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天 发表于 2004-4-27 19:01:21

【转帖】客家民间艺术宝库历久弥新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heyuan/ttxw/200404270599.htm
客家民间艺术宝库历久弥新

2004-04-27 14:05:59  河源日报


  南方网讯送郎送到义合桥,东江河水白漂漂;阿哥搭船顺水去,阿妹眼泪随浪漂。

  这是河源客家人创作的一首客家山歌,用即兴手法描绘了夫妻离别之情景,感人至深。

  客家山歌,只是灿烂夺目的客家民间艺术宝库的其中一角。

  有关研究表明,客家人是晋代开始历经数次迁徙的中原移民的后裔。南迁的客家先民在与原著民经年累月的交往、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灿烂的客家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即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客家人历次迁徙皆因躲避战乱,因此每每落脚于山高林密之处。长期的山地劳作和生活,培养了客家人粗犷豪爽的性情和活泼乐观的心态,在艰苦的劳作之中或之余,人们经常编排一些文艺活动来驱乏解闷,或者表达某种寓意,在与当地文化不断的融合中,产生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客家民间艺术。

  河源作为全国仅存的两个纯客家地区之一,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迁,但时至今日,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仍广为流传,并历久弥新。

  “山茶花”——地方戏剧三枝齐秀河源客家有着种类较多的民间戏剧,其中传承得较好的有山歌剧、采茶戏和花朝戏,被民间誉为“山茶花”。

  山歌剧。以原河源县和龙川县为主。作为一个正式剧种,河源山歌剧出现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据这方面的研究者程建明先生介绍,在1947年冬,东二支队文工团就在原河源县黄村以一曲《送郎当红军》赢得了上万观众的喝彩,相传这是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山歌剧。

  之后,在50年代末期,河源的山歌剧逐渐走向外界,登上“大雅之堂”。1958年元旦,黄村红十月俱乐部代表原河源县参加惠阳专区民族艺术汇演,以一曲《花园会》捧回多项大奖。1959年冬,由船塘选送的《打差算》,代表原河源县参加韶关专区民族艺术又获多项大奖。1964年11月河源山歌剧团正式成立后,创作了一大批受群众欢迎的山歌剧,有《赖三婶探亲》、《小保管上任》、《补锅》、《打铜锣》等。

  据悉,在“文革”前夕,河源山歌剧的创作达到鼎盛时期,常被中南五省一些艺术团邀去献艺,甚至受到中央歌舞团的邀请,其音像制品还远销东南亚地区。改革开放以后,客家山歌创作推陈出新,继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前后由河源山歌剧团创作的《林区人家》曾获中南地区文艺汇演一等奖。1999年和2003年,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客家山歌擂台赛上,龙川山歌队两次获得银奖。现在,每到傍晚,龙川县城的公园、长堤路,经常可以看到群众自发组织的山歌对唱(斗歌)。

  采茶戏。采茶戏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据传最初是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茶区的马灯、龙灯、茶歌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相传其“正本戏”为《九龙山摘茶》。早期的采茶戏是一种民间小歌舞,通常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表演,内容多反映茶农的劳动生活,后来逐步发展成丑旦戏或生旦戏,进而发展成职业性的“三脚班”(生旦丑或一生二旦),演出歌舞和生活小戏。清朝乾隆年间,采茶戏盛行于赣南地区,随后流入粤东、粤北、闵西客家方言地区,流传甚广。传统剧目和保留剧目多为民间传说和生活故事,如《夫妻观灯》、《吹鼓手招亲》、《张三郎迎妻》、《莲妹子》等。

  河源客家地区的采茶戏以和平、连平县为代表和主要传承地,得到了较好的继承和发展。

  花朝戏。花朝戏是在“神朝”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方小戏,诞生于紫金、五华交界地带。相传清末以前,紫金县乡间每逢诸神诞日或疫病流行之时,便请来巫师设坛祭神,巫公巫婆在唢呐锣鼓伴奏下,唱歌跳舞,向神祷告,消灾祈福。之后,一些民间艺人根据客家民情风俗,赋予其谐趣花俏的歌词和表演风格,逐渐形成一个小戏品种,乡人名之“花朝”。花朝戏剧目题材多取材于美好的民间故事,曲调活泼谐趣,唱词采用客家方言,浅显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流传甚广。据传至清末明初,有定长春、紫华春、庆祥春、庆长春、定华春、胜华春等花朝戏班相继出现,鼎盛时有19个戏班传唱花朝戏。

  建国后,作为一个职业剧团,紫金花朝戏剧团于1958年成立。剧团成立后,在推广花朝戏、使之发扬光大方面做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不仅在省内十几个县市客家地区广受欢迎,而且受到邻省江西、福建以及香港客家族民的青睐。据介绍,紫金花朝戏在1992年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稀有剧种调研和优秀剧目展演活动,被誉为“天下第一团”,成为广东省为数不多、河源仅存的稀有剧种。2000年,紫金县被授“花朝戏之乡”美誉。花朝戏剧团保留剧目有《卖杂货》、《苏丹》、《铁公鸡新传》、《风流村》等,多次参加广东、中南五省文艺汇演以及到深圳、香港等地演出。尤其令艺人们骄傲的是,1963年,《苏丹》在广州演出时,剧组部分成员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龙狮灯色——民间舞蹈异彩纷呈由于客家人特殊的生产和居住环境,经过长期的积淀,客家民间舞蹈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现存流传较为广泛、活动较为频繁的客家民间舞蹈主要有龙狮舞和灯舞两大类。

  龙狮舞即舞龙、舞狮,包括香火龙、凳板龙、金龙、花龙,青狮、红狮、阔嘴狮、高脚狮等;灯舞主要有船灯、马灯、春牛灯、鳌鱼灯、鲤鱼灯、凤凰灯等。

  无论是龙狮舞还是灯舞,表演多在春节期间进行,反映和表达客家人祈福求祥的心愿。

  龙舞中最具特色的为火龙,或称香火龙,其龙头、龙身、龙尾均由稻草扎成,身上播满香火,一般需要擎龙头、龙尾各一人,擎龙身七人。表演时,通常配以锣鼓、号角和鞭炮声,有的还配以各种各样的彩灯。表演者舞动火龙,忽左忽右,忽高忽低,腾挪跳跃,在夜幕中看去若一条火龙蜿蜒腾飞,栩栩如生。

  狮舞的起源来自民间传说,是说唐僧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并征服妖怪“狮子精”,“狮子精”被征服后,痛改前非,弃恶从善。后来狮子便被人民尊为吉祥物,并编成狮舞加以纪念。狮舞表演时一般配上沙僧、小猴等情趣表演,最后配以武术表演,场面隆重热烈,高潮迭起。

  此外,还有龙凤舞。20世纪90年代初,连平县把龙舞和凤舞结合起来,通过加工、提炼,取两者之精华,创作出了既适合舞台演出,又适应广场艺术表演的民间舞蹈——《龙飞凤舞》,十几年来,此节目曾多次参加广东省欢乐节暨国际旅游艺术节的民间艺术汇演,并多次应邀参加深圳、汕头、中山、阳江、清远等地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受到文化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马灯舞。俗称“打纸马”,明清期间由江西传入河源客家地区的龙川、和平等县,现为龙川县山歌剧团保留节目。相传,马灯舞源于东汉末年,是客家先祖为纪念先人为弘扬、发展汉文教育中的卓越功勋而特立的。随着北人南迁,马灯舞传入南方,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与南方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艺术形式的客家民间传统艺术。马灯舞主要角色有马灯小姐(旦)、马郎官(生)、打浪小丑(丑)、车夫(末)、丫环(青)等,有纸马、虾灯笼、花车等道具和锣鼓、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整个节目有说有唱、有歌有舞,曲调是独有的马灯调,从农历一月唱到十二月,反映不同的农象和农事活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前,龙川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几个马灯队。现在,该县四都、龙母、麻布岗等镇仍有马灯队,每逢春节便走村串户表演。2001年,龙川县龙舟节大型文艺晚会上,该县山歌剧团排演的马灯舞由中央电视台录制并播出。和平县则在1982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对传统马灯舞进行改革,在唱词、曲调和舞蹈动作上赋予新内容,使之更优美动听,受到群众欢迎。该县选送的马灯舞在2003年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艺术大赛上荣获铜奖。

  除龙狮舞和灯舞外,还有一些民舞也广为流传,如采茶舞、秧歌舞、腰鼓舞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平、龙川等地曾兴起扭秧歌、打腰鼓热潮,每逢节日,甚至交公粮时,都鼓乐喧天,秧歌腰鼓上阵。

  六渡扶桑——龙川杂技走向世界说到民间艺术,不能不提到龙川杂技。龙川县杂技团于1956年成立,是广东省唯一的县级专业杂技团。该团成立以来,其优秀传统节目《双蹬技》、《足蹬椅子顶》、《双杠竿》、《滚杯》等曾多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及中南五省的杂技调演,并多次获得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和“杂技发展创新奖”。

  1983年,《足蹬椅子顶》获“鲁迅文艺奖”三等奖;1984年,《双蹬技叠桌》和《轻功滚碟》分别被广东省首届杂技发展创新奖二、三等奖,并选送参加中南五省杂技观摩演出;1986年9月,《双蹬技》和《足蹬椅子顶》获广东省第二届“鲁迅文艺奖”,同年10月,《双杠竿》代表广东参加中南五省杂技比赛。

  龙川杂技不仅名震省内和中南地区,还逐步扬名海外。1990年春,龙川杂技团赴香港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商业演出大获成功,使之声名鹊起。随后,1990年冬至今,该剧团又先后受到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毛里求斯等国以及香港的演出邀请,出境演出次数达十几次,其中光日本就去过6次,几乎走遍了整个日本,所到之处,观演气氛皆十分热烈。

  可以说,龙川杂技已成为龙川乃至河源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与友好邦交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作者:记者叶小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客家民间艺术宝库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