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到底是四声八调还是七调?
本帖最后由 鄉里有郎 于 2014-7-26 00:56 编辑请教古音到底是四声八调还是七调?
现在的普通话是三声四调,广府号称四声九调,客家话各个地区差别较大,有五调的比如石城话,六调的地区则较多,七调的比如海陆腔,《宋本广韵》也只记录平上去入,没有区分阴阳,难道古音不分阴阳调?我注意到《康熙字典》的一段序文,不太理解,如下:
七音之傳,肇自西域,以三十六字爲母,從爲四聲,横爲七音,而後天下之聲總於是焉。嘗考《管子》之書所載,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故于五音必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矣。
疑问:1、“從爲四聲,横爲七音”是指四声七调吗?2、古音到底是四声八调还是七调? "七音之傳,肇自西域,以三十六字爲母,從爲四聲,横爲七音,而後天下之聲總於是焉。嘗考《管子》之書所載,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故于五音必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矣。"
"從"者縱也,"橫"者自橫,從'橫合為"縱橫"。
縱為四聲,四聲者,五線譜也。
橫為七音,"七音"者,"Do/斗"'"Ruai/瑞"'"Mi/密"'"Fa/法"'"Sou/說"'"La/拉"'"Xi/西"也。
三十六字為母,三十六字者,來客疑為:西洋音符;音符分:全音符'半音符'四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音符'...
五音者:宮'商'角'徵'羽也。
"縱為四聲" 指調高低。 "橫為七音" 指聲高低。
-來客的理解
"五音必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
>或者缺東,或者少西,能 ["Do/斗"'"Ruai/瑞"'"Mi/密"'"Fa/法"'"Sou/說"'"La/拉"'"Xi/西"] 完全配齊者少之又少。 上古時代號稱萬國,各地有不同文字,聲調,語言,幾聲幾調都可能,最後形成 宮 商 角 徵 羽 5音,民國初年白話運動(五四運動)把mandarin官方語言簡化為4聲,近代考古又發現 石磬 ,有七調與西方音樂完全同,引起學術討論,其實有相容性DNA的人類,可以通婚,相法都可能相同,何足怪哉!
來客 发表于 2014-7-26 02:34
"縱為四聲" 指調高低。 "橫為七音" 指聲高低。
-來客的理解
这是《康熙字典》中的序文,应该不是指声乐音调的高低吧?
“五方之民,其聲之清濁高下” 本人理解为各地民众语言口音清浊高低?难道讲声乐音调? 中唐以后,浊上归去开始发生,因此 八调 向 七调转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