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前——赣南的“香格里拉”
本帖最后由 金秋 于 2013-2-15 15:46 编辑营前——赣南的“香格里拉”
(作者:上犹县营前中学 黄义苏)
“香格里拉”一词原来的含义是:一个虚构的具有如诗如梦般田园风光,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而赣南西部的营前镇,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营前位于赣南上犹县西部山区,再往西与湖南接壤。周围高山耸立,自古以来对外交通极为不便。长期以来,营前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好像深居闺中的少女,少有人知晓。这些年来,随着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蒙在营前面上的神秘面纱才逐渐打开,向世人展示她清纯、妖娆、宁静、自然的一面,人们不禁惊呼:营前,它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香格里拉”。营前的美,可以用“奇、特、古、魅”四字来形容。“奇”——奇山秀水,引人入胜。营前的自然风光,自古就有“八景”之说:举岭献奇。举岭,海拔855米,为上犹与崇义的分水岭之一。“山不在高,有仙而名”,相传有仙人在举岭下棋,一樵夫在旁观棋一盘,回家后才发现世上已过三年。举岭上现存棋盘石一块,石上的裂纹与棋盘纹路并无差别,相传就是仙人下棋时用过的。有诗赞:“举岭苍苍笼碧烟,雄风剑气势盘缠。争闻对弈人归去,疑似蓬莱第一仙。”书峰毓秀。书峰海拔不高,呈金字塔形,与举岭遥相呼应,唐末虔州节度使卢光稠在山腰处建有一所“太傅书院”。相传晏子使楚后归途中身染重病,卒后葬在此山中。城楼山色。古时营前山间盆地中建有“蔡家城”(客家围屋),天启四年(1624),刚上任的知县龙文光在生员蔡祥球的陪同下,视察了蔡家城,写下《营前蔡家城记》,说:“内外城甚完固,内城高1.45丈,女垣287丈,周围344丈,自东抵西113丈,南北如之,城内皆蔡姓氏。”正德十二年(1517)王阳明巡抚南赣。王到赣州后,率领各县兵勇作战一年,基本上平息了农民起义。次年四月,他班师回虔,路过营前时,来到蔡家城,双目所及,感慨万端,遂欣然命笔,题写了“蔡氏宗祠”四个大字,又撰一联曰“宗隆云水钟灵地,族冠犹川老故家”。族人喜而刻石,置于祠中。站在蔡家城南门,早晨看日出炊烟,黄昏看晚霞落雁,夜里看月华容桂,不同时分的景象呈现不同的美妙。现在蔡家城已荡然无存,但王阳明先生亲笔所书“蔡氏宗”三字石刻还在,颇有书法研究价值。仙岩古松。石溪村尾高山嶙峋,山腰有一天然洞窟,深不见底,洞窟内清泉长流,山洞外有数株傲然屹立的苍劲古松,不知何年代起这里就建有仙岩古寺,相传寺签极为灵验,故而游人不断。浮潮夜月。营前老圩河边两岸各长有一棵榉树斜向伸展,两树枝干延向对岸,行人以其根枝作桥往来,于是被唤作了“浮桥”,后讹为“浮潮”。过浮桥约20米有一水井,异常清澈。传说每年中秋,井中可见三个月亮,异常神奇。从此,这一景观被称为“浮槽夜月”。古时为暑夜乘凉、中秋赏月佳处。妙乐钟声。始建于明朝的妙乐寺、位于现蕉里桥头处,寺中有一口铜钟,声音极为清脆悠扬,早上钟声响起,方圆十里清晰可闻。门口对联“妙从何来?无声无色无景象;乐在哪里?有钟有鼓有文章。”系前清贡生江西佛教协会副会长园明法师所撰。龙塔琴音。天宝四年邑侯龙文光来到营前,欣赏过这里的湖光山色后,感叹东方文峰低隐,于是倡导百姓集资建塔于东山之巅,以旺文气。塔高25米,高七层。立塔上,营前山水尽收眼底。古时营前人口虽不多,但却建有西昌、浚林、新民等三所乡学,农家之弟差不多都在这里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故又将此塔称为“文峰塔”。蕉潭渔唱。九曲蜿蜒的云水河东出龙下后,地势逐渐平坦开阔,水流变慢,河中鱼虾等水产丰富,是垂钓养性的极佳之处。到夜晚渔火点点波光粼粼,荡舟的渔人,吟唱山歌,轻撒渔网,好一派渔家悠闲安逸的生活情景图画。“特”——客家人客家风。营前人大多为明清时期由闽、粤迁入的客家人。而客家人最早源地是我国的中原地区。千百年来,虽经颠沛流离,但营前客家人仍然保留了中原地区所崇尚的“敬祖先,尊师长,尚勤俭,睦四邻”的古朴之风。最能反映客家特色的是“门匾文化”。客家民居的正中大门上方都有一块门匾,是客家人缅怀祖先,承先启后,激励子孙的精神寄托。它们或记载了一段历史:如“汉相遗徽”,或叙述一则典故;如“荆花荣茂”, 或推崇一种信念;如“清白传家”,或坚信一种操守;如“三省传家”。客家民居属徽派建筑,讲究“风水”与对称,以房屋的上中下厅为中轴线向左右延伸为棋盘格局,背后靠山,门前水塘,视野开阔,冬暖夏凉。目前营前仅存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民居约三十多所,如九厅十八井、百家堂、龙宇子、长岭岗等地。客家人讲究修撰《族谱》,每到春节前后,就要在祠堂屋设香案祭祀祖先后,逐一登记当年出生的人口,隔二、三十年,则把历年登记的人口合编成册刊印,称为“修谱”。客家人每姓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中记载了祖先的发祥地,历代名人故事,祖先遗训家嘱,族中财产分配用途等,是研究中华文明史的极好资料。客家人刻苦耐劳,待人谦逊有礼。村中有红白喜事,必鼎力相助,不取报酬。春节是客家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外出游子不管多远,必定要在春节前赶回家中,祭祀祖先、问候父母、互访亲友。春节的九狮拜象、端午裹粽子、中秋送月饼都是客家人喜欢的传统节目。“古”——古色古香的营前圩。古时营前与外界交往的唯一通道是云水河水路,因此营前老圩沿河而建,店铺酒肆鳞次栉比,绵延不断,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古城并无二致。营前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虽是山区,却是两省(湖南江西)四县(上犹、崇义、桂东、遂川)五乡(营前、平富、金盆、水岩、五指峰)的接壤之地,辐射和服务人口十五、六万,每逢农历二、五、八逢圩时,街上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营前圩上最受人欢迎的还属老辈留传下来的土特手工艺品和食品:竹蓝竹椅竹箥箕,汗头苦菜石伏鱼。沿街小摊上的小吃更使人眼花缭乱:冲天炮、九重皮、黄粘米果糖炒米……。营前客家人崇尚古风,虽是商品交易,并不高声叫卖,各类商品摆在地下,任由顾客光顾挑选。卖家开价不高,略有盈余即可,如果付了钱还可把货物存放在卖家处,待散圩时再取,决不会有以次充好,强买强卖,坑蒙拐骗之事发生。“魅”——魅力营前,旅游胜地。二十一世纪的营前重新焕发了青春,除古时“八景”之外,又有了新的“八景”,更加引人入胜:齐云山观日。齐云山是赣南主峰,海拔2061米,自古为道家胜地,山顶终年云遮雾罩,只有待秋高气爽时,登上山顶,放眼四顾,两省四县尽收眼底。齐云山最佳景观是观日出,天将破晓时,看茫茫云海将一轮红日冉冉托起,万道霞光将山岭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画的风光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面对此情此景,多少俗世烦恼都将刹那间烟消云散。此情此景是摄影人,登山者的最爱。燕子岩探幽。燕子岩实际是一条长约二十公里的河流深切峡谷,山顶与峡谷落差达数百米,峡谷两岸为花岗岩地貌。河岸陡峭,无路可循,只能泅渡,两岸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河床里布满“石臼”,大者几米,小者仅容放下一只拳头,河水清澈,一眼见底。身临其境,才能真正理解“宁静、清静”的含义。盘古仙怀古。盘古仙,海拔约1000米,山上有巨石,中间裂缝如斧劈,石下有寺庙,名为“三圣殿”,供奉盘古大仙、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每年农历十二月,寺院的香火开始旺盛起来,一直持续到来年的农历二月,平均每天接纳香客100多人次。寺中素餐用来自山下的农家种植的米、菜做成,味极鲜美。最好是夏季,站在寺外,看苍山如黛,云起雾涌,享受着阵阵凉风带来的惬意,是乘凉避暑的最佳之处。五指峰品茗。海拔1700多米的五指峰,酷似人的五指,山下就是赣南闻名“五指峰牌”矿泉水厂,山后是五指峰高山茶场,用抽取地下深处岩层中清甜甘洌的五指峰矿泉水,泡上一杯五指峰高山产的云雾茶,你会觉得西湖龙井茶与之相比也会逊色不少呢!云水河觅石。云水河流经诸广山脉,各类岩石齐全,经河水长年磨蚀,河中卵石五彩缤纷,争奇夺艳。宋人杜绾所著《云林石谱》有对上犹石的描述与评价:“虔州上犹县山土中出石,徽紫、质稍丽、多浅墨斑点、三两晕绿色,堪作水斛或栏槛,好事者往往镌石龙,地面全若玳瑁。”近年来在各地举办的石展中夺得奖项的《舞动的红丝带》、《熊猫》、《佛中佛》、《人之初》、《客家美食》等均取之于此。白水洞观瀑。营前地处亚热带山区,年降水量多,流水落瀑处处可见。较有名气的当属白水洞瀑布。此瀑布高约35米,宽5米,水量不十分大,周边植被茂密,有小路通底部水潭。可远眺,可近观,还可跳入瀑布脚下的水潭中来个天然的凉水淋浴。陡水湖鱼宴。1957年陡水电站建好后,营前便成为库区之一。陡水湖上游均为原始森林,湖中水质极为洁净,湖中的鱼虾味道更是鲜美。随便挑上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渔村”,当你还沉浸在湖光山色当中时,一道道“全鱼宴”美食便上来了:大块鱼、小炒鱼、椒鱼头、酒腌鱼……,最鲜美的当属用陡水湖的小虫鱼做的汤,汤呈乳白色,一口下去,回味无穷——“味道好极了“。客家屋做客。到了营前不妨随便到一处客家人家做客,体验一下客家风情。营前人遵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古训,家中来客,主人必定悉心招待。在客家屋的大厅里摆上一张八仙桌,主人邀客人上座,先上客家小吃,再上客家风味冷盘,然后才是热炒。主人频频举杯相劝,每巡必喝一大碗客家人自酿的米酒,这种米酒甜软可口,但后劲大,酒量好的人喝上三碗已达九分酒意。客人喝醉了,主人才高兴。客人要离开,主人必再三挽留,实在要走,主人还要送上一些炒烫皮糖炒米“老鼠骨”等土特食品让客人带回去。浓浓的客家情,让人久久难于忘怀。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不断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营前毕竟是山区,环境承载量极为有限,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过度开发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要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后果,导致灾难事故的发生。我们希望每一位有责任感的营前人都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消除污染,切实保护好营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营前永远成为上犹和赣南的“香格里拉”。 有机会去旅游.到时就找黄老师导游 回复 2# 西田苦笋
好啊,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