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low 发表于 2012-10-21 07:55:55

从元曲三百首里看客家人/先人的凨流韵事(一)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10-21 08:12 编辑

从元曲三百首里看客家人/先人的凨流韵事(一)
元曲三百首 民国/卢前 任訥 远方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无名氏
山行警

今Namlow 注:
[兀的不]演变成今天客話里的[介子个]。
2 这也是从这時起走走亭亭了一千多年的客家人的脚步。
3 ........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5 05:21:35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2-10-25 05:23 编辑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开放分类: 元散曲 元曲 文化 文学 诗词
目录图片讨论知识魔块分享完善词条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抒情主人公不畏“道路阻且长”而“行行复行行”,当是出于不得已。曲中杂多“情”味中包含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与“警”悟。
编辑摘要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 曲目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 作者
无名氏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 正文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①。
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②。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 注释

①铺:原指古时驿站。
②兀的不:兀的:这。“兀的不”,犹言“这(怎)不”。
《正宫·塞鸿秋·山行警》 - 赏析

抒情主人公不畏“道路阻且长”而“行行复行行”,当是出于不得已。是迫于生计而离家宦游,抑或是探访亲友、奔走生意?我们自是不便妄断,然而,“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不正透露了他身不由已、势在必“行”与回“盼”再三、意“懒”步迟的自身矛盾么?心理负重如此,在“夕阳西下”之际,焉得不有“断肠人在天涯”的苍凉感受?那么,此时的蓦然“回首”所看到的“山无数水无数”,自然都是“情无数”的具体化了;这杂多“情”味中包含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与“警”悟。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5 05:33:21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1 0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元曲三百首里看客家人/先人的凨流韵事(一)
元曲三百首 民国/卢前 任訥 远方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

注3
五七十步路是客家人常走动的路程。
在大埔的枫朗,五歩路到码头,下南洋登船点,要大半天的歩行時间。七歩路到茶阳,古県城,要一整天的時间。
十歩路的路程则要夜宿了,枫朗罗姓人回永定东洋祭奠祖先的路程。

这不是有很丰富的客家元素吗?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5 16:10:52

这网页有全元曲

http://www.xysa.com/xysafz/book/quanyuanqu/t-index.htm

不过,本貼只評有客家元素的元曲。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5 16:35:31

元曲六大家中誰为最客家?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 马致远 , 白朴 , 郑光祖 ,称为"元曲四大家";再加王实甫 , 乔吉 ,则称为"元曲六大家",而元人散曲成就最大的又有后期作家张可久 。 六大家的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马致远- 汉宫秋白朴- 梧桐雨郑光祖- 倩女离魂王实甫- 西厢记乔吉- 扬州梦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5 16:45:20

回复 5# namlow
首推喬吉。

namlow 发表于 2012-10-28 14:46:41

一一看看这六大家:

六大家的代表作:

关汉卿- 窦娥冤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马致远- 汉宫秋
马致远 (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早年迷恋功名,未能得志。在大都生活近20年,与曲家李时中,杂剧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参加“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曾任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居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 梧桐雨
白朴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卒年不详。祖籍奥州(山西河曲)。他幼年时值金国覆亡,饱经兵乱,赖诗人元好问多方扶持,并教他读书。金亡后流寓真定。真定是当时北方一个重要戏剧演出地点。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并到过汴梁、杭州等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

郑光祖- 倩女离魂
  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同郑光祖同期的杂剧家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郑光祖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郑光祖一生从事于杂剧的创作,把他的全部天才贡献于这一民间艺术,在当时的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伶人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他的作品通过众多伶人的传播,在民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苏杭一带的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灵隐寺中的。

王实甫- 西厢记

  “王实甫,名德信,元易州定兴人。约生于1255一1260年,曾作过某地县宫,声誉很好。后来升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由于‘和台臣易不和’,四十多岁就弃宫不做了。他在弃官后不久就完成了不朽的剧作《西厢记》。在六十岁时,他用散曲套数描写他退隐后的生活。生活颇为优裕,诗酒琴棋,笑做林泉,但在恬静淡泊的情怀深处,蕴藏着久难平复的政治创伤。”“卒年约在1336一1337年问。”
  以上文字是摘自冯沉君《王实甫生平的探索》一文,尚不是定论。不过,看来他的生活似乎要比关汉卿好些,虽同处异族统冶下的元代前期,但没有留下像关汉........

乔吉- 扬州梦
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从中大略可见他的为人。剧作存目十一,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玉箫女两世姻缘》三种传世。

六人中乔吉流寓杭州時间最長,其次为郑光祖。

namlow 发表于 2013-5-12 07:23:38

相关贴:

查看: 1554|回复: 12
https://www.hakkaonline.com/template/hakkaonline/image/print.png https://www.hakkaonline.com/template/hakkaonline/image/thread-prev.png https://www.hakkaonline.com/template/hakkaonline/image/thread-next.png
元曲杂剧里好多客家话 [复制链接]


namlow 发表于 2013-5-12 10:27:25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13-5-12 10:28 编辑

当時,元代至元末间、很可能有两大派别:一为殘都-杭州的风花雪月派,一为居住在山水间的田园派。
例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元曲三百首里看客家人/先人的凨流韵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