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4-2-7 15:13:41

宁化客家拜年习俗多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以“诗礼传家”的客家人,特别注重拜年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宁化,客家人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留下一整套隆重的拜年习俗,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   正月初一 “出行”和给长辈拜年
  凌晨4时许,堂客们就起床了,泡好用吉饼红糖生姜制成的“吉饼汤”,点燃灶上的香烛,然后唤醒家主及孩子。一起床,孩子们穿戴一新,向父母跪拜,祝父母长命百岁、吉祥如意,母亲就为每人送上一杯“吉饼汤”,并祝孩子们健康如意、金榜题名。
  凌晨5~6时,家族男丁向菩萨拜年,俗称“出行”。父亲带着家中男丁,手提装有鸡鱼肉、年糕煎丸和香烛的竹篮,按农家历书上写的“大吉大利”方向,去给菩萨拜年。一路上,遇见同是“出行”之人,都行拱手礼,互道恭贺新禧。到了庙中,点燃香烛、摆上祭品、燃放鞭炮后,依次向菩萨顶礼膜拜;“庙祝”吹响喜庆唢呐,家长给其红包,以示感谢。这个时辰,“出行”之人络绎不绝,大殿香烟缭绕,唢呐声、鞭炮声、祝福声此起彼伏……
  “出行”回家后,孩子们就按年岁顺序,向爷爷奶奶等长辈跪拜,祝福寿双全、万事如意!长辈们给每个小孩“小红包”,表示关心;而已成家立业的孩子,则给长辈一个“大红包”,以示孝心。早饭后,全家老小聚集在众家厅堂(也叫香火厅),在列祖列宗的神位案桌上,摆上三牲及年糕等祭品,点燃大红蜡烛、长寿香,燃放鞭炮,再依次向神位参拜,一派过年的欢庆景象。
  中午,已分家的兄弟,聚集在长兄家中拜年,共进团圆午餐,先吃象征团圆吉庆的烧麦(又称寿迈),再上宁化客家“八大碗”菜肴,其乐融融,不可言表。下午,大家在家中休息。
  正月初二 好友街坊邻居间相互拜年
  这一天,一家之主以及孩子们都外出拜年,而堂客们则留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佳肴,接待前来拜年的好友。
  为预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好客的客家人早在腊月间,就腌制了各种腊味,如:腊猪肉、腊猪干、腊猪舌、腊猪鼻、腊猪耳、腊五香爪等。到了拜年这天,用果盘(果子碟)将腊味装好,摆满一整桌。朋友们来拜年,进门就呼“增福增寿”、“过年一百岁”、“兴旺发达”、“人财两顺”、“多多发财”等吉祥话(有些地方还放一串小鞭炮),主人立即迎出门,将朋友们拉进屋,先奉上一杯“吉饼汤”,口称“吉利吉利”,再递上烟、喝茶,最后坐下来喝酒。热情的女主人,会先挟一块鸡肉放进客人碗中,再介绍着各种腊味,炫耀着自己的厨艺。几分钟后,客人起身道谢,女主人一定要送客至正厅门外。
  “年年相见”,是客家人拜年的初衷,表示吉祥、平安、顺利。通过正月里的拜年,体现了各自的诚意,曾经有隔阂、摩擦的邻居朋友,也尽释前嫌,就成为好朋友好邻居了,真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正月初三 回娘家拜年
  这一天,是远嫁他乡女儿们期盼已久的日子。堂客们享有特权,家务活由男人承担,自己带着儿女们回娘家了!
  街道上,一脸喜气的堂客们,穿着一新、略施粉黛、牵儿带女,别有风情,成为大街小巷靓丽的风景。一到娘家门口就高呼:“妈妈,过年一百岁,女儿回来了!”外甥们跑进门去,抱着外婆、外公撒娇,娘家兄弟们赶忙将她们让进屋,每人斟上一杯“吉饼汤”,然后喝酒、吃腊味。表兄表弟们去门外放鞭炮,女儿就坐在妈妈身边,诉说一年来的居家小事,帮助妈妈做家务……
  女儿们在娘家一住数天,直到丈夫来接。回家时,外婆要给外甥们一个红包,以及装有鸡腿、年糖年饼的袋子。
  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 大户人家团拜
  有些大户人家,由年长者排定做东日期,亲朋挚友间轮流做东,全家一同前往。聚会当日,孩子们穿上过年新衣,女人们带上贵重首饰,互相说完吉祥话后,男人们叙述着过去一年生计之道,畅谈来年想法,还有的聚集打牌;女人则在一起唠家常,包客家烧麦或韭菜包子,此时她们都会露出金戒指等贵重首饰,互相炫耀攀比,以示来年更加兴旺发达。
  至正月十五日,拜年结束。随着时间推移,现在只保留着年初一、初二向长辈、亲朋和同事拜年的习俗了。

网络来源:http://www.fujian.gov.cn/ztzl/lyfj/ftrq/201402/t20140207_697141.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化客家拜年习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