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888888 发表于 2004-4-4 17:21:33

广西客家民俗--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前一日,称“除夕”,又叫“年卅晚”。民间习惯杀最肥大的闭鸡,炸扣肉、叉烧、芙蓉肉等传统菜,准备丰盛晚餐,一家团聚,欢庆共饮。家家户户张贴对联、门神、利市钱。晚上,合家老幼在长明灯下聊天玩乐,名叫“守岁”,有的通宵不眠。破晓,各家各户,都到厅堂上香,放鞭炮点烟花,男女老幼穿着新衣,喜气扬扬。晚辈依次向长老“拜年”,口祝:“恭禧发财”,,“加增福寿”之类吉祥话。长辈给小孩打发利市钱“新年彩”,并回祝晚辈:“聪明伶俐”、“万事如意”。这一天,不杀生,不请客,不搞生产。初二日起,亲朋戚友互相拜年,以酒肉招待宾客,如此延续几天。初一、初二切忌扫地,待到初三“穷鬼日”,才将“穷鬼”(垃圾)扫出去,且边扫边口述:“穷鬼出,富贵来”。有的地方待初七才扫地。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元宵夜家家户户点燃门前花灯,各社坛挂着大小花灯,此灯系头年添丁者所送。求子者,半夜到社坛偷灯带,并焚香,对社神许愿,待到添丁时,送灯还神。这天各家杀鸡烧“完灯”纸,祭祀诸神及祖先,当晚人们到野外菜地,摘别人几兜青菜回家,谓之“偷青”,表示好“兆头”。沙河、顿谷等地除偷青外,有的人还在种青麻的地上翻滚:认为可治腰痛。这些陋习,现在逐步消失。
    清明节这天城乡家家户户买猪肉、酒,杀鸡、鹅,煮糯米饭,备香纸等祭品,到祖宗坟前上香祭祖,把坟墓周围杂草铲除,坟顶放上一铲新土,压上白纸。有的讲地老话的村庄,则砍来一根树枝夹上纸条,插于坟顶上,名曰“挂纸”。解放以来,在清明节,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献花圈或鲜花,以寄托哀思。近年来,扫墓的习俗又盛行,有些在外地工作的干部工人、港澳同胞也回乡扫墓。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当日家家户户门上插艾和菖蒲,吃糯米粽。沙河、顿谷等地的小孩,青年到江中“跨龙船”。吃糯米粽与悼念屈原有关,此习俗沿袭至今。
    中元节俗称“七月十四节”。各地习俗大同小异,一般讲新民话的人只做一日(十四日)节,讲地老话的做二日(十四、十五日)节。每日早、午、晚三餐供奉祖宗,用蓝、绿、黑、白纸剪制衣、相及元宝、纸钱焚烧。节前,牧童用一节竹尾制成笛子,俗称“喃嘟阔(音)”,吹出凄凉调子,以呼唤祖宗回家过节。因此,群众就称中元节为“鬼节”。此习俗沿袭至今,但比过去有所简化,吹喃嘟阔之举有许多乡村已绝迹。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群众在自家的门前或庭院,摆设月饼、水果、芋头等对月焚香祭祀月宫仙子并赏月。近年来,县城居民,有的全家带上月饼、水果、汽水及收录机播放机,到公园或郊外赏月,欢度良宵。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天高气爽,农村多有扫墓习俗,拜扫祖先坟墓如同清明节,但城厢、浪平、亚山、水鸣、大利等地有些村屯则在农历十月十日扫墓。
    冬至节冬至日,很多人家喜食用糯米粉、猪肉、咸鱼和蒜捏成园球状煮食,名曰:“落水饺”。有些群众用作为省亲的礼品。新田、马田等地则无此习俗。
    灶君节解放前,每家厨房都设有“灶君神位”,两旁贴上“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之类对联。每逢年节,在供奉诸神及祖先时,也供奉“灶君”。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为灶君节,传说灶君上天奏事,人们须拜祭灶君,以祈保佑合家福寿安康。节后,农家大搞清洁卫生,准备辞旧迎新。此习俗沿袭至今。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4-4 17:22:42

生辰嫁娶
    满月周岁孩子出生,生男称“添丁”,即给外婆家送上鸡蛋、鸡及酒报喜,名叫“报姜酒”。外婆接到报喜后,即为外甥筹备做十二朝或满月的礼品,计有鸡、鸡蛋、猪肉和烧酒及小孩衫帽和布料等。到了对岁(周岁),有钱人家给亲朋发请贴,亲朋届期给小孩送衣服、布料、食物、玩具等礼品,外婆家送背带、摇床、坐架、麒麟、银牌、项链、手圈等物(在县南部这些礼物则在小孩满月时便送),主人当即设席招待来贺宾客。城乡民众都有做满月的习惯,特别是头胎生男孩的比较盛行。
    生日孩子出生后,一周岁称对岁,以后每年到出生这一天称生日。生日那天,贫者一般煮一两只鸡蛋或买几两猪肉煮给孩子食,尽量给孩子添置一套新衣服,富者除了给孩子购买新衣服、新玩具外,还要宴请亲朋。
    祝寿群众一般都有祝寿的习惯,逢十祝寿,无论男女,凡过六十岁(花甲)、七十岁(古稀)、八十岁(耋)、九十岁(耄)、一百岁(期颐)为大生日。祝寿期,由寿者女儿、孙女送寿衣、挂、袜、帽以及寿烛、鞭炮、肉、面、噎等为祝寿礼物。当日早晨,子、孙及晚辈至厅堂前—一向寿者叩首、参拜(拜寿),并说吉利话。当日凡来祝寿者,大家同进丰盛酒席。解放后,祝寿的老规矩大大减少,但仍有些晚辈对老人生日买些简单衣物及食品奉送,表示孝敬心意。
    嫁娶民国时期,结婚之日的头一天,男方给女方送彩礼,有饼、酒、米、猪肉、鸡、鸭等食品。结婚那日,长辈给新郎赏了红,新郎即乘黑轿前往迎亲。以八人抬的大红花轿至女家迎接新娘,还有彩旗、灯笼、六笛、长笛、大锣、大鼓等仪仗队作前导。到女家村边和门前,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新娘头披红缎,身着红衣,头插凤叉,脂粉打扮,上轿时选择两名多孩子的妇女扶搀入轿。花桥后面,由新娘的兄弟一人乘轿陪同,称为“送嫁客”(多由新娘的胞弟或胞妹充之)。嫁妆什物随后列队而行,浩浩荡荡,热闹非凡。新娘到家,先鸣放地雷三响,紧接长笛、鼓乐、鞭炮齐时鸣。新娘出轿,由两位好命(指多子女者)妇女牵扶到厅堂,拜祖宗后,进入洞房,先饮“交杯酒”,开果合,新郎新娘同吃过枣(早)子、榄子后,并将两根油蕊合在一起,把油盏点燃,谓之“合心”。纤日,男女双方各自的家庭,均由各方亲朋好友送来“封包”、礼物恭贺。下午筵席宴请来贺之客,主客相见,笑容满面,尽说吉利话,席间论辈就座,席毕新娘逐一向来客敬茶(讲地老话之家于第二天早晨举行),受茶者即赏“茶钱”。
    洞房在铺设新床时,须选子孙满堂的人经手,铺完床后即唱四句:“吉日时良,天地开张,铺床设帐,夫妻久长。”洞房花烛夜,鞭炮闹新房。三日后,新娘回娘家省亲,俗称“回门”。   穷人家因经济困难,讨不起媳妇的,便找个几岁的女孩,甚至抱回女婴抚养,俗称“童养媳”。小时当女使唤,长大后,请阴阳先生择个良辰吉日,穿着新衣,到厅堂参拜祖宗,烧香点烛,请些亲朋、邻居,办两三台简单酒席,行完结婚规矩,便算完婚。
    民国以前,在封建礼教、家规、族法束缚下,妻死待一、二年后始能续弦。男方娶闺女,一切仪式与初婚相同,如娶离婚而改嫁或丧夫之寡妇,妇女出嫁时,不得经大门走出,须半夜从侧门或小门出去,在半路写婚书合同。遇人须隐避,视为不祥。婚后,男家则备酒席到女家宴请亲朋,谢媒人,须送阉鸡一对、猪头一只作为彩头。
    夫妻只生一女,且颇有家资,又无适当继承人,则选婿“入赘”,俗称“上舍”。过去,上舍男子颇被鄙视。“入赘”时须经族老,订立协约,对岳家得生养死葬,一如儿子之责。所生的子女,不能跟父姓。
    解放后,废除了陈规陋习,结婚仪式从简,提倡婚事新办,不需聘礼。干部工人结婚,则在有意义的节日里,举行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只备简单的糖果、饼干,开茶话会招待友好。80年代后,办婚事,讲财物的陋习又逐渐风行。农村有部份男女青年结婚,娘家向男家要身价钱300一 500元,甚至800元,还要送去鸡、鸭、酒、肉、米、饼干等礼物。此外,女方还要衣柜、单车、缝纫机、电视机等物品。须大办酒席,要用单车接新娘,拖拉机远嫁妆,舞狮、舞龙庆贺,花费数千元。经济困难的家庭,为了结婚,还须负债。城镇青年结婚,备有轿车或旅行车接送,由饭店、酒家承包筵席,破费颇多。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4-4 17:43:08

古代博白是百越人杂居地区,曾住过壮族祖先西瓯骆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汉族人移居岭南与土著杂居的越来越多,日久天长,百越与汉族,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相、融合,形成了博白的风土人情、民族方言。博白以汉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和外籍人员主要是外地女青年结婚后定居本县形成。博白方言有地佬话和新民话两种,县内东南部地区绝大多数人操新民话,即客家方言;西北部乡镇大部分讲地佬话,即属粤方言桂南系次方言。衣食住行,穿衣与流行服饰同步;食以稻米为主,辅以红薯、芋头、木薯,每日三餐干饭或一粥两饭;菜以瓜类、蔬菜、豆类、鱼、肉、蛋类为主。住,农村多数以火砖或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和平房为主,城镇居民则全部住上了钢筋 水泥楼房,宽畅明亮。行,全县315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汽车,93%的村通公路,西南出口通道玉沙二级公路贯穿北南,黎湛铁路沿东边而过,人们出行以乘车代步,交通十分方便。主要节日有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灶君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和新兴的元旦、"三八节"、植树节、"五一"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FAN888888 发表于 2004-4-4 18:02:28

博白桂元肉


   桂元肉是广西著名的传统食品之一。博白县系广西桂元肉的主要产区,素有“桂元肉之乡”

 的称誉。自古以来,博白县就有加工桂元肉的习惯,早在1000多年的唐初时期,博白民间就盛行

 加工桂元肉。发展至今,加工桂元肉仍然是博白农民一项重要的家庭经济收入。全县常年产桂元

 肉达150-200万公斤。它以产量大,品质好,历史悠久驰名国内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港

 澳地区,出口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博白县属南亚执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756毫米,最多2381毫米,年降

 雨日在120至170天之间;无霜期3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21.9摄氏度,因此,雨水充沛气候温和,

 十分适应龙眼的生长。早在2000多年前,博白人民就有种植龙眼树的习惯。解放后,博白龙眼生

 产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龙眼嫁接技

 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龙眼速生、早产、丰产,种植量不断增加,据统计,1996年,全县34个乡

 镇,龙眼树种植面积达22万亩。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人们除作水果鲜食外,大量加工成“桂元

 干果”、“桂元肉”、“桂元罐头”等,尤以加工生晒桂元肉居多,供销社系统收购最多时达20

 万公斤。2002年博白龙眼大丰收,社会产量达2.02万吨。


   桂元肉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清补安神之功,对神经衰弱、妇女血崩、月经不

 调或久病虚弱等均有疗效。明代医药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滋益

 则龙眼为良”这里说的龙眼也包括它加工制成的桂元肉(俗称龙眼肉)。因此,民间常以桂元肉

 泡茶,还习惯3用桂元肉配以党参、沙参、玉竹和瘦猪肉煎汤,名曰“清补凉”。

博白 发表于 2004-4-4 21:16:54

:P顶顶顶顶顶!

hd136302 发表于 2004-4-4 21:43:41

不知客、粤两种方言的人这些风俗有什么差异之处?

hd136302 发表于 2004-11-6 10:58:08

【转帖】客家偷青

客家偷青

李继孙 阿文

  旧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是陆川客家妇女精心“偷青”的佳期。“偷青”即采青、摘青,将葱蒜萝卜脉菜芥菜等青菜“偷”些回来,让全家老少生吃或熟吃。
  “偷”是悄悄出动的,多是到别人的菜园去摘。青菜被“偷”的人家,按祖传的习惯,不准追查,不准生气,不准哼声,只准暗暗高兴。因此,挨“偷”的人家总是希望别人前来多“偷”,“偷”去越多越有福气…… 元宵当晚,博白乡下的青少年也三五结伴乘夜幕掩护“偷青”。博白话生菜谐音“生财”;萝卜也叫“菜头”,音近“彩头”;蒜音同“算”,取其意为“好打算”。旧社会,穷苦百姓希望在正月新春一年之始讨个“生财”的好“彩头”,过上一年“好打算”的吉利日子,由此便渐渐形成了偷青的习俗。可见,“偷青”是旧社会里穷苦百姓对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对穷苦命运的抗争。 不过,现阶段“偷青”多是“偷”自家菜园的,而且接二连三去“偷”……老一辈人说,青枝绿叶是劳动成果,“偷”青吃了,要饮水思源。

来源:http://shanghai.online.sh.cn/about/newage/newage_2_04.htm

魔鬼也堕落 发表于 2004-11-6 13:40:24

和我们那边的差不多了

我是广东的客家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客家民俗--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