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浓:明清时期客家人的碾布石
http://www.gd.chinanews.com/2014/2014-01-17/2/U192P13T2D296688F42DT20140117103835.jpg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平远县志·生业》
【拾遗】
最近,在平远县仁居镇木溪村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妙备庵遗址,发现一块明清时代的碾布石 (如右图)。该石为凹形,用青色优质花岗岩打造,底部宽61厘米,平整光滑,上部两端距离93厘米,厚25厘米,重约200斤。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版《平远县志·生业》载:“居民重本轻末,耕耘绩纺,昼夜操作……”就是说,该县居民重农轻商,每天以耕耘土地、纺纱织布维持生计。在明清两朝闭关锁国时代,山区人民艰苦创业,垦山造田种植粮食,解决食饭问题;种植棉花、苎麻,纺纱绩线,手工织造粗土白布、蚊帐布,同时建造染坊,利用项山盛产的薯莨、五倍子、板蓝根等植物为染料,把粗土白布染成黑布、蓝布,解决穿衣和日常用布问题,力求过好自给自足的生活。
在绩纺染织粗布的工序中,碾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碾布的目的是将布匹的接口、线头碾结实,把浸染、上浆、晾干后发生皱褶的粗布、蚊帐布碾平,使布面平整、光滑。碾布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块平滑大石板、卷布轴和一块凹形的碾布石。碾布时,将已染色、上浆的布匹卷在卷布轴上,形成布筒,把布筒置放在平整光滑的大石板上,然后把凹形的碾布 石抬上,压在布轴上。操作人的两脚分别踩在碾布石的两角,手扶住墙壁或专门设置的吊杆上,两脚左右轮流 均匀地用劲,使布轴在碾石和石板之间来回滚动,直至布匹结实、平整、光滑为止。
清末实行洋务运动,引进国外纺织机械,学习西方纺织技术,发展民族纺织工业,同时,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清政府允许洋商在中国经商和投资设厂,大量的机织布、洋布充斥市场,落后的手工纺织业逐步淘汰。曾经为手工绩纺染织发挥重大贡献的碾布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其称谓、作用及操作方法已鲜为人知,大多被敲碎作为建筑材料。现在发现的碾布石经历了百年沧桑,为数稀罕,弥足珍贵。它既是研究客家手工纺织业的珍贵遗产,也是客家人艰苦创业的见证。(冯锡煌 王文 黎新泉)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nimo]
网络来源:http://www.gd.chinanews.com/2014/2014-01-17/2/296688.shtml
手工制的衣服,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1_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