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拜祖神活动
本帖最后由 wugang 于 2013-3-15 22:09 编辑客家有传统的拜祖神活动。拜祖神,指对已逝去的父母,乃至上祖英灵,都当作神明崇拜,而对直系上几代(一般为上三代)祖神,则是最经常叩拜的。“生为人,死为神。”父或母死了,就要请和尚为之立神牌。神牌上写着死者姓名、世辈和死后褒封的谥号,立于尸前,开始让其子孙叩拜。此举称为家奠或家祭。尸体埋葬后,神牌移入用竹枝搭架外表糊纸的“灵屋”中让人赞叹不已的灵屋http://files.myopera.com/xingnuanfamily/blog/20071013825.jpg糊扎灵屋https://encrypted-tbn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SM2Wrvie8pLzpi-ZCRDufjwb6AefvIgxbZbgSDjbo-zL46E-XiXQ
https://encrypted-tbn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Hr9FsGSvmLEymPkrVqNoTmpzKXVzUD9OEJL22aWJOtf6wFxe9fw
,每七天由和尚司仪让子孙叩拜一次,此举称为“做七”。共拜七次,七七四十九天后,“灵屋”火化,由和尚在火化后的灰烬中拈回一撮“神烬”,盛入用红布制成的三角形袋中,袋面照样写上死者姓名、世辈、谥号。此袋称为“香火袋”,挂于祖堂左右两边墙壁上。此后,死者的子孙,便可在自己住屋的祖厅,按“香火袋”位置,各自叩拜自己的祖神了,一般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叩拜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叩拜上几代祖神活动。 对已逝去的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祖神叩拜,则是在固定时间或特定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曾祖、高曾祖以上的神位,都经过“转火安龙”移送到老祖屋正堂神龛安定了。所谓“转火安龙”,就是凡住屋祖堂左右两边墙上挂满了“香火袋”时,就举行“转火安龙”,即把住屋祖堂所有“香火袋”统统取下火化,放入一个“大香炉钵”内,然后用特制“轿子”把它送到老祖屋,统一置入正堂神龛香炉内,并分别制成神牌安于老祖屋的神龛上。所以老祖屋便成了各族各系共同叩拜祖神的地方。每年过年则为各姓各族各系共拜祖神的时间。大年三十,吃团圆饭之前,必须先行到老祖屋拜祖神,不拜祖神不准过年,这是客家不成文的规矩。大年初一,则是全族全系集中,由族长统率叩拜祖神,否则被斥为“忘祖”。
拜祖神要有祭品。祭品一般用一只宰好的鸡、一条鱼、一块肉“三牲”组成。把“三牲”摆于神牌前,然后点烛焚香下跪叩头拜祭,烧纸钱放鞭炮即告礼成。但大年初一拜祖神的祭品必须是斋品,多为年糕、年点、糖果三盘或五盘组成,其余礼仪相同。还有祭祖祠、扫祖墓,实质也是拜祖神,只是形式比较隆重,礼仪比较复杂。祭祖礼仪多为全姓全族共祭祖祠,共扫上祖墓时举行。祭祖要请吹鼓手吹打,要请礼生唱礼司仪,祭品则以宰后的整猪、整羊和“五珍”(山珍海味择五样)组成。要宣读祭文,行“三跪九叩三献”大礼。客家拜祖活动现在仍很普遍,只是今人多在祖神、祖墓前献花圈、花束、花篮,行鞠躬礼作为拜祭。
客家人宴会坐席的习俗
客家人每逢做红(喜)白(丧)好事,或有外客来访,免不了要摆桌(席)宴,主客的坐位安排是有讲究的,它反映了客家人尊重长辈,尊重客人的传统美德。过去的宴请桌用的是八仙桌,每桌(席)坐八个人,主人根据公认的原则安排每个人的座位,不容僭越。
一、正厅摆设1张八仙桌,坐位安排是先左后右,如图
2 1
6 5
8 7
4 3
1、请同宗梓叔或自已家里人,是以长辈坐上(1)位,按辈数高低:1、2、3、4、5、6、7、8依次排列;辈数低的人,即使在外面做大官或者发了大财,都是不能坐上位的。
2、宴请亲戚或外来的客人,则以客人中的长辈坐上位,依次坐其他客人,第8位的坐位一般是主人陪客的,被俗称为“提酒壶”(斟酒)的人。
二、正厅摆设2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2 首
三、正厅摆设3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首
3 2
四、正厅摆设4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4 3
2 首
五、正厅摆设5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5 4
首
3 2
六、正厅摆设6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6 5
2 首
4 3
首席的座位是属最体面的人坐的,不是谁要坐就可坐,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排位原则:
一、做寿宴客:男寿是以宗亲梓叔坐首席,女寿则是以女娘家来客坐首席。
二、小儿满月宴客:以小儿的母亲娘家来客坐首席。以小儿祖母娘家来人坐首席是不对的。
三、结婚宴请宾客:以新娘的女家来客坐首席。
四、迁新居宴请:全是宗亲梓叔坐席的,则以长辈者坐首席,如外家有来人,以女家来的宾客坐首席,女家要以高辈的娘家来人坐首席,如母亲,祖母的娘家均有来客,应以祖母的娘家的来人坐首席。有的以建筑师傅坐首席。
五、扫墓宴客:以宗亲梓叔的长辈坐首席。
六、白(丧)事宴客:男丧是以宗亲梓叔的长辈坐首席,女丧则是以女娘家来的宾客坐首席。
宴会开始时,全体参宴的人员要待首席的人开筷后,才可以动手举筷,将结束时,首席的人员末散席,其他席的宾客不得自行散席。
宴饮席间,主人如做寿诞的长子或新婚的新郎(新娘陪着),须持酒杯,按席位先后次序到每席,为众宾客敬酒,以示主人的热诚。也可以一个举杯,众客同饮
客家围龙屋中的五方龙神代表什么
中央4台(CCTV-4)曾经播放过《走遍中国.梅州》专题,其中有一部份内容,由房学嘉先生解说客家围龙屋的五方龙神时,房先生的意思是中间的方块石头代表女子,两旁的石头代表女性生殖器,生了很多儿孙。生息繁衍的意思。
据我们所知,生殖崇拜,确实有些民族至今仍有,但作为我们汉族,此种现象早巳没有了,如果有,都是史前时期的事。而我们客家先民是中原的士族,带来的是汉族的先进文化。生殖崇拜的现象肯定已进化了。
五方龙抻的五块石头代表什么?据我们所知是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排列是从座山左边开始。含义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生生不息,所以又俗称“五星石”、福德五方土地龙神。
五方龙神的对联足以证明:“三星福为大,五行土是尊”。中间的方块石代表土。而五块石的形状水金土火木从外形看(有的比较精细,有的比较粗糙)但无论如何,除了中间的方块石,其他四块石都不能代表女性生殖器。
同时五方龙神也代表:东方甲卯乙青帝龙神君,南方丙午丁赤帝龙神君,中央戊己土黄帝龙神君,西方庚酉辛白帝龙神君,北方壬子癸黑帝龙神君,五方面的龙神均包括在内,所以叫五方龙神,这和五行也是相通的。五方龙神是保佑本宅平安之神,客家人逢年过节及祭祖时须拜祭五方龙神祈求保佑本宅平安。
客家围龙屋代表客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决不能如此简单、看到梅州上了中央电视,因为这是代表我们客家人,所以需要对这些民俗多了解一些较好。不能粗俗地解释五方龙神的含义。
另方面,从客家民俗传统上,凡是祖屋落成,祖牌升龛,升粱转火等重大祭祀活动,都有敬五方龙神,请五方龙神之举,从来都没有涉及生殖崇拜的内容。所以我们考证,房学嘉先生的解说,五方龙神,五块石头,中间代表女人其他的石头代表女性生殖器是不对的,特以正视听。
我从張氏廣藝这里复制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4444444444.com/40.html
我从張氏廣藝这里复制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4444444444.com/40.htmlhttp://www.4444444444.com/ewebeditor/uploadfile/20110826141152840.jpg
我从張氏廣藝这里复制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4444444444.com/40.html 宁化客家人建造新房时,喜欢做上厅下廊或上梁厅。他们认为做这样的厅堂一是龙势旺,二是做红白两事很方便。 宁化客家人把厅堂的正面叫店椹,中间一对柱子叫平归柱,两边靠墙壁的地方各竖一根柱子叫边柱,底下的叫地脚,中间靠边的横木叫左小井,右边的横木叫右小井,在左小井与右小井中间的横木叫大井,顶上的横木条叫做扣角。
客家人的厅堂很重要,许多重要活动都在厅堂进行。
上梁(包括住新房子),在平归柱内的大井内贴上“华厦千秋”或“人杰地灵”的横联,在小井的左边贴上“永世”,在小井的右边贴上“其昌”的横联,在左右平归柱上贴上有关新建华堂的对联。
做寿。男寿在大井内贴上“庚星焕彩”或“墙树长荣”等横联,女寿在大井巾贴上“宝婺星辉”或“萱花艳健”等横联,两边平归柱上也分别贴上符合男女做寿的对联。
结婚。在大井内贴上“千载良缘”或“百年好合”的横联,在左右平归柱上贴上有关新婚的对联。
升学。在大井内贴上“前光后裕”或“承先启后”的横联,在两边的平归柱上贴上有关升学的对联。
小孩做三朝饭、过周,从十岁至五十岁及女孩出阁、续婚,就没有人去贴对联了。
大井上方是悬挂堂匾的位置。所有横联及对联,全都要用大红纸并用毛笔书写。
丧事。在大井内贴上“孝堂”的横联,下面挂上一个大的“奠”字,左边平归柱上是张贴对死者评价的联文,右平归柱上是张贴死者对后人的遗嘱的联文。以上联文都得用黑纸、绿纸或黄纸书写。
客家人既继承儒家孔孟的礼仪,又将中原文化特征带到新地并加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在厅堂进行各种活动是十分讲究的,来不得丝毫的马虎。
钟氏祖神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龙源宫-龙源助国尊(公)王
紫金钟学栋中将族谱记载:北宋远祖友文,友武公,友勇,友盛四兄弟宋神宗时同朝为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受到迫害革职,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奸臣蔡京,童贯立元祐党人碑,矫旨捕杀反对新法的忠良之士。朝臣大量逃隐。及至靖康之变金兵入侵掳徽钦二帝北去火烧汴京五凤楼,友文兄弟英灵不泯忠心助国,统率阴兵战败金兵,南宋高宗下旨赦钟氏无罪,敕封友文等四兄弟为龙源助國公王(三山助國王),立庙奉祀。福建武平象洞龙源宫,公元1111年始建
http://www.mxsyz.com/Files/2012%E5%B9%B4/lvyou/2012080114413437517.jpg
http://www.mxsyz.com/Files/2012%E5%B9%B4/lvyou/2012080114413415922.jpg
http://www.mxsyz.com/Files/2012%E5%B9%B4/lvyou/2012080114413424208.jpg
http://73485.108cun.com/UserUP/20127/201277174852_NfoYOt.jpg
http://73485.108cun.com/UserUP/20127/201277174912_tfqU0U.jpg
http://73485.108cun.com/UserUP/20127/201277174924_RKNXiK.jpg
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109-1-1.html
梅县人舞仪多呀,
俺们旮旯好像没那么多规矩。 有八條燒猪可吃啦! 学习了,感谢楼主的分享 那“灵屋”做得着实漂亮,我们那是“五七”烧灵屋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