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4-11 10:43:04

仍说客家话


5日,清明节,荣昌县盘龙镇大建村一下子回来了100多人。

与其他祭祖的人不同的是,这群人在一起不说重庆话,说的是客家方言。事实上,盘龙镇8万多人中近一半人说客家话,只有外出时说重庆话。

这个距荣昌城区32公里的小镇,地处荣昌县西北部,是古昌州州府所在地,是重庆市最大的客家方言岛,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夏布之乡。


第1怪

客家文化随处见

4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驱车来到盘龙镇。

刚一下车,记者便感受到四处洋益的客家文化:许多楼盘名含有客家字样;休闲广场被命名为客家文化广场,上面著刻着客家赋;在夏布文化长廊上雕刻有客家人独创的绩麻、刷麻布等过程。

第2怪

客家祖训要继承

“这是政府才建造的客家新村。”在一排很有特色的平房前,一路人告诉记者,这里有一座客家祠堂———肖家祠堂,布置了香火、神龛,用于祭祀,秉承“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客家祖训。在新村中央的葫芦广场还有精致的客家人习俗雕刻、龙形廊亭、风水池、客家牌坊等建筑。

盘龙镇政府宣传人员称,盘龙镇有客家人约4万人,占50%左右,分布在全镇12个村4个社区。

第3怪

说话就像在唱歌

“阿亚舍饭了。”中午记者走进盘龙镇大建村,看到一个小孩子像唱歌一样地朝楼上大喊。紧接着,一名中年男子下楼走到桌前,一家人开始吃饭。

见我们一头雾水,村主任李家辉笑着解释:“他这是在喊爸爸吃饭,用的是客家话,你听不懂吧?”

在村口坝子,三五村民坐在凳子上聊天,叽叽喳喳。62岁的村民李荣彬说,说话聊天都用客家话,只有外出才说重庆话。

第4怪

客家首饰还可见

在大建村,91岁的婆婆黄荣珍年轻时嫁给了移民在这里的一位客家人。

黄婆婆翻出了年轻时穿过的衣物,还有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首饰。不过,除了这一箱古董,黄婆婆家中的其他物件都没有了客家特色。

记者走访了村里多户人家,试图多了解一点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可由于客家人在这里生活了两三百年,同化得和本地人几乎无异。

第5怪

百多人祠堂祭祖

5日早上不到8点,大建村,许多人提着大包小包从外地赶了回来。

村口红色横幅高挂,上面写着“李氏诚公荣昌祠堂清明祭祖会”。75岁的李正恩忙碌迎接着一波波人。每年清明,李氏后辈都会筹办祭祖会,祭奠湖广填四川的客家祖先。

11点30分左右,李正恩打开祠堂大门,身后100多人根据辈分大小排列进入祠堂。

第6怪

女子只能走耳门

来到祖宗堂时,女子是从大门旁的小门走进去。

李正恩说,这就是规矩。男子从大门进入,女子只能走耳门。

祭祖方式很传统:摆上水果和猪头,杀只大公鸡,根据辈分大小依次拜祭后吃饭。“按照老规矩,不是主家的女子不能上桌,不过这些规矩早就没兴了。”

喝了几杯酒,李正恩话就多了。他说,2000年清明节回来了600多人,摆了70多桌,“现在的人忙,有的人距离太远,回不来也能理解。”

第7怪

拄着拐杖在唱歌

“幺妹要勤快哟,勤快要绩麻。三天麻篮满哟,四天就崩了弦……”

5日下午,在盘龙镇上客家文化广场,78岁的颜坤吉老人正拄着拐杖,大声放歌,唱的是客家人独有的麻布神歌。

颜坤吉是盘龙镇为数不多还会唱麻布神歌的客家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夏布(麻布)的传承人。

第8怪

麻布神歌醒瞌睡

根据县志记载,夏布就是客家人带来的。

颜坤吉说,他家祖孙三代都以织布为生,他七八岁就跟着大人学习编麻布,直到60岁干不动了才停歇,从中也学会了麻布神歌。

“以前年轻时经常通宵通宵织,深夜非常容易瞌睡。”颜坤吉说,哼上几句歌能够驱逐瞌睡,提神醒脑。

镇上一位宣传人员称,现在机械化日益普遍,纺织品也增多,加上织夏布耗时长,很多人都不愿意织夏布了。

湖广填四川 造就广东村


盘龙镇政府提供的相关文献记载:明末清初,经过30多年的战乱,到康熙六年,荣昌只有143户、286人,虽有可耕之田,但无可耕之人。随即,一场长达100多年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拉开了序幕。素有古昌州之称的盘龙镇(现名)石田、三合、长岭等地也有一批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在此落地生根。

怎么走:

主城-G85成渝高速-荣隆互通下道-荣隆镇-盘龙镇

啷个耍:

1、买夏布。这种布看上去典雅古朴,丝毫不亚于丝绸制品。

2、学客家话:祖父叫阿公,吃饭称舍饭;祖母叫阿婆,吃午饭称舍昼;爸爸叫阿亚,吃晚饭称舍夜;妈妈叫阿娘,吃粑粑称舍米角;大哥叫太哥,今天称今业……

3、原生态游农田、看生态鸭。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4/11/35663954_0.s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仍说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