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國軍十八師長朱耀華中將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4-23 23:38 编辑國軍十八師長朱耀華中將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22/8420484202_10656228b0_m.jpg
朱耀華中將。字強生,湖南長沙縣安沙鎮關山村梅樹坡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畢業保定軍官學校3期,1935年4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重新评定军衔,朱耀华被授予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公报》1172号。
朱早年經姑父張輝瓚介紹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在湘軍中任職,歷任至團長,駐防湘潭。1923年,朱率部參加護法戰爭,一舉攻克長沙,後長沙被北洋政府重兵奪回,朱遂隨同譚延闓撤回廣東,加入國民革命軍。
1925年8月,譚部湘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朱被任命為第六師副師長,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5月,升任第六師師長。
寧漢合流後,朱改任第十八師第五十四旅旅長,1930年,參加第一次反圍剿戰爭。12月30日,第十八師主力在龍岡戰役中被中國工農紅軍全殲,師長張輝瓚被俘後遇害,朱率第五十四旅因奉命留守東固而得以保全。此後,國民政府下令以第五十四旅為基礎重建第十八師,朱升任師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9月13日,第十八師被劃入第九集團軍張治中部第22军谭道源部戰鬥序列,前往上海龍華至北新涇一線負責守衛,10月初,又被調往大場。10月25日,日軍突破18師防線,大場失守,上海防禦体系瓦解!朱於10月28日憤而自殺但獲救未死。
第十八師前身原為中央軍陳誠的(土木工程系),即第十一師,第十八军和工兵工程旅。
在淞滬會戰中,朱耀華系中央軍第九集團軍第十八師長。據相關資料顯示:十月二十五日,日軍出動一百多架飛機,對十八師陣地以及周圍地區狂轟濫炸,投彈一百多噸,第十八師陣地工事被毀殆盡。日軍進入十八師陣地後,耀華師長臨危不懼,多次組織敢死隊,攜手榴彈,衝入敵群,作拼死抗爭,戰至深夜。二十六日,終因敵眾我寡,又無後援,朱耀華所率十八師堅守的陣地大場失守。朱耀華悲痛欲絕,深感無顏見“江東父老”,便含恨寫下“對不起國家,對不起民眾”的遺言,舉起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心臟……
朱耀華那次係不幸中的萬幸,就在他開槍的同時,他的警衛縱身一撲,將瞄準心臟的槍口推向了右胸。死神就這樣與他擦肩而過。在上海的法租界,一位法國醫生免費為他進行治療,四十多天后,朱耀華終於-撿回了一條命,但其肩胛卻留下了殘疾。蔣介石得知後,還曾特地派人去醫院探望並頒發了一筆醫藥費和慰問金。傷癒後,他曾回到故鄉-長沙的家中休養了一段時間。。一九四零年他被任命為廣東第七戰區軍法總監,之後還任過軍事委員會的高級參謀,直到戰爭結束。之後,他不願打內戰,便毅然地解甲歸田了。 朱耀華的老家在長沙縣安沙鎮關山村的梅樹坡,現在那裡因關山水庫擴容,故居拆遷,他家的舊址也就在一片水中央了。一九四八年底,國民黨的大批軍政人員紛紛撤離大陸,他的一些部下和老友都勸他去港台或美國,甚至有人幫他把機票也買好了,但他因捨不得離開故土,而留在了故鄉。在家鄉的土改中,開始,他是被定為“開明紳士”的,然而讓人欲哭無淚的是,後來在一種幾近失控無序的群眾運動中,他卻被指控曾與共軍作戰以“反革命”罪名而槍斃了,時在一九五一年。
不過,讓人不無欣慰的是,隨著歷史洪流現在眾多的與抗戰相關的史書中,朱耀華的名字愈來愈閃爍著應有的光輝。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冈村宁次对日军部报告
“敌方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中国四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敌军,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在历次会战中,它不仅是主要的战斗原动力,同时还严厉监督着逐渐丧失战斗力意志而徘徊犹豫的地方杂牌军,使之不致离去而步调一致,因此不可忽视其威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1939年)。
youtobe視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jUoGQ--Ejk
後人想知道淞滬會戰有多慘烈-
胡宗南嘆“黃埔部隊已打完”胡宗南對近三個月的淞滬血戰感慨良多,對各部撤退混亂、損失嚴重更是憂憤不已。他在11月20日致信密友戴笠說︰“弟刻又在無錫進入陣地矣。此次前方撤退各軍,秩序紀律毫無。官無斗志,士多傷亡,吳福線尚不能守,澄錫線更無論矣。黃埔部隊多已打完,無人撐持,其余當然望風而潰矣。第二期革命已失敗,吾人必須努力,培養第三期革命干部,來完成未來之使命也。
http://www.mod.gov.cn/big5/hist/2010-09/07/content_4191564.htm
朱耀華中將姑父张辉瓒
第十八师(第2任)师长:张辉瓒http://pic.baike.soso.com/p/20110906/20110906151922-1259565983.jpg
張輝瓚1885年生,长沙人,字石侯。早年於湖南兵目學堂畢業,湖南讲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辛亥革命後回國,任湖南陸軍參謀,曾赴德国考察军事,回國後於1920年出任湖南陸軍第四混成旅旅長,與毛澤東等一同參加了驅逐張敬堯的驅張運動。1924年升任湖南第九師師長。1926年率部參加北伐,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四師師長,1929年改任第十八師師長,軍銜中將,後因魯案,隨長官魯滌平調防江西。1930年底,張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統領約10萬人對中國工農紅軍發動圍剿,史稱第一次反圍剿戰爭。12月30日,率領第十八師在龍岡戰鬥中遭到紅軍主力圍攻,兵敗被俘。後經蔣介石、魯滌平等人多方營救未果,於1931年1月28日在吉安縣東固召開的反「圍剿」勝利祝捷大會上被公審之後,當場遭到砍頭處決。之後,將張的頭裝進一隻竹籠,順贛江拋之。
2月2日在吉安的神崗山附近國民黨兵發現這隻竹籠並打撈上來。按照蔣介石命令,厚葬於其故鄉長沙嶽麓山。其陵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2008年5月由長沙市政府從新修繕並立碑以銘。
張輝瓚與毛澤東是同鄉舊友,曾在湖南一起參加驅張運動。據說毛澤東曾說不殺張輝瓚,但是最終他還是讓何長工押送張輝瓚參加公審大會,還說是會場失控,導致群眾殺死張輝瓚。張輝瓚被殺後,國民政府進行報復行動,將南昌下沙窩監獄囚禁的100多名共產黨政治犯,用電擊昏裝進麻袋丟進了贛江。還動用大量軍警在南昌、上海、武漢、全國各地搜捕共產黨。
張輝瓚墓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e/%E5%BC%A0%E8%BE%89%E7%93%92%E5%A2%93.jpg/220px-%E5%BC%A0%E8%BE%89%E7%93%92%E5%A2%93.jpghttp://bits.wikimedia.org/static-1.21wmf7/skins/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張輝瓚墓
张辉瓒墓碑文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7/20120907122022-511258359.jpg
修复中的张辉瓒墓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7/20120907122022-2047705638.jpg
[*]座落在長沙嶽麓山半山腰,毀於文革,2008年5月重修。
[*]墓前豎立的青石碑正面刻有蔣介石「魂兮歸來」的題字(重修時,多了「張公石侯之墓」幾字,題字被移到底下)。
附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前身为第十一师,系北伐后整编国防军由国民革命军司令部警卫第一、二、三团整编而成。第十八军是陈诚一手栽培起来的,陈诚也正是靠这支军队发迹。全面抗战爆发前,第十八军下辖三个师:彭善的十一师、陈沛的六十师、黄维的六十七师。一九三七年八月,罗卓英率第十八军由广州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为不辱使命,陈诚唯有忍痛一时,严令部队:只要完成任务,十八军打光打尽也在所不惜。在作战初期十八军曾四战罗店,双方伤亡惨重,罗店也因此战而闻名天下。一九三九年五月,彭善升任十八军军长,继而便率军入川整训。整训后其下辖的三个师分别为第十一师(师长方靖)、十八师(师长罗光文)、一九九师(师长罗树甲)。彭善在枣宜会战后因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被免职,方天继任军长,宋瑞柯升为一九九师师长,十八军再度撤回四川。
国民党的军队曾经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军队之一,这支军队里面的优秀将领也非常众多。这支军队虽然随着国民党和共产党角逐的失败而大部消亡,但我们不能低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就如我们解放军的一位将军所评价的,“如果说国民党军队是豆腐渣,那我们解放军也就是豆腐块,比国民党军队也硬不了多少。”
http://bbs.tiexue.net/post2_3056597_1.html
官方的说法!
大场血战自戕殉国的朱耀华将军(张建基)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70393/node70403/node72513/node72583/userobject1ai81356.html 湖南長沙縣安沙鎮關山村梅樹坡人 - 客家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