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社时评】怎样创造客家话的使用环境?
纯粹客家人居住的市、县、镇、村,没有这个创造一说。这里要讨论的自然是在非客家地区,客家人仅占少数甚至只有少量、零散分布的地方。按我个人经验或者感觉来看,这样的一个环境最起码必须是:
1、在公司上班可以和领导同事讲客家话。
2、去银行办理业务可以和柜员讲客家话。
3、去超市买东西可以和收银员讲客家话。
4、去医院看病能和医生、护士讲客家话。
5、还有很多,……
...
这是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要和人打交道的几个地方,城市是厦门和洛杉矶,属于客家人比较少的地方。其中客家人在厦门是相对数少,而非绝对数少。在厦门使用客家话的范围集中在亲戚和社会上的朋友(同样是祖籍广西的朋友,也称作老乡)。
上面的1到4,无论在厦门还是洛杉矶,我都几乎没办法使用客家话。比如在洛杉矶,1至4,都可以使用粤语、普通话、英语,就是没有客家话。好不容易有一个同事会讲客家话,但人家还是临时工,只工作了两个星期。
没有客家话的社会语言环境,想让客家话延续,唯一的客家话环境一般是在家庭,而且最好是大家庭,亲戚多的这种。
我的一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堂弟堂妹表弟表妹,只讲客家话和英语。不过他们这一部分人在平辈之间并不讲客家话而是英语,只有和长辈或者新移民亲戚(比如我)才讲客家话,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他们缺少的就是普通话这个华人社会通用语,在洛杉矶的华人社会,普通话已经超越粤语,成为了华人共同语言。不会讲普通话的华人,几乎会讲英语,在美国长大的客家人不用担心跟他们无法沟通。比如在我的公司,所有不会讲普通话的华人,都会英语。
如果你生活在华人社区,客家话、普通话、英语已经足够。
如果你不生活在华人社区,仅英语就足够了。如果不满足,就加上客家话和普通话吧。客家话是我们的情感语言,必须要会的。普通话是世界华人通用语言,也要会的。至于粤语、闽南语、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会说固然好,不会说也影响不大。
在外地(含国外),我们缺的是客家话使用的小环境。如果客家人口在一个地方足够多,分布在各行各业,理论上客家话就可以经常使用得上。至于大语言环境,就让普通话(国内、国外华人社区)或英语(国外)占据吧。
一个能够使用客家话进行交际的社会语言小环境,走出家庭,是每一个客家人最基本的需求。
你、我、他,能构筑这样一个小语言环境吗?
如果你真的热爱自己的客家母语,希望让下一代觉得其有价值,愿意去学习愿意去使用,让其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就一起来实现这个小小的目标吧。
抛开势利,多说客家话,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来看看的先啊!!哈哈! 应该 不错的呢!!!!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2-8-18 15:08 编辑
好多次在客户家里帮洗地毯(这是我兼职的工作,利用双休日时间),我发现碰到的客家人也有一些,只要知道对方是客家人,我绝对跟他们讲客家话,讲客家话真的是不能放过任何机会。
身上没有客家话的标志,对方不知道我是客家人,那怎么办呢?多想办法。
一次,在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客户家洗地毯,我和弟弟讲话,对方听到我们讲客家话非常高兴,一直到工作结束客户都和我们用客家话聊天,他们家讲惠阳音客家话,留学美国而后买了房子永久定居美国。他们还很高兴地说下次还叫我们帮忙,同是客家人显得比较亲切,再加上对方觉得我们的服务也还不错。不过,我是兼职的,再次碰到这个客户的机会很小很小。
还有一次,在一华人超市买东西,我和弟弟讲客家话,收银员知道了也跟我们讲客家话。不开口,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客家人。
你们两个人讲客家话,对方就很容易知道你们是客家人。
反之,对方两个人讲客家话,你就知道他们是客家人了。
讲客家话的是客家人,八九不离十。
假使人家不是客家人,你应该更加高兴,在非客家地区讲客家话的机会来之不易!讲!
一次在一个客户家洗地毯,女主人是客家人,但是男主人不是客家人,是广西防城的老乡,讲粤语。但是他听到我讲客家话,也很乐意和我讲客家话。
你自己不敢说客家话,还能有多少机会?所以一定要敢说,而且必须是常态化,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前两日梅州电视台搞 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 新歌推介会,主持人同歌手捞观众基本上都系客家人,但渠兜个交流语言倒系普通话。怪么人? 如果你参加这些客家某某会,你会讲客家话吗?
如果这些客家某某会不讲客家话,你会参加吗?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2-8-19 13:08 编辑
参加某某会,涯肯定讲客家话。
某某会唔讲客家话,也会参加,要求渠兜讲客家话。
凡来过哈客风个人都应该知,只爱来客系客家人,唔管渠听得识听唔识,哈客风只以客家话回应,讲到渠听识。对于其他听唔识客家话个非客家人,以普通话为主,偶尔客家话培训,杜绝其他方言。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2-9-4 15:26 编辑
在厦门的客家人社区网友聚会有好几次了,几乎都是普通话,原因是大家听不懂对方的客家话。这是个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以客家话为母语的人口大约4500万,我推测大约有1000万人讲的客家话我可能听不懂或只能听懂部分,而厦门聚会的网友就是来自这1000万人之中。3500万比1000万,比例是3.5:1,在创造客家话语言环境过程中,无形中就损失了这么多人的机会(对我自己而言),这些人集中在闽西、赣南,可能包括东江本地话。
其中的3500万客家人,大约分布在广东,连片分布区域是梅州、潮汕地区的揭西等地、河源、惠州、深圳、东莞、韶关、英德,还有珠三角、粤西地区,合计约2000万。
广西,500万,
台湾,大约300万,其中的海陆腔,估计勉强可交流,四县腔比较容易。
其他,分布全国各地,四川、湖南、江西以及海外等地方,大约700万。
这3500万之数,有部分分布在非客家大本营,如廉江、英德、博白、陆川、贺州等地,甚至直接就是非客家分布区域如厦门、洛杉矶。前者,还可能有机会创造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客家语言环境,如贺州市区、陆川县城,成功值得借鉴。至于廉江市区、英德市区,据说客家话并不太行得通,值得反思。
客家人无论是相对数还是绝对数都少得可怜的地方,相对数如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城市,绝对数如一百人或一千人/城市,那些应该不值得探讨。如果客家人口达到百分之一(城市人口100万,客家人口1万),客家人口又有相对聚居的社区,则客家话有可能成为小局部的社会语言(之一)。如果客家人口有十万之数,并且高度聚居于一个或若干个社区,纵使该市人口达一千万,客家人只占百分之一,仍然有可能成为该地区社会语言(之一)。
如果人口少,或人口多但居住过于分散,想成为社会语言几乎或绝对没希望。厦门、洛杉矶属于这一类型。这一类型与广东英德、廉江等有客家聚居的县(县级市)又完全不同。
我在国外,见到华人,一般都会问他来自哪儿,或者是从大陆哪里迁出的移民,如果回答的是客家地区的话,就会继续问他家里说什么方言,然后就知道他是不是客家人了。但是客家话的差异性的确是一个问题。 围观一下 没有体征上的标志,也没有服装上的标志,能不能就在语言上进行标识啊?
比如即便讲普通话,我字都读成涯,把这个当成标志,发成运动,以后只要一听到对方这么说,就知道可以讲客家话了。 回复 8# hd136302 的帖子
下次聚会记得告诉捱,看捱能否参加? 我来打酱油,围围观。 当你是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怎么办?打电话吗?还是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