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古名芒角 客家人聚居
【本報訊】香港考古學會前主席鄭啟明表示,旺角以前稱為芒角,因為當地芒草叢生而得名。根據1819年《新安縣志》記載,於清朝開始已有人聚居於芒角村,村民多為客家人,以種菜維生,昔日通菜及西洋菜田,就是今日的通菜街及西洋菜街。04年掘出大量古陶器至十八世紀初村民陸續營商,經營煙廠、染布廠及豉油廠等,現時染布房街、黑布街、煙廠街及豉油街等就是以當年的輕工業命名。
旺角鬧巿於2004年曾發掘出大量東漢、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顯示早於東漢時期,旺角已有人居住。古蹟辦考古專家當年曾表示,從掘出的大批唐代灰窰窰具殘片推斷,唐代時旺角位於海邊,因上升沙堤自然現象,當時沿岸有漁民聚居,估計先民燒製貝殼製造石灰,曾在上址建造灰窰。亦有研究香港歷史專家稱,自漢代起,九龍灣、旺角一帶曾有先民煮鹽交予官府,而04年出土的陶釜殘片正好說明先民曾利用陶釜煮鹽。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資料,考古人員曾在南丫島大灣發掘出新石器時代中期,即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2500年前的文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10801/154822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