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13-1-6 15:27:10

牯与嫲

牯与嫲 每次跟陆河长辈打招呼或通电话,我都会先自报家门地说:“……,我是杰牯啊。”而陆河的长辈每次叫我的时候,也大多会说:“杰牯,……”这样的称呼,听起来格外亲切。

“牯”是客家人称呼人时的一种后辍,加在人名最后一个字后面,主要是用于长辈对男晚辈的称呼。如果晚辈是女的,则会在其名字最后一个字后面加上“嫲”字。此外,同辈之中年纪较大的也会这样称呼较小的,以及一些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同辈之间也可以使用。对于客家人来说,使用这种称呼,是表示彼此关系较亲切的意思。客家话中的“牯”与“嫲”,它的用法类似于粤语中的“仔”和“女”。

客家人这种称呼,其实是源于古汉语。客家话中,“牯”是公的的意思,“嫲”则是母的的意思,都源自于古汉语。一般认为,客家人源于古中原地区,于数百上千年间,客家先祖一路辗转南迁,后主要聚居于粤赣闽三省交汇之地。待在该地形成较为成形稳固的客家文化之后,客家人又再度四处迁移,最终形成现在分布于南方各省及世界诸国的格局,号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话,也因此被认为是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日常词汇中保有许多古汉语的残余。因此,客家人这种“牯”和“嫲”的称呼,简洁明了,乃是源自古汉语。

几乎所有的客家男孩,都可以在他名字后面加上“牯”字,比如“杰牯”、“奇牯”、“源牯”等。而所有的客家女孩,也可以在她名字后面加上“嫲”字,比如 “情嫲”、 “雨嫲”、“丽嫲”等。客家小孩刚生下来时,大多会有一个后面带“牯”或“嫲”字的乳名。

在客家地区,对于父母来说,不管儿女多大多老了,在他们眼中,你还是“阿牯”或“阿嫲”。比如笔者的父母,至今仍是叫我“杰牯”。年纪比我大的亲朋好友,每每见到我的时候,也大多会叫我“杰牯”。

有一次,一个外地的朋友去到陆河。他待了几天之后,觉得很奇怪,问道:怎么你们这里的男孩子,有那么多叫“牯”的?不是“风牯”就是“贤牯”什么的。后来,跟他解释一番之后,他才明白,原来“牯”是所有客家男孩统一的昵称后辍。

除此之外,“牯”和“嫲”在客家话中,还兼有统称所有“雄性”和“雌性”的人和动物的意思,不仅称人为牯和嫲,而且连动物的公母也有许多被称为牯和嫲的。例如“牛牯”就是公牛的意思,而“牛嫲”则是母牛的意思,此外还有狗牯、鸡嫲、鸭嫲、鲤嫲等。

还有,客家人给别人取外号的时候,有时会用“牯”和“嫲”加在后面来泛指所有的男女,比如“叫嘴牯”或“叫嘴嫲”(形容爱哭的男女)等。由此,甚至还延伸出一些日常物件也会被称为“牯”和“嫲”,例如刀嫲、锅嫲(嫲在这里形容大的意思)等。

朋友,下次当你见到一个年纪比你小的客家人时,如果是男的,你不妨在他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后面加上“牯”字;如果是女的,你就在她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后面加上“嫲”字,试试这样叫他(她)。这样一来,会一下子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QQ:33079930)        幽壹2012年12月27日于深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牯与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