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汀州先有三洲 漫步古进贤乡、客家古镇三洲
http://photocdn.sohu.com/20140306/Img396146068.jpg2
http://photocdn.sohu.com/20140306/Img396146075.jpg2
http://photocdn.sohu.com/20140306/Img396146077.jpg1
http://photocdn.sohu.com/20140306/Img396146079.jpg1
“未有汀州,先有三洲。”这是长汀县志上,对这座古镇最质朴,也是最有力的诠释。
元代的城墙、明代的祠堂、清代的民居……踏足此地,仿若时光穿梭。
这座有着城池气魄的古镇,大到人丁兴旺的戴氏家庙,小到一砖一瓦一木,每一个古朴的印记,都能说上一段传说,赋上古镇风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镇三洲。 一个古村,一座城池
这次的发现之旅,要探访的是三洲镇最神秘的部分——古镇遗风。它的城门,建于元朝时期。
当年,这个古村可是大气魄,按着城池布局。当时,三洲出了位怀远将军戴应寿,为了防备贼寇,回乡的将军主持修建了三洲城墙。
原有六处,现如今,仅一座南城门保留了下来,上书“三洲镇”字样。
一个古村,缘何城池布局?当地人说,这跟三洲这个名字来历相关。
洲,水中陆地之意。当地人说,汀江河与南山河在这盆地中交汇,形成丁字形,把陆地分隔成三块。这三面环绕汀江的村落,后来就成了三洲村。
以三洲为中心,去长汀县城,或是到武平,还是到连城,都约是30公里远。古时水运发达,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就凝聚了三洲旺盛的人气,造就了那时段的辉煌。
南城门内侧,就是三洲特有的圣帝庙。这个圣帝庙,前面供的关公,后面奉的孔子,庙不大,但香火旺盛。客家人崇文尚武的精神,在一座小庙中找到物化体现。 一方匾额,道尽礼义
顺着三洲老街漫步,庄肃的古建筑,巧夺天工的装饰,道尽礼义的牌匾,70多座古建筑,就能将一幅气势宏伟的古镇风云图,展现在世人眼前。
这座古镇,是叫人惊喜连连的。它的西宫井,传说只要挑一担水回家,封存入缸,不久后就成了酒水。
这里的一座唐朝古墓,竟是建在民居之中的,因为俞氏先祖曾葬身此处,做了坟墓。再后来,有戴氏后人在此建房,并无迁动,而是相安共处。
脚步移动,目光打量,古街之途,仿若时间倒流。这个途中,会路过一座四角亭,亭中挂着的一方牌匾,也大有来头。
匾长约2米,宽约80厘米,上面书写着“古进贤乡”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匾的右上方刻有“清乾隆大帝亲笔御书”。
据传,该匾大字为清乾隆皇帝得知三洲百姓历朝皆有贤哲蝉联,古时习礼义遗风盛行民间后亲笔御书。 70处古建筑,巧夺天工
客家人敬重先祖,无论身处何处,修得最漂亮的,总是祠堂家庙。古进贤乡的镇乡之宝,就是气势恢宏的“明德堂”,戴氏家庙。
明德堂,始建于元代,清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民国29年由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戴仲玉带头出资重修。
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32平方米,单檐硬山顶,二落一进,由大门、下厅、天井、上厅组成。上厅明间抬梁式木构架,次间硬山搁檩。大门为砖质牌楼式,二柱一门,具有浓郁的客家祠堂风格。三洲戴氏家庙是台湾戴氏后裔返乡谒祖的重要祠堂。
而客家人也最敬读书人,不管是三闾大夫庙还是“培植惟勤”,书院总要比住处好。巧妙嵌入三洲民居的装饰或牌匾中,都尽显“耕读传家”的人生哲学。“聊可自娱”是其中的代表。这处民居的主人,是清代一户殷实人家。单从这别具一格的名号,就不难读出主人豁达的态度。导报记者 康泽辉 社区情报员 张亮珍 文/图
网络来源:http://fj.sohu.com/20140306/n396146067.s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