强娶他的两个女儿为妻,玄贞妻崔氏坚决不答应,承基等人便杀死崔氏,她的四个儿子逃命跑到容州(今容县),也被承基派人追人追踪杀死,仅剩两个女儿侥幸逃回京师。事隔22年后的神龙元年,武太后则天病逝,唐中宗复当皇帝,韦氏也重做皇后。次年十一月,中宗为报岳母之仇,命令广州都督周仁轨,率领官兵二万人,到达钦州执斩宁承基两兄弟,以其首级祭拜崔氏墓,并捕杀住在钦州的宁氏族人及其兵丁、家奴等。当时有很多宁氏族人逃避躲入钦州湾,也被周仁轨带兵乘船出海搜捕,直至“杀掠殆尽”才止。从此,宁氏逃亡的子孙都不敢,或不愿意再回钦州,先后迁入灵山,浦北以及博白西部的江宁、那林山区居住。
    又如博白覃姓始祖覃五四,乃太安州刺史覃英仁之长孙。十七岁肄业于家。时后梁被唐灭,全家九子均遇害,孙覃五四闻风逃亡,初到藤县,纳室马氏,生二子。逾五年,又到容县,娶妻李氏。数年后,于唐末(904年)来到白州,娶赵氏,生二世行璋(字季卿)。行璋二十岁后应后唐殿试,进士及第,榜列第三,官授洛州剌史,生子高、子茂、子和、子相、子宾五人,其中高、茂两子在博白安居,为博白覃姓之先祖。
    宋末元初,因为蒙古族的入侵,迫使客家人大量地往粤东和粤西迁徙。如博白宾姓始祖宾茂德,于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由广东封川县牛架岭脚吉魁村,迁到博白县郎平村,后迁水鸣宾村,立户置产居住。
    明朝中叶至清初,大量的客家人迁徙入博,促进了博白客家民系的形成。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博白客家民系的形成

    南朝陈宣帝至唐朝初期,博白县地北部设立南昌县,县治在今亚山过柯木的南流江南昌渡口旁。而南部广大地区,尚属俚僚等少数民族居住,地荒人少,草木茂盛,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南陈末年,安州剌史宁猛力派遣胞弟宁宣进驻大薕垌,发动那里的俚僚人下山报籍编户,在今公馆创立大薕县。后来,陈后主便任命宁宣为合浦郡太守。当时的博白县地尚属合浦郡管辖,居民所操方言,乃是粤语的次方言——地老话。这种土白话保存了宋代《广韵》(现存最古老的一部韵书)的声韵系统,至今仍有十个声调,为全国声调数最多的汉语方言。
    客家民系的形成,其最显著的标志为客家话的形成。为此,不妨先研究博白的方言。

    1、地方史志对方言的记载及客家话的形成的时间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它有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唐宋年间,白州编造有图经,元代开始修志。明嘉靖年间,博白知县缪宗道修纂有《博白县志》,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有续修县志本。现能查到有关博白方言的县志,为清道光十二年博白知县任士谦续修的《博白县志》。其《礼俗篇》载:“博邑土音有三。地老话是唐宋前遂居此;新民话在元明间多自江浙来,故声音与江浙相近;漳州话自闽西省来。”
    1982年7月10日,笔者就旧县志对方言的记载,写信向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王力教授请教。王力教授1982年8月14日复信云:“国才同志,7月10日来信早已收到,迟答为歉。据我所知,现在博白没有漳州话。清道光时代博白是否有漳州话,不得而知。博白县志说博邑土音者有三,似乎可信。但是它说地老话是唐宗前遂居于此,这话不科学。应说地老话旧是本邑原有的方言。它说新民话在元明间多自江浙来,更不可靠。我认为新民话应该就是客家话,多自福建汀州来,或者是从广东嘉应州来。
    我的《博白方言实验录》没有中译本。最近将法文本送赠博白文史馆一册,可向文史馆借况。此致,敬礼!”
    从清道光县志记载可知,博白的“新民话”多在元明朝代迁来。从王力教授的赐教可知,讲客家话的人多从福建汀州或广东嘉应州来。王力教授说:旧县志言“地老话是唐宋前遂居于此”,这话不科学。故1994年6月所出新县志及几本乡土教材把“地老话”说成“地佬话”,也是不科学的。道理很简单,解放初期南下干部的子女现都能操地老话,但他们不是土著之“土佬”。为什么旧县志把“客家话”说成是“新民话”呢?这就需要追究移民的历史了。

    2、客家“新民”迁徙入博的“官方文件”证明

    现有材料证明,“新民”一词来自官府的批文。据博白县英桥镇春佳吴永治房旧谱记载,其原籍为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人,于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5月,由乡亲刘浩招接前来博白县阳春(今属英桥镇)居住。当时广西梧州府知府张抚曾给他们出具了一张落明证明。五百余年过去了,现在这张证明还保存完好。这张证明上的文字写道:
    “迁居给由证据例——奉梧州府知府张抚按地方事照,得本府所属陆川博白县等县各处流来住种人户数多,当职同奉。钦命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都察院御史唐明文前来从长处置行。据该县申称,各民皆是良民,合行移安插等。据此,除外贴仰新民吴永治即将拨给田亩,耕种成熟,照依例办粮差,早晚孝顺父母,和睦亲族,训悔子孙,怀柔隣曲,共享太平。若有官府及本处军民人等,生事陷害,并许具状赴府呈告,与你分辨曲直。其新旧民中,若有无耻之徒,为非作歹,败坏风俗,许众民指实,具状赴官首告,就于犯人名下,追钱给偿,敢不肯出,首与结党为恶。今总督老爷威严如神,号令如山,定行呈禀,调军剿除,不得留根!众尔等切宜戒之戒之,切宜听之。有由贴须至出结者一户:吴永治原籍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南二图民,弘治七年五月凭乡亲刘浩招接前来博白县阳春居住。十冬,范玉林等拨于可利乡三图绝户梁英耕荒七十七亩,价银四十两九分三厘四毫,开垦为业。该民米四石六斗二升二合二勺正。三年之后,许成熟亩,分纳粮米。本户成丁四口,不成丁二口,妇女三口,其成丁者照依立定则例。当差本管百长:刘瑛;总甲长:张仲莲;小甲长:黄金贵。右仰博白县新民吴永喜、吴永鉴、吴永治,淮此!弘治八年六月初,给由贴一纸。”
    从这张证明“由贴”中,不仅记载了具体的迁移时间,反映了播迁的合法性,而且说明了“新民”一词的由来。
    据吴永喜房旧谱载:“吴永喜与弟吴永鉴,遗业功德祖孝刘念刚(即吴永喜妹夫),于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由江西赣州府安远县南二图迁居广西博白县可利乡三图阳春安业,来时男丁7口,女丁5口……”
    为了更好地安居乐业,他们三人按年龄排辈:吴永喜为大哥,吴永鉴为二弟,堂弟吴永治为三弟,此三人即为英桥镇春佳吴姓的开基始祖。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3、从谱牒考究客家新民入博始迁地及时间

    明清时,赣县为赣州府治。现今之赣州市,辖有18个县市区,通称赣南,人口770万人,客家人700多万。从地理移民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纳北来汉族移来的第一站。北宋及南宋时期,客家民系已在赣南粤边区孕育形成。经过元、明两代的发展,壮大起来的客家为生计所迫,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故向东南沿海地区迁徙入博。例如:
    东平镇朱氏敦伦堂,据其《老村世系家谱》记载:始迁祖洪芳公,妣刘妙莲老孺子,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从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古田下庄村迁出。携三子朱兴益郎,朱兴义郎,朱兴泗郎,至于粤西博白盆鳞乡(今属山湖)二陀角堡,造活遗业。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已传20余代人。
    又东平镇敦笃堂与敦睦堂之远祖朱通宝,江西赣州府安远县人,明赐进士出身,任四川南江知县,生五子:洪珍、洪琛、洪宽、洪鉴、洪瓒,其中珍、琛迁入博白,其余均在安远原籍。敦笃堂始祖朱洪珍,明代进士,任广东灵山县教谕;妣钟氏,生五子:绍晃、绍琪、绍玉、绍禄、绍昊。珙珍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自安远迁白州衙前村根山村(今属富新)。敦睦堂朱姓始祖洪琛,号荣国,明太学生,妣严氏,生四子:仲仁、仲义、仲礼、仲智。琛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江西赣州府安远县东乡古田坡,迁于白州金村创业而居。此支脉的著名后裔,有朱锡昂(中共广西第一任特委书记);朱光(曾任广州市长,广东、安徽省副省长)。
    东平镇良荔王姓始祖王瑞,安积珠,号千三郎,系江西岁贡,任博白教谕,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江西赣州府安远县迁来博白县陀角堡新村卜居而家。瑞生三子:文金、文玉、文周,分住于新村,塘脚、元塘、西山、留村、平宥山、山角、六龙田、山塘口、里田、和平、大龙尾、荔枝堂、沙河、张黄、公馆、白沙、上林等地。
    凤山镇及新田镇的陈姓始祖陈景通,于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从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河桥堡第三甲岸坑村,乔迁博白到樵麻(今凤山)龙湾村落叶。当时地广人稀,仅有一个独身的赖五亚婆,无人养老送终。景通公便把赖五亚婆当作亲母敬奉,赖五亚婆也把景通当亲生男儿来关怀,给予继承财产业所,繁衍生息。为了怀念前人恩赐业所的心意,祖传凡景通公后代家门都称“赖陈门”。至今历时四百多年,繁衍二十余代。
    (2)从福建汀州来
    闽粤赣边区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而福建汀州是客家首府。自唐明皇开元年间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间,长汀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经唐宋元历代后,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汀州府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八县。明清两代,汀州府皆辖八县。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汀江是母亲河,为闽西最大的河流。它穿长汀城而过,迤逦南流,奔上杭,至永定峰市,出棉花滩峡谷,而直下广东大埔,经三河埧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再经潮州,直趋澄海入南海。再乘海船到北海,沿南流江到博白。
    顿谷、沙河的王姓始祖王茂显,字文谟,原籍福建汀州府珠市街瓦子巷人,宦游琼海,锦旋还乡,路经白州,慕其形胜,遂家五村。明初,始迁居略塘,开基创业。至今已传25世。其21代孙王力教授,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22代王缉和(秦似)教授为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广西区政协副主席。
    宁潭镇杨村宋氏始祖宋国府,于明朝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入博,于宁潭杨村开基创业,至今已传22代。其先祖晖公由湖南潭州出仕江西庐陵(今吉安),数代传至祥明公(元东公之父),居福建汀州上杭县仁里乡。近祖元东公迁瑞金县大柏地,新悠公裔孙、十世祖国府入博。
    三滩镇塘面村吴姓始祖吴仲斌是吴志璋3世孙,约生于明朝永乐年间,祖籍福建省汀州府(今长汀市)上杭县白沙里珠紫街瓦子巷,原籍广东韶州府翁源县莉陂村二埠。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吴仲斌携带三弟吴仲英分别迁入广西梧州府白州东乡黎庄(今属三滩镇良茂村)和流冲口(今守育村)开基。因兄弟相隔太远,势力单薄,又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兄弟俩合资买得陈福永座落在高桥塘面村的坡地,重新开基创业。至今历时556年,下传20世,裔孙15000人以上。
    三滩镇良陂塘刘姓始祖刘通礼,明庠生,明成化年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珠市街游学至博白三墐堡高堂甲良陂塘,见其风俗淳厚,遂卜居。生七子,因明末离乱,迁徙各处。长子刘千一迁居三育乡大垌;次子千二乃居良陂塘;三子千三迁新田天洞村莲田屯;千四及后裔居三滩留居塘及东平叶子塘、沙河绿湖;千五居凤山白花冲;千六迁居凤山斗垌;千七迁居龙潭区那卜那环村。
    菱角镇平山余氏始祖余贵园,明弘治三年(1490年)从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珠市街瓦子巷埧头村井上面迁来,入博始居菱角壬村,又迁老场架,再迁蕃茹垌屋场坪,最后迁至平山村,至今已传20余代人。其著名后裔有余金樑(著名科学家、留苏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激光专家)、余金权(曾任博白县副县长)。
    新田镇亭子刘氏始祖刘福锳,又称福八公,明朝贡生。明弘治年间从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贵平乡珠市街瓦子巷迁来,偕弟福九及子寿昌、寿发、寿旺,卜居博白县可利二图成美冲(今属新田镇亭子),开基创业。其著名后裔有加拿大籍刘能松教授,刘继殿(曾任博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凤山,新田张姓始祖张化孙,因仕寄寓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后于明洪武年间迁上杭县城东四十里西洋村开基。公生十八子,第四子祥云留守老居,130代文裕公迁入广东程乡县桃源埔庵堂,生校政。校政生70、71、72、73、74郎。74郎生惠良、仁良。仁良、惠良迁武平汀州生志亮;志亮生原达、德禄。长子张原达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迁博白蕉麻(现凤山新田),后裔居新田上马垌、腾埇;志亮次子德禄入迁博白之第三支张氏兄弟,乃是同化孙公下至113代惠良之弟仁良,字天柱,由程乡县(今属梅州)迁闽上杭县猪市街瓦子巷,生金、玉、美三公,于明成化七年(1472年)因天灾被迫迁居,长子金公迁浦北张黄六罗;次子玉公迁灵山石狗;三子美公迁博白田心(今菱角盐墟)。
    双旺镇周北大屋陈姓始祖为陈胜一郎。据其谱牒载:陈旺公之远孙魁公(83代),于1125年金兵南侵后率家口97人,从江西省赣州府安远县深坑庄,迁居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庄葛藤坳,后因世乱,后裔又先后分迁各地。魁公之玄孙孟二公,是最后从葛藤坳迁居汀州府上杭县来苏里州试街瓦子巷的。随迁五子,有的与其同里居住,有的居住附近各里。到十六世纪初年,瘟疫过去,许多地方荒无人烟,官府实行移民开发政策。孟二公裔作为移民四处迁徙。念邦公(91代)率五子途经广州,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定居合浦六湖垌,以后五子均有后裔入博。其中周北大屋支祖陈胜一郎,便是念邦公次子智义公的后裔。先后跟随念邦公等而来,定居合浦璋嘉等地。其著名后裔有民国时期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陈名枢。
    大埧镇与龙潭镇的邹姓始邹曼父,原籍山东邹县,其61世孙邹应龙,官至宋朝庆元年间的宰辅,移籍福建。70世祖邹德于明朝弘治末年(1506年),从福建泰宁县(闽西客家方言县)迁来博白县可利二图果子坪屯(今属新田镇新塘村),后迁大埧、龙潭,至今已传20代,后裔不足二万人。其著名后裔有:邹瑜(原任国家司法部部长);邹仑(曾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邹优宁[曾任广西文化局副局长、民政厅副厅长(正厅级)];邹林(曾任广西自治区农垦局副局长,副厅级)。
    东平镇富新村刘姓始祖刘千一,明朝正德年间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来博白县陀角堡衙前村(今属东平富新村),生子万钦、万瑛。万钦生四子,长子元镜,定居沙河;四子元清,原居富新,后迁菱角墟金村,再迁居石埇,后迁钦州防城,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刘永福,便是其著名的后裔。
    新田镇村头百赖的陈姓始祖陈福,于明正德年间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丰顺里州试街瓦子巷迁居到博白可利四图(今属新田镇村头百赖)塘下南岸垌。
    双旺镇邦杰村邓姓始祖邓曼,原籍河南南阳地区邓县。57世邓伯道迁入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寨葛藤坳,91世瑜公当进士,官吏部,迁居福州,在莆田县珠玑巷落业。93世祖调公迁入广东上井邓阴坡。94世康镬迁到油房垌,96世祖邓志远于明朝中叶迁入广西博白那卜镇黎碧石,不久又迁入双旺镇邦杰的那耶屯落业。从97世那耶邓又分居于白沙、那江、山口。101世分居上高行、公馆、新田、瓜瓞绵延曲草、常乐、菱角、大岭墩、邓屋、樟木根。103世分居梅田、社角、山营、帮埧、利草、大岭脚、禾坪排、官冲。104世分居沙河、盐墟、灵山、江宁、那林。105世分居龙胫,塘滩、竹头角、善岭。至今已发21代人。其先祖有遗诗为记云:“黄帝传来东汉时,禹公策丈立根基。一十三子众封侯,千万孙谋衍派枝。世远蒸尝分纶祀,人多贤否序尊卑。是我同谋共宗者,尽在源流一首诗。”其著名后裔有邓允萃(曾任中共桂平县委书记,玉林地区行署副专员,中共玉林地委副书记)等。
    松旺镇林姓始祖林德盛,于明朝中叶由闽入粤西,后到博白松山定居山背。入博后,其妻廖氏(沙河虾子塘人)生三子,第三子振公配谢氏(沙河虾子塘人),振公终葬于永宁五图土名河湖墟旧巡检司前岭(即今沙河南流江大桥南边河湖坡村境)。其后裔主要居住在松旺、双旺、那卜等地,外迁钦州,防城。至今已繁20代,人口约二千多人。
    博白菱角盐墟宋氏始祖智禛公、智明公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由福建汀州府武平县迁居入博,至今已传19代。
    三滩镇守育泰(蔡)村何氏于民国三十四年(1935年)第四次修纂的《何氏族谱》(石印版)载:始迁 始祖先伯何万昌,字子万,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携小侄二世祖世盛公,字远昌,从闽汀州府瓦子巷外出云游,首迁博邑三墐堡黄池垌鹿龄山(今属黄凌镇村委)落脚暂居开基。本分支属何氏鼻祖允公世系之允公第43代孙太一郎公何旦(为客家何氏入闽始祖,曾任闽宁化县尹,任期四年)之后裔。二世祖世盛公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再迁白沙堡(堡治在今大良村白沙校)泰村(今守育村之蔡村)定居,至今已传17代人。
    博白客家人都说其来福建“珠玑街,瓦子巷。”其中的“珠玑街”,因读音之误,有写成“猪市街”、猪屎街“、州试街”,“珠市街”等,五花八门。考其原因,唐代以前的两广客家先人,从中原迁入岭南时,大庾岭尚未开通,故多走桂东北的灵渠,从粤西桂江再沿西江入粤桂。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张九龄(广东南雄人)上书开凿大庾岭。经批准后,亲自主持开凿工程。路长30多公里,山隘最高处30多米,路宽约5米,大大改善了南北交通。从此,成为中原客家人迁入岭南的通衢大道。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占领中原,攻陷了汴京(今开封)。北宋政权结束,高宗仓皇南渡。战乱之中,一部分中原土民随高宗走东南,流寓于太湖流域一带;一部份随隆佑太后走赣南。在隆佑太后自赣南回临安后,大多数土民没有条件去临安,便南度大庾岭,寄寓于南雄。开封府有个“珠玑巷”。据实地考证,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县城以北九公里的古驿道上。往北是梅捐城,红梅驿而至梅关,是原送信息给南方的驿站。珠玑巷的村道长一里,房屋夹道骈立,矮小简朴。南宋时属南雄州保昌县牛田坊的一个村庄,当时牛田坊管辖58个村,居民一万多人。珠玑巷是大庾岭进入岭南的交通要冲,它既是徙民首先选择的定居点, 又是徙民前往珠江流域一带的中转站。
    人总是有乡土之情,战乱流徙南迁的先祖很多,不可能原来都是开封珠玑巷人。客家徙民把“珠玑”一名,作为中原和江南故乡的象征,代表南迁客家人的故乡,它的意义就不限于纪念南雄的珠玑巷,而更深远的意义是纪念广泛的中原和江南故乡了。
    据《中山陈英祖族谱》载: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八月,度宗皇帝有一次在智灵寺祭祀时,胡妃对神灵先祖不尊,触怒了度宗,便把胡妃贬为女尼。胡妃在宫人的帮助下,逃出宫门,流落临安街头。珠玑巷商人黄万贮,经商至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市),看见一丐妇虽穿破烂衣裳,但掩盖不了其天姿国色,不禁为之一愕,问清其身世之后,黄起了同情之心,便把她带回珠玑巷结为夫妇。后黄家因主仆不和,泄漏了消息,被人告发到朝庭。度宗即下旨兵部尚书张英贵严办此案,张拟将珠玑巷夷为平地,当时珠玑巷有一户罗贵,字天爵,有个姐姐嫁给临安兵部任职的梁乔辉,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人通知罗贵应迅速举家逃迁。 罗不忍一声不响单独逃生,便告知邻居。于是97户商议集体南逃。这97户中有38姓,除罗姓外,尚有:麦、李、陆、曹、吴、谭、周、张、伍、冯、胡、高、黄、黎、赵、文、陈、梁、叶、湛、何、虑、阮、谢、刘、廖、郭、飞、温、霍、潘、杨、苏、尹、汤、左、郑。于宋咸淳九年癸酉岁(1273年)各家携带老少和家具,乘木筏沿江顺流而下,于三月十六日抵达罔州大良都谷朗里底村一带登陆(今年内顺德容奇至新会一带)。上述族谱传奇式的记载,因胡妃之祸引起逃迁,反映了中原先民从珠玑巷转迁的一个侧面。现珠玑巷还留下客家先民转迁的许多古迹。村南北两门及中段用红砂岩石垒成的城门拱楼,中段门楼石匾写:“珠玑楼”。另一石匾写“珠玑古巷”,“吾家故乡”。这些石刻是南迁客家人留下的纪念。明万历年间,梁廷栋的《珠玑怀古》诗云:“珠玑遗迹动凄其,厌说前朝有徙移。旧路人非芳草在,故园尽落花知。”
    (3)从广东嘉应州等客家方言区来
    广东梅县,清代为嘉应州府,现为梅州市所在地。从历史建置看,现今梅江区原为敬州,为南汉乾和三年(945年)于程乡所设。北宋开宝四年(971年),这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新中国成立后,梅州市为梅州地区所在地。1988年改为市管县之市,梅州市区改为梅江区,现辖8县市区,包括兴宁市、大埔县、梅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丰顺县、梅江区,人口约470余万人。其中之五华县原为长乐,是秦代所设龙川县之部分。其附近之龙川、和平、紫金、河源、连平、始兴、英德、翁源、仁化等县市,皆为客家方言比较集中的县市。其中从这些地迁入博白的有:
    东平镇山湖李氏一支人又称新民李,其入博始祖是李班,号丽泉,又名万一郎,于明朝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从广东东源县(今属河源市)船塘镇大竹园移居遂溪县,再入居博白县陂角堡老母堂(今属东平镇山湖大李村)开基落业。丽泉公生三子:廷辉、廷珠、廷选,后裔发居于东平、沙河、江宁、大垌、松旺、合江、新田、凤山、马田、龙潭、博白镇及合浦县、玉林市、灵山县等处。
    英桥新江村范氏始祖崇隆公,字茂林。祖籍广东大埔,明朝贡生,生六男,长元福,次元寿及六子元全,皆留原籍。三元康迁海南文昌、琼山。四子元宁公于明代弘治年间迁来博白。五子元庆迁合浦南山。
    新田镇美沙熊氏始祖征公,号怀仁,于明朝弘治年间,从广东省东莞县茶园村到广西博白县六务堡(今属英桥镇)经商,于正德元年(1506年)断买水鸣滩业,正德二年(1407年)断买客铺业,在英桥新墟客铺定居下来,繁衍子孙,陆续迁涉新田、那卜、大垌、廉江石岭、防城、玉林沙田、贵港等地。至今将近500年,已发至20代,计一万多人。其著名后裔有领导桂东起义的博白县委书记兼管陆川起义事宜的熊景升;曾任玉林地区专员的熊福芝等。
    沙河凌姓始祖凌钦公,于明朝弘治初年(约1488年)从广东兴宁入博,先迁到博白鸦山堡,后两兄弟再迁到沙河东西两面江居住。东面江为下牛街,西面江为天堂角,至今已传26世。其著名后裔,有当今年内博白县政协主席凌世耀等。
    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将和姓入博源流一一罗列。诚然,许多姓氏不是来自上述客家方言区,例如来自福建漳州,漳州话便与客家话不同,但其入博数代之后,其语言即被客家话或地老话所同化,而被客家话同化居多,且涉迁入博的各姓源流,都是根在河洛的中原汉民,河洛地区包括今陕、豫、晋、翼、甘、鲁、皖、鄂的大部分地区。因此,入博的各姓族源,皆具有中原汉民的血缘。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4、从博白的历史人口增长率情况来考究客家民系形成时间

    博白古属南交之地。《尧典》云:“南交在五岭之外,所谓荆州之南垂,为虞南极。”战国时,越王无疆,被楚所灭,属楚。而地在边徼越诸族,分居岭南,各称君长,号为百粤,“粤”与“越”通。博邑境为西瓯骆越也。秦置象郡,当时博邑属象郡,旋归南越。汉平南越,分置欎林、合浦郡。自汉朝至南朝,博邑皆属合浦地,未曾分疆置史。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冯盎以南越之地来附唐,其地为高、罗、春、白、厓、儋、林、振八州。唐初置南州,南昌郡,旋改南州为白州,又置博白县,即白州治,此为博白设县置吏之始也。五代十国时,岭南地号南汉,白州属南汉。
    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使潭州防御使潘美统师伐南汉,平广南,得州六十,改白州为县,并省南昌、建宁、周罗三县入博白县,隶廉州,属广南西路。未几,复置白州。政和元年(1111年)改州为县,属欎林州。三年(1113年)复置白州。南宋绍庆年间改州为县,省白州,南昌郡为博白县,属欎林州。
    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改广西诸州为路,博白属梧州路。
    明太祖平定广西,改路为府,博白属梧州府,清朝国初沿之。
    清雍正三年(1725年),巡抚李绞请设直隶州,上疏皇上允行。钦遵各在案臣,查广西所属梧州府属一州九县,界连广东。为梧州府治设在东,偏其西南至欎林州已三百余里。而北流、博白、陆川、兴业四县又在欎林州西,距府治四、五百里不等,四县俱在山僻,不通(西江)水路,……题可否?伏乞皇上鉴赦部议覆施行。故清雍三年改欎林州为直隶州领县四:博白、北流、陆川、兴业。
    博代历朝各代的户籍人口记载,根据史志资料摘录于下:
    唐代有户籍记载的有:唐开元(约713年)白州户2500,皇朝户,主客共1491户。《通典》载“南昌郡白州户2520,口9490人。”最为详尽记载的是《旧唐书.地理志》载:白州天宝四年(745年),领县五,户2574,口9498人。
    宋代有户口记载的有:《九域志》载:“白州户主3720,客862户。“《宋史.地理志》载”北宋元丰(1078)年间白州户4589,口18000人。“
    可见从唐至宋263年间,白州之人口由0.95万发展至1.8万人,增长不到两倍,人口增加十分缓慢。虽有中原客家人零星迁入,但尚未形成气侯,客家民系的各种特征还不明显,也不突出,只能说成是萌芽时期。
    关于明代的人口,博白新旧县志皆无资料记载。查明代码篡《广西通志》载:“明嘉靖元年(1522年),博白县户4617,口28521人。“
    从北宋444年后的明代,人口增加了1.6倍。人口发展缓慢之原因,为瘟疫疾病,旱涝饥荒,虎蛇毒害,地震,战乱等因素控制平衡,因而制约了人口自然增长。
    然而,经过明朝中期中叶后大批客家新民的迁入,到了清代,博白县的只口便呈飞速发展。清皇朝统治中国267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素称清王朝的“全盛时期”,主政时间达134年,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使人口飞速发展。清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1711年),三十年间审增人丁共4869人。乾隆元年至三十六年,司册增丁1543人。至清光绪十二年(1832年),全县有户17976,口141483人。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博白总人口142308人。据《晚清时期桂东南各州县客家人口数推算表》计算,白客家人占总比例的90%。客家人口数有128077人。明清两代,赣闽粤三省客家人成批涌入博白,作为一支巨大的人口力量,改变了博白素来“地广人稀”的格局,在清代终于打破了长达一千年的2万余人的人口规模,使博白人口从唐朝的一万人口规模陡然猛增了14倍。作为一支饱受中原文化熏陶而又在明清近数百年又经受过赣闽粤商品经济发展大潮洗礼的汉族民系,他们的入抵,改变了博白的文化景观和经济面貌,为博白社会注入敢新的血液。

    5、从当地客家人群的民俗性看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人是汉民族独特稳定的民系之一。在古代历史上,中原民族南迁后曾与百越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相融合,历经千年,但其形神气质还是中原民族而无变异,有独特的稳定性。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例如,客家人把第一人称代词“我”说成“啀”,因此,客家话又称“啀话”。客家人把“什么”说成“唛吤”,故客家话又称“唛吤话”。桂南的博白、陆川、以及浦北南部、合浦东部,广东的廉江、遂溪,至今在粤语包围圈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 客家话方言岛”,其人数有300余万之众。
    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教育和习俗。例如,其族谱采用天干地支计算年龄,保留了古代中原人的计算方法。在民风民俗方面,婚丧嫁娶礼俗,岁节时序风俗,与中原地区相一致,这决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与中原汉人同根之故,是客家先民和南迁的中原汉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异地发扬光大的结果。
    客家民系在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和中,除其所具有的本民族的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外,又有着自身的诸多特征。在迁徙过程所遭遇的种种挑战,自然不同天中原地区。例如,中原地区的七月十五日为鬼节,又称中元节。但岭南客家人却是在七月十四过鬼节。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异呢?相传是宋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中元节时,元兵突然南侵,因此,人们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普渡,以避兵扰。从那以后,南迁的客家人便习惯于七月十四这天过节,并称之为“七月十四节”此节日在博白客家人居民地区比较隆重,时当夏收夏种结束,有的地方竟有“七月十四大过节”的说法,在七月十三至十五日连续三天供祖,大量焚烧纸衣、金银、纸钱、纸鞋等。多数农家磨豆腐、作豆芽,家家劏鸡杀鸭,买鱼买肉庆贺节日。七月十四夜晚,乡村青少年和小孩,都习惯在村屯前,树阴下,或山间田头吹奏一种竹管制作而外绕“莉古叶”卷制喇叭的乐器“喃嘟嗬”。吹奏之声,此起彼落,响彻云霄。吹笛之意,多说中元节是鬼节,故吹奏响笛,呼唤祖先亡灵回到公厅,享受子孙祭祀。
    在民性方面,其精神意识皆崇文重教。中原河洛,曾是文化教育中心,人们崇文尚儒,尊师重教。客家南迁后,成为失去地位的望族,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持下,力图通过教育进入仕途。所以他们对教育极为重视,并有客家民谚语云:“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子弟不读书,好比无眼珠。”“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养子不教如养虎,养女不教如养猪。”“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客家人还具有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奋斗求新,艰苦创业;爱国爱族,精诚团结;敬老爱幼,敬祖崇宗;勤俭持家,乐善好施;英勇刚毅,忠正直率;为人忠诚,仁爱谦节等民性。新民迁来之时,男子谋生多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由妇人任之。故乡村之客家妇女,耕田、播种、插秧、施肥、耘田、收割、割草、打柴、喂猪、种菜、煮饭、炒菜、纺麻、织布、补衣、中馈之事,无不为之,铸就了客家妇人吃劳耐劳,精明强干的优良品质及不缠足,不束胸的健劲习气。
    客家民系的形成,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为其标志。当然,形成民系的第一要素是人,要有优势的人群势力,才能形成自我优势的环境。
    客家民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在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经过五次大迁徙:第一次,秦汉时期赣南为主;第二次,西晋时期,迁赣南,闽西,尤以赣南为主;第三次,唐至五代迁赣南,闽西为主,粤东开始;第四次,宋元时期,迁向闽西最多,粤东为次,赣南再次;第五次,明朝清初,明初清时迁粤最多,明朝中叶至清初,迁向广西、四川为主,回迁客地,迁向海外为次。博白的客家民系,孕育于赣南,成熟于闽西,发展形成于明朝中叶,定型成熟于清初。继赣南闽西、粤东之后,博白成为客家人聚居的第三块根据地。并且迅速地繁衍发展,从而最终奠定了世界客家第一大县的现代格局。

    6、明朝中叶至清代形成壮大博白客家民系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在明朝中叶至清代形成壮大博白客家民系呢?这得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赣南闽西方面来看:唐“安史之乱”至宋代末期,中原汉人纷纷南下,大批迁入赣南闽西,这里有田可耕,有安身之地,环境稳定,最终形成了客家大本营。尤其是在宋末元初,闽赣交界地区为宋元双方厮杀战场,土著居民多辗转逃亡,从而形成了一大片无人区,于是客家人便先后聚居于此。
    到了明代,客家本身人口的发展壮大,系裔日繁,资力充足,而所居地域山多田少,不足供用。于是,壮大起来的客家人为生计所迫,必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乃思向外扩张。除此之外,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集团与倭寇相互勾结,组成海上武装劫夺集团,猖狂抢劫财物,屠杀居民,掳掠人口,进行骚扰破坏,客家人为远避搔扰,纷纷迁逃。
    而博白于明代多战乱及发生天灾。明洪武五年(1372年),县城毁于战乱,次年重修。天顺六年(1462年),瑶族壮族农民起义军攻破博白县城,焚烧县城及县署。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初五夜,有哨县官军、县官等守城,劫掳官民一千余人,民众越城溺死于城濠者亦有一百十余人。城楼、申楼、官民房屋,俱化为灰烬。成化十六年(1480年),浔州大藤峡瑶民起义军又袭击博邑,焚烧县城及县署。朝庭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后,将一部份瑶民迁居博白各堡,设瑶目束之。又从贵县三江独木村调狼兵入博守石梯,牛颈隘口,增兵守邑中险要之处,并设狼目束之,均让瑶民,俍人(壮族人)批耕自食。故此,清代顾炎武所著《天下郡国利病书》105卷记载:“现在广西的东南部,也就是梧州,鬰林、北流、陆川、博白、兴业等县,还有瑶山、壮寨287座。既然粤语区自古以来是瑶壮先民生息处,史籍上把这块地称为之蛮夷或百越,就是理所当然的。”又据日本内阁文库[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殿粤要纂》二卷《博白县图说》载:“博白无獞,独错狼猺二种而近且向化,与编民齐然。周廻万山,实为贼薮。西南密迩海洋,两省亡命之徒,盘互勾结,剽劫为害。”
    除“贼乱”为害之外,博白于明代天灾不断。如正德二年(1507年)一月二十一日夜,发生地震,声响如雷。六年(1411年)二月二日夜,疾风暴雨袭击博白,县城城楼多崩塌,公署民房倒塌过半。十一年(1516年)七月,博白连下淫雨20多天,公署民房多崩,人畜被压死者甚众。万历十四年(1576年)博白发生水灾。三十四至三十六年(1606—1608年),连续三年各发一次三级地震,其中三十五年地震,县城城墙被震圯。
    由于天灾人祸,造成博白“地广人稀”的局面,为了防治“瑶壮”作乱,其最好的办法便是“移民实边”。故梧州府的官吏便从江西,福建大量移民迁来博白。
    明末清初,由于满族人入主中原,民族矛盾激化,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动荡与战乱。清军在平定中原后,挥师南下,南明几个政权相继复灭。清军的进攻矛头指向浙、赣、闽、粤地区,铁蹄蹂躏之处,客家节义之士,纷纷举义反清,以致义师失败,遂多被迫南迁逃亡。
    明末郑成功占据台湾后,以金门、马祖为前沿基地,不断进攻浙江、福建、广东各地的清军。清政府为了切断其供应来源,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颁布了“禁海令”,严禁江、浙、闽、粤等地商民出海贸易,不准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如此仍不能阻止大陆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因此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发布迁界令,命令从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50里。这样从广东沿海的饶平、澄海、揭阳、朝阳、惠东、海丰、归善(惠阳)、新安(宝安)、东莞、香山(中山)、新会、新宁、开平、恩平、阳江、电白、茂名、吴川、徐海、海康、遂溪、石城(今廉江)、合浦、钦州等24个州县的居民内迁50里。沿海所有岛屿(澳门除外)皆要内迁。在界外地区不准人民居住,房屋全部拆毁,田地不准耕种,不准出海捕鱼,凡越出界外者立斩。并在沿海划界,筑哨楼、树桩栅,派重兵防守。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清庭恐人民出海捕鱼来往,又下令再内迁30里。原来不在界外的顺德、番禺、南海、海阳四县居民也要内迁。广东前后四次迁界,共28个州县,20个卫所,被迁人民数百万。康熙元年迁界时,由于只限期3天,烧屋赶杀,以致死亡遍野。幸存者纷纷外逃。如:有袁、高、谭、陈、李、钟、马、郭、万、邝、樊、范共12姓人从广东逃至鬰林福绵船埠后共扎一张大竹排,共同乘筏顺流而下。来到绿珠江口附近一个名叫“河训”的地方,南流江水于此处回旋形成一个很大的江窝,水面平静,于是便由此上岸,然后将竹排拆开,因此,将此江岸码头称为“拆竹埠”。
    这十二姓人逃难时,一路生死患难与共,又共同乘驾一张竹排,已经结下了很深的友谊,故结拜为异姓兄弟,血盟有福共享,有难同当,并规定相互间不准通婚。
    他们上岸后居住的地方,即在柯木茂江的袁屋、高屋;绿珠江社坡的陈屋,绿珠江渡头的李屋,绿珠江右岸中央鼻的钟屋、马屋、郭屋等等。
    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粤中、粤西等地人口激增,耕地日少,产生客家人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土地冲突,相互械斗攻杀,从清咸丰四年(1884年)秋起,至同治五年(1866年)冬,共斗争12年之久。械斗从鹤山开始,蔓延到开平、恩平、高明、新会、新宁(台山),阳江、阳春、新兴等地。械斗中,土客双方屯兵,攻夺村舍田产,损失相当惨重。清政府袒护当地人,派兵剿客家武装组织“大同军”,故客家人械斗失败,村落被毁,人被赶走。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经广东巡抚荷益沣平息械斗,土客联合时,双方死亡失散人数约50-60万人。为了解决客家人的土地和生存问题,官府发给客人“大人八两,小孩四两面三刀银,将你们客籍田产归官。送你们到外县立业……”分散时,千余人为一帮,分十余帮,官兵用枪弹压护送,有路票执据。分居下四府雷州、廉州、高州、琼州(海南岛)等地垦荒。于是,这些客家人又纷纷迁往粤西和博白。
    明清期间客家人大量迁徙来博白,不仅为闽粤转移了负荷人口,外辟了新的粮仓,而且推动了博白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披荆斩棘,开山垦荒,辟拓良田,精耕细作,兴修水利,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兴办和发展手工业,外出经商,流跃流通,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观念意识、文化素质、经验技术等诸多因素,他们耕织结合,养殖结合,农商互依,崇尚文化,奋发进取故能生来居上,发家致富,变客为主。
    几百年过去了,经过客家人世代的努力开拓,博白已成为广西一年三熟的粮食生产基地,博白鹅生产基地,桂圆之乡、荔枝之乡、香蕉之乡、榄子之乡、陶瓷之乡、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而且被喻为“书香世代擅风流,百粤文章萃白州”的人文之乡。并充分发挥了沿海沿边之优势,成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前沿阵地。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8: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博白是世界第一大客家县份。








[ 本帖最后由 金乌 于 2006-10-21 18:28 编辑 ]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29 1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白为世界客家第一大县,其主要标志有四:一是具有客家人血缘的人口数有140万,居全国县级首位;二是客家话为全县通行的语言,占全县的语言主导地位;三是客家姓氏多,多达115姓以上;四是客家祠堂家庙多,多达千余间以上。
===================================
根本不足以立论。反驳如下:
1.不应只以客家人口数量为依据,更应考虑客家人口所占比例。河源和梅州有好几个县是100%的客家人,人口也在80万以上,如紫金。剩下几个县的客家人数比例也高达98%以上。
2.有100%的客家县,自然就是说100%的客家话,全县通用。
3.没有客家姓氏一说,试问有哪一个姓氏是客家专有的?
4.客家祠堂家庙更不能作为依据。在紫金,很多村落通村不见一家祠堂,我住的那条村就是典型。维系家族向心力的是坟地,而不是祠堂。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0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也不失为一个研究课题。个人觉得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学习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0: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博白努力爭取舉辦2009年的客家懇親會,看你們的了。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7: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客家人血缘的人口数有140万,居全国县级首位=客家第一大县!以人口为依据也未尝不可。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8: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论确实很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所以也难怪大家一时难以接受,,,

另外赣州也号称是“天下第一客家大市”,呵,,,

我们陆河还是号称“天下第一客家小县”好了,你们比大,我们来比小,,,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14: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好样的,只是要把这个课题做大,这样才可以把博白发展起来啊,现在有这样的基础,那就要努力,让大家都来博白看一下,把博白壮大起来.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的《冯氏族谱》内容有明显错误

“据明隆关年间博白《冯氏族谱》载:我本支世由福建汀州府硃褚街瓦子巷来。始祖冯元淑,大宋光宗元年(1192年)壬子科由武生中式第二名武举,任用广东南雄府右营千总。公配蒙氏安人,生二子,孟法食,武生,仲法宋,岁贡。长子法食公军旅有功,升任白州都吏兼营千总,诰封奉政大夫。弟法宋随任,以军功加团练副使衔。法食公卒于署内。弟法宋公遂隐而不仕,贸易于白州城外,后率侄卜居柯木堡牛路头,开基创业。后裔蕃衍繁迁,或迁异省,或居本乡。其著名后裔,有近代镇南关大捷的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迁钦州)。”
   
   以上这段内容在网上已被冯氏后人到处引用,但其中有明显错误:大宋光宗元年是公元1190年历史是庚戊年,何来1192年?何来壬子科?现依博白县冯氏《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更正如下,以免误讹冯氏后人:
  此外,据查证,我族谱载:冯氏博邑始迁祖元淑公乃南南宋高宗(非是光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中壬子科武举,光宗元年是1190年,其年法食公因军功升任博邑右营千总,博邑始有冯姓。元淑公生四子而非二子,长子法史,次子发琰,三子法食,四法宋,史琰二公从福建迁居南海不详。而法食是贸易于博邑城内外(而不是城外,光在城外能贸易吗?),“唯未出仕”,根本没有什么“以军功加团练副使衔”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2: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时间和官职上的错误。南宋就迁徙到博白,时间上很早。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8 2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博白是全国排名第三的客家人口大县
hd36302 发表于 2006-3-12 11:53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 ... 7&extra=page=19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5-1-3 11: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