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iac 发表于 2004-4-5 23:52:34

三明的主要客家社团有:
三明市客家联谊会、三明市客家文化与华侨研究会、三明市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清流县客家联谊会、永安市客家联谊会。其中,宁化县客家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3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县级客家学术机构。

issiac 发表于 2004-4-5 23:59:00

政治上清明,精神上文明,观念上开明是三明人对自己地名的诠释,日明、月明、星明又是三明人对家乡的美喻。

清澄流水 发表于 2004-4-6 09:51:43

issiac 发表于 2004-4-6 23:24:09

对,三明号称还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城市呢。
其实这有点类似关于孙中山的讨论一般。
关于朱熹的归属问题,
我觉得从一方面说那是因为大家对历史名人的一种崇敬之情;
虽然在争夺中也确实出现了很搞笑的一面。
我们客家不是还有祖先崇拜的情节吗?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利和弊,
假如后代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榜样,当作精神财富,那就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假如仅仅是当成炫耀的资本,那就另当别论。

issiac 发表于 2004-4-6 23:25:27

关于安远,民间还流行一种说法,具体那个年代我就不懂了,
说宁化的县太爷和建宁的县太爷约定:他们谁先赶到安远,安远就属于谁的。
在地理位置上,安远距离建宁城关较近,而离宁化城关比较远。
但是宁化的县太爷比较勤快,他在日头出来之前赶到了安远。
所以后来安远成了宁化的属地。

issiac 发表于 2004-4-6 23:26:36

宁化的语言内部也是有区别的,
从城关往北经过中沙、河龙和安远,到河龙时语言已经和城关有了许多区别,主要是语调有变化。
往东走,那是湖村河泉上,湖村大部分地方语言和城关相同,但湖村北部及泉上话和城关是有许多不同的。
往南走,到治平,其语言和长汀接近。

issiac 发表于 2004-4-7 20:02:54

至于三明是不是客家祖域,当“客家”的定义搞清楚后就会有定论的。
不过现在在三明,除了几个原客家县,其他地方的客家意识不是很强烈。
但是即使到现在,许多客家人聚集地的人民也还是有不知道自己就是客家人的。
所以,我觉得什么时候客家的概念在普通三明群众中站稳了脚,
什么时候三明就可以自豪的向世界喊出自己的口号!

清澄流水 发表于 2004-4-12 21:33:44

清澄流水 发表于 2004-4-12 21:39:27

issiac 发表于 2004-4-12 22:55:27

有啊,据说三明正在申办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相信2006和2007是三明的世界!!!

[ Last edited by issiac on 2004-4-12 at 22:59 ]

清澄流水 发表于 2004-4-14 09:25:33

issiac 发表于 2004-4-14 16:45:50

我也一样啊,相信三明会成功当选的!!!

issiac 发表于 2004-4-16 18:55:44

三明原只是一个名叫“三元”的小镇,归属沙县。三元得名于唐,传说因安氏龙元、狮元、豹元三兄弟英杰立功唐室而得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福建省政府避难迁至永安,各军、警、特机关亦蜂拥而至这个距永安只54公里的小镇,并将其改为三元区。不久,国民政府又将她升格为三元县,是闽省最小的县之一。民谣唱到:“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听得见。”由此可见一斑。解放前夕,三元全县人口不足万人。解放后,1956年,明溪(原归化)与三元县合并为三明县,县治设三元。1960年5月26日,中央批准设立三明市,并于1964年4月恢复原来的明溪县。

issiac 发表于 2004-4-18 21:15:10

三明秦以前疆域尚未开发,先后属扬州、七闽、楚国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三明地域属闽中郡;汉时属扬州会稽郡、东治县。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260年),拆建安县东部地区置将乐县;西部地区置绥安县(今泰宁、建宁、宁化三县及明溪、清流部分县地)为三明地域最早建立的两个县,律属建安郡。

issiac 发表于 2004-4-19 21:11:53

三明境内最早的县建制是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属建安郡。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并于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村县。隋开皇十三年(593)绥城、将乐并入邵武县(隶江西抚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复沙村县建制改称沙县(属建州);八年(625)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绥城县(隶建州);贞观三年(629)2县俱废;垂拱四年(688)复从邵武、建安析出原绥城、将乐县地,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置黄连县(属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属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县(属福州);天宝元年(742)黄连县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元和三年(808)将乐县并入邵武、建安县,五年(81O)再恢复(属建州)。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归化县。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宁县(均属建州),宋元佑年(1086)归化县改名泰宁县。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地置永安县(隶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县、将乐、宁化县地置归化县(隶汀州);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县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清末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别属延建邵、汀漳龙、兴泉永道。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乐、沙县、尤溪、永安、泰宁、建宁县属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宁化、清流、归化县属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县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1925年废道,各县直属福建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建宁、泰宁、清流、归化为中央苏区县。1934年设行政督察区时,沙县、尤溪县属三区,大田县属四区,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县属八区,将乐、建宁、泰宁县属九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1946年设九区(驻永安,辖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宁洋、清流、明溪7县)。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南平专区),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宁化、大田、宁洋、德化8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永安专区,10月德化县划属晋江专区)。1956年3月撤销永安专区,7月三元、明溪县合并称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区,大田县划归晋江专区,永安、清流、宁化、宁洋县划归龙岩专区(同年撤宁洋县,部分地划归永安县)。1959年2月撤销清流、宁化县,设清宁县,成立省辖三明市。1961年撤销清宁县,恢复清流、宁化县与永安同划归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县级市,原明溪县属地析出恢复三明县,设三明专区,辖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宁化、大田5县。1964年三明县恢复为明溪县。1970年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同年12月三明专区改名三明地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三明市复为省辖地级市,市区设三元、梅列区。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三明客家历史名人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