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涛 发表于 2004-3-30 00:01:46

入川客家人的缩影—筠连廖姓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从东晋、南北朝时避战乱从中原迁居今广东、福建、江西交界一带,相对当地土著人来说后来者是客,故名客家人。客家人固守古汉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语言等,语言古朴、民风淳厚。又因生存环境恶劣,故客家人以勤于开拓、坚韧不拔的性格著称,随着清初移民填四川,一部分客家人迁入筠连,其中的廖姓可算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筠连廖姓的创业者廖世宾原是居住在广东省和平县的客家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随父入川,先在威远,后迁宜宾,几经辗转来到筠连,不到一年其父去世,廖世宾夫妇以当佃农、打零工维持生计,凭着客家人勤于开拓、坚韧不拔的性格,廖世宾夫妇从帮工到做小生意,慢慢地勤俭积累,逐步地买田置产,到晚年几乎买下了南起红庙子(今廉溪小学),北至真武山的沿河坝田,人称“廖半坝”,廖姓客家人终于在筠连安居下来。进入清末、民国后,廉溪廖姓人数虽不算多,但也拥现出一些著名人物,如在戊戌变法中推行新政、新学的廖国钧,参加辛亥革命后又荣获“国医”称号的廖鸿畴,在县内首倡妇女解放的廖素秋(女),蚕桑、茶叶专家廖涵秋,抗日名将廖新楠等,均在县内外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过贡献。
       筠连廖姓至今还保留着客家人传统的含汉族古音的称谓,如称呼祖父、祖母、父、母、姐、妹分别叫为阿公、阿婆、阿爷(读成“阿牙”)、阿娘、阿姐(读成“阿夹”)、阿妹(读成“阿梅”)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入川客家人的缩影—筠连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