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生活學校之我見
【文/徐美慧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碩士班研三生)】
筆者除了在客家語文碩士班攻讀碩士學位之外,多年來也在桃園縣新屋鄉的笨港國小擔任客語教師,許多在研究所學到的知識,正好可以與職場上的經驗相互做驗證,別有一番趣味。
多年前行政院客委會即推行客語生活學校方案,提供國中小學申請參加客語生活學校計畫的機會;桃園縣立笨港國小因為屬於客家重點發展區域,且學區內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客家人,所以每年都申請為客語生活學校,爭取更多的經費,提供教師教學所需之經費。
客家委員會規定參加客語生活學校計畫的學校,每年都要配合參加客語生活學校藝文比賽,所以除了安排與客家相關的學習活動之外,還要另外找時間專門訓練少數的小朋友參加觀摩賽。笨港國小所安排的課程包括:客家藍染、客家童玩、客家美食、客籍作家作品參觀、魚網編織、客家花鼓及客家庄廟宇參觀等活動。筆者負責部分客語教學活動。
筆者曾經詢問過其他客語生活學校的教師:是否有其他不同的活動?他們表示是大同小異,但是對於要訓練小朋友參加藝文觀摩賽,大家都頗有微詞,因為客語課一周只有一節課且屬於選修課,所以除了正課的時間,還必須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訓練少數幾位小朋友參加比賽,多年下來,我心中有許多感慨。
筆者認為:所謂客語生活學校,應該是小朋友將客語當作生活用語,而不只是辦辦活動、參加觀摩賽而已,個人覺得應當將經費做最大的效益,而不只是為了獲得經費而去申請,不只是為了辦活動而去申請,應當落實於教學中。
筆者今年雖然沒有教授一周一堂之客語課程,但是將以客語教授藝術與人文,讓小朋友除了客語課之外,也能在課堂上學習到客語,進而喜歡客語,能將客語融入其生活中,這樣才符合我心中「客語生活學校」的圖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