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gang 发表于 2013-4-6 23:30:55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6 23:44 编辑

江夏黄氏大宗祠(峭山公宗族)总谱远祖源流纪实

第一世

昌意(黄帝之子,有熊氏子派)娶蜀山氏,女昌仆、女昌枢,感瑶光贯日月之祥。生子:颛顼。

第二世

颛顼(昌意之子)名连堤,于若水少昊裔孙女妻之,见玄鸟之堕卵而吞之。生子:大业。

第三世

大业(颛顼之子)炎帝神农十二代孙也。生子:少典。

第四世

少典(大业之子)传少典治水土。生子:女莘。

第五世

女莘(少典之子)以豕龙女妻之。生子:大费。

第六世

大费(女莘之子)禹平水土佐舜,以刘累女妻之。生子:卷。

第七世

卷公(大费之子)娶杜韦氏女。生子:回。

第八世

回公(卷公之子)娶姬女。生子:陆终。

第九世

陆终公(回公之子)初于黄,妻汤氏。生子六:次南陆,受姓于黄氏。

第十世

南陆公(陆终公次子)讳定,始封黄,食邑于黄,遂以黄为姓。妣李氏,生子三:嘉、台、袁(表)。

第十一世

嘉公(南陆公长子)兄弟三人俱居湖广江夏县,故黄氏之郡以江夏名。妣袁氏,生子:奇。

台公(南陆公次子)居湖广江夏县。

袁(表)公(南陆公幼子)居湖广江夏县。

第十二世

奇公(嘉公之子)妣戈氏。生子:最。

第十三世

最公(奇公之子)妣刑氏。生子:舒。

第十四世

舒公(最公之子)妣光氏。生子二:厚、原。

第十五世

厚公(舒公长子)妣元氏。生子二:冕、哻。

原公(舒公幼子)妣龚氏。

第十六世

冕公(厚公长子)妣京氏。生子:凯。

哻公(厚公幼子)妣官氏。

第十七世

凯公(冕公之子)妣福氏。生子:函。

第十八世

函公(凯公之子)妣戈氏。生子三:俞、氽、全。

第十九世

俞公(函公长子)妣贞氏。生子:寿。

氽公(函公次子)

全公(函公幼子)

第二十世

寿公(俞公之子)妣夏后氏兴罢,黄公爵公处之晏如。妣元氏,生子:所。

第廿一世

所公(寿公之子)年十五,望水滨有物授图纯青赤色皆蝌蚪,公读之识天下水势,仍佐夏禹王治水,禹即位拜为水师,视诸小水未治者咸治之。妣纪氏,生子二:侠仙、作仙。

第廿二世

侠仙公(所公长子)性喜音律,仲康时为乐正。妣姚氏,生子四:范、镕、模、型。

作仙公(所公幼子)妣熊氏。

第廿三世

范公(侠仙公长子)

镕公(侠仙公次子)

模公(侠仙公三子)隐居不仕,妣柏氏。生子二:要、覃。

型公(侠仙公幼子)

第廿四世

要公(模公长子)学黄帝兵法能解其微,年三十游于外,仍与遗臣靡佐少康,讨寒浞斩之,少康即位,以靡为左相,公为右相。夫人胥氏,生子:刚中。

覃公(模公幼子)妣林氏。

第廿五世

刚中公(要公之子)妣钱氏。生子二:龙、麟。

第廿六世

龙公(刚中公长子)讳隆,妣艾氏。生子二:邺、邲。

麟公(刚中公幼子)妣弋氏。

第廿七世

邺公(龙公长子)妣宋氏。

邲公(龙公幼子)妣邢氏。生子:应

第廿八世

应公(邲公之子)讳膺,妣纪氏。生子二:正、直。

第廿九世

正公(应公长子)妣唐氏。生子:畅。

直公(应公幼子)妣屠氏。

第三十世

畅公(正公之子)妣古氏。生子:秉。

第三十一世

秉公(畅公之子)妣凌氏。生子三:渊、深、潜。

第三十二世

渊公(秉公长子)妣赵氏。生子五:绮、纲、绍、绵、续。

深公(秉公次子)妣居氏。

潜公(秉公幼子)妣林氏。

第三十三世

绮公(渊公长子)妣周氏。生子六:颜、颙、顗、项、顾,幼缺其名。

纲公(渊公次子)妣吕氏。

绍公(渊公三子)妣岳氏。

绵公(渊公四子)妣鄢氏。

续公(渊公五子)妣郑氏。

第三十四世

颜公(绮公长子)博学强识,具武文资,遇有莘之野与伊尹语,尹奇之,后尹授汤王之聘,大举伐桀,尹即荐公为己二,凡有所议谋划了然,汤稔其才,于登极后,遂置公于左右为计书臣。夫人棘氏。生子七:修、候、傥、條、倜、傅、俅。

颙公(渊公次子)妣唐氏。

顗公(渊公三子)妣应氏。

项公(渊公四子)妣邢氏。

顾公(渊公五子)妣胥氏。

第三十五世

修公(颜公长子)以德显于世,太甲末年,召顾问合旨命为民牧,累官至宰相。夫人王氏。生子三:虑、虞、虔。

侯公(颜公次子)妣苏氏。

偿公(颜公三子)妣严氏。

條公(颜公四子)妣曾氏。

倜公(颜公五子)妣华氏。

傅公(颜公六子)妣纪氏。

俅公(颜公幼子)妣赖氏。

第三十六世

虑公(修公长子)妣项氏。

虞公(修公次子)妣郁氏。生子二:韻、韶。

虔公(修公幼子)妣顾氏。

第三十七世

韻公(虞公长子)妣王氏。

韶公(虞公幼子)妣方氏。生子一:巨源。

第三十八世

巨源公(韶公之子)守己不阿,太戊时掌纳言。恭人乐氏,生子:再兴。

第三十九世

再兴公(巨源公之子)性坚而学重,纷靡之徒当其锷辄毙,时太戊崩,仲丁立,继父掌纳言。恭人郝氏,生子五:若湘、若洙、若泗、若淮、若汉。

第四十世

若湘公(再兴公长子)官司农卿,妣纪氏,生子二。

若洙公(再兴公次子)官为牧正,妣樊氏。生子六:范、策、潘、笃、节、簇。

若泗公(再兴公三子)妣石氏。

若淮公(再兴公四子)妣宋氏。

若汉公(再兴公五子)妣田氏。

第四十一世

范公(若洙公长子)妣梁氏。

策公(若洙公次子)妣傅氏。

潘公(若洙公三子)妣祁氏。生子三:立德、立功、立言。

笃公(若洙公四子)妣王氏,生子一。

节公(若洙公五子)妣赵氏,生子五

簇公(若洙公幼子)妣席氏。

第四十二世

立德公(潘公长子)妣官氏。

立功公(潘公次子)妣伊氏,生子三。

立言公(潘公幼子)为牧正,有功升田正,会祖壹迁耿,上书言事,后为纳言。恭人风氏。生子二:典、谟。

第四十三世

典公(立言公长子)妣苏氏,生子二。

谟公(立言公幼子)妣方氏。生子三:初盛、初平、初起。

第四十四世

初盛公(谟公长子)达三才之学,为朝散官,祖辛崩,立祖丁,公有定策勋,超升纳言。夫人王氏,生子五:祯、祎、祉、禔、禧

初平公(谟公次子)妣唐氏,生子一。

初起公(谟公幼子)妣虞氏,生子三。

第四十五世

祯公(初盛公长子)妣查氏,生子一:友恭。

祎公(初盛公次子)祖丁时,官朝散郎,妣利氏。生子一:友石。

祉公(初盛公三子)妣官氏,生子四。

禔公(初盛公四子)妣棘氏,生子二。

禧公(初盛公幼子)妣宗氏,生子三。

第四十六世

友石公(祎公之子)妣简氏。生子四:固、囿、国、图。

友恭公(祯公之子)妣伊氏,生子二。

第四十七世

固公(友石公长子)妣和氏。生子五:敬、恭、庄、肃、周。

囿公(友石公次子)妣汤氏,生子二。

国公(友石公三子)妣江氏,生子三。

图公(友石公幼子)妣查氏,生子一。

第四十八世

敬公(固公长子)笃学明理势,小乙崩,武丁即位,以公博雅,亦拜纳言。妣石氏,生子二:惠、思。

恭公(固公次子)妣梁氏,生子三。

庄公(固公三子)妣苏氏,生子二。

肃公(固公四子)妣简氏,生子一。

周公(固公幼子)妣汤氏。

第四十九世

惠公(敬公长子)妣柏氏,生子三:錡、钅永                                    、钺。

思公(敬公幼子)妣田氏,生子二。

第五十世

錡公(惠公长子)妣岑氏,生子一:署。

钅永公(惠公次子)妣宋氏,生子一。

钺公(惠公幼子)妣乐氏,生子一:罗。

第五十一世

署公(錡公之子)妣刘氏。生子一:胤。

罗公(钺公之子)妣汤氏,生子三。

第五十二世

胤公(署公之子)九岁读丘索之书輙能自解,十五游毫,廪辛崩,庚丁立,召公为田正不旷厥,官超五级为计臣,而税敛益薄,国用益充,其大要在令国之富寓于民,以故无盗贼之虞,甲兵之扰,以耗其国储。夫人凤氏,生子三:瑶、琚、玖。

第五十三世

瑶公(胤公长子)妣赵氏,生子一:谐。

琚公(胤公次子)妣官氏,生子二。

玖公(胤公幼子)妣江氏,生子一,光祖。

第五十四世

谐公(瑶公之子)妣宋氏。生子一:敦后。

光祖公(玖公之子)妣倪氏。生子一:敦复。

第五十五世

敦后公(谐公之子)妣赵氏,生子二。

敦复公(光祖公之子)妣院氏。生子四:通、达、逵、远。

第五十六世

通公(敦复公长子)年廿出游岐下,闻姜子牙有道德,征受业焉。子牙与论天地自然之利,公得其旨,会西伯载子牙归,子牙以公管幕事,世子发召见,谋议多合,伐殷以后即命为司农。夫人李氏。生子四:衍、仲、叔、季。

达公(敦复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二。

逵公(敦复公三子)妣唐氏,生子二。

远公(敦复公幼子)妣席氏,生子一。

第五十七世

衍公(通公长子)母梦月吐气而贯其日而孕公,生百日能言,稍长取羲农后所有文字皆编读之,且能触事立言,补其不逮,尤加意于礼乐,尝语人曰:淑身寿世礼乐为宜,节奏仪文皆天地所自有,惟圣人能精察而体之,闻者钦重会,母卒庐于墓间,当哭泣时,土着其泪产灵芝,晚有十一鹤同守其庐不去,州牧以闻报阙,召诣镐,成王喜其有华国之才,命为佐史,累官至司徒,年六十年卒。夫人姜氏,生子三:丙、周、甫。

仲公(通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二。

叔公(通公三子)妣院氏,生子一。

季公(通公幼子)妣席氏。

第五十八世

丙公(衍公长子)康王时,以州牧荐为佐史,侍太子,六十休官,夫人李氏,生子三:鄂、郴、都。

周公(衍公次子)妣江氏,生子一。

甫公(衍公幼子)妣伊氏,生子二。

第五十九世

鄂公(丙公长子)妣李氏。生子三:昭、曜、晖。

郴公(丙公次子)妣徐氏,生子二。

都公(丙公幼子)妣吴氏,生子一。

第六十世

昭公(鄂公长子)官州牧,妣李氏。生子五:鲁、宁、夙、顺、守。

曜公(鄂公次子)妣宁氏,生子三。

晖公(鄂公幼子)妣熊氏,生子二。

第六十一世

鲁公(昭公长子)妣张氏。生子三:煦、喻、叶。

宁公(昭公次子)妣章氏,生子一。

夙公(昭公三子)妣巴氏,生子一。

顺公(昭公四子)妣牧氏,生子三。

守公(昭公幼子)妣钟氏,生子二。

第六十二世

煦公(鲁公长子)妣车氏,生子一。

喻公(鲁公次子)妣邱氏,生子二。

叶公(鲁公幼子)妣张氏。生子四:企、介、仝、令。

第六十三世

企公(叶公长子)妣秋氏,生子二。

介公(叶公次子)妣蓬氏,生子三。

仝公(叶公三子)妣伊氏,生子一。

令公(叶公幼子)妣贺氏。生子二:璋、琪。

第六十四世

璋公(令公长子)妣甘氏,生子一。

琪公(令公幼子)妣江氏。生子三:显、荣、贵。

第六十五世

显公(琪公长子)博学有俊才,居恒教授善启发人,宣王即位,以其和,荐命掌国学,后升大司徒,享寿八十岁。夫人章氏,生子三:宽、尧、先。

荣公(珙公次子)妣曾氏,生子二。

贵公(珙公幼子)妣易氏,生子二。

第六十六世

宽公(显公长子)官司农,妣李氏。生子四:豪、京、亨、亮。

尧公(显公次子)妣梁氏,生子一。

先公(显公幼子)居韶州。

第六十七世

豪公(宽公长子)妣洪氏。生子一:天民。

京公(宽公次子)妣冯氏。

亨公(宽公三子)妣宗氏,生子五。

亮公(宽公幼子)名志,初为洛邑令,平王迁洛,升大司徒。夫人葛氏,副袁氏。生子一:安民。

第六十八世

天民公(豪公之子)妣章氏,生子一:美。

安民公(亮公之子)讳砥之,妣李氏。生子一:前。

第六十九世

美公(天民公之子)妣金氏,生子一。

前公(安民公之子)讳潜发,工御射,通坟索书,与祝史筠相友,善言于晋疾为曲客官,庄王即位,晋侯入观,公相礼无失,庄王大悦,享晋侯加俎豆。晋侯归,遂以公为相,七十卒。夫人冯氏,生子:滢。副妣贺氏,生子四:院、陈、陶、阳。

第七十世

滢公(前公长子)妣邹氏,生子一:由植。继妣姜氏,生子五:文金、文亹、文和、文明、文茂。

院公(前公次子)妣仲氏,生子一。

陈公(前公三子)妣钱氏,生子二。

陶公(前公四子)妣连氏,生子一。

阳公(前公幼子)妣何氏,生子二。

第七十一世

由植公(滢公长子)周襄王时为郑相,郑国以昌。夫人丁氏,生子三:忠、致忠、思忠。副妣杜氏。

文金公(滢公次子)妣张氏,生子一。

文亹公(滢公三子)妣伍氏,生子二。

文和公(滢公四子)妣易氏,生子二。

文明公(滢公五子)妣居氏,生子一。

文茂公(滢公幼子)妣官氏,生子三。

第七十二世

显忠公(由植公长子)仕齐,周顷王崩,匡王立,诸候会葬,齐侯以公从,成礼而归。齐侯韪之,命掌国教,越二年请命匡王,立为齐相。夫人甄氏,生子一:体。

致忠公(由植公次子)妣张氏,生子一,丰。

思忠公(由植公幼子)妣梁氏,生子一,髓。

第七十三世

体公(显忠公之子)官任陇西侯。妣丁氏,生子一:乔。

丰公(致忠公之子)妣昌氏,生子一:献。

髓公(思忠公之子)妣康氏,生子一:猷。

第七十四世

乔公(体公之子)妣房氏,生子二:象、彜。

献公(丰公之子)妣伍氏,生子二。

猷公(髓公之子)妣易氏。

第七十五世

象公(乔公长子)妣李氏,生子三。

彜公(乔公幼子)官任主簿,妣邱氏。生子二:重、量。

第七十六世

重公(彜公长子)字有三,官为侍中郎。妣王氏,生子二:庠、序。

量公(彜公幼子)字运三,妣张氏。生子一,隐居云游。

第七十七世

庠公(重公长子)字殿学,为安郡将,妣钱氏。生子二:庸、度(居于任所)。

序公(重公幼子)字殷学,妣宗氏。生子三:新、师、希。

第七十八世

新公(序公长子)字用明,妣祝氏。生子一:臧。

师公(序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一:翔,居齐郡。

希公(序公幼子)官鄂州州卿,字周明。妣连氏,生子二:鼎、疆。

第七十九世

臧公(新公之子)封秦大夫,字居善,宜人卜氏。生子三:景、泰、德。

鼎公(希公长子)字仁全,妣官氏,生子二。

疆公(希公幼子)字仁谟,妣伍氏。

第八十世

景公(臧公长子)字东日,以儒道事封秦丞相,而秦任商鞅尚耕战刑法,公力辞不听,遂辞相位,入新罗以避秦。夫人邓氏,生子二:式、武。

泰公(臧公次子)字南望,入新罗,妣康氏,生子一。

德公(臧公幼子)游于外。


wugang 发表于 2013-4-6 23:41:42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7 11:37 编辑

第八十一世

式公(景公长子)妣任氏,生子一。

武公(景公幼子)字仁略,妣章氏,合葬新罗虎山。生子五:伯翰、建、佗、励、济。

第八十二世

伯翰公(武公长子)字兴彦,妣张氏。

建公(武公次子)字兴立,妣王氏,俱葬新罗。生子四:歇、欧、歆、敛。

佗公(武公三子)妣邱氏。

励公(武公四子)妣许氏。

济公(武公幼子)妣徐氏。

第八十三世

歇公(建公长子)生于新罗,性豪旷,多智慧,既长而归江夏故居,仕晋不合乃事楚,为考烈王相,封春申君,死葬江夏县黄鹤乡仁义村,巽山乾向,立有石人、石马、石象等项。夫人李氏,附葬右边。生子十三,尚、长、晖、灞、强、召、曼、向、平、义、莹、远、逮。生女一,名贵姑,深谙兵法,以平虏功,封司马烈女。

欧公(建公次子)妣任氏,生子三。

歆公(建公三子)妣王氏,生子二。

敛公(建公幼子)妣卜氏,生子五。

第八十四世

尚公(歇公长子)封成侯,夫人杨氏,生子未详。

长公(歇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一。

晖公(歇公三子)授鄂州刺史,恭人连氏,生子六。

灞公(歇公四子)授南陵太守,宜人杨氏,生子一。

强公(歇公五子)修行白日升天。

召公(歇公六子)授尚书仆射,斩奴匄功,勅赐金白,封镇国大军将。夫人林氏,生子二。

曼公(歇公七子)封河东侍中,硕人计氏,生子五。

向公(歇公八子)讳镡,仕楚为南昌太守,有仁政,升侍卫卿。宜人李氏,生子三:完、定、寄。继妣方氏,生子一:泰。

平公(歇公九子)授舒州刺史,恭人袁氏。

义公(歇公十子)授永州太守,宜人冯氏,生子六。

莹公(歇公十一子)授临州太守,宜人何氏,生子五。

远公(歇公十二子)封安成君,夫人许氏,生子二。

逮公(歇公十三子)封金吾将军,宜人景氏,生子九。

第八十五世

完公(向公长子)妣周氏,生子三。

定公(向公次子)为南昌县令,妣乐氏,生子一。

寄公(向公三子)妣王氏,生子一。

泰公(向公幼子)字南仲,仕楚官执圭。夫人方氏,生子五:藉、荇、荆、蒿、竹。

第八十六世

藉公(泰公长子)妣氏。

荇公(泰公次子)字谟训,汉高祖初为郡守,妣左氏。

荆公(泰公三子)字信谦,妣许氏,生子二。

蒿公(泰公四子)字草臣,多智谋而喜闲寂,汉高祖时为真定太守,政绩甚彰,年三十五休官学道,改名安。宜人韩氏,继妣蒋氏,生子三:定国、辅国、平国。

竹公(泰公幼子)妣王氏,生子三。

第八十七世

定国公(蒿公长子)字正平,汉高帝十年举正直为沛县令,文帝即位命摄河中太守。夫人夏氏,生子二:嵩、崑。

辅国公(蒿公次子)妣米氏。

平国公(蒿公幼子)妣叶氏,生子四。

第八十八世

嵩公(定国公长子)字中岳,文帝二十年应本州辟(征召),为户曹椽,纲举目张,州牧上其绩,召为仓曹正,景帝即位,擢(升)安定太守。恭人韩氏,生子三:彬、彰、彩。

崑公(定国公幼子)妣颜氏,生子一。

第八十九世

彬公(嵩公长子)妣王氏。

彰公(嵩公次子)字大文,封河南郡公。夫人柳氏,生子一,霸。

彩公(嵩公幼子)妣周氏。

第九十世

霸公(彰公长子)字次公,为河南太守,持法宽平,宣帝戊申召为廷尉正,明年为丞相,长史,以夏侯胜不立武帝庙乐坐,公阿纵俱下狱因从胜,受尚书,古今治道大有发明,宣帝嘉之,公出守颖川,治行第一,至戊午岁征拜京兆尹,癸亥赐爵关内侯,进太子太傅,丙寅为丞相,封建成侯,寿八十,死葬大菱塘下岸,三夫人俱合茔。夫人陈田公女,生子四,容、宏、三四失名;继妣纪氏、巫氏,生子三,刘、钊、剀。

第九十一世

容公(霸公长子)为京兆守卫军,妣史氏,生子四。

宏公(霸公次子)名以贵,字良祐,公幼能骑射,性厚而纯,武帝三十年,召补宿卫,从猎上林射飞鸟必中,帝惊问曰:“有道乎”。对曰:“道无不,有此其一焉。”帝颌之,擢(升)京兆刺史,以德令下,民不忍欺,任满入为左谏议,至轮台议起,帝莫能决,召公入问,公顿首曰:“至贫者兵也,兵止,贫自止。”顾陛下图之帝,怆然曰:“卿言是也。”即下诏罢轮台议,而以京兆太守旌谏职焉。恭人来氏,生子三:祐、祜、祺。

刘公(霸公三子)名尝,为御史大夫,封宣成侯,居阳夏,今河南开封府太康县是也。

钊公(霸公四子)文武迈众,高尚不仕,妣柳氏,生子四:金、玉、满、堂。

剀公(霸公幼子)名振,居阳夏(今河南开封)。

第九十二世

祐公(宏公长子)字正周,官太常卿,恭人伍氏,生子一。

祜公(宏公次子)字笃周,宣帝初立,以贤良起家,为外黄令,除伏莽有功,召为中郎将,而帝好明察言事者多屈于辩,公独引经按律娓娓不休,帝誉之曰:“如黄祐,不愧有口矣。”以南郡太守授之。恭人张氏,生子四,馝、馥、馡、馠。

祺公(宏公幼子)字行周,隐居不仕。妣王氏,生子一。

金公(钊公长子)字逸中,官至左将军。恭人周氏,生子二:申、笔。

玉公(钊公次子)字逸之,官大常卿。恭人周氏。

满公(钊公三子)字逸和,官至崇政殿学士。夫人颜氏。

堂公(钊公幼子)字逸明,妣许氏。

第九十三世

馝公(祜公长子)字守仁,为京兆尹。妣柳氏,生子一。

馥公(祜公次子)字廷治,为侍中郎。妣左氏,生子一。

馡公(祜公三子)字菊园,好经齐学,年二十,值匈奴猖獗,公诣阙言战,守恺切详明,元帝心动,以中郎将授之,仍垒塞比军事,数以奇计,乱匈奴进止,帝嘉其功,拜敦煌太守。恭人项氏,生子二:喜、善。

馠公(祜公幼子)字任君,妣杜氏。

申公(金公长子)字廷善,居安陵江夏,有德,君子隐居不仕。妣蓝氏,生子二:香、季。公妻殁,子幼,终不再娶,入义夫祠,加封荣禄大夫。

笔公(金公幼子)字廷美,妣许氏,生子二:委、和。

第九十四世

喜公(馡公长子)字如节,别号欣乐翁,有道之士。妣刘氏,生子二:靖、啧。

善公(馡公幼子)妣熊氏,生子一。

香公(申公长子)字文强,九岁失母,事亲至孝,夏则扇枕席,冬月以身温被,太守刘护闻,举于朝,肃宗诏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复,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迁魏郡太守迁尚书令司空,博通经史,能文章,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夫人郑氏,继妣陆氏,生子六:琼、琏、琛、瓒、珂、珮。

季公(申公幼子)字文盛,二龄失母,官拜典属。妣庞氏,生子一:理。

委公(笔公长子)妣冯氏,生子二。

和公(笔公幼子)妣凌氏,生子一。

第九十五世

靖公(喜公长子)字自先,三教九流靡不通贯,尤遂于牛医。妣郭氏,生子三:宪、慧、懋。

啧公(喜公幼子)字自克,居陇西。

琼公(香公长子)字世英,永建中,公卿多荐之,征拜议郎,郎迁尚书仆射,争议朝端,莫能抗夺,随迁大尉,封亢阝卿候,首居相位,举奏贤贫,海内翕然,时五候擅权,自度力不能挽,乃谢政草封,事万年以进见者,动色卒。赠车骑将军,谥忠烈侯,享寿七十九,葬安陵源口五凤形。夫人颜氏合葬。生子三:孚德、二三失名。继夫人李氏葬右傍,生子三:孚贲、孚资、孚赞。

琏公(香公次子)官世荣,官至侍御史。夫人李氏,生子二。

琛公(香公三子)字世茂,官司农。妣庄氏。

瓒公(香公四子)字世蕃,官河东太守。恭人范氏,生子五:孚仁、孚义、孚礼、孚智、孚信。

珂公(香公五子)官世藻,官冀州刺史。宜人叶氏,生子一。

珮公(香公幼子)字世蔚,妣周氏,生子一:俞。

理公(季公之子)字世芹,妣朱氏,生子一:孚勇。

第九十六世

宪公(靖公长子)原居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妣祁氏。生子四,继妣颜氏,生子三。

慧公(靖公次子)字徽武。

懋公(靖公幼子)字昭武,妣梁氏,生子一:禾。

孚德公(琼公幼子)以子贵,赠光禄大夫。恭人王氏,生子一:琬。

孚贲公(琼公次子)字其文,妣李氏,生子一。

孚资公(琼公三子)字多文。

孚赞公(琼公幼子)字相交。

孚仁公(瓒公长子)名安,官至大司马。恭人庐氏,生子四:竟、盖、意、音。

孚义公(瓒公次子)官至太守,封司空。宜人徐氏,生子一:奎。

孚礼公(瓒公三子)官至谏议大夫。恭人郑氏,生子一:连。

孚智公(瓒公四子)任清河太守。恭人毛氏,生子一:权。

孚信公(瓒公幼子)任尚书令。孺人邱氏,生子一:忠。

俞公(珮公之子)字子行,妣夏氏,生子四:苾、萱、董、荣。

孚勇公(理公之子)官刺史,孺人何氏,生子一:承彦。

第九十七世

禾公(懋公之子)

琬公(孚德公之子)字子琰,自幼聪明超群,建和元年正月朔日,蚀京师不见,祖琼,以闻,状太后问所蚀,多少,琼未能对,琬在傍曰:“何不言日蚀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之,后徵为豫州牧,削平贼寇,威声大振,加光禄大夫,封关内侯,复封阳泉卿侯,因王久谋诛董卓被害。夫人李氏、吴氏俱葬里田居,生子二:侃、伸。

竟公(孚仁公长子)字复初,因魏纂汉,筑庐守父母坟六年,隐居不屈于魏。妣李氏,生子二:戚、武。

盖公(孚仁公次子)字公复,居陵零,赤壁鏖兵,计献苦肉,连船破曹,功居第一,加偏将军,为江左虎臣。

意公(孚仁公三子)字行复。

音公(孚仁公幼子)字健复。

奎公(孚义公之子)秉性忠耿,官为汉朝将相,同马腾谋诛曹操,事露受害。

连公(孚礼公之子)字继甫,为蜀吏部尚书。宜人曹氏,生子一:威。

权公(孚智公之子)字公衡,居巴西阆中,官蜀车骑将军,先主被吴败,公在江比,道绝不得还,率众降魏,有司请收公妻子,先主曰:“孤负权,非权负孤也。”待之如初,魏主丕谓公曰:“君欲追从陈韩。”即对曰:“臣受刘主殊遇之恩,降吴不可还蜀,无蹃是以归命日,败军之将免死为辛。”丕善之,拜征南将军。

忠公(孚信公之子)字汉升,居阳南,蜀汉昭烈,南定诸郡,委公赞焉。后从入蜀,每先登陷阵,勇冠三军,击斩夏侯渊于定军山,以功赐爵关内侯,昭烈帝即位,封五虎将军,公其一也。

苾公(俞公长子)任成都太守,因家焉。西晋武帝咸宁间,擢尚书。恭人吴氏,生子一:泓。

萱公(俞公次子)任尚书,奉使卒赠大尉。

董公(俞公三子)任何南尹。

荣公(俞公幼子)任京兆尹。

承彦公(勇公之子)居沔阳名士谓诸葛亮曰:闻君择妇家有丑女,才堪相配,孔明许婚,即载送归,谚云,孔明择妇,正得承彦之女云。

第九十八世

侃公(琬公长子)隐居不仕。

伸公(琬公幼子)隐居不仕。

戚公(竟公长子)字习礼,妣江氏,生子一:靖。

武公(竟公幼子)字习恭。

威公(连公之子)字习仪,西晋怀帝封江夏郡公,作流芳图。宜人桂氏,生子一:竢。

泓公(苾公之子)字习俨,博通经史,尤明易理,赋性忠勤,善天文。怀帝永嘉之乱,与渤海高瞻,避地幽州,后石季龙攻煌,煌将走辽东,公曰:贼有败气,不必忧也,不过二日必当奔溃,宜严勤士马追击之,煌曰:今寇盛,如此卿言必走者,孤未敢信,公曰:陛下言盛者人事耳,臣言必走者,天时也,胡足为疑。及期季龙果遂去,煌益奇之,愈加敬礼。

第九十九世

靖公(戚公之子)字立仁,封镇东将军。夫人余氏,生子二:材、楷。

椿公(竢公三子)字尧臣,妣马氏,生子一,丕诚。

桂公(竢公幼子)字楚臣。

第一百世

材公(靖公长子)妣李氏,生子一:丕诐。

楷公(靖公次子)妣孙氏,生子二:丕喧、丕谓。

梓公(俟公长子)妣江氏,生子一:丕咏。

槐公(俟公次子)妣戈氏,生子一:丕识。

椿公(俟公三子)字贲臣,妣马氏,生子一:丕诚。

桂公(俟公幼子)字楚臣。

第一百零一世

丕诐公(材公之子)妣胡氏。

丕谊公(楷公长子)妣张氏。

丕谓公(楷公幼子)妣萧氏

丕詠公(梓公之子)官任安陵刺史。

丕识公(槐公之子)官任江州刺史。

丕诚公(椿公之子)官任雍州太守。恭人江氏,生子五:伯兴、孟兴、仲兴、叔兴、季兴。

第一百零二世

伯兴公(丕诚公长子)字九赞,别号南松翁,官工部尚书。夫人乐氏,生二子:秉哲、秉懿。

孟兴公(丕诚公次子)字九良,号南苍,官任河南尹。妣吴氏,生子一:端。

仲兴公(丕诚公三子)字九和。

叔兴公(丕诚公四子)字九顺。

季兴公(丕诚公幼子)字九经。

第一百零三世

秉哲公(伯兴公长子)妣陶氏,生子二:簾、庶。

秉懿公(伯兴公幼子)妣孟氏。

端公(孟兴公之子)为福州御史,寓建阳,思念父母立一亭,名曰考亭,后宋朱熹卜居其故。

第一百零四世

簾公(秉哲公长子)字禹茂。妣石氏,生子三:仕甫、逸甫、闾甫。

庶公(秉哲公幼子)官禹蔼。妣桂氏,生子三。

第一百零五世

仕甫公(簾公长子)名章,妣吴氏,生子二:聪,霁。

逸甫公(簾公次子)名休,妣胡氏,生子五。

闾甫公(簾公幼子)名应,官刺史。孺人夏氏,生子一:开。

第一百零六世

聪公(仕甫公长子)字志明,博通经史,古学渊源,官授吴郡刺史。孺人危氏,生子三:正权、康叔、文叔。

霁公(仕甫公幼子)字志贤,妣胡氏,生子一。

开公(闾甫公之子)字志圣,妣钱氏,生子三。

第一百零七世

正叔公(聪公长子)名顺,官任北海丞。孺人徐氏,生子一:璞。

康叔公(聪公次子)名嘉,封宣义侯,妣唐氏。

文叔公(聪公幼子)名景,勅赐御制家谱流芳图。夫人毛氏,生子二:瑶、魁。

第一百零八世

璞公(正叔公之子)字德温,梁大通中登进士第,任校书郎,自号雾居子,著文集十卷传于世。宜人卜氏,生子一:滔。

瑶公(文叔公长子)字廷璧,官中书舍人。孺人窦氏,生子三:潜、浩、赞。

魁公(正叔公幼子)字廷玺,妣文氏,生子一:江。

第一百零九世

滔公(璞公之子)字文江,文帝初登进士第,光大中除国子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官充威武节度使,王审知据有全闽,乃终身秉节公规正有力焉,唐社既屋,遂不复西,其文字亦仅见于闽南论居莆郡,以公为文章作祖,行集十五卷著,泉山秀句三十卷。

潜公(瑶公长子)名志,字巨渊,号云川。妣鄢氏,生子一,桓。

浩公(瑶公次子)字巨源,号云泉,官中书舍人。孺人孙氏,生子四:诏、顺、纯、豫。

赞公(瑶公幼子)官巨滨,号云江,居夏口。

江公(魁公之子)未详

第一百一十世

桓公(潜公之子)母丧,庐墓三年有芝草产于墓侧,其后未详。

诏公(浩公长子)字自然,官至尚书。恭人刘氏,继桂氏,生子三:轮、辇、辐。

顺公(浩公次子)字自谦,妣杨氏。

纯公(浩公三子)字自成,妣郭氏。

豫公(浩公幼子)字自安,官任永丰县尉。孺人张氏。

第一百一十一世

轮公(诏公长子)字子辙,妣寇氏,继院氏,生子二。

辇公(诏公次子)字子轼,妣赵氏,继孙氏,生子五:惠文、仲文、孔文、太文、时文。

辐公(诏公幼子)字子轩,妣司马氏,生子一:远,居黄州。

第一百一十二世

惠文公(辇公长子)名义,号芸窻,妣熊氏。

仲文公(辇公次子)号北窻,妣柳氏。

孔文公(辇公三子)号南窻,妣龚氏,生子一:庆宣。

太文公(辇公四子)号竹窻,妣郭氏。

时文公(辇公幼子)名梅,号松窻,唐官司为徵仕郎。孺人上官氏,继宁氏。生子四:庆宜,膺、庆举、庆嘉。

第一百一十三世

庆宣公(孔文公之子)号幽谷,官御史中丞。恭人任氏,生子一:政。

庆宜公(时文公长子)号繡谷,妣汤氏。

膺公(时文公次子)名惟淡,字庆肇,号金谷。官至吏部侍郎。公自光州之固始入闽,徙居邵武地名平洒家焉,以五经课子,显名于世,号曰五经先生。夫人曹氏,生子三:皓、盛、桂。

庆举公(时文公三子)号文谷,居武昌。妣谢氏,生子一,晟。

庆嘉公(时文公幼子)号芳谷,居武昌。妣傅氏,生子一,损。

第一百一十四世

政公(庆宜公之子)赠朔方节度使,居西蜀成都忠义里。

皓公(膺公长子)字太平,官为翰林学士,享寿七十八,葬平洒凤尾。夫人蒋氏,享寿八十一,葬平洒重田坎磨盘墩龟形,生子二:任、福。

盛公(膺公次子)字太荣,妣彭氏,生子一:鼎。

桂公(膺公幼子)字太善,妣邱氏。

晟公(庆举公之子)官散骑常侍,盗贼四起,寇独戒曰,无犯黄公境,江东名士多伊之,其里号曰措太营居郢。

损公(庆嘉公之子)字益之,迁广东。

第一百一十五世

任公(皓公长子)字明智,官至太守,年六十四,葬平洒屋背后龙,背有石碑向田垅,坐乾巽兼亥已。恭人包氏,继张氏,二妣合葬于东路金家窠,立有碑。生子三:锡、镒、鍊。

福公(皓公幼子)字明礼,妣王氏,生子一:宪工,转居江夏。

鼎公(盛公之子)字明义,妣孙氏,夫妇居黄州。

第一百一十六世

锡公(任公长子)字禹器,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八月初二日寅时,梁太祖朝授邵武千户,后唐明宗赠尚书,公自平洒又卜处郡之南乡禾坪,中林木荫郁郁,有鹳鸟百千巢于其上,因名曰鹳薮家焉,卒于后梁永帝贞明三年丁丑五月二十日酉时,享寿七十三,葬黄家林旧茔,峭山公坟上穴。恭人李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正月十七日卯时,卒于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十月初七日,享寿六十二,葬禾坪旧墟街后眠羊形,二妣共墓。继妣张氏,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三月廿五日申时,卒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十一月初一日,享年五十六,葬于李氏仝坟。生子五:峭山、义山、德山、海山、岱山。

镒公(任公次子)字禹鼎,妣樊氏,生子二。

鍊公(任公幼子)字禹金,妣李氏,生子一。

第一百一十七世

http://www.chaoyiwan.com/bbs/attachment/Mon_0808/9_271_df9ed369728bb09.jpg?40峭山公(锡公长子)名岳,字仁静,号青冈,后唐庄宗徵为工部侍郎,公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癸巳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太祖广顺三年癸丑十一月初十日巳时,享寿八十有二,卜葬鹳薮黄家林旧茔坐向。夫人上官氏,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辛卯十月二十八日子时,卒于后汉高祖天福元年丁未四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寿七十有六,葬黎舍觉辉寺后天池塘,立有碑,生子七:和、梅、荀、盖、楚、龟、洋。吴氏夫人(遵宪公祖婆)生于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七月初六日酉时,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三月三十日子时,享寿七十有八,葬大鼠纲,大墓有碑,生子七:政、化(迁宁化石壁村,遵宪公祖公)、衢、庐、福、林、塘。郑氏夫人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七月初五日丑时,卒于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十月初二日卯时,享寿八十有三,葬官济庵牛栏窠,有碑。生子七:发、潭、城、延、久、井、层。公三妻二十一子,各夫人留长子侍奉晨昏,其十八子散处就地命名安居,俱有谱牒及诗文行录,比而合者皆其苗裔也,事载行实录。

义山公(锡公次子)生于唐僖宗乾符三年丙申四月初八日午时,妣程氏。

德山公(锡公三子)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壬寅五月初五日午时,妣吴氏。

海山公(锡公四子)生于唐僖宗光启二年丙午二月三十日卯时,妣周氏。

岱山公(锡公幼子)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九日子时,妣官氏。

第一百一十八世

和公(峭山公长子)字肇基,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辛亥正月十七日卯时。妣张氏,生殁缺,葬南庄,生子一:震。继妣丁氏,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三月二十日子时,生子四:文贵、文茂、文彬、文锦。居禾坪下城堡。

梅公(峭山公次子)生于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八月初二日寅时。妣汪氏,生于唐乾宁三年丙辰六月二十日辰时,生子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居泰宁县梅口。

荀公(峭山公三子)生于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七月初三日丑时,宋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赋,登进士第三十七名,官大司徒。妣李氏,生于光化三年庚申四月二十四日子时,生子三:庚一、庚二、庚三,居泰宁县长兴上高堡上荀。

盖公(峭山公四子)生于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六月二十七日亥时。妣白氏,生殁缺,葬禾坪山。继妣马氏,生于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九月初十日丑时。副妣严氏,生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正月二十八日子时。生子九:立祖、建祖、承祖、受祖、益祖、宣祖、人祖、厚祖、德祖,居邵武四十一都盖竹。

楚公(峭山公五子)生于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己巳十一月初一日午时。妣韩氏,生于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生子四:丙一、丙二、丙三、丙四,居建宁县楚上黄坊。

龟公(峭山公六子)生于后梁太祖永帝三年癸酉九月十五日卯时。妣郑氏,生于贞明二年丙子八月十九日辰时,生子二:长兰、庚一,居将乐县上龟洋。

洋公(峭山公七子)生于后梁太祖贞明二年丙子七月十七日午时。妣刘氏,生于贞明五年己卯三月二十六日巳时,生子三,千一、千四、千六,居沙溪黄洋岩前。

政公(峭山公八子)字有恒,生于后梁太祖乾化元年辛未二月二十九日辰时,宋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赋登进士第一百七十名,官至司空。妣张氏,生于贞明四年戊寅六月初一日亥时,卒于宋雍熙四年丁亥,葬大鼠網枫树下。生子一:何泰,字括如,葬黎舍天池塘,娶上官氏,葬捐竹塘,生子三:宥、丰、和贵,居禾坪竹粟下。

化公(峭山公九子)生于后梁太祖末帝三年癸酉正月十一日午时。妣尤氏,生于贞明元年乙亥三月初三日丑时。生子三:万四郎迪、万五郎道、万六郎逵,居汀州宁化县。

衢公(峭山公十子)生于后梁永帝贞明元年乙亥二月二十一日卯时。妣汪氏,生于贞明六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子时。生子三:十一、廿一、三二,居泰宁县永兴上下衢。

庐公(峭山公十一子)生于后梁末帝贞明五年己卯七月初九日子时。妣上官氏,生于龙德二年壬午九月十九日酉时。继妣宁氏,生于后唐庄宗元年癸未五月初六日卯时。生子四:宣卿、正卿、祥卿、廷卿,居建宁县庐田安吉坊。

福公(峭山公十二子)生于后梁永帝龙德元年辛巳八月十五日午时。妣万氏,生于后唐庄宗三年乙酉九月三十日寅时。生子三:庆五、次六、三七,居福州闽清县细村。

林公(峭山公十三子)生于后唐庄宗元年癸未二月初二日酉时。妣朱氏,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八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二:成生、见生,居泰宁县梅林高公桥,后移居朱口。

塘公(峭山公十四子)原名东,字旭升,生于后唐庄宗三年乙酉十月二十八日丑时。妣郑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子时。生子五:戊一、辛一、壬一、大一、小一,居建宁县开山堡石塘。

发公(峭山公十五子)名发祥,生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四月三十日申时,殁于宋雍熙元年甲申十月十六日丑时。妣上官氏,生于天祐二年乙丑九月初二日亥时,殁缺,夫妇合葬小鼠纲。生子二:恂、茂。恂,官参知政事,娶上官氏,生子二:笃生、英生。茂,官湖南县尉,娶张氏,生子一:华生,居禾坪坎头。

潭公(峭山公十六子)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九月二十三日卯时。妣韩氏,生于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庚午二月初二日子时,生子四:佑、倬、俶、俊,居将乐县黄潭。

城公(峭山公十七子)生于后梁太祖开平元年丁卯四月初一日巳时。妣朱氏,生于乾化元年辛未正月初三日卯时。生子三:绍祖、兴祖、敏祖,居新城石塘,后迁平溪。

延公(峭山公十八子)生于后梁永帝贞明四年戊寅九月十一日戌时。妣王氏,生于后唐庄宗元年癸未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生子二:玉汝、玉标,居延平津口。

允公(峭山公十九子)生于后梁永帝龙德二年壬午十月二十七日戌时。妣龚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辛卯九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一:元四,居建宁县允盛堡毛坊。

井公(峭山公长二十子)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四月二十四日辰时。仕宋,坐升朝烈大夫,官至刑部尚书。钦赐铁简上赞。夫人李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申时,生子五:大成、大全、大同、大忠、大用,居南丰龙井乡双井头。

层公(峭山公二十一子)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十一月十八日酉时。妣魏氏,生于长兴四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申时。生子二:裕功、裕万,居延平府黄层口。
凡属二十一公支下散于各省府州县子孙,实系谁公所出者,各祖其祖脉络分明,支修可也。
录自《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卷三
编者按:《禾坪黄氏大成宗谱》于光绪己丑年重修,由福建省邵武、光泽、建宁、建阳等县和江西省建昌、黎川、南城、上饶等县裔孙合族编修。分为卷一、卷二、卷三,共三本,共编印数百部,其中福建省发谱107部,江西、浙江等省发谱也有百余部,在当时跨省、跨县联合修谱实属罕见,可见当时峭公裔孙族众且尊祖敬祖情浓,参与编修者学历都在举人以上,还有知县以上官方人士撰写序文,可见该谱之权威性,可信度极高。

wugang 发表于 2013-4-6 23:45:21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6 02:29 编辑

黄峭二十一子迁徙分布

黄和,峭山长子,字维栋,名肇基。生於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辛亥正月十七日卯时,排行第一。官奉训大夫,居和平下城堡,后徙迁龙归为始祖,卒于天圣丁卯年十月初三日亥时,葬水口象形。夫人张氏生于乾礻右年庚戍五月初十日已时,卒时间未考,葬南庄。生子一,震(大衍),继妣丁氏,生子四,文贵、文茂、文彬、文锦,广东阿婆,福建平和新修黄氏宗谱记载:再妣何氏、曹氏生子七;显达(恩贡生)志玄,宏基(刑部官),有恭、三友(县丞)、奇方、思明。
  黄梅,峭山次子,字维相,生於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癸丑八月初二日寅时,排行第二。居泰宁县梅口,后迁江西,妣汪氏,生于唐乾宁三年丙辰六月二十日辰时,生子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念十。河婆、平和宗谱记载:后娶周氏、蔡氏,生子四:文六郎(应恒)、文七郎(明范)、文八郎(诚初)、文九郎。(后裔多居福建泉州)。
  黄荀,峭山三子,字维桥,生於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丙辰七月初三日丑时,排行第三,居泰宁县长兴上高堡上荀,宋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赋赐进士第三十七名,官至大司徒。妣李氏生於光化三年庚申四月二十四日子时,生子三,庚一、庚二、庚三,河婆谱载:又娶吴氏,生子四,允帮(千一郎,官知府)、仁卿(千二郎,左府职)、兆达(千三郎,府学)、至琮(千四郎)。
  黄盖,峭山四子,字维林,名祺,又名金标。生於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壬戊六月二十七日亥时,排行第五,居邵武四十一都盖竹。后迁南丰府,又迁河南开封府祥府县,官江表虎臣挂印大将军,妣白氏,生卒未详,葬中村大屋背。继妣胡氏,葬白云庵印匣山。副妣熊氏与胡氏同葬。严氏,生于梁太祖乾化二年壬申正月二十八日子时,共生子九:立祖、建祖、承祖、受祖、益祖、宣祖(居中标)、仁祖、厚祖、德祖(居横坑),河婆谱记述:再妣张氏生子:凤林、祥林。
  黄楚,峭山五子,字维松,生於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己已十一月初一日午时,排行第八,居建宁县楚溪上堡上黄坊,迁陈留县,又迁湖广沙府善花县。妣韩氏,生于开平二年戊辰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生四子:丙一,名惟庆;丙二,名元标,官知县;丙三,名怀玉;丙四,名起顺。河婆谱记述:再娶方氏、李氏、郑氏,生子未祥。
  黄龟,峭山六子,字维材,生於后梁太祖,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癸酉九月十五日卯时,排行第十一,居将乐县上龟洋,妣郑氏,生于贞明二年丙子八月十九日辰时,生子二,长兰、庚一,河婆谱载:继妣邹氏、秦氏,生子三:崇芳、熙重、有俞。
  黄洋,峭山七子,字维坊,生於后梁太祖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丙子七月十七日午时,排行第十三,居沙溪黄洋严前。妣刘氏,生于贞明五年己卯三月二十六日已时,共生子三,千一(昭)、千四(其盛)、千六(庭轩)。河婆谱载:继娶唐氏、倪氏、卓氏,生子:千二(与)、千三(敏)、千五(肇明)。
  黄政,峭山八子,字维柱,名有恒,生于后梁太祖乾化元年(公元911年)辛未二月二十九日辰时,排行第九,居禾坪竹粟下,宋太平兴国八年试六合成家赋赐进士第一百七十一名,官司空。妣张氏,生于贞明四年戊寅六月初一日亥时,卒於宋雍熙四年,与夫同葬大鼠岗枫树下,妣张氏,生子一:何泰,何泰生三子:宵、丰、和贵。河婆谱载:继娶邹氏、罗氏、余氏、范氏,共生廿子,系岳、尚训、名世、朝元、中鼎、建璋、玄修、作霖、应乔(武举)、思敬(河南御史)、云波、承宗、子陵(知县)、鹏化、匡福(湖广布政司)、植梧、献明、明藻、清元、孕先(恩贡)。
  118世黄化,峭山公第九子,字维杭,生於后梁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癸酉正月十一日午时,排行第十,居汀州宁化县石壁村,官至广州刺史,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辛卯二月十六日未时,妣尤氏,生于贞明元年乙亥三月初三日丑时,生三子,长子万四郎(字迪,名潜盛、讳道,遵宪公始迁祖),万五郎,名礻右 华,万六郎(名逵,字孝杰),闽粤两省化公传派极盛。
  黄衢,峭山十子,字维梓,生於后梁末帝贞明元年(公元915年)乙亥三月廿一日卯时,排行第十二,居泰宁县永兴上下衢,妣汪氏,生于贞明六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子时,生子七,长十一、次廿一、三卅一,四秉著,五师魁,六明熙,七朝凯。
  黄卢,峭山十一子,官维枢,名伟绩,生於后梁末帝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已卯七月初九日子时,排行十五,居泰宁卢田安吉坊。妣上官氏,生于龙德二年壬午九月十九日酉时,继妣宁氏,生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五月初六日卯时,生子六:宣卿(十七郎)、正卿(十八郎)、祥卿(十九郎)、廷卿(二十郎),道卿(名道),世卿(名世)。
  黄福,峭山十二子,字维柯,生於后梁末帝龙德元年(公元921年)辛已八月十五午时,排行十六,居福州闽清县细村。妣万氏,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乙酉九月三十日寅时,生子七:庆五、次六、三七、圣道、如皋、文卿。
  黄林,峭山十三子,字维枝,生於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癸末二月初二酉时,排行第十八,居泰宁县梅林堡高公桥,后迁朱口,妣朱氏,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八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三,成生、见生、广生。河婆谱记载:继妣曾氏、肖氏,生子三:广行、廷彩、应蛟。
  黄塘,峭山十四子,字维祯,名旭升,生於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乙酉十月二十八日丑时,排行第十九。居建宁县开山堡石塘,官至灵武参军。夫人郑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子时,生五子,戊一、辛一、壬一、大一、小一,河婆谱记载:继妣谢氏、胡氏,生子三:万一(汝厚)、万二(定省)、万三(复福)。
  黄发,峭山十五子,字维梁,号发祥,生於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庚申四月三十日申时,排行第四,居禾坪坎头,官湖南县尉,妣上官氏,生于天礻右二年乙丑九月初二日亥时,夫妇合葬小鼠岗。生子二:恂、茂。河婆谱载:继妣何氏、朱氏,生子四:征吉(官任镇抚)、景观(武举)、用常、善藏。
  黄潭,峭山十六子,字维权,生於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癸亥九月二十三日卯时,排行六。居将乐县黄潭乡潭头,后迁江西吉安府永水县。官兵部尚书,夫人韩氏,生于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庚午二月初二日子时,生四子:佑、倬、叔、俊。河婆谱载:继妣刘氏、张氏,生子四:雅宁、师训、如王、圣烈。
  黄城,峭山十七子,字维桃,名巨川,号十七郎,生於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丁卯四月初一日己时,排行七,居新城石塘,江西赣州府瑞金县石城堡,后迁平溪,再迁黎川三都圩,官中书舍人,卒於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已卯月,葬三都,妣朱氏,生於后梁太祖乾化元年(公元911年)辛末正月初三卯时,生子五,长朝桂、次念祖、三绍祖、四兴祖、五敏祖。河婆谱载:继妣张氏、涂氏,共生六子:克祖、绍祖、朝桂、念祖、兴祖、敏祖(后裔有分居江西南丰、宁都县)。三位妣氏均葬三都圩金斗窠。
  黄延,峭山十八子,字维根,生於后梁末帝贞明四年(公元918年)戊寅九月十一日戍时,排行十四,居延平津口。妣王氏,生於后唐庄宗元年(公元923年)癸末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生子四:玉汝、玉标、三鲲公、四蛟公,河婆谱载:继妣陈氏,生子四,青宵、东瑜、城荫、金祥。
  黄允,峭山十九子,字维柏,生於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壬午十月二十七日戍时,排行十七,居建宁县允盛堡毛坊。妣龚氏,生於后唐明宗长兴二年辛卯九月初九日卯时,生子三:长元凤(元四)、次汝定、三汝安。河婆谱载:继妣吴氏,生子五,元勋衮全、德辉、安雅、宾兴。
  黄井,峭山二十子,讳国臣,字维杨,又字君宠,号子城。生於后唐明宗天成三年(公元928年)戊子四月二十四日辰时,排行二十,居江西南丰龙井乡双井头(现今付坊乡)。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官朝烈大夫,太平兴国四年擢刑部尚书,钦赐铁简上赞云:“命世奇才,山头重望,忠贤烈日,威飞秋霸。”夫人李氏,生於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七月初七日申时,生子五:大成、大全、大同、大忠、大用。河婆谱载:副妣载氏、朱氏、丁氏,生子八:历尧、万舜、贲毓、职权、成刚、奎聚、成廉、成恕。公妣墓葬南丰龙井乡双井头石门后弯(南丰董家店朱家坊石门后山峦上)。
  黄层,峭山二十一子,字维杉,生於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庚寅十一月十八日酉时,排行二十一,居延平黄层口,妣魏氏,生于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巳十一月十九日申时,生子二,裕功(十五郎)、裕万(十六郎)。河婆谱载:继妣陈氏、倪氏,生子七:士远、达智、达仁、达勇、祖吉、士珊、宪矩

119世祖(长房)万四郎(字迪,名潜盛、讳道,遵宪公房祖)
久盛——黄廷-昌禧——十九——久养——黄僚----攀桂坊始迁祖黄文蔚——黄朴泉(黄润)——20黄学诗——21黄际升——22黄鸿藻(三代诰赠从一品荣禄大夫)——23黄遵宪——.............
  

linqifeng 发表于 2013-4-7 10:28:39

令人骄傲的血统!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4:57:19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7 02:04 编辑

遵宪公之长孙黄能立(延豫)抽鸦片烟,遵宪公有自书遗嘱子孙有抽鸦片烟者逐出宗祠不得分产。抗战前黄能立枪击族长和叔父黄季伟,并抢夺毁灭遗嘱,夺取长房家产!族亲长辈为存家声不提诉讼,望此不肖子孙能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未料姑息养奸,致其横行乡里。解放后1951年土改,此不肖子孙被政府枪毙。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5:12:48

鲜为人知的黄遵宪之弟黄遵楷黄遵楷,字牖达(亦作幼达),咸丰八年出生。是黄遵宪的幼弟,也曾积极参加过维新变法,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精通国际金融贸易。年甫弱冠他即随长兄黄遵宪东渡日本,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同时,他也留心研究日本贸易与货币金融。
光绪十二年黄遵楷中了举人,但迫于生计却在山东烟台潮州会馆当师爷。期间,他担任了《时务报》在山东的代理发行人,为传播维新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黄遵楷加入了康有为发起组织的 “保国会”,成为京城“保国会”一百八十六人之一。黄遵楷还与邱逢甲、郑观应等同为上海“不缠足会”董事,为妇女的解放奔走。为打破锁在妇女身上的第一道沉重枷锁,他们勇为天下先。
光绪二十四年黄遵楷赴京会试,虽未及第却大挑为一等,引见时选为福建补用知县。在京逗留期间,黄遵楷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曾重伯、陈次亮、袁爽秋等变法和开明人士。
在此期间,黄遵楷也曾先后两度上书光绪皇帝,鼓吹改革封建旧官制,实施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黄遵楷因此受到顽固派的参劾。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就这样参劾他:“同恶相济,结为死党,如黄遵宪、熊希龄、徐勤、黄遵楷、韩文举等,……。”
大挑三年之后,黄遵楷才得分发到福建任职海疆防卫。任职厦门海防同知期间,民众不满列强欺凌,抵制美货高潮迭起,美国领事为此多方恣事。
如借口美领事馆旗杆下出现粪便,有辱于美方国格之嫌,要求地方政府鸣炮赔礼。那时,清廷的确腐败无能,在“洋大人”面前奴颜婢膝,并准备一味礼赔了事。
新进微员黄遵楷却不吃这一套,虽然中央部电已到,却不为所动,挺身而出为坚持正义据理力争,断然拒绝了美领事的无理要求,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
在任职三都海防同知期间,黄遵楷为保卫祖国海疆详细考察了三都周围环境,发现三沙湾地处战略要冲,不可无所戒备。于是进行实地勘测,绘制战略形势图,向上司指陈利害,并力请当局立将三沙湾辟为军用港口,以粉碎外国列强觊觎之心。
在长兄黄遵宪逝世三年后,即光绪三十三年,黄遵楷经出使日本大臣李家驹举荐,出任驻日本国使馆商务委员。
在担任驻日使馆商务委员期间,黄遵楷就中日贸易大宗,如果对棉纺业和丝织业进行了悉心考察,从而洞识了其中利弊,并著有《戊申中日贸易论》、《日本棉业丝业调查记》、《天蚕丝业调查记》、《万国博览与日本博览会调查记》,进行全面分析论述,以向当局指陈利害得失,提供决策方略。
宣统元年《戊申中日贸易论》成书后,继任出使日本国大臣胡惟德为此褒奖有加。“一一考其原因,究其得失”,“具见该委员平日用心之细,办事之勤,良堪嘉尚。”
由于黄遵楷熟悉国际商务,并独当此任,成绩显著,为政有声望。宣统二年黄遵楷被新任驻日公使汪大燮委任命为神户兼大阪两地领事。
当时神户、大阪为日本华商聚居之地,商务活动频繁。黄遵楷在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号召当地华人组织成立中华商务总会,以通过精诚团结增强我国商贸竞争能力。
在中华商务总会成立大会上,黄遵楷积极鼓励华商努力钻研世界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插足世界贸易事宜,促进祖国民族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在驻日使馆的六年,黄遵楷对日本的商务、财政金融,尤其是币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悉心考察,著有《币制原论》、《金币制考》、《调查币制意见书》和《松方政策与日本银行之一斑》,论著具有真知灼见,表现出深智卓识。
《金币制考》所论述的是币制改革问题。此书以国家财政机关为改革要素,以贸易为论述根据,对商业与币制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因分析非常中肯,切中问题本质,引起国人与日本朝野的重视。日本当政的大隈侯爵、坂谷男爵、盐泽博士和添田、池田大财阀皆认为是此乃财政金融论著的上乘佳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松方正义,对黄遵楷的理论尤为倾倒,称赞《金币制考》:“引据该博而确实,议论明快而切实。金本位制建设之所以急于今日,与其施行之方法,说得无余蕴。非研究至深,曷能办之。所谓一线生机者,由斯而开发。不独贵国财界之幸福,世界万国,孰不欢迎而乐利之哉!”
松方正义曾任明治维新政府大藏卿和内务卿,曾积极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整理纸币,实行所谓“松方财政”,创设日本银行兑换制度。尔后他曾两度组阁,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民国二年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党打击国民党,令维新人物熊希龄组阁。熊希龄希望组成一个第一流的“人才内阁”,把全国的“大名流”都网罗在内的,还自兼财政总长。为彻底改革政府的财政金融状况,熊希龄总理专电特招黄遵楷回国,要他担任财政部币制顾问。
民国三年二月,袁世凯指使党羽制造种种舆论,对熊希龄内阁发难,迫使熊希龄辞职。随熊去职的还有汪大燮、梁启超、张謇。
辞去司法总长后,梁启超被任命为全国币制局总裁,与黄遵楷同室共事。二人志向所同,欲从改革币制入手,以巩固国家的财政与金融。
是年三月,由袁世凯通过他所操纵的“约法会议”,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独览大权。
大权独览以后,袁世凯违背历史潮流,公开上演帝制的丑剧,是年十二月梁启超愤然辞去币制局总裁一职。袁世凯忙于称制登基,币制局随即被裁撤,黄遵楷也就因此而去职。
黄遵楷为此叹息不已:“财政者,国之血液也。币制不良,何以为国。吾将终身以殉之矣!”
民国五年元旦袁世凯正式登基,即遭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的抵止。虽然是年三月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四月恢复责任内阁,但是币制局并未恢复。
黄遵楷看清了袁世凯的本质,再也无意仕途。就将胸中所蕴忧国忧民之心,公诸报端,旨图唤起社会关注,提醒当局省察。
但是,这一切却如泥牛入海,未能如愿。民国六年黄遵楷在汕头市溘然逝世,享年六十岁。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一样,壮志未酬空怀报国之心。
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关系最为亲密,他时刻不忘先兄教诲,退隐后将他的著作进行了全面细心的整理。宣统三年他参与了《人境庐诗草》的校核,并为该书题跋。
民国五年黄遵楷所述《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真实而较详细地记述了黄遵宪的光辉的一生,为后世研究黄遵宪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学术价值很高。
黄遵楷具有远大抱负,学有所成,学而致用,为客家先贤。黄家在梅县下市的老祖屋谓之“黄屋”,坚实雄伟,前坪宽阔,树立旗帜的石桅杆和池圹前的照壁,将整座民居建筑烘托得蔚然壮观。“黄屋”与周围的家庭学校“恬生小学”、“禄善堂”、“德赞楼”、“恩元府”、“人境庐”构成了有特色的客家建筑群落,至今还保留完好。不久将修葺一新,将成为灿烂的人文景观。
附:黄遵楷后裔情况
黄遵楷夫妇共生有四子三女。长子黄秉枢,字伯权,家名履通,英文名为Parkcane Chu Hwan,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士;次子黄履烈,早殇;三子黄秉彝,字缉文,家名履熙,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生;四子黄秉忠,字季直,家名履恕,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医学士。长女黄珰轩、次女黄南芗、三女黄珰燕。
当年黄遵楷一家二代三举人,在嘉应州城已属绝无仅有,三个儿子均留学日本,并毕业于国际名牌大学,在梅县更不多见。
长子黄秉枢,可谓中国银行元勋。1935年,经梁启超介绍,他即进入广州中国银行,先后担任过汕头中行国库主任、香港中行襄理、中行北京总行稽核、代理总稽核、哈尔滨中行经理、厦门中行经理。
1936年,他由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派往新加坡开设分行及大坡、小坡办事处,并出任星行经理并兼厦门分行经理。
尔后,中行总行又授权予他先后在马来西亚槟城、吉隆坡、怡保、芙蓉、荅株巴辖、麻坡,印度尼西亚巴城、泗水、棉兰,澳大利亚雪尼等处开设支行。
黄秉枢忠于职守、力求上进,不殉私情、秉公办事,身体力行、克已奉公,培养人才、治行有方,致力于树立中行的良好信誉,为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宋子文等上司的称赞。
1949年,他准备退休后返回北京中行总部,但因为当时星行有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去中行总行所在地北京,使得他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只好二次专程去香港,亲近祖国大地,隔岸观看风光,前一次是 1958年,后一次是1960年。
由于他的业务能力精湛、敬业精神可嘉,退休后中行港行和北京中行总行,曾分别力邀他重返星行协助领导行务,但由于他已是七十五岁高龄老人了,只好婉辞。1965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黄秉枢夫人梁仪鸾,他们夫妇生有二子黄延康、黄延松,三女黄稻子、黄诚子、黄奋子。
三子黄秉彝,也是中国银行的重要职员。1917年即已出任汕头中行海关收税处主任,他亦奉公守法,忠于职守,团结同仁,积极征收关税,维持因军阀强提巨款而造成的行将停业的局面。
1937年奉调广州中行,1938年被派往梅县筹建中行梅县办事处,出任主任。汕头沦陷后,汕头中行业务转移到梅县中行,由此梅县办事处升格为中行支行,由黄秉彝出任经理,并担任梅县银行业联谊会会长。
1940年,他主持在梅县丙村、松口、大埔等地开设了多处中行机构,积极配合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城、马来西亚吉隆坡、澳大利亚雪尼的侨汇解付业务,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外汇,支持抗战,成绩显著。
1946年奉调侨乡开平县中行赤堪支行经理,直至1948年退休,1953年在梅县家中逝世。
黄秉彝夫人张龄英,继室何淑英。黄何夫妇生有四子黄延强、黄延博、黄延锐、黄延铮,四女黄梅云、黄馨云、黄婉云、黄绮云。
四子黄秉忠,一生献身于医疗事业。他留学归国后,得到长兄黄秉枢的支持,自开广德医院行医,自任院长。后因医术精湛,为卓越外科主刀,被市政府委任为汕头市立医院院长。
1938年汕头沦陷前夕,他不愿为日本侵略者所利用,贸然率全家回到梅县老家。抗战期间,他先后出任梅县、松口、汤口平民医院院长,为贫苦百姓服务,直至日本投降。回到汕头后,担任市卫生科科长兼市立医院院长,直至1955年退休,1975年在汕头家中寿终正寝,享年83岁。
黄秉忠夫人李采苹,生有四子黄延泉、黄延盛、黄延汉、黄延基,七女黄逸子、黄龙子、黄翔子、黄玲子、黄瑞子、黄鸾子、黄凤子,还收养一女黄秀英。
继配郑丽贞,生有一子黄延深,一女黄会云。养女黄秀英,现名黄子英,为其邻居汕头东湖人李水石之女。
她生父李水石为泥水匠,因工伤病故,全家生计全靠南洋打工的叔叔寄钱回来维持。日本进攻后,南洋不再有钱寄回来,一家六口已陷入绝境,生活无着。她和祖母(广府人)、母亲(吴田人)、姑姑、妹妹、弟弟都在挨锇,八岁那年,被好心的邻居黄家收养了她,并视同亲生。
医药世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延寿有方。黄秉忠的长女黄逸子,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日本东京,现年九十七岁。她乐观、健谈,至今思路清晰,老不糊涂,是个侯补的百岁女寿星。她所毕业的上海同德医学院(1918),已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和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在1953年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黄遵楷的后裔甚蕃,且大有作为,如长孙黄延康(黄秉枢长子),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工程系,曾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硕士和伊利诺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他所设计的新加坡中国银行十八层大厦,为当时狮城一景。他一举成名,后担任新加坡工商银行董事、总经理职务。
黄遵楷的曾孙黄锡义(黄秉枢长孙,黄延康之子),英文名为Sidney Michael Hwang(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译名则为Michael Hwang),出生于澳大利亚雪尼。
黄锡义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曾任职于新加坡外交部,专门处理国际法律事务。作为高级律师,他还担任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为祖国效力。据2000年3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公布:“黄锡义,国际贸易法(新加坡)”。黄锡义不仅是大使级外交家,而且还是国际级法学专家。2003年,黄锡义被任命为新加坡驻瑞士大使,兼海牙国际法庭成员,为国际法学界最崇高的职位。
黄遵楷先生满腹经纶,壮志未筹,但是,他的后裔不论是天下为家,还是海天鸥居,不仅生活幸福,而且胸怀祖国,放眼全球,勤勤勤恳恳为祖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被人尊称为通伯、熙伯、恕伯,处处受人敬重,这也是人们对这个忠厚之家的回报。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5:16:32

鲜为人知的黄遵宪之弟黄遵楷黄遵楷
字牖达(亦作幼达),咸丰八年出生。是黄遵宪的幼弟,也曾积极参加过维新变法,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精通国际金融贸易。年甫弱冠他即随长兄黄遵宪东渡日本,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同时,他也留心研究日本贸易与货币金融。
光绪十二年黄遵楷中了举人,但迫于生计却在山东烟台潮州会馆当师爷。期间,他担任了《时务报》在山东的代理发行人,为传播维新思想起了积极的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黄遵楷加入了康有为发起组织的 “保国会”,成为京城“保国会”一百八十六人之一。黄遵楷还与邱逢甲、郑观应等同为上海“不缠足会”董事,为妇女的解放奔走。为打破锁在妇女身上的第一道沉重枷锁,他们勇为天下先。
光绪二十四年黄遵楷赴京会试,虽未及第却大挑为一等,引见时选为福建补用知县。在京逗留期间,黄遵楷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曾重伯、陈次亮、袁爽秋等变法和开明人士。
在此期间,黄遵楷也曾先后两度上书光绪皇帝,鼓吹改革封建旧官制,实施维新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黄遵楷因此受到顽固派的参劾。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就这样参劾他:“同恶相济,结为死党,如黄遵宪、熊希龄、徐勤、黄遵楷、韩文举等,……。”
大挑三年之后,黄遵楷才得分发到福建任职海疆防卫。任职厦门海防同知期间,民众不满列强欺凌,抵制美货高潮迭起,美国领事为此多方恣事。
如借口美领事馆旗杆下出现粪便,有辱于美方国格之嫌,要求地方政府鸣炮赔礼。那时,清廷的确腐败无能,在“洋大人”面前奴颜婢膝,并准备一味礼赔了事。
新进微员黄遵楷却不吃这一套,虽然中央部电已到,却不为所动,挺身而出为坚持正义据理力争,断然拒绝了美领事的无理要求,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
在任职三都海防同知期间,黄遵楷为保卫祖国海疆详细考察了三都周围环境,发现三沙湾地处战略要冲,不可无所戒备。于是进行实地勘测,绘制战略形势图,向上司指陈利害,并力请当局立将三沙湾辟为军用港口,以粉碎外国列强觊觎之心。
在长兄黄遵宪逝世三年后,即光绪三十三年,黄遵楷经出使日本大臣李家驹举荐,出任驻日本国使馆商务委员。
在担任驻日使馆商务委员期间,黄遵楷就中日贸易大宗,如果对棉纺业和丝织业进行了悉心考察,从而洞识了其中利弊,并著有《戊申中日贸易论》、《日本棉业丝业调查记》、《天蚕丝业调查记》、《万国博览与日本博览会调查记》,进行全面分析论述,以向当局指陈利害得失,提供决策方略。
宣统元年《戊申中日贸易论》成书后,继任出使日本国大臣胡惟德为此褒奖有加。“一一考其原因,究其得失”,“具见该委员平日用心之细,办事之勤,良堪嘉尚。”
由于黄遵楷熟悉国际商务,并独当此任,成绩显著,为政有声望。宣统二年黄遵楷被新任驻日公使汪大燮委任命为神户兼大阪两地领事。
当时神户、大阪为日本华商聚居之地,商务活动频繁。黄遵楷在进行详细调查之后,号召当地华人组织成立中华商务总会,以通过精诚团结增强我国商贸竞争能力。
在中华商务总会成立大会上,黄遵楷积极鼓励华商努力钻研世界贸易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插足世界贸易事宜,促进祖国民族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在驻日使馆的六年,黄遵楷对日本的商务、财政金融,尤其是币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悉心考察,著有《币制原论》、《金币制考》、《调查币制意见书》和《松方政策与日本银行之一斑》,论著具有真知灼见,表现出深智卓识。
《金币制考》所论述的是币制改革问题。此书以国家财政机关为改革要素,以贸易为论述根据,对商业与币制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因分析非常中肯,切中问题本质,引起国人与日本朝野的重视。日本当政的大隈侯爵、坂谷男爵、盐泽博士和添田、池田大财阀皆认为是此乃财政金融论著的上乘佳作。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财政改革家松方正义,对黄遵楷的理论尤为倾倒,称赞《金币制考》:“引据该博而确实,议论明快而切实。金本位制建设之所以急于今日,与其施行之方法,说得无余蕴。非研究至深,曷能办之。所谓一线生机者,由斯而开发。不独贵国财界之幸福,世界万国,孰不欢迎而乐利之哉!”
松方正义曾任明治维新政府大藏卿和内务卿,曾积极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整理纸币,实行所谓“松方财政”,创设日本银行兑换制度。尔后他曾两度组阁,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民国二年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拉拢进步党打击国民党,令维新人物熊希龄组阁。熊希龄希望组成一个第一流的“人才内阁”,把全国的“大名流”都网罗在内的,还自兼财政总长。为彻底改革政府的财政金融状况,熊希龄总理专电特招黄遵楷回国,要他担任财政部币制顾问。
民国三年二月,袁世凯指使党羽制造种种舆论,对熊希龄内阁发难,迫使熊希龄辞职。随熊去职的还有汪大燮、梁启超、张謇。
辞去司法总长后,梁启超被任命为全国币制局总裁,与黄遵楷同室共事。二人志向所同,欲从改革币制入手,以巩固国家的财政与金融。
是年三月,由袁世凯通过他所操纵的“约法会议”,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独览大权。
大权独览以后,袁世凯违背历史潮流,公开上演帝制的丑剧,是年十二月梁启超愤然辞去币制局总裁一职。袁世凯忙于称制登基,币制局随即被裁撤,黄遵楷也就因此而去职。
黄遵楷为此叹息不已:“财政者,国之血液也。币制不良,何以为国。吾将终身以殉之矣!”
民国五年元旦袁世凯正式登基,即遭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的抵止。虽然是年三月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四月恢复责任内阁,但是币制局并未恢复。
黄遵楷看清了袁世凯的本质,再也无意仕途。就将胸中所蕴忧国忧民之心,公诸报端,旨图唤起社会关注,提醒当局省察。
但是,这一切却如泥牛入海,未能如愿。民国六年黄遵楷在汕头市溘然逝世,享年六十岁。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一样,壮志未酬空怀报国之心。
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关系最为亲密,他时刻不忘先兄教诲,退隐后将他的著作进行了全面细心的整理。宣统三年他参与了《人境庐诗草》的校核,并为该书题跋。
民国五年黄遵楷所述《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真实而较详细地记述了黄遵宪的光辉的一生,为后世研究黄遵宪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学术价值很高。
黄遵楷具有远大抱负,学有所成,学而致用,为客家先贤。黄家在梅县下市的老祖屋谓之“黄屋”,坚实雄伟,前坪宽阔,树立旗帜的石桅杆和池圹前的照壁,将整座民居建筑烘托得蔚然壮观。“黄屋”与周围的家庭学校“恬生小学”、“禄善堂”、“德赞楼”、“恩元府”、“人境庐”构成了有特色的客家建筑群落,至今还保留完好。不久将修葺一新,将成为灿烂的人文景观。
附:黄遵楷后裔情况
黄遵楷夫妇共生有四子三女。长子黄秉枢,字伯权,家名履通,英文名为Parkcane Chu Hwan,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士;次子黄履烈,早殇;三子黄秉彝,字缉文,家名履熙,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生;四子黄秉忠,字季直,家名履恕,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医学士。长女黄珰轩、次女黄南芗、三女黄珰燕。
当年黄遵楷一家二代三举人,在嘉应州城已属绝无仅有,三个儿子均留学日本,并毕业于国际名牌大学,在梅县更不多见。
长子黄秉枢,可谓中国银行元勋。1935年,经梁启超介绍,他即进入广州中国银行,先后担任过汕头中行国库主任、香港中行襄理、中行北京总行稽核、代理总稽核、哈尔滨中行经理、厦门中行经理。
1936年,他由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派往新加坡开设分行及大坡、小坡办事处,并出任星行经理并兼厦门分行经理。
尔后,中行总行又授权予他先后在马来西亚槟城、吉隆坡、怡保、芙蓉、荅株巴辖、麻坡,印度尼西亚巴城、泗水、棉兰,澳大利亚雪尼等处开设支行。
黄秉枢忠于职守、力求上进,不殉私情、秉公办事,身体力行、克已奉公,培养人才、治行有方,致力于树立中行的良好信誉,为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宋子文等上司的称赞。
1949年,他准备退休后返回北京中行总部,但因为当时星行有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去中行总行所在地北京,使得他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只好二次专程去香港,亲近祖国大地,隔岸观看风光,前一次是 1958年,后一次是1960年。
由于他的业务能力精湛、敬业精神可嘉,退休后中行港行和北京中行总行,曾分别力邀他重返星行协助领导行务,但由于他已是七十五岁高龄老人了,只好婉辞。1965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黄秉枢夫人梁仪鸾,他们夫妇生有二子黄延康、黄延松,三女黄稻子、黄诚子、黄奋子。
三子黄秉彝,也是中国银行的重要职员。1917年即已出任汕头中行海关收税处主任,他亦奉公守法,忠于职守,团结同仁,积极征收关税,维持因军阀强提巨款而造成的行将停业的局面。
1937年奉调广州中行,1938年被派往梅县筹建中行梅县办事处,出任主任。汕头沦陷后,汕头中行业务转移到梅县中行,由此梅县办事处升格为中行支行,由黄秉彝出任经理,并担任梅县银行业联谊会会长。
1940年,他主持在梅县丙村、松口、大埔等地开设了多处中行机构,积极配合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城、马来西亚吉隆坡、澳大利亚雪尼的侨汇解付业务,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外汇,支持抗战,成绩显著。
1946年奉调侨乡开平县中行赤堪支行经理,直至1948年退休,1953年在梅县家中逝世。
黄秉彝夫人张龄英,继室何淑英。黄何夫妇生有四子黄延强、黄延博、黄延锐、黄延铮,四女黄梅云、黄馨云、黄婉云、黄绮云。
四子黄秉忠,一生献身于医疗事业。他留学归国后,得到长兄黄秉枢的支持,自开广德医院行医,自任院长。后因医术精湛,为卓越外科主刀,被市政府委任为汕头市立医院院长。
1938年汕头沦陷前夕,他不愿为日本侵略者所利用,贸然率全家回到梅县老家。抗战期间,他先后出任梅县、松口、汤口平民医院院长,为贫苦百姓服务,直至日本投降。回到汕头后,担任市卫生科科长兼市立医院院长,直至1955年退休,1975年在汕头家中寿终正寝,享年83岁。
黄秉忠夫人李采苹,生有四子黄延泉、黄延盛、黄延汉、黄延基,七女黄逸子、黄龙子、黄翔子、黄玲子、黄瑞子、黄鸾子、黄凤子,还收养一女黄秀英。
继配郑丽贞,生有一子黄延深,一女黄会云。养女黄秀英,现名黄子英,为其邻居汕头东湖人李水石之女。
她生父李水石为泥水匠,因工伤病故,全家生计全靠南洋打工的叔叔寄钱回来维持。日本进攻后,南洋不再有钱寄回来,一家六口已陷入绝境,生活无着。她和祖母(广府人)、母亲(吴田人)、姑姑、妹妹、弟弟都在挨锇,八岁那年,被好心的邻居黄家收养了她,并视同亲生。
医药世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延寿有方。黄秉忠的长女黄逸子,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日本东京,现年九十七岁。她乐观、健谈,至今思路清晰,老不糊涂,是个侯补的百岁女寿星。她所毕业的上海同德医学院(1918),已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和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在1953年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黄遵楷的后裔甚蕃,且大有作为,如长孙黄延康(黄秉枢长子),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工程系,曾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硕士和伊利诺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他所设计的新加坡中国银行十八层大厦,为当时狮城一景。他一举成名,后担任新加坡工商银行董事、总经理职务。
黄遵楷的曾孙黄锡义(黄秉枢长孙,黄延康之子),英文名为Sidney Michael Hwang(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译名则为Michael Hwang),出生于澳大利亚雪尼。
黄锡义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曾任职于新加坡外交部,专门处理国际法律事务。作为高级律师,他还担任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为祖国效力。据2000年3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公布:“黄锡义,国际贸易法(新加坡)”。黄锡义不仅是大使级外交家,而且还是国际级法学专家。2003年,黄锡义被任命为新加坡驻瑞士大使,兼海牙国际法庭成员,为国际法学界最崇高的职位。
黄遵楷先生满腹经纶,壮志未筹,但是,他的后裔不论是天下为家,还是海天鸥居,不仅生活幸福,而且胸怀祖国,放眼全球,勤勤勤恳恳为祖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被人尊称为通伯、熙伯、恕伯,处处受人敬重,这也是人们对这个忠厚之家的回报。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5:25:02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5-5-12 15:56 编辑

先祖是黄遵宪四子黄璇泰(光緒戊子年1888五月二十一日-1960庚子年十月十八日),字季伟(家名履豐),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娶梅县丙村谢氏全英老太孺人(光绪十四年戊子年1888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二子六女,上世纪六零年代夫妇先后在香港病逝,葬在香港長沙灣天主教聖辣法厄爾墳場ST.RAPHAEL,S CATHOLIC CEMETERY.
生二子延绪,延超(字超声)。

http://www.ycwb.com/ePaper/xkb/images/2013-12/03/A25/res11_attpic_brief.jpg
1951年攝於香港新界元朗,前排中坐者梅縣黃遵憲公度先生之子黃季偉先生和謝太夫人,其旁抱小孩坐者為年青的黃齊英老人,季偉先生右邊穿黑旗袍者是鍾學棟將軍夫人黃墨莊,即季偉先生長女,後排右一是學棟將軍長子少年鍾武昌時年十四歲,俱已作古!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40/3706666590_07c61b46a5_m.jpg长女即先祖母黄墨庄,家名咏馨1908-1991。

四女黄齐馨健在现居广州,是百岁人瑞,1952年,曾经是时任广州市副市长黄长水(1904—1980)的秘书。
其子http://hakka.meizhou.cn/Comm/NewsImages/M/1211/21/68442c76d7694e07b7bb16004342d9a6.jpg溫尚光 教授

http://www.worldkejia.com/uiles/image/2012102622423496.jpg(右一)溫尚光 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總監,藝術品鑒定評估廣東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藝術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
      他说做人,要做人之龍,要做人之鳳,要做人上人,不然的話就浪費了做人的幾十年了。要做人之龍鳳,要做人上人,就要學品味、修養和藝術,就要傍懂藝術的人,就要拜師學藝。舉止有品味、心靈有修養、談吐有藝術,事業就能走向成功。另外,要學會鑒賞,鑒賞人,分別好壞,準確站隊,鑒賞物,把握真僞,陶冶性情,這也是做人的另一面http://www.jiandingwang.com/photo/news/06%E6%B8%A9%E5%B0%9A%E5%85%89%E8%80%81%E5%B8%88%E4%BD%9C%E7%94%BB.jpghttp://worldpeace13579.com/?cid=3&sid=&nid=10



梁君令,温尚光艺海双舟泛梅江 地道客属书画名家http://hakka.meizhou.cn/Comm/NewsImages/M/1211/28/00f191d4f9de489593fa1777b13401cc.jpg

图为梁君令(右)和温尚光(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古礼贤/摄

本报记者 陈嘉良
温尚光先生更是名门之后。他是正宗梅县人,其母黄齐馨女士为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嫡孙女。
温尚光老师补充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但求艺业之真善美,不必随俗浮沉,与时俯仰,虚誉一时之得失,百世之下,自有定评耳。“所以我始终认为做人比做艺术更难,做人比做艺术更重要、更为根本。”。

http://hakka.meizhou.cn/hakkanews/1211/28/12112800078.html
http://mzrb.meizhou.cn/data/20121128/52603433353B/images/Normal.jpg

季伟公长子黄延绪排行二,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简任闽粤赣三省视察专员,抗战期间在江西遇敌机空袭,车祸殉职英年早逝。
次子黄延超(黄超声)排行五,娶梅县籍缅甸侨领女儿朱氏,生二子五女,上世纪六零年代全家由香港移居加拿大
黄遵宪嫡孙,黄季伟唯一儿子在加拿大逝世时的加拿大星岛日报讣告。
侨彦黄超声仙游
本报讯
温哥华全加客属联谊会荣誉会长、温哥华客属崇正会名义会长、温哥华中山大学校友会创办人之一黄超声,不幸于11月18日下午5时15分,在温哥华圣约瑟医院病逝,享寿96岁。
黄超声生前是温哥华客属乡彦,深受乡亲尊崇的元老及精神领袖,久享盛誉。数十年来为服务温哥华客属乡亲,团结温哥华客属人士壮大客属社团,作出了巨大贡献;又致力促进加拿大多元文化。
    1994年黄氏伉俪举行金婚庆典,曾获英国女王、加拿大总督、加拿大总理及卑诗省省长专函祝贺。黄超声热爱家乡,把他的祖父、著名中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遗下的数千部著作,以及「人境卢」书斋、「荣禄第」故居等大量文化资产,捐给家乡梅州市人民政府,并且获全客属乡贤响应捐资7,700万元人民币,黄超声还协助梅州市黄遵宪纪念馆顺利建成。
黄超声守灵祈祷定于12月3日(星期四)下午5时假座温哥华市圣方济教堂(438 Great Northern Way,近缅街夹第二街)举行;12月4日(星期五)上午10时,同在该址举行葬礼弥撒,随即移灵安葬素里天主教墓园。查询详情,请致电604-306-0066、传真604-253-0352;或者电邮至jwingnean@yahoo.com。


黄遵宪於1883年为前清政府派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兼管加拿大卑诗省维多利亚华侨事务,他曾发动旧金山嘉应客属人士首创“应福堂”以团结互助当地客家人为宗旨,黄遵宪在任期间,曾为加拿大侨胞向当地政府申请豁免或减轻“人头税”颁发护照,方便侨胞自由出入国境,并继1882年倡导建立旧金山中华总会馆后,协助加拿大维多利亚侨胞筹建成立中华会馆,以团结全侨为目的,黄遵宪为维护侨胞正当权益,不遗余力,极得侨胞敬仰和爱戴,先生离职返国时,加拿大维多利亚侨胞感念其勤政爱民的恩德,特送“万人伞”及“德政匾”以作纪念,先生政迹在卑诗省史中有详细记载。黄遵宪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外交官中为美加侨胞服务成绩卓著,贡献最大第一个客家伟大人物。黄超声(黄遵宪嫡孙)团结侨社,促进中加交流,贡献良多

在黄遵宪的号召下,成立了“应福堂”,后来又有“三藩市人和总会”,在资助贫困会员,为侨胞排忧解难、联情结谊等方面做了不少好事。当时有些华侨团体之间不时发生争斗,黄遵宪进行多方的调查调解,终使各方握手言和。在他的努力下,各会馆合并成立了中华总会馆,从而促进了旅美侨胞血浓于水的大团结。在任驻新总领事的第二年,就向清政府提出必须尽快开放海禁,保护华侨利益。经过他一再争取,实行近200年的 “海禁令”终于废除,清廷还给南洋华侨发放了护照,这是黄遵宪为侨胞做的又一件大好事。http://www.nfyk.com/former/public/article/view.asp?id=553
1893年9月13日,清廷谕旨废除海禁政策

1868年7月28日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这是清廷与外国签订的第二个平等条约(第一个是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国人可自由移民美国及随意改变国籍
不过,由于美国国内对华工的激烈排斥,美国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条约》中的移民条款,又在1882年单方面废止条约,通过了《排华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美国,清廷驻美公使力争无效。排华法案到1943年才被美国废止
2011年10月6日及2012年6月18日,美国参议院及众议院分別通过一项道歉案,两院议员一致对于《排华法案》向全体在美华人致歉

中国称中俄尼布楚条约为“清朝做了讓步的平等条约”,俄罗斯(包括苏联时期)则称此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声称俄罗斯在《瑷珲条约》中收复了在《尼布楚条约》中被中国人强占的失地

舊金山駐美中華總會館http://www.macroview.com.tw/macroview/articleImages/244/45//STYLE/O_145703_2.JPG。http://www.macroview.com.tw/macroview/articleImages/201/16//STYLE/O_20121207154359.jpg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6:19:03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6 02:42 编辑

公度先生同母弟三,妹二
仲弟遵模字采汀,广西候补知府,叔弟遵路字公望,州痒生,季弟遵楷字鏞达,光绪己丑科举人,大挑知县署福建厦门同知。长妹珍玉次妹碧玉。庶弟一,樽实字实甫,庶母吴出。庶妹二芳玉佩玉,庶母刘出。
兄弟5人,或业诗书,或入仕途,多有功名,故史称黄遵宪兄弟都能承继家风,光大门楣。其中,老二黄遵谟,官任江西试用县丞,改升广西候补知府;老三黄遵路,州学秀才;老五黄遵楷,光绪十五年 己丑科(1889)科举人,官大挑知县署福建厦门同知;黄遵楷,字牖达(亦作幼达),咸丰八年出生。是黄遵宪的幼弟,也曾积极参加过维新变法,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精通国际金融贸易。年甫弱冠他即随长兄黄遵宪东渡日本,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同时,他也留心研究日本贸易与货币金融维新变法失败后,黄遵楷因此受到顽固派的参劾。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福建道监察御史黄桂鋆就这样参劾他:“同恶相济,结为死党,如黄遵宪、熊希龄、徐勤、黄遵楷、韩文举等,……。”在长兄黄遵宪逝世三年后,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黄遵楷经出使日本大臣李家驹举荐,出任驻日本国使馆商务委员, 民国三年二月,袁世凯指使党羽制造种种舆论,对熊希龄内阁发难,迫使熊希龄辞职。随熊去职的还有汪大燮、梁启超、张謇。  辞去司法总长后,梁启超被任命为全国币制局总裁,与黄遵楷同室共事。二人志向所同,欲从改革币制入手,欲欲从改革币制入手巩固国家的财政与金融。。
是年三月,由袁世凯通过他所操纵的“约法会议”,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独览大权。
  大权独览以后,袁世凯违背历史潮流,公开上演帝制的丑剧,是年十二月梁启超愤然辞去币制局总裁一职。袁世凯忙于称制登基,币制局随即被裁撤,黄遵楷也就因此而去职。
  黄遵楷为此叹息不已:“财政者,国之血液也。币制不良,何以为国。吾将终身以殉之矣!”
  民国五年元旦袁世凯正式登基,即遭到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的抵止。虽然是年三月袁世凯被迫撤销帝制,四月恢复责任内阁,但是币制局并未恢复。
  黄遵楷看清了袁世凯的本质,再也无意仕途。就将胸中所蕴忧国忧民之心,公诸报端,旨图唤起社会关注,提醒当局省察。
  但是,这一切却如泥牛入海,未能如愿。民国六年黄遵楷在汕头市溘然逝世,享年六十岁。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一样,壮志未酬空怀报国之心。

  黄遵楷与长兄黄遵宪关系最为亲密,他时刻不忘先兄教诲,退隐后将他的著作进行了全面细心的整理。宣统三年他参与了《人境庐诗草》的校核,并为该书题跋。民国六年(1917年)黄遵楷在汕头市溘然逝世,享年六十岁。。
   民国五年黄遵楷所述《先兄公度先生事实述略》,真实而较详细地记述了黄遵宪的光辉的一生,为后世研究黄遵宪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学术价值很高。
附:黄遵楷后裔情况
黄遵楷夫妇共生有四子三女。长子黄秉枢,字伯权,家名履通,英文名为Parkcane Chu Hwan,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士;次子黄履烈,早殇;三子黄秉彝,字缉文,家名履熙,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生;四子黄秉忠,字季直,家名履恕,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医学士。长女黄珰轩、次女黄南芗、三女黄珰燕。
当年黄遵楷一家二代三举人,在嘉应州城已属绝无仅有,三个儿子均留学日本,并毕业于国际名牌大学,在梅县更不多见。
长子黄秉枢,可谓中国银行元勋。1935年,经梁启超介绍,他即进入广州中国银行,先后担任过汕头中行国库主任、香港中行襄理、中行北京总行稽核、代理总稽核、哈尔滨中行经理、厦门中行经理。
1936年,他由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派往新加坡开设分行及大坡、小坡办事处,并出任星行经理并兼厦门分行经理。
尔后,中行总行又授权予他先后在马来西亚槟城、吉隆坡、怡保、芙蓉、荅株巴辖、麻坡,印度尼西亚巴城、泗水、棉兰,澳大利亚雪尼等处开设支行。
黄秉枢忠于职守、力求上进,不殉私情、秉公办事,身体力行、克已奉公,培养人才、治行有方,致力于树立中行的良好信誉,为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宋子文等上司的称赞。
1949年,他准备退休后返回北京中行总部,但因为当时星行有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去中行总行所在地北京,使得他一直未能如愿。于是他只好二次专程去香港,亲近祖国大地,隔岸观看风光,前一次是 1958年,后一次是1960年。
由于他的业务能力精湛、敬业精神可嘉,退休后中行港行和北京中行总行,曾分别力邀他重返星行协助领导行务,但由于他已是七十五岁高龄老人了,只好婉辞。1965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黄秉枢夫人梁仪鸾,他们夫妇生有二子黄延康、黄延松,三女黄稻子、黄诚子、黄奋子。
三子黄秉彝,也是中国银行的重要职员。1917年即已出任汕头中行海关收税处主任,他亦奉公守法,忠于职守,团结同仁,积极征收关税,维持因军阀强提巨款而造成的行将停业的局面。
1937年奉调广州中行,1938年被派往梅县筹建中行梅县办事处,出任主任。汕头沦陷后,汕头中行业务转移到梅县中行,由此梅县办事处升格为中行支行,由黄秉彝出任经理,并担任梅县银行业联谊会会长。
1940年,他主持在梅县丙村、松口、大埔等地开设了多处中行机构,积极配合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城、马来西亚吉隆坡、澳大利亚雪尼的侨汇解付业务,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外汇,支持抗战,成绩显著。
1946年奉调侨乡开平县中行赤堪支行经理,直至1948年退休,1953年在梅县家中逝世。
黄秉彝夫人张龄英,继室何淑英。黄何夫妇生有四子黄延强、黄延博、黄延锐、黄延铮,四女黄梅云、黄馨云、黄婉云、黄绮云。
四子黄秉忠,一生献身于医疗事业。他留学归国后,得到长兄黄秉枢的支持,自开广德医院行医,自任院长。后因医术精湛,为卓越外科主刀,被市政府委任为汕头市立医院院长。
1938年汕头沦陷前夕,他不愿为日本侵略者所利用,贸然率全家回到梅县老家。抗战期间,他先后出任梅县、松口、汤口平民医院院长,为贫苦百姓服务,直至日本投降。回到汕头后,担任市卫生科科长兼市立医院院长,直至1955年退休,1975年在汕头家中寿终正寝,享年83岁。
黄秉忠夫人李采苹,生有四子黄延泉、黄延盛、黄延汉、黄延基,七女黄逸子、黄龙子、黄翔子、黄玲子、黄瑞子、黄鸾子、黄凤子,还收养一女黄秀英。
继配郑丽贞,生有一子黄延深,一女黄会云。养女黄秀英,现名黄子英,为其邻居汕头东湖人李水石之女。
她生父李水石为泥水匠,因工伤病故,全家生计全靠南洋打工的叔叔寄钱回来维持。日本进攻后,南洋不再有钱寄回来,一家六口已陷入绝境,生活无着。她和祖母(广府人)、母亲(吴田人)、姑姑、妹妹、弟弟都在挨锇,八岁那年,被好心的邻居黄家收养了她,并视同亲生。
医药世家,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延寿有方。黄秉忠的长女黄逸子,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日本东京,现年九十七岁。她乐观、健谈,至今思路清晰,老不糊涂,是个侯补的百岁女寿星。她所毕业的上海同德医学院(1918),已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和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在1953年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黄遵楷的后裔甚蕃,且大有作为,如长孙黄延康(黄秉枢长子),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工程系,曾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硕士和伊利诺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他所设计的新加坡中国银行十八层大厦,为当时狮城一景。他一举成名,后担任新加坡工商银行董事、总经理职务。
黄遵楷的曾孙黄锡义(黄秉枢长孙,黄延康之子),英文名为Sidney Michael Hwang(新加坡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译名则为Michael Hwang),出生于澳大利亚雪尼。
黄锡义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曾任职于新加坡外交部,专门处理国际法律事务。作为高级律师,他还担任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为祖国效力。据2000年3月1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名册》公布:“黄锡义,国际贸易法(新加坡)”。黄锡义不仅是大使级外交家,而且还是国际级法学专家。2003年,黄锡义被任命为新加坡驻瑞士大使,兼海牙国际法庭成员,为国际法学界最崇高的职位。
黄遵楷先生满腹经纶,壮志未筹,但是,他的后裔不论是天下为家,还是海天鸥居,不仅生活幸福,而且胸怀祖国,放眼全球,勤勤勤恳恳为祖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被人尊称为通伯、熙伯、恕伯,处处受人敬重,这也是人们对这个忠厚之家的回报。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7:57:37

黄遵宪佚文《像赞》赏析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6 03:48 编辑

黄广昌

    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七(1902年2月14日),时年55岁的黄遵宪为启蒙恩师李伯陶的母亲作《钦旌百寿诰封太宜人李太师母钟太宜人像赞》。《像赞》由其弟遵楷所书,写在李母穿戴太宜人服饰的画像上方(见下图,今由李母曾孙李绮曾珍藏)。全文如下:

http://www.meizhou.cn/comm/NewsImages/M/0803/07/1216f00dcfbf4717b8915c7c0e68fccc.jpg


    维我高祖,称百岁翁,少历艰屯,晚乃亨通;今太宜人,处境略同。知其富贵福泽之克昌厥后,而未知其忧虞憔悴曾集于其躬。当其举案相夫,则夫为梁鸿;及其折葼教子,则子为桓荣。逮于含饴弄孙,则英英济济,为贾氏之三虎,为荀氏之六龙。为蟠根之李,为秉礼之钟。有恒其德,有日卒其容。宜此象服,彰我管彤。岂非诗人之所谓君子,女史之所谓女儒宗者欤?

    大清光绪龙飞二十有八载壬寅岁新春人日

    门下晚学生年再侄黄遵宪拜手敬题

    门下晚学生年再侄黄遵楷拜手敬书

    皇帝钦旌、诰封李母之前不久,黄遵宪还写有《李母钟太安人百龄寿序》(载《黄遵宪文集》)。从《序》中可知李母姓钟氏,21岁嫁与城东盘龙桥李笃生为妻;笃生在私塾教书,身体多病,所得工钱只够用来看病买药;一家生活全靠李母辛勤劳作,艰难维持;待后来,诸孙次第成立,其中,李立吴高中举人,当了知县,家境才宽裕。《像赞》一开头把李母与自己高祖(黄润)相比,同是钦旌百岁,早年经历艰辛而后亨通显贵的人,但可谁知道“忧虞憔悴”曾集于一身。接着写李母敬夫如宾、教子严明,是位贤妻良母。跟着写她“含饴弄孙,则英英济济”,用历史人物贾氏、荀氏比赞李立吴。据《后汉书》载,贾彪,字伟节,举孝廉,有政绩,兄弟三人中最优,时人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时人谓“荀氏八龙,慈明无双”。荀爽在兄弟八人中排行第六,所以黄遵宪以“六龙”拟之。“蟠根之李”,语出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仙李蟠根大”。“蟠根”,盘曲而发达的根系,以喻其子孙繁衍,这里用来赞其夫家李氏。“秉礼之钟”,典出《晋书·列女·王浑妻钟氏》:晋朝钟琰为大书法家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礼仪法度均为楷模,时人称为“钟夫人之礼”,此用以赞钟太宜人。“有恒”四句意谓:而今钟太宜人德行永在,容颜温润,穿上尊者服饰多么得体,得到皇帝旌表又多么荣光。“管彤”即彤管,笔管为赤色的笔,古代女史官记事所用。最后,黄遵宪用最崇高的语言,赞美李太师母是妇女中的“君子”,为人景仰的“女儒宗”。黄在《寿序》中阐述说:“《彼都人士》(《诗经》)之章,且曰‘彼君子女,谓之尹女吉’。女而有君子之德,诗人夸为至荣。余尝语梁辑五、温慕柳,谓《州志》中……别编《列女传》,举二三世族,贤明贞顺,足为女宗者,志其概,以为世范。今太儒人之修德若彼,获福若此……亦足令客民之妇女忘其劳,男子奋而兴矣。”

    黄遵宪对客家妇女的贤劳最为赞绝。《寿序》说:”五岭以南,介乎惠、潮之间者为吾州……而妇女之贤劳,竟为天下各种类之所未有……吾行天下者多矣,五部洲游其四,廿二行省历其九,未见其有妇女劳劳如此者。”所以黄遵宪对李母的赞誉并不是偶然的。《像赞》一篇,千秋万代都知道李母不但是客家妇女之光,也是世界妇女之德范。
http://www.meizhou.cn/news/0803/07/080307069.html

李学源字伯陶,广东嘉应州(梅州市)人。他是黄遵宪家的亲戚, 1851 年为黄遵宪启蒙塾师。黄遵宪成人后一直与他有往还。 1898年,公度先生作己亥杂诗一首黄鹄都非五尺童一首自注:随李伯陶先生谒其母钟太孺人,年九十八矣。伯陶先生尝馆吾家,为遵宪开蒙。 1901年作,见黄遵宪文集页139

《李母钟太安人百龄寿序》pdf下载文章在篇尾
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 清黄遵宪年谱.pdf下载
http://ishare.iask.sina.com.cn/download/explain.php?fileid=10056456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9:19:14

梅城发现黄遵宪家族碑刻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7 21:47 编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11:52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本报讯近日,梅县“黄遵宪纪念馆”、“客家博物馆”文物征集小组会同梅县博物馆前往梅城下市角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下市角“德赞楼”黄氏宗族后裔尚存有关黄遵宪先生宗族墓碑两块,墓志铭一块。分别为:“皇清覃恩诰封太宜人钦命旌褒五代同堂显妣德赞八十五寿黄母李太宜人之墓”,墓址在梅江区东郊金丰村,葬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其墓志铭为长方形青石碑。另一块为“皇清敕授文林郎仙游县知县显考文忠宾门黄公墓”,墓址在梅江区东郊黄坑坡坑里,葬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墓碑为长方形券式。两块墓碑正中阴
刻仿宋字体,字迹清晰、庄重,碑四周边浮雕龙凤图像和水波纹,凤在上,龙在下,形象生动、灵活,栩栩如生;墓志铭字迹清秀典雅。碑刻皆保存完好。上述碑刻不仅记载了黄遵宪曾祖母李太宜人及其子孙从清乾隆至光绪时期,即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一门鼎盛,世代为官的史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变法先驱黄遵宪先生的家道渊源,而且墓碑刊刻了黄遵宪的家名“君仁”,是研究和纪念黄遵宪先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文献和实物佐证。(麦娟娟)
http://www.meizhou.cn/news/0603/12/060312008.html
http://news.sina.com.cn/s/2006-03-13/11528431195s.shtml

wugang 发表于 2013-4-7 19:38:46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8 14:04 编辑

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ubbthreads.php/ubb/download/Number/16006/filename/%E6%A2%81%E4%BB%BB%E5%85%AC.jpg梁任公作黄遵憲墓志中云:
  当吾国二十年以前(案墓志作于宣统辛亥)未知日本之可畏,而先生此书(按指《日本国志》)则已言日本维新之功成则且霸,而首先受其冲者为吾中国,及后而先生之言尽验,以是人尤服其先见黄遵宪病故后,梁启超写了将近2000字的《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于诗格、于人格,高度评价黄遵宪:“先生之诗,阳开阴阖,千变万化,不可端倪,于古诗人中,独具境界”,“士失职者多矣,而独于斯人焉奚悲?悲其一身之进退死生,与一国之荣悴兮相依。”将个人身世与民瘼国是联系起来,这墓铭就呈现了大境界、大志向。

附录:人境庐诗草·自序
    
    余年十五六,即为学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 在伦敦使署 公度自序

梁启超撰嘉应黄先生墓志铭部分节录
嗟乎!古有以一人之用舎系一国之兴亡者,观于先生,其信之矣。先生讳遵宪,世为嘉应州人。”结尾云:“先生之从弟曰遵庚,以状请铭,且曰:‘先兄志也。’启超以弱龄得侍先生,惟道惟义,以诲以教。获罪而后,交亲相弃,亦惟先生咻噢振厉,拳拳恳恳,有同畴昔。先生前卒之一岁,诒书启超曰:‘国中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然则启超虽不文,又安敢辞。铭曰:士失职者多矣,而独于斯人焉奚悲?悲其一身之进退死生,与一国之荣悴兮相依。谓天不欲平治天下,曷为笃生此才槃魄而权奇?谓天欲平治天下,曷为挫铄窘辱拂乱之不已,又中道而夺之?其所志所学,蟠天际地,曾不得以百一自见于时;若夫事业文章之在人耳目者,则乃其平生之所不屑为,然且举九州之骏足,十驾焉而莫之能追。则夫其所旁薄郁积而未发者,又安得而测知?而今也悉随其形神精魄,灰化蜕委,万劫不复而永闭于兹。白日坠兮露滋,杨萧萧兮蔓离离。九原不作兮吾道谁与归?仪型先民兮视此辞。”http://image.wangchao.net.cn/product/1/1236579476694.jpg墓志铭全文在书中,全文很长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wugang 发表于 2013-4-8 01:56:47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8 17:09 编辑

 南汉千佛塔是梅州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在清末被毁坏,残片由黄遵宪先生在世时捡拾,保留在梅州人境庐内,一直未能修复。黄任寰得悉情况后,与彭精一商量修复,残缺部分依照广州光孝寺铁塔为蓝本加以恢复原貌。在东山岃选址修建八角亭,安放修复后的千佛塔,并在旁将黄遵宪的千佛塔诗勒石竖碑。

http://image211-0.poco.cn/mypoco/myphoto/20081031/15/36847649200810311519381791501478579_002_640.jpg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梅州千佛塔与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是同一历史年代的遗物。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计算,第二层有77尊佛、第三层67尊佛、第四层57尊佛、第五层37尊佛、第六层12尊佛,合为250尊佛,四面共计满千佛。第四层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莲花池座上,它们是东方善德佛、南方施坛德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相德佛。第七层是合尖顶,塔旁建有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县足球将军黄任寰
http://hakka.meizhou.cn/Comm/NewsImages/M/1301/30/498e6f7882ea48bc8fe033c7491f1b11.jpg黄任寰戎装像(中)1931年,黄遵宪的孙子黄能立向梅县县长彭精一建议在东校场兴建体育场,这一动议得到彭精一的赞成,但耗费巨大。黄任寰知悉后出手相助,决定由所部士兵以兵工义务修筑,迁移坟地和平整山坡,开辟出一片南北长300米、东西长200米的场地,可设置3个标准足球场。公共体育场建成后,黄任寰倡捐部分经费,并请“南天王”陈济棠拨助5000元,仿照南京体育场大门图案,在公共体育场南端建了一个气势雄伟的大门。这座位于现市广播电视台附近的建筑目前仍保留完好,一些市民通俗地称它为“小天安门”。  东校场公共体育场和附近的民众教育馆成为老梅城的地标性建筑,为梅城的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训练和比赛场地,有力地推动梅县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
  热爱桑梓文化
  保护地方文物
  足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真诚热爱足球运动的人,往往也敬畏文化、尊重地方风物,喜爱足球的黄任寰对整理地方文献和保护文物也极为热心。
  南汉千佛塔是梅州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在清末被毁坏,残片由黄遵宪先生在世时捡拾,保留在人境庐内,一直未能修复。黄任寰得悉情况后,与彭精一商量修复,残缺部分依照广州光孝寺铁塔为蓝本加以恢复原貌。在东山岃选址修建八角亭,安放修复后的千佛塔,并在旁将黄遵宪的千佛塔诗勒石竖碑。
  在整理乡邦文献上,黄任寰倡议纂修《西阳乡志》,虽然该志书最终未能定稿,保留下来的稿本仍收集大量丰富的历史资料,是难得的乡镇一级历史文献。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梅县的修志局先后刊印了宋湘、吴兰修、叶钧等人的诗文集。其本人曾手辑梅州乡贤著作40余种,专人抄写成70余册,其中包含著名词人、学者吴兰修有关经学方面的论著,从未公开面世,是由彭精一从南海学者、学海堂学长曾勉士家中所得。可惜这些文献要么毁在日军侵略香港的战火中,要么在后来的社会动荡中流失。
  黄任寰对自己老家住所的文化元素也精心打造,他所建的郁卿黄公祠除有大量的绘画外,室内外的石柱刻有9副书法精湛的对联。屋旁一纪念其父的纪念亭,竖有一块端溪石碑,由国学大师章太炎撰文,另一位国学大师钱穆书写。如今这块石碑早已隐身人世间,只有那幅少年足球图画和那些古朴的长联,在见证着一位将军身后留下的足球和文化情结。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 ... =1&extra=#pid741978
錢仲聯(1908-2003)先生和錢鍾書(1910-1998)先生
“二錢”與《人境廬詩》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5/09/content_2933569.htm

wugang 发表于 2013-4-8 03:58:08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6-27 11:11 编辑


光绪六年1880年日本谋夺朝鲜,何如璋黄遵宪联名上奏清廷将朝鲜夷为郡县主持其外交以止祸,清廷考虑再三不敢采行。

无奈,提出朝鲜策略。为清驻日公使馆参赞官黄遵宪于西元一八八0年所撰。是年,朝鲜修信使金弘集http://image2.wangchao.net.cn/baike/1336714765445.jpg赴日,遵宪数度与之交换国际关系的意见后,送给他参考。金弘集呈献给国王高宗李熙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5/Korea-Portrait_of_Emperor_Gojong-01.jpg/368px-Korea-Portrait_of_Emperor_Gojong-01.jpg,终诱使一向保守之朝鲜改变排斥洋夷之态度,确认开化之必要性,而使朝鲜脱离大院君锁国政策之范围。

      興宣大院君李昰應(高宗生父)http://big5.cnfol.com/big5/cimg2.163.com/cnews/2007/1/15/200701151112453b58b.jpg

朝鲜策略略谓:「俄罗斯,其幅员之广,跨有三洲,陆军精兵百余万,海军巨舰二百余艘,…顾以立国在北,天寒地瘠,故狡然思启其封疆,以利社稷,自先王以来,新拓疆土,既逾十倍,至于今王,更有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俄欲略地必自朝鲜始矣,…然则策朝鲜今日之急务,莫急于防俄,防俄之策如之何,日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以图自强而已。
1871年美國入侵後朝鮮各地樹立的“斥和碑http://image2.wangchao.net.cn/baike/1336714764861.jpg



      高宗与朝鲜政府遂依朝鲜策略之主张,强调开化自强的方针,新设「统理机务衙门」,派遣优秀人才到清、日两国学习新的文物制度,与欧美诸国也有开放接触之意,遂又激起开化与守旧两大势力的对立与反目,造成政局的不安。 (林秋山)
《朝美修好条约》签字情景。右坐者为金弘集http://a2.att.hudong.com/51/09/16200000031689131548090680342.jpg

黄遵宪本深知:“自强之道,在实力,不在虚饰。”《朝鲜策略》
后半篇的重心于是落在如何自强的问题上。黄氏以其所提出的国策之

确立为朝鲜“自强之基”的根本,而以结约、通商、富国、练兵诸事

为“自强之基”,关键却在学习西法。即如述“富国”之术,便谓之

“苟使从事于西学,尽力而务财,尽力于训农,尽力而惠工,所有者

广植之,所无者移种之”,朝鲜亦可成富国。“既可以图利,又可以

图强”,开国对朝鲜的影响便不只是少受侵害,而是益处极大的“利

害相去之甚远”。黄遵宪因此疾呼,希望朝鲜君臣“早决计”

1880年(光绪六年)5月21日,何如璋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汇报,
“合一切传闻之词”,而作出如下判断:

  窃以为高丽之患不在日本,而在俄罗斯不过,何如璋与黄遵宪的利害计较更多偏向中国,为朝鲜计也落

实在为中国计上。其说曰:“计俄用兵必先高丽,直趋咸镜道。以强

弱之势揆之,高丽必不能支。高丽若亡,蛇蝎之患,近在心腹,中国

岂有安时?”而“英托日人求通互市,而俄阻之”,此举既证实俄有

“虎狼之心”,“中国不早防之可乎哉”;又表明朝鲜若“与各国通

商,尚足为牵制俄人地”。其防俄急于防日说与李鸿章的以日本为防

范重点虽有形势估计之不同,但在期望朝鲜向西方各国开放、以更有

力地护卫中国的终极目标上则完全一致。于是,从中国的安危着眼,

朝鲜的开国也具有减轻俄国对中国的威胁之重大战略意义。

李鸿章10月7日奏折所分析:

  (俄)若吞并朝鲜,即拊我东三省之背,使中国岌岌不能自安。

是朝鲜与我国实有唇齿相依之势,不能无休戚相关之情。当此兵饷两

绌,中国沿海各口尚未能处处周防,断无余力兼顾藩服,以只能就其

力所逮者而利导之。万一俄事稍纾,俾朝鲜得于数年内力扩新机,整

军经武,保卫东隅,未始非中国之幸也。

  这才是何、黄等汲汲关注朝鲜问题、力劝通商自强的本心。我们

固然可以表彰其人强烈的忧国意识,却也无法回避其间的大国沙文心

态。
甲申政变——朝鲜近代化过程中的挫折

事实上,中、朝、日三国在闭关锁国政策崩溃以前,各国国内的进步人士都曾经与西洋文明接触,并试图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将自己的国家推上近代化之路。在外力的影响下,国家开放以后,这些有识之士更是连接当时权力中心的大臣,在国家极度危险的时候,推动了惊天动地的改革开放运动。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1884年朝鲜的甲申政变和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分别是这三个国家在推展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性转折
http://www.1think.com.cn/anecdote/201201/201201171529.shtml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1895年10月8日,朝鲜发生乙未事变,闵妃被日本人暗杀。朝鲜国内的反日情绪空前强烈,亲日的金弘集内阁也彻底失去了朝鲜人民的支持。1895年底,金弘集内阁在日本公使小村寿太郎的指使下,下达了改元建阳、实行阳历(公历)的命令,既而又发布“断发令”,禁止朝鲜男子蓄发绾髻,改从西式装束。这些都极大伤害了朝鲜人的民族感情,激起了各地的反日义兵运动,也引发俄国的干涉,金弘集内阁风雨飘摇。

  1896年2月10日,朝鲜高宗秘密逃往俄国公使馆,史称“俄馆播迁”。俄馆播迁事件改变了朝鲜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亲俄派实力迅速膨胀,亲日内阁立刻倒台。2月11日,朝鲜高宗下令逮捕金弘集等逆贼五大臣,巡检和大批百姓冲入景福宫,擒拿正在朝房议政的金弘集内阁成员。其中内务大臣俞吉浚首先就擒,不过在途经日军巡捕房时为日本人劫走。法部大臣张博、前军部大臣赵羲渊、前训练队队长禹范善以及被日本人救出的俞吉浚等人藏匿在日本公使馆并逃亡日本。度支大臣鱼允中在流亡回乡的途中被认出并被杀死。总理大臣金弘集在面临愤怒的民众时,只表示“为了朝鲜人而遇害是天命”而没有藏匿,随后他与农商工大臣郑秉夏在景福宫被捕。朝鲜军民害怕日军再次来抢人,便在押往俄国公使馆的沿途将金弘集和郑秉夏乱刀砍死。随后二人被暴尸在汉城的钟路大街上,人们纷纷向他们掷石、唾弃、践踏,甚至有人还生食其肉,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派人物被朝鲜人民斥为“八奸”,可见当时民心对于金弘集内阁的失望程度。朝鲜高宗害怕殃及无辜,甚至派兵前往金弘集宅第保护其家属。同时,金弘集内阁实行的大量改革措施也被废除。

  金弘集领导的近代化改革虽然没有成功,但历史前进的车轮无法扭转,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后,实行光武改革,此乃甲午更张之延续。金弘集也于1910年获得平反,被高宗追赠为大提学,赐谥号为“忠献”。

wugang 发表于 2013-4-9 23:28:44

新快报讯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10 00:34 编辑

2012-12-23
收藏周刊记者邱治 实习生杨帅报道 12月20日下午,新快报记者获悉,一个具有岭南特色的大型电视鉴宝类栏目《寻珍问宝》举行了签约仪式。书画家温尚光、版画家郑爽、广州美院教授李正天、广东工艺美术大师刘文等名家都出席了这次签约仪式。这个节目不久将与观众见面。
  据介绍,《寻珍问宝》是一档兼文化、娱乐、公益与艺术品投资、艺术品鉴定、收藏与交流于一体的权威性的节目。节目是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艺术品鉴定评估广东工作站、深圳文华藏宝馆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电视台快乐益智频道联合打造。
  据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吕少民介绍,作为广东省首档大型电视鉴宝类节目,《寻珍问宝》具有浓郁的岭南本土特色,他说:“广彩、广绣,佛山陶艺等等广东传统工艺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却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淡化,我们工作站地处广东,就应该为广东做点事,推广岭南文化。”http://news.xkb.com.cn/shoucang/2012/1223/242464.html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