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客家的源流与总体概貌初探
增城客家的源流与总体概貌初探作者:王李英 2010-12-07 点击数: 2474 字体:[增加 减小]
近十多年来,增城客家研究得到增城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年8月21至23日,由增城县人民政府支持赞助,增城电大与华南师大中文系联合主办,在荔城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饶长溶、谢留文、民族研究所罗美珍、暨南大学詹伯慧、李如龙、陈延河,华南师范大学周日健,中山大学傅雨贤、张维耿,深圳大学张卫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谢栋元,香港中文大学张双庆、万波,香港理工大学刘镇发,台湾彰化师大罗肇锦,旅美学者饶秉才,以及日本、泰国等地共50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会后,出版了论文集。1995年,新编《增城县志》把增城客家话(含程乡话与长宁话)载入了史册,并出版了客方言专著《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深圳大学客家学会把增城客家列为研究课题之一。该学会会长、深圳大学张卫东教授与副会长刘丽川教授曾多次到增城调查考察,并已写出或正在写长篇论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客家文化研究专委会主任、《广东客家史》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韩国大田大学文智成教授,著名歌唱家饶荣发先生以及深圳宝兴木器制品厂杨橙双董事总经理等都曾多次到增城考察客家文化或观听客家山歌演唱。香港崇正总会沈筱蓉秘书、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谭光教授、《崇正导报》老冠祥、朱保慈主编,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刘波会长、萧子昌秘书长,《客家人》杂志李慧娟主编、陈萍副社长等专家曾亲临指导派潭客家文化风情节,并给予很高评价和深情的鼓励。
我有幸参与新编《增城县志》和续编《增城市志》的编纂工作,并多次参加客方言研讨会、陪同专家学者到客家村落作调查研究,得益良多。现把自己的点滴收获汇报如下,盼方家与乡亲们指正并补充。
一、历届《增城县志》对客家居民点的记载在增城现存的史籍中,最早记载客家居民点的是编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的《增城县志》,其卷一《舆地》记载了一些村落为英德人或英宁人(英德、长宁人)所居,这些村落便是客家人居住的村落。摘录如下:
庆福都 在县西附城五里。编户四图,统村二十有六:径下,今英德人居;陂下,今英德人居;百花林,今英德人居。
金牛都 在增江之东,自陆村至老虎滩界,去县六十里。编户四图,统村三十有六:新围,英德人筑而居之。
合兰上都 在县南二十里。编户十图,统村四十有四:钟冈,有英宁人插居。
按族谱查考,康熙二十五年前到增城的客家人,已远远超过县志的上述记载。
编于乾隆十九年(1754)的《增城县志》卷三有《品族。客民》一节,记载了客家人于明末清初迁入增城的情况:“自明季兵荒迭见,民田多弃而不耕。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维艰。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当清丈时,善税之占业者浸广,益引嘉应州属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而杨梅(今派潭)、绥福(今福和)、金牛都尤多。”“各都客民占居之地,旧志载有百花林、径下等十余村。自后错处峪峒间,或十余户,或数十户,建约筑围,不下百余所。”接着又抱怨说:“不应使居住荒村。其继也,又不应使分别立约,遂至根深蒂固,而强兵夺主之势成。”可见当时对客家人的迁入,很是想不通。该志《区宇·里廛》记载了客家人居住的村落:
庆福都 旧统村二十有六:百花林,客户;径下,客户;柯岭,客户;峪尾,客户。今增村一:茶山,客户。(笔者注:客户,古代指佃户。《晋书.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也指非土著的住户。《新唐书食货志》二:“此州若增客户,彼郡必减居人。” 增城的客户则指入增插居的客家人,古今对照可知:凡注明“客户”的村落,均为客家村。)
金牛都 旧统村三十有六:马料,今多客户;新围,客户;迎梅,客户。今增村四:------大寺坑,客户。
崇贤都 旧统村十有九------今增村十五:------山口,客户;九兴,客户;周田头,客户;大坑,客户;西坑,客户;丫髻山,客户;新宁,客户。
杨梅都 旧统村三十有四:祭下,客户。今增村八:------铜壶岭,客户;百丈,客户;车峒,客户;玉枕拖罗,客户;蕉坑,客户;梅峪,客户。
绥宁都 旧统村二十有二------今增村九:------罗峒,客户;兜谷岭,客户;朱盆园,客户。
清湖都 旧统村三十有九------熊罴岭,客户。今增村六:------庄子,客户;列石径,客户;白楼,客户。
合兰上都 旧统村四十有五------钟冈,客户。------今增村七:- ----- 清塘,客户。
云母都 旧统村二十有九------乌峒沙厂,客户杂居------今增村七------长兴围,客户;细山,客户;罗塘,客户。
绥福都 旧统村四十有五------罗布峒,客户;白木,客户杂居;古朗,客户杂居;郁峒,客户;朱冈,客户。今增村十四------翟田,客户;九龙围,客户;麦村,客户;发昌,客户;隔山,客户;梅园,客户;永安,客户;苍子,客户;大涵,客户。
据本人的统计,上述所列的客家村落(含粤客杂居村)有71个,占全县366个村落的19.4%强。这些村落全都注明“客户”二字。“客户”、“客民”是当时官方对客家人的称谓。
编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的《增城县志》所记载的客家村落又有所增加:
庆福都 统村二十七------林田泮,今为客民葺居;------附客户:百花林、曽隆、浸木凼、鸡怎岭、曽村、罗塘(如百花林)、曽田头(入增隆)、鸡母笼 (附上都新村)、菱塘、茶山、陂下(如柯岭)杨溪(入庵前)。
金牛都 统村四十八------大步口(即大塘)、流杯、勒竹、马料,以上四村客民杂处。------附客户:迎梅、银场、埔峒、平安、马鼻岭、大寺坑。
崇贤都 统村四十三------附客户:周田头、大坑、西坑、丫髻山、新宁围、九兴山口。
杨梅都 统村三十四------附客户:高滩、双头、学地、铜壶岭、百丈、石龙头、大埔、小径、玉枕、蕉坑、梅文峒、拖罗、田尾、榄树下、戴贝、大峪、祭下、龙圳、大田围、三丫车、水贝。
绥宁都 统村四十六------附客户:罗峒、兜谷岭、朱盆园。
清湖都 统村四十二------附客户:熊罴岭、白楼、庄子(今分为上中南北等约)、厅下、隔山、宋家庄、窝园、大田、翟峒、径贝。
合兰上都 统村四十八------附客户:郑村约、清塘约。
云母都 统村二十九------附客户:墩冈、西井、凤岭、深陂、长兴围、细山、罗塘。
绥福都 统村五十九------附客户:罗布峒、白木、古朗、郁峒、翟田、九龙围、麦村、竹山、发昌、隔山、梅园、永安、苍子、大涵。
据上述统计,全县376个村落,客家村(含粤客杂居)有86个,占22.8%。当然,这肯定是不够全面的,散落在偏僻山区的客家村落,官方是难以统计的。
二、增城客家村落的开居简况据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增城县志·人口卷》所载79个姓氏364个村庄的开居历史以及最近修志所收的族谱查考,较早迁入增城的客家先民是古成之的租父古全望,于南汉大有七年(934)从广东河源迁至福和古屋。在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所载的130多个客家姓氏中,古氏是比较突出的姓氏之一,据载:古氏自周太王迁歧称古公,其后遂以为姓,世居歧梁间。唐时有古应云,为迁于江西之始,五代至古蕃,有六子,当五季之世,中原扰攘,遂南迁岭表(岭南),四子全望居增城。全望生三子,长子綖绶复迁河源,生子成之”(《人物卷》记载,古成之,本惠州河源人,五季末,避地增城)。“今粤中古氏,皆成之一派也。”现居增城的古姓主要分布在福和老古屋、新古屋、田心围、圳下、社角与增江街古屋等地,实是“成之一派”。
下面是目前所搜集到的增城部分姓氏的开居简况:
开居始祖 开居地点 开居年代 何地迁入
古全望 福和古屋 南汉大有七年(934) 河南—河源
邓玉珍 派潭围园 明弘治十四年(1501) 福建汀洲
郑明生 派潭双头 明正德十年(1515) 广西
潘仲和 高滩上塘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 福建—新丰
郑英玉 正果西湖滩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博罗大罗陂
罗永(国)昌 荔城三联钟冈 明万历二年(1574甲戌) 韶关竹沥村
罗元魁(捷) 派潭罗黄洞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 江西—新丰
朱和家 派潭牛轭曲 明万历二十七年 新丰沙田
罗树生 荔城爱群田心围肚 明万历四十八庚申(1620) 新丰—龙门
陈吉祥 正果簕竹约 明天启五年乙丑 程乡溪南围
廖坑村 (1625)
郑鸿宇 小楼乌石田 明崇祯十三年(1640) 嘉应州
赖思任 小楼黄贝岭 康熙元年(1662) 福建—英德
王珍玉 正果吓尾 康熙元年 梅县松源
王邦彩 正果大冚老屋堂 康熙四年 梅县松源
(参与虾尾开居)
罗宏升 杨梅都灵山约
樟洞坑大份田 康熙三年甲辰 兴宁
温英娱 派潭马村 康熙四年(1665) 河南—英德
夏成集 派潭九子坑 康熙四年 长宁(新丰)
黄潮海 派潭密石 康熙五年 新丰黄屋角
温英庄 派潭石龙头 康熙九年(1670) 河南—英德
温英华 高滩热水 康熙九年 河南—英德
邱山桂 江坳赤岭 康熙九年 五华和平章山村
王增祚 正果珍珠冚 康熙十年 梅县松源
王邦英 同上 同上 同上
王邦鼎 同上 同上 同上
王邦澄 同上 同上 同上
王邦海 同上 同上 同上
范云浩 镇龙福洞 康熙十年 紫金
刁玉道 正果刁韩村 康熙十年 龙川
赖思全 派潭利径 康熙十一年 福建—英德
赵世周 派潭潮山 康熙十五年 长宁(新丰)
赵世俊 高滩山枣坛 康熙十五年 长宁(新丰)
吴仕标 荔城隔水龙 康熙十五年 江西
练金声 荔城蚬壳陂 康熙十七年 福建—兴宁
汤士升 派潭车洞 康熙十九年 福建莆田—新丰
张涌廷 派潭佳桐岭 康熙二十四年 福建—曲江
黄荣广 朱村京山 康熙二十五年 紫金_龙川
王召荣 银场岭咀头 康熙二十六年 梅县松源
王召升 银场岭咀头 康熙二十六年 梅县松源
赖日祥 派潭灵山 康熙三十年 平远
陈如兰 福和坳头 康熙三十四年 蕉岭
罗维廷 崇贤都大坑约沙坑村 康熙年间 新丰
罗渭飞 清湖都蒌园 康熙中期 兴宁大坪
罗成益 清湖都蒌园 康熙中期 兴宁大坪
魏开盛 福和凤池 康熙中期 紫金
林元友 永和厅厦围 康熙三十九年 福建—惠州
郑永任 荔城田心围 康熙四十年(1701) 兴宁—博罗柏塘
郑荣初 小楼竹坑上塘 康熙四十一年 嘉应州
马群良 荔城西瓜岭 康熙四十四年 福建—兴宁
钟日烈 镇龙旺村 康熙四十五年 福建—梅县
邹上英 派潭刘家 康熙五十一年 长宁(新丰)—博罗
谢繁锦 中新光墩 康熙五十三年 福建—紫金
钟勤创 福和塘尾 康熙五十三年 兴宁
彭仕俊 荔城彭屋 康熙五十四年 紫金
石建洲 派潭何大塘 康熙五十五年 兴宁
赖君佐 荔城湖塘埔 康熙五十六年 福建永安—紫金
罗奇任 百湖庄环阁村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 紫金茜坑
罗奇锦 百湖庄钵岭 康熙五十七年 紫金茜坑
罗奇位 百湖庄乌火岗 康熙五十七年 紫金
罗奇彩 百湖庄马石、牛眠地 康熙五十七年 紫金
王锦辉 东汾宝贝冚(茅背冚)康熙五十七年 梅县松源
王钦辉 东汾宝贝冚 康熙五十七年 梅县松源
何 绍 荔城亭子岗 康熙五十九年 惠州
王自炽 正果白面石 康熙六十年 福建—梅县
高应风 永和鸭春岭 康熙六十年 兴宁
林应捷 荔城流杯 康熙六十年 惠阳
黄相弻 永和荔枝园 雍正六年(1728) 江西_龙川_兴宁
林文耀 中新余家坑 雍正十年(1732) 福建—紫金
郑伯隆 福和郑新村 乾隆二年(1737) 从化
赖廷爵 荔城湖塘埔 乾隆五年 福建永定
朱荣球 荔城张山冚 乾隆十六年 兴宁
刘启瑞 正果牛尾冚 乾隆二十一年 惠阳八丘田
赖柏有 正果麻冚 乾隆年间 松源正家
蒋德良 中新花冚咀 乾隆三十年 紫金
郭能定 福和池岭 乾隆三十一年 嘉应州
蒋德恭 镇龙九楼 乾隆三十五年 紫金
蒋德端 中新梅园 乾隆三十五年 紫金
曾佳公 小楼秀水
罗塘 狮岭 乾隆三十六年 长宁(新丰)
刘闰章 正果灯心冚 乾隆四十二年 博罗
罗汝瓒 正果灯心冚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河源
谢盛达
盛进
盛洪 乌头石 咸丰末年 海丰—博罗
成挺职 荔城堂厦 光绪十三年(1887) 兴宁
罗剑虹 永和镇 大革命时期 兴宁
增城客家的姓氏有90多个,上述仅30多个,占三分之一左右,同一姓氏的开居情况也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查考。望各知情人士提供族谱资料,使之完善起来。
从上述极不完全的列举中,可见在北宋之前已有客家先民古全望家族从河源迁入福和古屋,这属个别移民。明代,有邓玉珍、郑明生、潘仲和、郑英玉、罗永(国)昌、罗元魁(捷)、朱和家、罗树生、郑鸿宇等9个家族迁入,那也不成气候。但大批的客家人是清康熙至乾隆间迁入的,正如刘丽川教授所指出的:增城客家大部分是第四次迁徙时期进来的,其中在康熙八年“展界”前“悄悄至”的也是少数,只有赖思齐、王玉珍、王邦彩、罗宏升、温英娱、夏成集、黄海潮等7个家族。大部分是康熙八年部分展界,特别是康熙二十二年全面展界至乾隆年间迁入的,据上面所列则有温英庄、温英华、邱山桂、王盛祚等五十多个家族。道光以后迁入的只有三几个家族。
三、增城客家的总体概貌下面介绍增城客家的总体概貌:
(一)来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
从省份看,来自河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以福建为多。从广东省内看,有来自东部嘉应州(梅县)、蕉岭、平远、兴宁、惠阳、博罗的;也有北部新丰、河源、紫金、英德等地的;还有广州郊区的。以新丰、梅县居多。由于来源广泛,客家人从原居住地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与习俗,可为专家们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是当地很好的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例如,在建筑方面,就有不同的风格。例如:中新冈埔的围龙屋,据张卫东、刘丽川教授的考察,与梅县的围龙屋是完全相同的,可惜已非常残破,急待修葺保护。此外,各镇的客家村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正果洋有四角楼,村的四个角有炮眼,寓居住防卫于一体。竹坑在围村的东头建有八角楼,从八个角度护卫全村。银场高排村在村前建有围墙,两端有“斗方门”,锁上门,全村严严实实,也是寓居住防卫于一体。有的村有后龙山和半月形鱼塘,有的沿河溪而建,只有后龙山,没有鱼塘。还有的是茶壶耳屋(或叫锅耳屋,但锅耳较小,与本地村典型的锅耳屋有别)。祖祠(阿公棚)有两进也有三进、七进的。坳头陈姓与竹坑张姓祖祠,在神台后面还有一小门,说是留后路、留后代,实际上可能也与防卫有关。冈埔是从坳头分出去的,原从紫金迁来,但冈埔村保留了梅县围龙屋的形式,而老屋坳头村则是珠三角地区的长方形围屋,据说与风水(地理环境)有关。冈埔的围龙屋是半月形的,与村前的半月形鱼塘以及较远处的半圆形的山脉,刚好形成小圆形和大圆形;而坳头的村前,是长方形的龙山,加上村民植树造林的巧妙安排,看上去就像是舞动的龙,这真是一种巧妙的艺术造型,充分反映出客家人的建筑智慧。派潭石屋的建筑就更加气派而富有特色,全村青砖到栋,祖祠是七进的,村民的住地由祖祠两侧向左右延申,预示着不断发展,村头还有炮楼护卫,据说已采取有效措施修整保护。
增城的客家山歌丰富多彩。山歌就有四句板与五句板之分,有过山拉、松口调、圣公调还有采茶调、黄牛歌等等,其中竹板山歌与闽西竹板山歌的曲调和形式几乎一模一样。还有对联、谚语、童谣、迷语等等,既有客家人的共同特点,也有地方特色,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自强不息,贡献突出
这是客家人的共同特点,增城客家在这方面毫不逊色,具有多方面的突出表现:
1、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客家人刚到增城时,是“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但不久,已“占业渐广”、“所居成聚”。客家人在荒无人烟、虎狼出没的地方披荆斩棘,建祖祠、建围村、开梯田、架桥铺路、经营圩镇。看看那些排列有序的客家古村落;看看福和、派潭、小楼、正果等山区用石头垒砌起来的一级一级由山下直到半山坡的梯田,看看那些蜿蜒曲折的山间石板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年的客家人开山劈岭比起二十世纪60年代的大寨人营造大寨田,不知要艰苦多少倍。客家人硬是用锄头镰斧把增城最边远的山区开辟成美好家园,在增城的建设史上功不可没。
增城的客家人中,流传着“人怕失志,树怕剥皮”、“人穷志不穷”、“勤起三朝当一工”、“男人百艺好随身”等民谚。除勤耕苦种之外,打铁、补锅、泥水木匠、竹篾手艺、理发裁缝等,什么都干,人尽其才。还有的靠读书求出路。通过刻苦读书,学有所成的人不在少数。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增江街湖塘埔村人。他就是自强不息、学有所成的典型例子。其租父锦儒早逝,祖母梁世29岁守寡,靠打柴卖菜抚养三孤儿。其父亲圣扬66岁去世,生五子,际熙最小,为圣扬侧室何氏所生。何氏29岁守寡,子女俱幼,率之与梁氏同居室,自饮食起居以至沐浴便溺,全力关照梁氏。夏则扶至树阴纳凉,冬则扶至墙角晒太阳,自己则纺织于旁,以顺承色笑。此时际熙刚入私塾,何氏日必亲送至塾,夜则灯下陪读,有空就泣述先人言行及身世艰虞事,以策励际熙。所以际熙发奋读书,于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国史馆纂修,晋升为总编。辛亥革命后,移居香港,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与国学研究。民国二年任香港大学教授兼首任中文系主任。民国十年创办香港崇正总会,连兼一、二、三届会长。民国十二年创设学海书楼。编著有宣统三年《增城县志》、《清史大臣传》、《赤溪县志》以及客家学的奠基著作《崇正同人系谱》等。特别是在传承客家文化方面,贡献更为突出。他是罗香林的前辈,所编著的《崇正同人系谱》,比罗香林1933年出版的《客家学导论》早8年,比1950年出版的《客家源流考》早25年。其内容涉及到客家源流、语言、人物等各个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黄轶球(1906~1990),小楼二龙欧福田村人。父亲是位爱国华侨,从小受父亲的熏陶。1922年从马来亚回国读书,刻苦学习,在广东国民大学毕业后,赴瑞士留学,后入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班攻读。“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回国,在广东国民大学任教授。从教五十多年,历任广东国民大学文学院院长、省立文理学院教授、法商学院与法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副主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副主任等职。懂英语、法语,著作有《金云翘传》、《宫怨吟曲》、《最新欧洲文艺思潮》、《越南汉诗发展的渊源与成就》、《试论屈山翁及其创作》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东西方文学、比较文学、越南文学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王安民(1926~1991)正果高排村人。自幼聪慧,勤于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回家乡担任党支部书记。抗战胜利后,入广州国民大学附中、中山大学农业经济系深造。50年代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员、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工作三十多年被评为政治经济学教授。
2、爱国爱乡,热心文化教育与公益事业
在宣统《增城县志·人物》卷中,入传的客家知名人士有10多人。如:“王国麟,贤都蔗埔人,岁贡生。任灵山县学、教谕。笃信好学,至老不倦,为人外柔和而内警敏,能任事。在县营建王氏宗祠,事甚艰而维持调护,终底于成。邑中建同文义学、兴文书院、秀水书院、文见龙社学,皆其经营之力,为多人咸称为毅士。”
“王见龙,号书田,白面石人,恩贡。幼失怙,事母孝。”“稍长,嗜学,苦无资,樵牧行坐读书不辍。一日途遇同邑王定璋。异之,询其姓字及家世,始知为故人邑附生愷园幼子。乃招之就学,不受脩脯,且时助之膳。见龙学业,定璋实栽培成之,后设馆授徒,多造就贫乏子弟,皆体定璋意也。生平尤笃友,爱乐施。------尝曰:‘以金钱贻子孙,不若以诗书教子孙’。”
“郭逢源,字庆霖,号澄澜。池岭人,增贡生。天资聪敏,博学能文,授徒讲学,能笃孝友、尚节俭,以身为教。乡里有反是者,必严词训诫,人皆敬而畏之。福和旧有文会,因事纠葛势成离析,逢源委曲维持------复倡设西成文会,专课词章之学。乡僻孤漏,以变风雅。”
“何天珍,字敬堂,上都亭子冈人。赋性浑厚精明,幼时邻里老成皆称赞之。及壮,业商贾------遂致巨富。生平乐善好施,凡造桥筑路诸举,多自出资,无少吝。道光甲辰倡建同文义学尤赖其力。”“吴大邦,字殿屏,隔水龙人。父元瑞,家富厚而好行其德,曾建新桥、三甲水桥二度,砌石路数千丈,行旅称便焉!年逾百岁,夫妇齐眉,同堂五代,子孙一百余人,擢科甲、列庠序者二十余人。大邦,其第六子也,道光庚子恩科武举,性刚直,勇敢有为,尤以振兴文学为己任。道光甲辰,邑中建同文义学,大邦实始终其事。”
郑嗣文(即郑景贵),号慎之,郑新村人。父兴发,因家贫,只身出南洋谋生活,音问久绝。奉母命往寻其父。在南洋小霹雳岛随父经营工商业,四十岁时已挤身富商行列,又投资开采锡矿,成为矿业巨子,见义勇为,为侨胞解困扶难,兴办学校,在华侨中拥有崇高威望。英国当局授予其“甲必丹”武官职衔,协理华侨事务,侨民和睦。“由是位望益隆,资力益厚。日积月累,其富遂冠诸岛。而性和厚,尤乐施与仗义之声腾于中外。李鸿章督直隶,值水灾,贻书嗣文,即助以巨款,而归其善于所亲。鸿章请以朝,以“急公好义”表其闾。张之洞督两广,有法越之役。嗣文出财赡军,事闻,得旨赏二品衔,并封赠三代。
朱简同(1883~1940)派潭牛軛曲人。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民国初年曾任增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校长。为人正直、善良、善诗文,颇得群众称赞。1921年,经民选任增城县长。时值军阀混战,有一支军阀部队路经增城,要县长三天内征民夫三百随军。简同挂印回乡,致力教育事业,后出任增城第二区(派潭)区立小学校长。曾赴南洋募捐款项,建教室、教师宿舍、图书馆等。后改任校董会董事长。“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被选为派潭地区抗日救亡会后援会长,同年冬,出任增城县救济院长,主持救济伤员与难民抚恤工作。
王雁门(1882~1952)正果白面石人。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后又继承父业,任私塾和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抗战爆发后,教育学生投笔从戎,鼓励儿子王国祥组建人民自卫队,这支队伍,后编为“铁石队”。1938年10月,日军侵入白面石,中国守军独立二十旅二营在黄沙凼老虎石山与日军打了一场硬仗,毙伤日军100多人,中国守军伤亡200多人。雁门不忍烈士暴骨山野,发动村民出钱出力。收殓烈士尸骨,建立墓地与抗日烈士纪念亭。亲自撰联:“黄种图存,群英救国;沙场战死,烈士流芳。”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1945年,东江纵队指挥部和指挥部的电台就设在他家的沙梨园。同年6月,他被邀参加广东临委与东江纵队政治部在罗浮山召开的增、龙、博各界民主人士座谈会。1946年后,国民党军队以“剿共”为名,焚烧了他的沙梨园和100多间民房。他更义愤填膺,坚决走共产党指引的革命道路,被国民党当局通辑,在增城王家祠遭国民党搜捕,脱险后到香港,写信鼓励儿子说:“酒肉之奉,非孝也,坚持革命为孝;晨昏定省非孝也,救国救家为孝。”
郑中均(1914~1977),郑景贵,20岁时应伯父(郑景贵孙)的要求协理香港企业而停学,任广海记物业公司司库,后升为总经理,伯父去世时立下遗嘱让他担任广海记永远经理。抗战胜利后与友人合股经营新的士车行和华昌隆士多公司等企业。40年代后期,任旅广增城商会会长及香港中华总尚会委员。热心公益事业,曾连任香港北角街坊福利会理事长20年,任内建成一幢六层楼会址。60年代迁居,仍任永远会长。又被推选为各区街坊联合总会副主席、南华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50年代任香港儿童安置所三届主席、两届会长专门从事收养、教育流浪儿童的工作,因此而多次获得奖牌、奖状。1949年后,发起建立旅港增城同乡会,因热心捐资出力而德高望重,至1972年,17次换届而长期被选为理事会成员、先后任三届理事长。1972至75年,任同乡会有限公司副会长,后被推举为永远荣誉会长。1963年创办政府津贴学校,为增城子弟提供学习场所,被任为校董会主席。该校扩展至18个教学班,1500多人。中钧去世后,其夫人郑黄月芳及后代,继承中钧遗志,捐资给家乡。在荔城建成郑中钧中学,1990年落成。
3、勇于为正义事业牺牲
石达开是派潭河大塘人,为谋生计到广西贵县落籍,跟随洪秀全起义,战功赫赫,被封为翼王,后被清军杀害。
郭继枚(1892~1911),福和官塘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务边埠,1910年夏,加入同盟会。1911年初,结婚仅三天即回国参加广州起义,奋勇争先,在双门底(今北京路)只身炸毙八名清兵后,不幸中弹牺牲。成为闻名中外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郑贵章(1912~1939),原籍荔城五星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1934年,毅然与李东林等人回增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后成为第七区(福和)民众抗日自卫团骨干,1938年10月任福和民众抗日游击队常备队队长,11月参加乌石尾坳狙击战,击毙日军10多人,使民气大振。39年春,游击队改编为六十六军随军杀敌十一中队,贵章仍任常备队长。在大鱼头山战役中,他手执左轮枪、挂着望远镜,沉着指挥,多次击退敌人进攻。不幸中弹,牺牲后,仍背靠大树,神色凛然,年仅28岁,被称誉为枪弹打不倒的英雄。
还有、张冠雄、钟西容、萧光星、钟若潮、刘华等,在增城的土地上为保卫祖国和维护正义而牺牲的客家人,难以枚举。
4、参与政事,发挥中坚作用。
古成之(968~1038),于宋雍熙二年(985)中进士受阻,端拱二年(989)再中进士。初调元氏县县尉(今属河北)才能卓著改知青州益都县(今属山东省)以爱民为本,各事成功。淳化三年(992)任秘书省校书郎。后知绵州魏城县,在战乱中运米救济灾民,使数千人得以生存。再知汉州绵竹县,政绩显赫。
黄国梁(1898~1978),欧福田村人,13岁随母到南洋读书。1917年回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十二期十二期步科。毕业后,投粤军第一师,任教官排长等职。 1923年后,历任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处长、营参谋主任。曾2000精兵大破陈炯明部数万之众。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十四团团尉、代团长。1937年抗战开始,出任国民革命军十四师师长。曾参与徐州会战,取得重大成果。后晋升为三十七军军长。1940年初,出任六十五军军长,三次参与指挥粤北战役,保卫了广东临时省会韶关。1946年后,先后任国民党整编六十四师师长、第二军军长、广东省保安副司令、海南警备副司令、台湾“国防部”高参。
陈李中(1922~1993)派潭鹅兜村人。1939年春,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宣传队,5月参加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增城队,后任梅都分队长。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派潭教育支部书记、派潭区委书记。1945年后,历任增城县委、增龙县委委员,中共江北委员会常委、副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兼任增龙县委书记、增城县委书记和二团六团政治委员。1949年,任东江第三行政督导处主任兼增城人民政府县长,并督导增、博、龙、从、花县佛冈各解放区。随后,历任中共从化县委书记、东江军分区独立第七团政治委员、河源县委书记、粤东区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副秘书长、潮安县委书记。1955年后,历任石油工业部抚顺第一建筑安装公司经理、石油工业部第一工程局局长。1960年参加松辽会战。1962年任石油基建司副司长、司长。1966年任四川气田会战领导小组副组长。
1949.8~1959.1.在增城任县长、县委书记的还有:罗声(外邑)、徐文(外邑)、王国祥(本邑)、王达宏(外邑)等,都是客家人。七、八、九十年代在增城任县(市)委、人大常委、政协第一把手有六、七位是本邑的客家人。直至今天,在增城担任局(科)以上领导职务,以及出外工作的高级干部、大学院系领导、专家教授、企业家等,难以枚举。
客家人的突出贡献,赢来了平等友善的目光。这正是客家人能在增城站稳脚跟并有所作为的根本原因。客家人应该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迈开脚步,创造今天和明天的更大辉煌!
说明这一点,丝毫没有贬低广府人及广府文化的意思。增城建县近两千年,客家先民到增城从古全望算起也只不过一千年左右。广府文化在历史上是主流文化,历史的记载清清楚楚,无须赘述。当然,自清康熙年代以来,由于客家人的大量进入增城(曾有人埋怨有“强宾夺主之势”),客家文化不断繁荣发展,已汇入到主流文化之中,与广府文化和谐共处于增城的群体之中。我们说增城地区的文化主要也是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当然还有畲族文化)。上个世纪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增城文艺刊物,都是两种文化并行的。只是九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大潮的冲激下,客家人大批从山区涌向城镇流动,客家山歌的演唱阵地从大山大岭缩小到增江河边的草棚当中,往往只有几十个退休老人在唱。年青人不会唱也不爱唱了,甚至有乐于说粤语而不喜欢说客家话的情况,另令人焦虑。客家古村落又到了日渐残破令人担忧的状况。客家文化大大被削弱,甚至到了要抢救的地步。这也正是客家文化能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原因。
(三)有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语音系统
一是程乡客家话,另一是长宁客家话。这在增城客家地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程乡是梅县的旧称,又称嘉应州。程乡话与梅县(今属梅州)话接近,主要是声调的调类、调值相同;声母、韵母稍有差异。长宁是新丰的旧称,长宁话与当今的新丰话接近,主要是声调的调类、调值相同,声母、韵母稍有差异。程乡与长宁两种客家话语音的主要差异有两方面:
1、声调的差异:
(1)程乡话阳平调值是低平调11,长宁话的阳平调值则由低到高24。例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知 提 体 第 惕 敌
程乡话 ti(44) t’i(11) t’i(31) t’i(53) t’it(1) t’it(5)
长宁话 ti(44) t’i(24) t’i(31) t’i(53) t’it(1) t’it(5)
(2)古全浊上声字在程乡话中与普通话一样读去声,而在长宁话中有50%以上仍读上声。例如:(一律按国际音标拼音):
例 字 : 惰 户 造 待 妇 办
普通话 tuo(51) xu(51) tsau(51) tai(51) fu(51) pian(51)
程乡话 t’o(53) fu(53) ts’au(53) t’oi(53) fu(53) p’an(53)
长宁话 t’o(31) fu(31) ts’o(31) t’o(31) fu(31) p’an(31)
(3)古全浊去声字在程乡话中与普通话一样大部分读去声,在长宁话中大部分归入上声。例如:
例字 万 电 件 大 豆 夏
普通话 uan(51) tian(51) kian(51) ta(51) tou(51) cia(51)
程乡话 man(53) t’ien(53) k’ien(53) t’ai(53) t’eu(53) ha(53)
长宁话 man(31) t’ien(31) k’ien(31) t’ai(31) t’eu(31) ha(31)
(4)古次浊去声字在程乡话中大布分读去声,在长宁话中大部分也归入上声。例如:
例字 庙 路 浪 酿 利
普通话 miau(51) lu(51) lang(51) niang(51) li(51)
程乡话 miau(53) lu(53) long(53) niong(53) li(53)
长宁话 miau(31) lu(31) long(31) niong(31) li(31)
2、韵母的差异
(1)程乡话读au韵母的字,派潭话读o韵母:
例字 程乡话 长宁话
褒 pau(44) po(44)
保 pau(31) po(31)
毛 mau(44) mo(44)
刀 tau(44) to(44)
帽 mau(52) mo(31)
桃 tau(11) to(24)
劳 lau(11) lo(24)
早 zau(31) zo(31)
臊 sau(44) so(44)
(2)程乡话没有撮口韵,长宁话有撮口韵。例如:
例字 程乡话 长宁话
鱼 n(11) ny(`11)
语 ni(44) ny(44)
于 yi(44) y(44)
(3)程乡话没有介音u,长宁话有介音u。例如:
例字 程乡话 长宁话
瓜 ka(44) kua(44)
关 kan(44) kuan(44)
宽 k’on(44) k’uan(44)
怪 kai(53) kuai(53)
惯 kan(53) kuan(53)
刮 kat(1) kuat(1)
------
还有声母的差异,不再赘述。原广东中国语言学会会长、暨南大学詹伯慧教授指出:精心描写和分析这两种客家话的差异,“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增城客家方言,乃至于认识整个客家方言,都具有重要意义。”(详见《增城方言志.序》(第二分册王李英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种语音系统是根据历史来源和语音的实际情况划分的。也有人按地域划分成派潭客家、正果客家、福和客家等等。派潭在历史上称为杨梅都,因此可能有老人按地域,把派潭客家话称作杨梅话(笔者没有听说过)。看来按历史来源分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客家话,只要来源相同,他们的方音就基本相同;相反,即使同住一村,来源不同,方音也有差异。
也有处于两种语音系统之间的,被称为“半长宁”。如小楼竹坑、蔗埔等地本来自梅县,现讲话接近长宁音;也有本来自新丰,因接近操程乡话的人群而讲话接进程乡音的,如增江街棠厦村,福和新围村、联安村等地。至于派潭鹅兜陈姓与万能烧瓦岭等几个陈姓被认为是讲“杨梅话”的自然村。笔者曾询问过一些老人,说他们本从正果麻笼都田迁入,原来说程乡话,后受长宁话的影响而说成半长宁。最明显的是“饭”字仍跟程乡话一样读“贩”,而不读“反”。
从目前各地专家对广东客家方言调查所得的资料来看,按声调可分为三种类型(详看调类、调值表):
第一类:
地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梅县 44 22 31 52 1 5
兴宁 44 11 31 52 2 5
惠东 44 11 31 53 1 5
东莞清溪 33 11 21 42 22 55
增城(程乡话) 44 11 31 53 1 5
第二类:
地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
新丰 44 24 31 53 1 5
曲江 44 24 21 42 12 45
连山小三江 44 13 31 52 21 5
增城(长宁话) 44 24 31 53 1 5
第三类:
地 区 阴平 阳平 上声 阴去 阳去 阴入 阳入
惠州城 33 11 35 213 31 31 35
河源源城 33 31 35 13 55 5 3
龙川佗城 44 52 35 31 13 3
连平隆街 33 45 13 41 35 3
和平县城 33 45 31 35 3
新丰水源话 22 45 13 31 5 2
(笔者注:以上资料引自《客家话通用词典》 罗美珍、林立芳、饶长溶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丰方言志》 周日健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王李英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 侯小英撰 第七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单篇论文)
从上述的分类可见:第一类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增城程乡话列入其中,主要特点是阳平为低平调“11”或“22”;第二类客家话,以新丰话为代表,增城长宁话列入其中,主要特点是阳平为中升或低升调“24”、“13”;第三类客家话,以惠城、佗城、新丰水源话为代表,主要特点是上声调为中上或低上“35”“13”,中降“31”的是少数。三类客家话当中,增城占了两类。第三类客家话目前在增城尚未发现,一但发现,那将是莫大收获。我在热切期待着。
对广东的第三类客家话争议最大。周日健教授在《新丰方言志》中曾论证水源话跟惠州话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又论证水源话比惠州话具有更多的客家话尤其是新丰客家话的特点。从而证明水源话完全可以是“客家话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同时在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从水源音看惠州音系的归属》中,论证了惠州话属于客家话。这些论证,得到了当时广东语言学会会长詹伯慧教授的赞许。但南开大学刘叔新教授在《惠州话系属考》一文中,认为惠州话是受客家话影响较大的粤语。最近厦门大学侯小英博士在《粤中客方言的声调研究》论文中,从古全、次浊上去声字的演变等方面证明“惠城类的声调系统具有明显的客方言特点而跟广州话差别较大”。成书于1925年、鲜为人知的客家学的奠基著作《崇正同人系谱》则从历史来源的角度,指出:以惠州话为代表的水源话就是客家话,这与周日健教授等专家的论证不谋而合。请看《崇正同人系谱》卷一《源流》的记载:“考循州沿革,陈以前隶属于广州,隋开皇间始置循州,治归善。唐因之。五代地归南汉,改祯州。宋仁宗天禧四年乃改名惠州。至今仍之。而其民族实分为水源福建二派。水源者,东江之水发源于赣南,长宁、定南二县之间即其地也。赣省之水多北流,惟此一水南流,阙为东江。南转西行至东莞、增城、番禺间,汇于珠江而入海。此派民族殆为沿江而下者,中有福建一派,则殆由兴泉漳汀各州经过潮州而转入,其缘因当是地理之关系。而其语言亦有统系可寻:上游和平、连平、龙川、河源、长宁、永安等县,水源系也,其民殆纯为客语;偏东,海丰、陆丰二县,福建系也,其民则福佬语而解客语;首县归善则客语归七八而间有福佬语;府城则为土客相间之语。至博罗则客语居多而亦有土客相间之语。此循州民系之大略也。而惠州府志又云:‘旧俗惠民多居南雄,因元兵将至,中元节预十四日荐祖,次日避兵,故居惠,犹循其俗’,则又有来自南雄一族矣。而亦皆纯客语也。”这一明确记载,大概可以为几十年的争论画上一句号了。
四、粤客杂居,异姓同村,和谐相处粤客杂居,在增城历来就有,而且很普遍。如乾隆志所载绥福都的白木、古朗就是“客户杂居”;嘉庆志所载金牛都的“大步口(即大塘)、流杯、勒竹、马料,以上四村,客民杂处。”据增城地方志办公室1991年的调查,全县298个村委会,其中纯客家村90个,粤客杂居村74个。不管是粤客杂居村内部或纯客家村与纯粤语村之间,数百年来基本和睦相处。例如中新(原福和)合益村委会,18个自然村,有郑、伍、曾、袁、朱、李、魏、林等姓,客家人居多数,本地人多与客家通婚,并用客家话交流。荔乡诗社李焕章社长是广府人,但两个弟弟娶客家人为妻,两个妹妹嫁给客家人,兄妹聚会有时用客家话交流,有时用本地话交流,其乐融融。
粤客同宗同源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如粤语黄姓与客家黄姓,粤语罗姓与客家罗姓,粤语赵姓与客家赵姓,都有同宗同源的关系。如黄日新家族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从嘉应州迁至福和田美开居,其远祖与永和荔枝园黄姓同宗同源,本是客家人。但田美黄姓因七代单传,到第八代没有男丁,只好到广州郊区抱一广府黄姓男孩来抚养,长大后娶一广府女子为妻,以后就转为说粤语,变成了广府人。至今,田美村的鱼塘仍是客家的半月形鱼塘。宁西百湖庄客家罗姓与派潭莲塘径的广府罗姓上溯40多代至21世祖是同宗。荔城棠村本地王姓开居始祖王泰原为客家先民,该村居民遵照祖先遗训,50年代土改前,每年年初一在祠堂大厅挂凉帽(后遗失),追溯起来与正果客家王姓在唐朝以前有同宗关系,彼此以宗亲相来往。客家王姓族谱编委请棠村干部座谈。棠村最近牌楼村道落成典礼,请正果王姓各村委成员参加庆典。大冚村委带领狮队数十人前往庆贺。中新高车本地赵姓与客家赵姓在赵匡胤时代本是兄弟,这种同宗同源的情况,使客家人与本地人又多了一层密切关系。以高车村为例,在康熙年间,居住在中新何佛岭的本地赵先祖到紫金请地理先生,认识了堪舆家客家赵的先祖炳先,两人追根溯源知道是兄弟,于是同在高车建祖祠,分别从何佛岭和紫金两地迁入开居。三百多年来和谐相处。本地赵比较富裕,客家赵比较穷,本地赵对客家赵像兄弟般呵护。村里建有何岭小学,家穷的免交学费,客家赵得益者居多;与外姓发生矛盾时,要维护村中利益,客家赵劳力充足,出力者居多。新中国成立后,该村客家本地互通婚姻,关系更为密切,习俗日渐融合,客家人多用粤语与本地人交流,本地人也能说上几句客家话;逢年过节,家里既有客家菜肴和果品,也有本地菜肴和果品,平添不少乐趣。
在纯客家村里头,异姓同村的情况很普遍。按1991年的摸查,在90个纯客家村委会中,一姓一村的只有:荔城镇(今划归增江街)西瓜岭村(马姓,466户)、五一村(何姓,385户)、宁西镇(今属新塘)斯庄(林姓,98户),正果镇黄屋村(黄姓,166户)、蒙花埔(高姓,73户)、大笼村(王姓,175户)、白面石(王姓,75户),共七个村委会,大都是两姓或三姓同住一个小小的村子。以增江街三联行政村为例,隔田有张罗两姓,董屋有董徐两姓,郑村有吴曾两姓,凼塘有林钟吴三姓。小楼竹坑村委会,同在一条山沟沟里,实是一个大自然村,有六个姓,其中张姓与王姓的祖宗当时是表亲关系,两姓祖祠并排而建,共同拥有后龙山和风水鱼塘,三百多年来六姓和谐相处。江坳村委会的仙桂村,有何王邱夏四姓,其中何王邱三姓还共用一个祠堂祭祖,原因是开居时各姓经济困难,只好合资共建。到日军侵入增城时,改祠被烧毁,抗战胜利后重建,还是资金不足,仍然合建。他们的祖先曾“拗过铜钱,呷过鸭血,斩过秆扫,奈姓欺负人,就不吉利”,数百年来亲如兄弟,直至前几年何姓才在村边另建祖祠。这种异姓同村的情况与深圳龙岗一姓占大村或一姓几村,成街成片的情况大不相同。
客家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客家古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圳龙岗客家围堡由于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专家的推荐,有的已列入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当地已成为旅游胜地。增城的客家围村,地处山区,山清水秀,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张、刘两位教授在坳头、冈埔、竹坑考察时,对当地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他们说应该向深圳龙岗学习,开发旅游业,吸引广州的游客来旅游度假。古老的村落应修缮保护,作为参观点。他们认为,新建房屋不应破坏原有祖祠村落的建筑和风水;新建筑应保留客家的建筑风格,不要盲目追求洋房别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