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年俗
话年俗之前曾经听过一首年俗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添新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送年( 祭灶前)子婿以年糕猪蹄送岳父母,岳家则以田豆、花生、祭灶糖、花面具回敬之。灶糖灶饼 “二十四日祭灶,用花饧米饵”,吾乡之灶糖、灶饼,有捏作香橼、橘子、荔枝,及元宝、如意诸物象。祭灶之前,外祖父例必馈诸甥。(现在的灶糖灶饼形状或方或圆,好像没有这么多讲究了。)吉语剪字 年前,福州主妇曾有以红纸剪字的例俗,有吉祥字样,也有动物花卉图样的,贴在门窗墙上,增加年节喜庆氛围。“吉语剪成红纸字,祭筵分贴兆嘉祥”——《半野轩诗存》花面壳 榕城旧例,除夕买纸花脸(即花面壳、纸做的面具),在放爆竹的时候给小孩遮脸,防止“痘神”看见,这样就不会“出痘”。 春节祭灶成了祭嘴福州过年的气氛,农历十二月廿四祭灶时就已经很浓郁了。福州人把祭灶看得很重。祭灶也祭小孩子们的嘴,祭灶公灶婆的“灶糖灶饼”是我童年记忆中的美食。不要桔子只要钱,除夕这天,按福州的习俗要搞大扫除。除夕前一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小吃一餐,算是“过小年”,而除夕夜才是真正的“过大年”,这一餐是福州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煎(煮)年糕、“全节瓜”(整条黄瓜鱼,经油炸后浇上调料,有全家团聚的意思)、“太平燕”(肉燕煮鸭蛋,鸭蛋在福州话中与“压乱”谐音)…… 吃罢年夜饭,给小孩子包红包和分桔子更是老规矩的老规矩,以示大吉大利。正月初一禁忌多正月初一睡懒觉可不行。新年的第一餐,福州人都要吃“太平面”(也就是福州特产线面加两个鸭蛋),以象征一年太平。吃完了饭,就穿着新衣裳出门拜年。正月初一有很多规矩。每年,大人们都要再三叮嘱:这一天不能和人打架,不能向人讨债、不能和人吵嘴……初一到初三,忌泼水、倒垃圾于户外,认为会把财气置之家外。连扫地都受忌,一般多在初四以后才可以把垃圾扫出。四、正月十五看花灯福州人从正月初一到初三,一般都光玩不干活,听听评话,看看闽剧。 按福州老规矩,初四之后就不再拜年了。而在福州人的新规矩里,正月十五之前拜年仍然“有效”。初十之后,福州南后街就更热闹了,这里是福州最大的灯市。已婚而未添丁的女子,娘家在这段日子必须购花灯送到女儿夫家,因福州话“灯”与“丁”谐音,意在希望女儿早生贵子。 元宵正月十五是上元灯节,也称元宵。上元节相对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而言。元宵节灯会在福州已有1270多年历史,相传是沿道教陈规,正月十五为道教天官大帝圣诞,民间以灯会庆贺。年画“天官赐福图”也是对天官大帝的信仰。另一种说法是正月十五为满月,“一年明月打头圆”,合家团圆,普天同庆。宋代福州元宵灯节沿旧例放假3天,城内主要官府衙门和诅大佛寺均张灯节结彩。东西衙外的同衢大道(今东街口至鼓楼前),比屋联檐挂大灯,谯门(今鼓楼前)驾设一座巍峨的“彩山”上有棚台,集优伶(演员)在台上演唱。清代福州自十一上灯至拗九节,时间长达20天,为全国所少有。城内南后街、南台中亭街的灯市十分热闹。以婚的青年妇女,娘家按例要为其送灯,谓之“添丁”。市郊农村的龙灯、打狮在灯节中都要入城献艺,南门兜、东街口、鼓楼前成为舞狮的表演场地。 拗九农历正月二十九,是福州特有的“拗九节”。用糯米和红糖,再加上花生、桂圆、红枣、荸荠、红豆、胡桃、芝麻等配料煮成“拗九粥”举家当早餐。已嫁的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愿平安过“九”关。这个风俗的起源来自“目连救母”传说,目连的母亲凶悍,得罪乡邻,死后被关在地狱挨饿。目连给母亲送饭,也被小鬼偷吃了,唯有一天送了一碗颜色拗黑的稀饭,小鬼怕脏不吃,目莲之母才能得食。这天正是正月二十九,这粥有叫“拗九粥”。过年这件事到底有多少习俗沉淀至今?我们祖过的“年”的初衷——是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亲密的交流。以前是“活体拜年”,到“贺卡拜年”,我们还可以看见人工手迹,“电话拜年”听见电流里的原声,“短信拜年”只余电子文本,而现在的拜年方式,除了“电话短信”,更演化成自助式的“微博拜年”或“QQ签名”拜年。网络,把所有具备生命感的交流弱化到极致了。回头想想,我们的文化中,最重要的是保留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