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闽粤大姓 源出三大主流
廖姓廖氏闽粤大姓 源出三大主流廖氏,自唐末五代以降的1000多年以来,一直是闽、粤一带的名门著姓。这个南方的名门著姓,跟其他的姓氏一样,最初也是从黄河以北的地区逐渐播迁而来的——先是晋朝末年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使他们离开中原的老家,落籍于长江以南。到了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他们又辗转入闽,在福建各地繁衍成为庞大的家族。宋朝末年蒙古人自北方长驱南下后,又使他们再度转徙于广东。
关于廖氏家族自黄河以北节节南下的经过,在他们的族谱上都记载得源源本本,脉络分明,譬如:《兴廖氏族谱》指出:“祖居汝南,因五胡云扰,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复迁江南。唐时,其祖由法西雩都,避黄巢之乱,迁于汀州宁化石壁寨。后子孙因乱,又迁顺昌,廖氏居于闽者益众。至宋末,复由宁化经长汀、上杭、永定,而入广东——大埔、梅县、兴宁、五华等各地区。”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廖氏,当初又是怎样来的?根据考证,组成廖氏家族的一支出自上古时期的廖叔安;第二支出现于距今3100多年前的商纣之时,是缪、颜二姓所改;第三支则系出周朝的姬姓,是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后裔。
对于廖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历来姓氏学者的考证结果,可以下列三项文献作为代表——《风俗通》指出:“占有廖叔安,左传作飕,盖其后也”;《小溪廖姓视祠房谱廖姓考源》指出:“缪、颜二姓,皆皇帝所赐,迨殷纣无道,缪、颜同隐于黄河西产,改姓曰廖”;《姓氏考略》则指出:“周文王子伯廖之后,望出钜鹿”。
这三支主流,多年以来亲爱精诚,团结一致,终于使廖氏在不计其数的姓氏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人知名,个个尊重的名门著姓。生而能为廖氏家族的子孙,更是每一个都深感荣幸。
在悠长历史中,廖氏一向大名鼎鼎,早于东汉时,就有一位“北郭先生”廖抉,以满腹浩瀚如海的学问而垂名千古。根据古籍《方术传》的记载,廖抉不但习诗书,满腹经纶,而且精通天文,谶纬风角推考之术,跟从他学的人经常达数百人之多,可见当时他在学术界所享的盛誉之隆。 我是伯廖的后裔 谢谢..涯姓廖!作为一个客家人感到自豪! 江西龍南廖為大姓
定南多缪姓 Posted by yeyudong at 2004-5-7 02:25
江西龍南廖為大姓
定南多缪姓
我也是江西来的。 hao,wo也姓廖,多谢楼主
我的廖不同
【福建宁洋城(现龙岩漳平市双洋镇)武威万石堂廖氏族谱】注释资料集远祖世系
1 世:权公(字世重,东汉武陵〖现湘西北的常德武陵〗尉),生子二:长子:立 、次子:止。
2 世:立公(字公渊,长沙巴郡太守)(据《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廖立传: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征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徒长水校尉。
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后丞相掾(李邰)[李邵]、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邰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邰)[邵]、琬具白其言于诸葛亮。亮表立曰: “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于是废立为民,徒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徒所。妻子还蜀)。生子三:长子:察 、次子:济 、三子:源。
3 世:察公(字晦明,三国吴秣陵〖现南京市〗尉),生子四:长子:壅 、次子:洵 、三子:冉 、四子:瑄。
4 世:壅公(字子寿,零陵〖现湖南永州〗令、司牧(正九品)),生子三:长子:孝先 、次子:忠先 、三子:义先。
5 世:孝先公(字重亲,丹阳〖现江苏丹阳市〗令),生子四: 长子:贵彦 、次子:贵良 、三子:贵清 、四子:贵远。
6 世:贵彦公(字元英),生子三: 长子:镇 、次子:共 、三子:汶
7 世:镇公(字定邦),生子三: 长子:玉 、次子:珍 、三子:金。
8 世:玉公(字世宝),生子二: 长子:彦敏 、次子:彦修。
9 世:彦敏公(太常寺少卿),〖注:太常寺,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大体相同。太常的主管官员称太常卿。太常卿下属职官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为太常博士,协律都尉(校尉),太乐署的令、丞,以及汉以后建置的鼓吹署令、丞,清商署(部)的令或丞等。与礼乐仪制有关的官员为太常博士,或称太乐祭酒、太乐博士。兼及乐制和历算的官员。视地位高低称协律都尉(校尉)、协律中郎将、协律郎、雅乐部、钟律令、钟律郎等。其中的协律都尉、钟律令常常就是太乐令。太常所属个署、局、部的分并关系,因朝代和主管 。〗生子一: 奉贞。
10 世:奉贞公(字安节),生子一: 汾。
11 世:汾公(字元清,金吾大将军),〖注:金吾大将军—中央禁卫军军事长官之一〗生子一: 凌。
12 世:凌公(字冲宵), 生子一: 广。
13 世:广公(字宇宙,唐天宝7年(公元748年)进士,常州〖现江苏常州市〗刺吏〖注:唐代地方政权沿承隋制,设州、县二级。州设刺史,有别驾、长史、司马等属吏。〗),生子二: 长子:达、次子:进。
14 世:达公(字时亨),生子一: 云。
15 世:云公(字从龙,侍郎),〖注: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生子一: 怀恩。
16 世:怀恩公(金华〖现浙江金华〗令),〖注:唐代地方政权沿承隋制,设州、县二级。州设刺史,县设令〗生子一 : 讚。
17 世:讚公(字廷宣),生子一 : 凝。
18 世:凝公(字元直),生子二 : 长子:明、次子:晦。
19 世:明公(字子曦),生子一 : 晶。
20 世:晶公(字孟光,隆平〖注:隆平县:初为昭庆县,开宝五年(972)更名为隆平县,熙宁六年(1073)省入临城县为隆平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隆平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侯),生子四 : 长子:前 、次子:后、三子:左、 四子:右。
21 世:前公(字胜启,唐末僖宗年间生,〖注:约公元九世纪七十年代〗南剑州〖现福建南平市〗刺史),生子一 : 泰岁。
22 世:泰岁公(字五郎,秘书省校书郎〖注:官为正第九品上阶,唐白居易、王昌龄,宋黄庭坚、苏洵、柳公权等皆授此职〗),生子一 : 公智。
23 世:公智公(字二郎),生子四 : 长子:延福 、次子:延寿 、三子:延康、四子:延宁、五子:延富。
24 世:延康公(吉王府〖现河南长沙市〗司马〖注:司马,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生子一 : 镇。
25 世:镇公(公元925年生,字铁坠,吉王府司马,于唐懿宗朝迁蛟溪(原名交溪)为顺昌廖氏始祖;其胞弟廖业仕睦王府司马迁大槎为槎溪先生始祖。),生子四 : 长子:再永 、次子:再顺 、三子:再生 、四子:再兴。
26 世:再兴公(字永吉),生子二: 长子:仲镐、次子:仲鲁。
27 世:仲镐公,生子一 : 范。
28 世:范公,生子五 : 长子:亮 、 次子:讷、 三子:美、 四子:昊、 五子:点。
29 世:点公,生子二 : 长子:则、次子:种。
30 世:则公,生子二 : 长子:隐、次子:冕。
31 世:隐公(字逸友,天圣八年(公元1027年)卒),生子二 : 长子:丕、次子:极。
32 世:丕公(字显承,生于雍熙三年(公元987年,丁亥),以孙刚贵赠少师〖注: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生子一 : 懋。
33 世:懋公(字慎修,奉议大夫(正五品),天圣元年(公元1019年)生,以刚贵赠少师),生子三: 长子:刚(世芳)、次子:列、三子:副。
34 世:刚公(廖刚,即世芳,字用中,号高峰。宋熙宁三年(1071年)生,绍兴13年(1143)年病逝,享年73岁,葬于蛟溪凤山之原。皇上赠少师,追封他为“顺昌开国男”。廖刚少年受业于著名理学家杨时门下。宋绍圣四年(1097年)中乡举,崇宁五年(1106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待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等职。廖刚在宋朝任职期间,宰相蔡京当权,他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咒怨之声遍及全国。廖刚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论奏无所避;并反对秦桧卖国求荣,割地求和,积极支持李纲,岳飞杭金。廖刚博学多才,著作颇丰,著有《高峰集》、《高峰先生文集》、《诗经讲义》、《世彩堂》等。),生子四 : 长子:迟 、 次子:过、 三子: 遂、 四子:蘧。
35:世:迟公(知均州,今江西高安县),生子二: 长子:觐、次子:耆 。
过公(知梧州,今广西苍梧县),生子三: 长子:睍、次子:誢、 三子:觊。
遂公(知化州,今广东化州县),生五子: 长子:觌、次子:观、三子: 覵、四子:靓、五子:涀
蘧公(字伯宪,号梦先,绍兴戊午年(公元1138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注:吏部尚書,正三品,仿自《周禮》的天官大宰(冢宰),主管全國官吏的任免、銓敘、考績、升降、調動等事務。下設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四司〗),生子七:长子:靦、 次子:规、 三子: 视、 四子:觎、 五子:碶 、六子:觇、 七子:覩。
36 世:觐公(雷州通判(今广东海康)〖注: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通判之名,也因上下公文均与知州联署之故。通判的差选,初由朝廷选京官任职,后改由转运使、制置使及提举司等监司奏辟。通判之掌除监州外,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但须与知州通签文书施行。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承议郎〖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假使,一人掌选补流外官。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一人判南曹。皆为尚书、侍郎之贰。凡文官九品,有正、有从,自正四品以下,有上、下,为三十等。凡文散阶二十九:从一品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曰中大夫,正五品上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曰朝议郎,正六品下曰承议郎,从六品上曰奉议郎,从六品下曰通直郎,正七品上曰朝请郎,正七品下曰宣德郎,从七品上曰朝散郎,从七品下曰宣义郎,正八品上曰给事郎,正八品下曰徵事郎,从八品上曰承奉郎,从八品下曰承务郎,正九品上曰儒林郎,正九品下曰登仕郎,从九品上曰文林郎,从九品下曰将仕郎。〗)生子七:长子:心祖、次子:恒祖、三子:
惟祖、四子:梦祖、五子:性祖、六子:恺祖、七子:惧祖。
耆 公,生子一: 敬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