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2-20 10:43:16

八闽千姿:二十天川走古事 客家民俗在传承中创新



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4/2014-02-20/U303P4T1D265155F3DT20140220075545.jpg
壮汉们抬着“古事”狂奔。黄水林 摄
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4/2014-02-20/U303P4T1D265155F5DT20140220075545.jpg
“走古事”在传承中创新,人口较少的姓氏和房族已经改用板车轮载“古事”。黄水林 摄
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4/2014-02-20/U303P4T1D265155F7DT20140220075545.jpg
村民抬着八棚“古事”走村窜巷。黄水林 摄


  福建新闻网连城2月19日电 (黄水林 陈析兴 赖美恋)2月19日是中国农历正月二十,雨雪刚过,寒风凛冽的福建连城县溪尾村热闹非凡,该村一年一度的二十天川“走古事”民俗活动迎来了成千上万“凑热闹”的热情民众。
  “嗨!冲呀!”
  “加把劲呀,不落下呀!”
  十时许,随着阵阵雷鸣般的电子响炮声,在村旁忠武庙前的大坪上,200余名壮汉抬着一字排开的八棚“古事”绕庙狂奔,大家一边跑,一边互相打气,3圈后方才停下。
  “我们村的‘走古事’已有200多年历史了!”黄小龙是负责今年活动的理事会会长,他说,溪尾村的“走古事”始于嘉庆年间,当地村民用“走古事”来祈盼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锻炼和检验村民的身体素质,为繁忙的春耕生产做准备。
  据黄小龙介绍,全村按年份和姓氏、房族出8-13棚“古事”,每年参与的人数高达2000多人。每棚“古事”挑选胆大、标致的7-10岁左右孩童两人,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分别扮演天官、李世民、刘邦、刘备、周瑜、穆桂英等古代人物。
  扮演者一人直立在一条铁轩上,腰身用铁圈固定,一人坐立在轿台上。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以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重约400余斤,需20人抬。
  “扮‘古事’能锻炼胆量,我们女生也乐意参加。”10岁女孩黄佳菲已是第二年扮“古事”,装饰成天官的她在近3米高的轿台上挥舞长袖,分外高兴。
  据介绍,今年装扮“古事”的女童有8人,占了近一半。过去,扮演“古事”的孩童都是男孩。近年来,随着“生男生女一个样”的计生国策深入人心,女孩也开始在“古事”中“唱主角”。
  “民俗活动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从厦门特意赶回来抬“古事”的黄冬进对溪尾“走古事”民俗活动在传承中创新的变化深有感触。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古事”已由过去用肩扛,转变成现在人口较少的姓氏和房族用板车轮载,不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走古事”奔跑的速度。
  同时,为了响应生态环保的号召,今年还引进电子响炮,大大减少了放神铳、燃鞭炮的数量。
  溪尾二十天川“走古事”从正月十九开始,最热闹、最隆重的时刻则是在正月二十。各地亲朋好友受邀前来欢聚,数万十乡八里的群众慕名前来一睹风采。
  当天十时许,在人头攒动的忠武庙前,旌旗队、十番乐队、神农像、花车停在大坪中间,八棚“古事”一字排开。一声炮响,壮汉们抬着“古事”绕坪狂奔三圈,展示自己强健的体魄,围观群众也随着狂奔的“古事”热血沸腾,喝彩声不断。
  三圈后,壮汉们歇息片刻,并整理好“古事”的衣冠,随后再次在响炮声中抬“古事”狂奔。如此往复四趟,直到大多数壮汉身疲力竭时,由旌旗队、十番乐队、神铳开道,村民们抬着神农像、“古事”、花车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游行。
  至此,一年一度的二十天川“走古事”告一段落。
  盛会结束后,每家每户宾朋满座,品美酒、尝美食,共叙乡情。(完)

【编辑:王榕春】



网络来源: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4/2014-02-20/265155.s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闽千姿:二十天川走古事 客家民俗在传承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