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升灯”习俗:“百子灯笼”传递温情希望
作为客家人家族一年一度的盛事,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升灯”仪式,依然是许多人非常看重的客家民间风俗,丝毫马虎不得。而这也催热了“升灯”习俗必备的灯笼市场。 与市场上销售的普通节日灯笼不同,“升灯”时一般要用特制的灯笼,客家人俗称“百子灯笼”。记者发现,在蕉城不起眼的东街一家销售传统手工制作的“百子灯笼”非常走俏。 市民:升灯时就要买这些手工做的灯笼,拿回去正月十五的时候“升灯”时挂上去。 市民:升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的民间客家风俗。代表人丁兴旺,家庭各方面兴旺发达。升灯就要用“百子灯笼”,做法和材料都(和普通灯笼)不一样。 记者发现,这家店里的“百子灯笼”有大有小、形状不一,那它们使用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意义吗? 冯伯:这个叫门灯,体现升灯时的喜庆;大的新灯叫做“总灯”;这种灯笼是开三牲时在箩隔两头挂的,当完成升灯的时候就一定要把这个灯点亮,然后挂在自己家里面,表示把祖宗今年赐予的福气带回家里。 作为灯笼民间手工艺的家族传承者,60多岁的冯伯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项手艺已经有30多年了,他介绍说,“百子灯笼”一般用竹篾扎架、彩纸作面,工序非常繁琐,全家人一年下来只能完工700多对的灯笼,结果都会在元宵节前销售一空。 冯伯:做好的(灯笼)基本就卖完了,反正是供不应求。 一只只色彩艳丽的“百子灯笼”寓意丰富,承载着客家人对家族兴旺的温情希望。 冯伯:这个梅花代表“多子结”,客家人人丁旺盛的意思;画的兰花是百花之王,表示尊贵,表示孩子非常尊贵;写上“新丁”,表示(孩子是)今年出生的。 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女平等的观念和勤俭节约的思想也微缩在眼前这些灯笼上,见证着客家“升灯”习俗的与时俱进。 冯伯:“男丁”、“女丁”都(集中)在同一对大灯里“升灯”,不重男轻女了。它(“总灯”)可以把整个家族今年出生的“新丁”(名字)都集中在一个“大灯笼”里面,不用每家每户去买,就节约一些。
网络来源:http://www.meizhou.cn/news/1402/13/14021300112.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