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的“城市化”——看广东廉租房“土楼公社”的设计
来源:中华建筑报作者:丁琳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这种景象早已习以为常:宁静的城市边缘,一座座风格各异的住宅建筑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改变着城市的地平线,各种以“花园”、“广场”、“豪庭”作为后缀的居住小区应时而生。作为多元化风格当中的一支,近年来,随着将传统民居精神植入现代设计的风潮愈演愈烈,位于广东南海的廉租房“土楼公社”以客家土楼为设计改造对象,也正在成为此类设计的焦点。
浅入:对人文建筑的探索
客家土楼本身的历史已经绵延近千年。可惜其随着时代的更迭,往往蜷缩于荒野,破旧不堪。因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前现代居住模式的布局和设施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此类中华建筑文化的瑰宝已经逐渐淹没在混凝土砌筑的民居之中。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不仅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化发展中每一个民族的困惑所在。
面对有鲜明特征的“土楼公社”,设计师们提炼了土楼民居典型的环形布局特征并加以变化和突破。这种围合式布局不仅在功能上切合了廉租房的主题——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解决大量人群的居住问题,还打消了人们针对低收入住宅的采光和通风不均的顾虑。建筑师顺理成章地将建筑体量分为内外不同的区域,在内围合分隔出作为共享空间的微型庭院,使其成为主体空间的趣味中心,同时让空间形成方圆结合、曲直对比的效果,极大地拓展了普通住宅体量组合的趣味性。此外,楼道依旧采用传统土楼中跑马廊的形式,整座建筑内外尺度的转换自然,从巨大的圆柱体过渡到人性化的小尺度,跑马廊式的过道成为走入私人生活空间最平易近人的铺垫。
入户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运用新土楼内围合的空间设置以及户与户之间的排布,“土楼公社”的布局几乎完全参照了传统土楼民居的居住单元的形式。土楼的这一形式本身在传统民居中与现代住宅在小户型住宅布局上最为相似,不仅是一个良好载体,在每户关系的衔接上也能适应现代人对于居住建筑的理解。
由于“土楼公社”承载了相对复杂的空间设置和居住人群,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传统土楼经典的木百叶元素以建立一套整齐划一的遮蔽系统,通过在每户住宅的阳台和走廊安装清水木格栅加强空间的私密性。另外,大多数土楼相对聚集的省份分布在盛产石材的沿海一带,在土楼的建设中,基座和底层地面部分一般都因地制宜地使用石材铺设,坚固耐用,取材便利。而在“土楼公社”地面的处理上,建筑师们也别具匠心,在露天的公共空间区域,依然采用石板和鹅卵石铺道,不仅传承了土楼的文脉,还兼顾到对室外活动的特性的考虑,在视觉上,地面呈现出肌理丰富而具有层次感的特征。
建筑师希望通过“土楼公舍”这一实验性创作为中国大量的城市低收入住宅设计打开一条思路。新土楼既是一座建筑,又是一个社区,这表明建筑师对低收入人群的关注已经走向人文层面。
深究:社会功用
自上世纪60年代,人们的审美观不再受到强势的现代主义的控制始,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多元化的设计趋势,具有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等倾向的作品相继问世。但是在中国,这一倾向直到近些年来,经济复苏后才悄然生根发芽。
土楼公社的设计师们正是这股潮流中的一分子。他们并非将古代土楼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完美的范式加以模仿,而是将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元素在提炼、简化、抽象中以现代建筑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传统文化带给人心灵浸染的同时,作品本身也不损失现代建筑的便利性和普惠性。
在项目初始,廉租房“土楼公社”的设计议题就与大多数豪宅大相径庭。新土楼反映的建筑师对社会议题的关注,正是近年来对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的普适的大众视野的印证,相比于无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新兴都市浪潮,这类案例无疑证明了设计者们将自己的专业转化为对新生活诠释的能力。
但是,对“土楼公社”的设计在传统民居建筑原型转换上的探索,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异见。
在发达国家,建设廉租房等低收入社区的举措正确与否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在欧美地区,大量集中建设的所谓的低收入公寓小区往往最终沦为肮脏混乱的贫民区的事实,是否定这种努力的一个有利论据。
1972年3月15日,被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讽刺为现代主义终结的这天,美国圣刘易斯布鲁特-伊果(Pruitt Igoe)廉租房建筑群被炸毁无疑是其中最为深刻的例子。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设计的这些廉租房建筑群建在一片贫民窟的旧址上,其建成解决了当地众多底层民众的居住问题,也使山崎实获得了国际大奖。可是不久,住进去的居民常常在相似形制的住宅楼间迷路。更让人忧心的是,在楼梯间、电梯间和车库等处于人们监控范围以外的地带,罪恶也在滋生。
因此,当下的西方社会学家和政府都在设法鼓励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混居的做法。这对于打破阶层樊篱,保持社区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是有益的。
在整体的造型上,虽然“土楼公社”沿袭了传统土楼最有代表性的圆与方的组合,发展了传统院落式住宅的特点,但是这种碉堡式形态带有防御性和排他性的内向空间特性,也许仍会伴随着居住在里面的人群一直延续。设计者们已经努力用e字形的开口打破原有的封闭式格局,但这种显眼地占据视觉中心的硕大体量圆形建筑仍吸引着每一个见到它的人的目光,无论这种目光的背后隐藏的是尊重还是歧视。
作为“土楼公社”借鉴的原型,传统土楼以它内向的空间形式、极强的防卫色彩,强化了中心和家族权力,与封闭、等级、强权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在自然环境间独立和对抗的姿态,而这在城市环境中便成为了反城市的倾向。这种倾向和廉租房中的都市新移民的身份有着某种暗合,这可能也是“土楼公社”在建筑学上的意义。不过,这种契合并不能解决这些低收入人群与其他社群之间的隔膜,反而这一内向保守型的暗示会让他们离社会的其他阶层越来越远。
思考: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应用问题
对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不仅只是原地封存,让其成为供人参观的标本,其建筑语汇、建筑布局、体量构成、结构和材料的综合应用等也可以成为建筑师们吸取的养分。
但是,这种利用并非盲目的嫁接和照搬,而需要经过设计师们反复推敲、提炼和转换。传统民居作为一种特定土壤和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建筑,建筑师对其外观的学习在承袭传统文脉、巩固民族传统审美观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但如何在形式和功能上运用,是建筑师须斟酌的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