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家好象没有自己的语言.和粤人杂居就讲粤语.......
钦廉话就是越语了。。旦家是汉化的京族。 中國的越南人/京族/越族只是三百多年歷史,而蛋家人的歷史更長,是否跟越南人/京族/越族有關就不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peppep 于 2006-10-16 14:16 编辑 ] 疍家来源的5种说法:
1,秦军征服岭南,土人纷逃下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
2,汉军灭南越,南越余民溃散于海
3,东晋末年,山东南迁浙江的五斗米道由卢循接掌后南下攻占番禺(今广州),后被朝廷镇压,余党循于海上.
4,元灭南宋,又一皮遗民亡命海上.
5,明灭元后,朱姓皇帝把张政敌张仕诚旧部和元朝蒙古兵编入疍家,或从浙江或从广东驱赶下海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C%91%E5%AE%B6&variant=zh-cn
疍家1(正体字为蜑,标准汉语为dàn;亦作蛋家、蛋家、艇家、水上人等)是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属于汉族,但不属于汉族中的广府民系,而是一支特有的、濒临消失的民系。由于常年生活在游船上,他们的脚同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略有差别,因此在福建也被称作“曲蹄”。广东疍家人的母语为汉语粤方言蛋家话,语音与粤语广州话很近似,但有一些专有的词汇。
疍家的起源
疍家的起源已无可考,有人认为是先于广府、客家、四邑等珠三角汉族民系到达珠三角的早期南方汉族人,也有人认为是古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被陆上北方移民排斥,多年来形成的一种独特民体。
生活地点
蛋家原本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粤西沿海,在其它闽粤桂沿海地区亦有分布。蛋家往往以海为家,居无定所。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渔业的进步,蛋民(蛋家人)已逐渐被广东政府安排到珠三角沿海地区上岸定居,告别往日“居无定所”的生活。
蛋家上岸的主要地点有:惠州惠东、深圳西乡、东莞。
前景
由于蛋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于渔业活动,蛋家上岸地区又分别属于客家地区和莞宝地区,蛋家人人数很少且融入当地的客家文化和莞宝文化中,因此,蛋家民系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中。
注释
1 尽管蛋家并非学术上的正式名称,但在日常生活中与疍家通用。至于标题的使用,请参见讨论页。 为什么叫“蛋”家?--Menchi (讨论页)Â 23:12 2004年5月24日 (UTC)
“蛋家”应为“疍家”;“疍家”来自于“蛋家”——而古代“蛋”“蜑”二字通假。
或可保留将“蛋家”、“蛋家”均重定向至“疍家”。
Eternal 22:25 2005年5月7日 (UTC)
既然疍蜑通用,则改用“蛋家”,“疍”非Big-5或GB字符。 -- Tonync (talk) 03:16 2005年8月28日 (UTC)
“疍”非Big-5或GB字符不是理由,而且现在绝大部份系统已支援 Unicode,显示不是问题。--水水 11:34 2006年6月16日 (UTC) 越南也有蛋家人分佈,通常都是跟客家人及其他少數族群被合併歸類成艾族 (Ngai),越南政府也不承認蛋家人是獨立的族群。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10-16 13:38 发表
............你是蠻哥嗎?
佢係早前几日注册嘅“北姑”、因为“北姑”哩只帐号带有明显嘅侮辱性,所以被封了。至于前“北姑”係何许人也,暂时就还吾晓得,不过可以断定:来者不善! 原帖由 SunHane 于 2006-10-16 18:51 发表
佢係早前几日注册嘅“北姑”、因为“北姑”哩只帐号带有明显嘅侮辱性,所以被封了。至于前“北姑”係何许人也,暂时就还吾晓得,不过可以断定:来者不善!
在亚洲的发达地区扫黄通常能扫出一大堆北姑。北姑即是鸡的代名词。 你管我是谁,有话说话,有屁放屁就是啦 ”北姑”是有專利的耶,而客家網也非僚網。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10-16 13:37 发表
其實在海禁實施之後,蛋家人仍然是活躍於海上的吧?只是清廷隻眼開隻眼閉乎?
英國人在取得香港島之時,居民主要都是蛋家人吧?:)
楼主,错别字啦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10-16 13:57 发表
當然不是啦,蛋家人被粵人歧視,不能上岸而只可以居於水上,成為艇戶。
只是近代蛋家人被歸類為粵民系而已。
哇~~有这样的数?;P 原帖由 金乌 于 2006-10-16 13:48 发表
大帅哥万梓良就系客家拉扯
我说怎么他在2000左右会来南康(赣州)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