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13-1-6 00:26:56

文、史、語、族間的交互作「客」──劉綸鑫教授的演講與縱無形場域的牽動(I)




【文/劉諟謙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全數總共大約兩小時半的內容,所幸並非都只是論及漢學語言學的部份,所以至少還有可以詮釋或發揮的空間。只是自己所可以想到的,除了單純針對劉老師的演講作發揮,更聯想到在前幾週的星期四下午臨時舉辦的專題演講,比較偏向關於客家人種和起源的議題,當然也是以基因、遺傳、醫學等方面的角度去切入的。乍看來一邊是語言學,另一邊又是醫學相關,可事實上假若兩方面能相互對應,那研究出來的結果,絕對大大超乎從原來表面上看似無關的立場所想像得到的。

  這裡本身先跳開前段的引言,由於是以翻譯和文學兩方為自己的專長,而又劉老師在一開始的演講有用相當的時間提及客家族群的相關歷史,包括遷徙、形成、族群接觸和地理位置等等,所以本身就自己的能力所及,大略表達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當然也不可置否的,若要談論語言形成的根源和演變的過程,一個族群的歷史是絕對脫不了關係,一旦沒有先了解相關歷史背景,若要接著科學方法來進一步詮釋或分析語言的流變,自是空洞無實。

  除了語言或語音上的流變,一個族群的歷史所影響到的其實廣泛且多面向,以語文的角度來說,連文學也不例外。除了影響到情感和認同,書寫同時的表達型式也是相當明顯的,說穿了,就是關係到方言考證用字。儘管說來有些尷尬,也不諱言,客家文學作品確實是有一大部份是偏向普通話的漢字系統書寫而成,不論是大環境或是政治因素所造成,都可見普通話難以避免的影響力。相對上,至少在台灣是可以看得到一些作家是以客語的漢字來進行文學作品書寫,不管是小說或是一些流行歌曲都有文本。若論及考證用字(演講內容亦有涵蓋到),反而也有百家爭鳴、使用不一的問題,而這問題甭說各種形式的文學作者身上出現,就連教育部官方高層到目前所公佈的客語用字,以及比內地更有執行經驗的客語認證所提供的詞目裡,也都有些考證上的訛誤。

  看起來提到考證用字是扯遠了些,不過除了由於演講內容是有稍加著墨,就自己在所上的修課歷程裡,對客語漢字考證的條件,「音」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一直以來本身心裡都存疑的,那就是「音」和「義」是一定有受到眷顧的,但是「形」的面向呢?當然這既然不是自己的主力專長,評判的立場和意願自然也少了,不過就漢學語言學的角度,聲韻、文字、訓詁三者平起平坐是必行的,就目前在客語用字考證上的過程仍未有在文字學上的著墨。考證上雖說目前以音、義去切入似乎相當充足,若多從文字學的角度去探討能否增添不同的視野,至少個人相信是可以考慮嘗試看看的。

  用了相當的字數提考證用字,最主要是演講裡提到了「我」這字的表示方法,現在看大多都用「亻厓」來表示。是說這兩字之間的拔河戰似乎還是難分難解,正因為「我」屬果攝字,而且原本大多的果攝字少有例外,穩定度算高,反而因為這個字引來了對果攝字群是否有例外的檢視,至少對非語言學為專長的本身來說多少有意外。也有一派聲音說何不用「我」這個字來表達第一人稱單數的意思還更單純些,焉需再另用個「亻厓」字來增添打字輸出等諸多麻煩?不過若是「亻厓」這一字來說也只是目前不在常用字範圍內,畢竟連康熙字典都找得到,字義自然也符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語、族間的交互作「客」──劉綸鑫教授的演講與縱無形場域的牽動(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