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客家人口文化“靓”岭南
广东省河源市是岭南地区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客家古邑,东江和新丰江在该市东面交汇,使整座城市三面环水,景色宜人。由于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河源成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不过,让河源远近闻名的不止这些,还有丰富多彩的人口文化。 2000多年前,秦定百越,河北人赵佗首任龙川县令,上书秦皇,从中原迁徙1.5万名女子落居此地,实行“和辑百越”、“汉越通婚”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为赵佗建立南越国奠定了基础。客家人口文化由此发轫。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河源人口文化建设提供了沃土。而勤劳聪慧的客家人也善于创造,通过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来宣传少生优生、婚育新风等人口文化理念,山歌剧就是其中之一。
在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学宫广场,县山歌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演出,听着客家山歌优美的旋律,看着一个个客家婚嫁和上灯的场景,游人乐不思蜀,沉浸其中。
客家人自古以来就爱唱山歌,他们通过唱山歌来反映自己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男女爱情。这种过去一直被群众哼唱的小调,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剧种,群众演员空前活跃。“山歌剧以客家话演唱,内容贴近老百姓,用来宣传人口计生文化再合适不过了。”龙川县山歌剧团团长杨作炬说。
在当团长之前,杨作炬是该县麻布岗镇分管计生的副镇长。人口计生工作的经历使他情系国策,多年来不间断地排演人口计生文艺节目,把计生情结融入到他新的事业中去。
近年来,河源市还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立足大人口,结合旅游景区开发,探索出了一条“人口文化+创意设计+景区营造”的新路子。
和平县林寨古村落村民陈新林、肖新燕夫妇,自小生活在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里,这里近期开放的和平县家庭人口文化馆,吸引着他们不时就带着女儿来逛一逛。这里面陈列的生育文化甲骨文复制品,来自遥远的中原—河南安阳殷墟。在一块块经过后人破译的甲骨文里,“父、母、子、女、家”等象形文字,让人一次又一次回到客家先人当时的生活场景里,引发出无限遐思。
在东源县南园古村的潘氏家族古私塾——柳溪书院照壁上,刻有“忠孝传家、诗书启后”的家训。这一家训精神,被该村建立的“客家婚育文化园”完美诠释。新开辟的客家人口文化启蒙教育基地——南园古村“客家婚育文化园”,也成了小朋友们的乐园。
在河源,人口文化宣传无处不在。在不同类型的客家人口文化展馆中,看到了妈妈们在学习如何照顾孩子,看到了排队了解生命起源的小学生,看到了爷爷领着孙辈怡然地在馆中参观……这些画面,展示了客家人口文化建设的成果,更凸显了客家古邑的文明新风。
龙川县山歌剧团的演员们在做演出准备。
东源县客家婚育文化园吸引游客参观。
林寨古村落东门广场,计生专干兼导游的陈丽慧带领姐妹们为游人表演客家人口文化节目。
(来源:人民政协网)网络来源:http://cppcc.people.com.cn/n/2013/1030/c34948-23368735.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