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und_chf 发表于 2014-3-19 15:35:38

成龙捐赠古建筑 杨茳善谈工程挑战主导修复

去年4月,成龙发微博说自己近期去了一趟新加坡,新科大为修复他2009年所捐的四栋古建筑做了很多工作,让他“非常感动”。这句夸赞,把“古建筑”与“新加坡”一下子推到人们眼前,而幕后功臣“新加坡古建修复专家杨茳善”备受瞩目。
香港知名影星成龙向新加坡捐赠的四栋明清江浙风格古建筑,本周二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简称新科大)的樟宜新校园举行了传统上梁仪式,简约而隆重。
人说屋子一上梁,就有了灵气,就是一栋真正的屋子了。本地闽粤潮客琼风格的老建筑群中,自此多了一名江浙籍贯的“新客”。
上梁的消息,不禁让人又一次想起去年成龙那条曾经“引起热议”的微博——2013年4月,成龙发微博说自己近期去了一趟新加坡,新科大为修复他所捐的四栋古建筑做了很多工作,让他“非常感动”,“几乎有冲动想把其余那六栋也捐给他们。”
这句夸赞,把“古建筑”与“新加坡”一下子推到人们眼前,新科大和修复负责人成了中国各家媒体急欲访问的对象,一时间人人都在找“新加坡古建修复专家杨茳善”……
五年前与成龙首次会面
杨茳善第一次见到成龙,是在五年前。
2009年夏日的一天,新加坡一个四人工作小组飞抵北京,其中有教育部门官员、新科大代表,杨茳善是小组中唯一的古建修复人员。此前不久,新加坡政府接受了成龙捐赠的四栋木制古建筑,这个四人小组专程来到北京拜会成龙,然后续程香港实地验查这批捐赠。
成龙是个大忙人,当时正在北京拍戏。也许是跟新加坡有缘吧,那天原本计划的两小时会面,结果成了一整天的“北京古建游”,带路的正是成龙本人!跟着兴致勃勃的成龙,一行人在古城熙攘的街巷穿行,观看受保护古迹,拜访私人收藏家,连吃饭也找了一家由前朝老建筑改建的餐厅。
那天吃了什么,杨茳善已不复记忆,惟成龙对古建修复的那股兴头仍历历在目。
隔天,一行人飞赴香港,在仓库里见到这批捐赠,柱是柱、梁是梁的足有4000多件。望着在这间仓库躺了已近20年的木建筑,领军此次修复工程的杨茳善,直感接下来的担子不轻:要如何让它们成功“移居”新加坡,在异乡续写风华?
“观屋”:认识本地历史的起点之一
38岁的杨茳善是新科大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助理教授,从事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教学,是该系唯一本地出生、本地大学培养的教授级教学人员。
古建筑修复,则是他专业上的另一个主要领域。 事实上,在本地古建修复业界,杨茳善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修复人,迄今由他主导或参与的百年老建筑修复工程为数不少,其中有粤海清庙、凤山寺、庆德会,以及圣安德烈教堂彩绘玻璃等。
挟着古建筑修复的亮丽成绩,杨茳善近年渐渐进入公众视线。不过,这位人称“古建筑修复专家”的年轻人,谨厚谦和,从不以“专家”自居,亦无“学者”派头,常常是一袭T恤配牛仔裤、足蹬一双大头靴,“方便下课后到修复现场去看看”。
在本地,政府对古建筑修复制定了不少严格条例,古建业主或用户未必全能明白;此时,古建修复人往往就扮演一个沟通和咨询的角色。每遇疑难,人们会直接打个电话给他:“Dr. Yeo呵,老房子出了一点毛病,你能过来看看吗?”接触过杨茳善的古建业主或用户都说,杨博士能说双语方言,更难得的是肯听当事人诉苦,愿意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年轻学者真难得!”
近些年来,杨茳善也常带自己的学生、朋友,周末走一趟“观屋”之旅。他发现,今天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移民,人们对古旧建筑的兴趣愈来愈浓了。在他看来,居住一地,自然会对这片土地的文化历史渐渐生出好奇;而要认识一地的人文渊源,“观屋”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本地古建筑两个看点
那么,看本地古建筑修复,究竟看什么?
身为古建修复人,杨茳善的回答明快干脆:走进一幢老建筑,至少有两个看点,一看它的前生今世,二看它特有的“南洋风”。
前生今世,说的是一幢老建筑的历史纹路。本地古建筑之所以耐看,正是因为历史纹路都印在建筑的细节里,其间既有早年移民渡海南来的落脚史,有殖民地华洋杂处的生存环境,也有今天修复后的“活化”用途。
比如今天的土生华人博物馆,它的前身是建于上世纪初的道南学校;从百年前的学校,到今日的博物馆,这幢老屋延续了作为一个公众教育空间的使命。
“南洋风”,描出了一条从原乡到本土的沿革脉络。这条脉络,不仅印在建筑风格上,藏在建材选择中,也表现在营造构式里。
就拿陈旭年宅邸“资政第”来说,这幢19世纪建成的华人大宅,正厅墙壁上却嵌着歌德式教堂常见的尖拱窗,两层高从厝的屋顶也呈西式风格,显然是由后来数位西方业主(尤其是救世军总部)添加的。这种“既中又西”的建筑风格,今天已被保留下来,恰为南洋地区“华洋杂处”的历史留下一个佐证。
施工现场目击
四栋古建筑已现雏形
成龙捐赠古建筑上梁的前两周,我们来到新科大樟宜校园的工地“探班”。
施工现场,10多名中国工匠师傅正紧锣密鼓地赶工。在他们的巧手细工下,四栋古建筑已渐现雏形,静静地散透出一种江南独有的韵味,古朴而淳雅。
在工地上,主导重组修复工程的杨茳善,首次向外界讲述了工程背后的困难与挑战。
成龙发出那条“引起热议”的微博,是在2013年年初到访新科大之后。那次成龙在新科大看到了什么,让他如此赞不绝口?
杨茳善:成龙那次来到新科大,新科大团队跟他开了一次会。会上播放了幻灯演示,向他简报自2009年以来我们为这项修复工程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个前期准备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步是图纸绘制,新科大团队要拿出一份精确的施工图纸;有了这份图纸,第二步才是建筑招标,跟建筑承包商一道完成组装工程。
这项工程中,修复人员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杨茳善: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完全没有图纸可以参考,必须从零开始自己制作一张图纸。
为了要做出一份精准的图纸,新科大团队首先为四栋建筑的4000多个构件,做了一次全面三维扫描。要知道,这些明清时期的木建筑构件,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的,总会有些微差距,须要逐个测量和记录。
接着,我们与一组从中国请来的江浙建筑专家,把测量好的构件如做拼图游戏般,在图纸上一个个拼起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检查每一个构件的损害程度,包括使用“抗阻图谱仪”来测试每一根木头的抗阻能力。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庞大繁杂的前期准备过程,耗时颇久。
成龙听完新科大团队的汇报后,他的反应如何?
杨茳善:听了我们的演示讲解后,成龙非常满意,甚至有点激动。在看到新科大长达三四年的准备工作后,他才意识到新加坡方面对此所注入的心血。事实上他从未料到,古建筑修复竟是一个如此复杂费时的工程。他后来那条微博,我想是有感而发吧。
在工地上可以看到多位从中国聘请来的工匠师傅,本地是否也有专职修复传统建筑的工匠?
杨茳善:目前修复传统建筑所需要的工匠,都是从国外聘请的。出于各种原因,新加坡尚无法保留与训练一批对古建营造技术有深度了解的工匠。
不过,我个人认为,新科大今后也许可考虑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一个“传统建筑修复”的选修课,让学生有机会实地了解本地传统建筑背后的设计智慧、建材特点,以及修复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
有中国专家说,新加坡天气潮湿,不宜木制建筑的保存。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杨茳善:新加坡天气湿度比较高,但这并不是导致木头较易损害的主要原因。木头最怕的是由时干时湿、忽冷忽热气候所造成的膨胀和收缩。新加坡既无梅雨季节,也无干燥冬季,温度湿度都保持稳定,这对木头的保存反而有利。只要确保房顶不漏水,就不会有问题。
z资料来源:转帖 2014.03.14 联合早报章星虹/文 http://www.zaobao.com/social/mix/story20140314-32073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龙捐赠古建筑 杨茳善谈工程挑战主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