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陆河的“年俗”
家乡陆河的“年俗”每当看到深圳街道的人流越来越稀疏的时候,我就知道:“年”又近了。春节,一般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一个节日。不过,虽然中国大江南北都要过同一个年,但是各地的年俗却各有不同。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属粤东客家地区,也有一些比较特色的年俗。
记忆中,家乡人过年都是从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的,家家进入十二月后就开始陆续准备一些过年的物品。在年三十之前,每个人要买好新衣服新鞋子,要把头发理一理,还有把整个家的里里外外都清洗一遍。
腊月二十五,陆河人称之为“入年价”,就是说要入手大件的过年物品了。以前在农村,这几天要把塘鱼抓起来,把年猪杀了。而且,每家主妇这时也要炊一床甜粄(年糕),以备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之用。
到了除夕那天,主妇们白天会到各处神庙去酬神,她们总有拜不完的神。而我、弟弟和爸爸等男子,则一起贴春联。一般要赶在除夕下午之前把春联贴好,有些人甚至提前几天贴好。这天一早,家家都会杀鸡。然后,当天中午就吃鸡汤粄,这是一种泡在鸡汤里的粄,非常好吃。当晚洗澡的时候,人人都要用石菖莆(石姜符)煮水洗,喻意是去除晦气,干干净净迎接新的一年。民间说法是:“洗了就增一岁,没洗就不能增一岁”。
对于陆河人来说,一年之中,除夕的晚餐是最为看重的。当晚,全家人要围坐一座,一起吃年夜饭。吃完晚饭,家庭成员要待在家里,一起守岁。到了当晚12点的时候,家家要放鞭炮,称之为“开门炮”,是开门红的意思。
按陆河的传统年俗,年初一早上,要吃斋,不能吃荤。当天不能走亲戚,也不能给别人红包,不然的话,一年的财气会给出去,对自己不吉利。这一天,大部分人都待在家里,不外出走动。从年三十下午开始,到年初二之前,家里的不能打扫和倾倒,说是可以“留财”。
大年初二,每个人都要去自己宗族的祠堂,与族人一起隆重地祭拜祖先。现在大部分陆河人常年在外,许多同族或同村的人,一年之中可能仅在这天上午到祠堂祭祖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聊上几句。因此,现在年初二祠堂祭祖又具有部分社交功能。
对于大年初三,陆河人不太喜欢,称这天为“穷鬼日”。当天,要把家中和门外堆积的爆竹纸屑及其它垃圾污物全部清扫干净,称之为“送穷鬼”。是日,人们既不外出作客,也不欢迎客人前来。不过,此俗现在已经不盛行了,大家伙照样出门作客。
春节期间,陆河人有个一同回娘家的日子,那就是大年初四。这一天,家家的大阿婶小媳妇,都会带着一家老小回娘家,俗称“转外家”。她们有的会在娘家住上一晚或几晚,有的则吃个中饭就回。
在大年初七是“人日”,这天中午,陆河人要吃“七样菜茶”,即用七种蔬菜和豆类,一起泡擂茶吃。据了解,在乾隆十年(1745年)版的《陆丰县志》(当时陆河属陆丰管辖)中,就有关于“七样菜”年俗的记载,说明此俗至少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了。对于陆河人来说,吃完七样菜茶,年就等于过去大半了。
陆河年俗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陆河人称正月初十为“天穿日”。以前,不能选这天出远门。当天,家家户户要“煎甜粄(年糕)”,说是可以“补天穿”。补了之后,这一年就风调雨顺,不会暴雨成灾。
正月十三日,俗称“开灯日”。按惯例,去岁娶老婆生有男孩者,须在灯棚做丁酒,即为添丁进喜。在传统习俗中,只有男孩才能称之为“丁”,女孩是不算的。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陆河人会做菜包粄吃。这种粄跟饺子有点像,不过馅要大得多,而且皮是米皮做的。做完之后,把它们蒸熟就可以吃了。对于陆河人来说,过完元宵,年也就过去了。
现在,陆河人对这些年俗越来越淡了,乡人们大多也只能执行个大概而已,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在固执地坚守着传统。假如年俗与人们的工作生活不合,其往往就要“让路”了。比如,许多人年初一照样到处走亲访友,甚至回娘家,按传统年俗这是不许的。因此,也许再过三五十年,它们将通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QQ:33079930)
幽壹
2014年1月27日于深圳 跟五华南部龙村镇几乎一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