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3-1 11:47:32

客家二次移民 創造花東獨有文化特色


【文╱轉載自客家電視台/陳欣渝 賴冠諭 花蓮】 綿延160多公里的花東縱谷區,從晚清以降到日治時期,不少桃竹苗地區客家人,為求謀生,攜家帶眷遷徙東移落地生根,不但在東台灣開拓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頁,更因為夾雜在福佬人以及原住民之間,因此也發展出有別於西部客家庄的特殊聚落型態。 19世紀時,在原鄉的客家族群,遷徙來台灣西部拓墾,但由於遷台時間較晚,謀生仍是十分艱辛,因此往花東地區另尋發展到了日治時期,全台成立許多製糖廠,其中花蓮分廠便向當時北部新竹廳,也就是桃竹苗地區招募大量人力,並開放田地出租,吸引一些在桃竹苗沒有土地開墾的客家人,決定遷居到東部成為二次移民。 花蓮客家移民第二代 劉源慶:「我叔叔嬸嬸,先到花蓮有朋友介紹,比較好生活,有很多地可以開墾,後來我爸我兄弟這些,才來到花蓮。」 花蓮客家移民第二代 徐創淮:「所以先民移民來這邊開墾,實在非常辛苦,從無變到有,還有一個家庭人口多,什麼物質都沒有,完全要靠自己。」 當時這些移居客家人,多由鄉親介紹而來,在既有原住民和更早期遷居的河洛人包圍下,只能從山地和平地間,尋找艱難的謀生機會,正因如此,大家多住在附近相互關照,像在吉安、鳳林、瑞穗、玉里等鄉鎮,形成花蓮特殊的客家庄聚落。 花蓮客家移民第二代 劉源慶:「大部分都是老故鄉的人,大家會互相幫忙,關心生活過得去嗎?過得去大家都感到欣慰,但如果生活過不去,大家就會想辦法,看要怎麼幫忙,大家都有這樣的同情心。」 早期東西部之間,交通並不方便,這些舉家遷徙的居民,先從桃竹苗搭火車到基隆港或是蘇澳港,再轉搭貨輪到花蓮。 他們帶著基本生活用品,像是水煙筒、瓦斯燈,甚至連鏡櫥、桌子都有,連原先在西部的傳統信仰,也一併帶到東部。 花蓮客家移民第二代 徐創淮:「主要是說移民過來這裡,大家感覺說,要這些神明來保佑,大家在花蓮,大家全家平安。」 除了保有原先西部的生活習慣,這些客家移民,也因應東部不同的地理環境,做出許多改良,像在花蓮東富村,有戶人家就因耕種缺水灌溉,用牛踏層工法興築埤糖。 花蓮客家移民第三代 林國豐:「藉由這個土堤來蓄水,蓄後面自然山形的水,利用四周周圍的山勢,去收集這個雨水。」 這些一遷再遷的客家移民,在離原鄉十分遙遠的地方為生活打拚,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充斥不同族群的生活環境裡,他們仍對客家文化深感驕傲,並在這片移居的土地上,透過文字、圖片,還有越來越多的文化活動,努力保存和推廣,回憶裡的客家風情,並呈現出東部特殊的後山客家文化。(2014-02-21) 資料來源:http://web.pts.org.tw/hakk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二次移民 創造花東獨有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