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胡耀邦故里欲建客家民俗文化小镇
《湖南省浏阳市胡耀邦故里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重点区域详细规划》评审会日前在浏阳市举行,欲打造以红色名人文化为亮点、客家民俗文化为特点的文化旅游区及国家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相关链接
客家文化
浏阳位于湖南省东部,东南与江西省接壤,古属荆州,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境内多山,人口百万,以“烟花之乡”久负盛名,一曲《浏阳河》唱遍大江南北。
元末明初,浏阳惨遭战乱屠戮,境内居民先人多为这一时期从各地移民迁入,因此语言较为复杂。百万人口中,约60万人日常语言为浏阳话,方言学上,隶属赣方言宜浏片,为浏阳境内通用语言。鄙乡名人谭嗣同、王震讲浏阳话。民国初年约20万人日常语言为客家话,隶属客家方言。鄙乡名人胡耀邦、李贞、杨勇讲客家话。约20万人讲长沙话,隶属湘方言,鄙乡名人宋任穷、彭佩云讲长沙话。近年浏阳境内居民,因沟通需要,多会两种以上方言。
客家人的历史是汉民族形成历史的缩影,充满了辛酸传奇的色彩。据专家统计,在全国十多个省区一百八十多个市县和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大约有八千万的客家人。从闽粤赣交界的客家核心地区,搬迁出去的大家熟知的有四川,广西,台湾的客家,但是你知道吗?在湖南的浏阳这块通行浏阳话(赣语的一种)的地方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呢!
以前只是听说湖南的东部山区浏阳市有客家人的分布,但是学界至今还没有很清楚的报告。究竟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乡镇呢?他们是从哪里迁来的呢?
当地的长者说,浏阳的客家人大多都是在明末清初迁来的。现今浏阳客家基本上是以江西为跳板来到这里的,该市的有二十多个乡镇有客家分布,大约有二十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乡和北乡(浏阳的东部和北部的乡镇)。
东乡和北乡都是山区,其中东乡是靠近江西南昌,北乡临近岳阳。东乡大约有十余个乡镇有客家人的分布,如张坊、小河(包括原来的凤溪乡)、大围山、七宝山、官渡、白沙、达浒、沿溪、永和、古港、三口、中和、文家市等乡镇,人数在15万左右;北乡有社港、龙伏、沙市、山田、淳口等乡镇,客家人的数量大约有5万。除了上述以外全市范围内还有一些零散的分布(如南乡的一些乡镇)。客家风情比较浓郁是东部的张坊镇和小河乡。
张坊镇是浏阳市客家人的数量最多的乡镇之一,全镇流行客家话。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部,与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毗邻。全镇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万多人,近90%为客家人;被誉为“湘东一颗璀璨明珠”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横跨该镇,是闻名于世的浏阳河发源地;1854省道贯穿全镇,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在张坊镇所在地张坊村是一个客家村,全村大部分人都姓张。村子里有一个张氏宗祠,入口处还有一座已经倒塌的牌坊,似乎在陈说当年张家荣耀发达的事迹。最显目的是在宗祠大门两边有字联,左边是“申之以义,马场恢先业”,右边是“事乎其先,宗祠举冬蒸”。一位老人告诉我说,他们的祖先张兴贵公是来自于江西修水,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他们也去过修水寻根,老人说他也想去,就是没有机会。这里的村民非常崇敬祖先,在我走访过的几十户人家中,每家人的大厅里面都挂着自己祖宗的画像,为了继承祖先的先业,他们建了这一座祠堂,现在他们姓氏有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据调查了解张坊镇禹门村(也是一个比较纯的客家村)的各个客家姓氏大多都是在清初来自广东嘉应州,从而也证实了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流源考》里面记载的“广东东江和北江的客家,这时期(清初)也有逾越而居于湖南宜章、汝城、郴县及浏阳、平江等县”是可信的;而从客家地区迁来历史最长的是罗氏,已经有五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口碑传述说来自于梅州的平远县榕树下;此外还有浏阳本地的小迁徙,一般历史不长,例如李氏是来自于浏阳的凤溪乡的,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据当地的一些知情人介绍,张坊镇其他村庄的客家人不是来自广东就是江西,大多都在同一时期(即清初)迁来的。
与江西紧邻的小河乡也是一个客家乡。小河乡位于浏阳市的东南部,东、东北与张坊镇接土壤,现与江西万载的白水、黄茅两镇毗邻,西、西北与七宝山相连。全乡总面积109.14平方公里,大约有1.5万人,辖22个行政村,184个村民小组,客家人有1.3万左右,客家话是这里的主要方言。问起他们祖先搬到这里来的历史,村民说在搬来以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场瘟疫,原来生活在这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人住,于是上祖就从不远的江西,就近迁了过来。现在该乡基本上被客家人所占据,也有一部分来自浏阳其他地方迁来的本地人和从江西迁来使用赣语的人。在小河乡有一个叫做横岭村(前叫皇埤村),是一个比较纯的客家村。该村有十多个姓氏,其中陈氏罗氏都来自于江西九江,已经有二百多年了;肖氏则是来自于江西万载,他们的先民是广东淡水人,他们的祖先在江西住了三百多年之后,再来到了这里也有二百多年了;钟氏人数最少,是在80多年前来自于江西宜春,到现在也只有几户人家;而在该村就有六百多人的黄氏历史算是最长也是人数最多的姓氏,一位老人告诉我说他们来到这里已经有二十多代了,是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的仁义村迁来,现在他们的子孙有很多,不但在本村就占大部分人,而且在其他的乡镇的黄氏也有不少从这里迁出去的,最突出的是大围山的黄氏。在路边我还发现,有一座比较典型的客家围屋,这是清末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积达到五百平方米左右,这就是大部分浏阳人所熟知的黄氏家庙(黄五美祠),这是宣传革命真理的地方,1932年在附近客家民众的支持与配合下在这里召开了浏阳县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主题是:反对欧党右倾会主义,提出巩固苏维埃根据地等口号,对军事问题作出了决议,祠堂内保存有大量的标语。该祠现为浏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屋里还居住着四五户人家,都是客家人。
除了张坊镇和小河乡的客家风情比较浓郁外,还有大围山的客家风情也让人见了耳目一新的。大围山也是客家人比较聚居的乡镇,大围山大约有一万五千的客家人,那里还保存有传统的客家民俗,也还保存有客家文艺,如《要涯唱歌也不难》是在大围山甚至在浏阳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客家山歌。有关于大围山的客家风情,仅限文章篇幅,笔者将另作研究。
据了解,客家先民大量入住浏阳的原因大多都是原籍人口膨胀,为了生存只能够外迁,也有的是在和江西人发生冲突后为了避免矛盾的再次激化而外迁,他们大多都在江西住过,这些客家先民来到浏阳以后,大部分都是聚族而居,也有一部分人和本地人杂居,有一些不称自己为客家人,而称自己是广东人或者江西人(从那里搬来的就称为那里人),其中有一部分老人只知道自己说的是客家话(客姓话)而不说自己是客家人,年轻一代倒似乎都知道客家人这个说法。他们来到这里以后,主要还是从事农业生产,靠山吃山,现在他们有的是靠种植花卉、栽培盆景为生,普遍都还没有摆脱贫困。虽然他们来了几百年了,但是也没有和当地人发生过什么大冲突,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很和睦,共同为浏阳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更有一些浏阳客家人(或者客家后裔)创下了丰功伟绩,他们的英名千秋永存,这些人中最杰出的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上将杨勇,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等。
同时也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浏阳的客家话和粤东的客家话没有什么差别,两者之间还可以进行流利的交际,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这也验证了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传统。在客家人居住的乡镇的本地人大都能够听懂客家话,也有不少能够说客家话,客家成人一般也都能够说本地话。由于客家人在浏阳是属少数(在浏阳130多万人口中,客家人只占15%左右),客家话只在一些客家乡镇通行,这些客家人外出一般都说浏阳话或者普通话,客家话在非客家的本地人听起来是怪声怪调的。
浏阳的客家人在保留着自己的语言的同时也还保留着客家人独特的风俗。据初步观察,浏阳客家人的风俗和广东客家人的风俗差不多。那天正好碰见了客家人的婚礼,他们告诉我,这里也叫卖妹子,先是介绍人去女方家说媒,接着男方再到女方家送去面花钱(当地叫放线钱),如果女方家收了就表示同意,也就为过订了(即订婚),然后男方才挑酒肉去女方家,并给女方家送礼金,尾数一般也必须是九,即“酒”的谐音,在结婚的时候同村同姓的人家都会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婚礼。葬俗也基本是实行二次葬,其他的风土人情也是和广东客家差不多,特别是在大围山镇还保存有传统的客家风俗呢!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市并没有客家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客家民间组织,客家文化在浏阳已经和其他客家边缘地带一样面临危机,这也没有引起当地政府和客家民众的注意。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从事客家研究的专家学者能够深入该地区采风调查,了解更多的情况,发现和发展浏阳客家,发扬浏阳的客家文化,把浏阳山乡的客民后裔乡亲团结到客家这个大家庭里来。
来源:浏阳网
交通如何?
四个字的回贴!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全市并没有客家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客家民间组织,客家文化在浏阳已经和其他客家边缘地带一样面临危机,这也没有引起当地政府和客家民众的注意。
——这句话是重点 最后提到 婚俗
尾数一般也必须是九,即“酒”的谐音
应该是 谐音 久。 爱重视宣传,我至今才知胡总讲客家话. 西田苦笋 发表于 2012-3-25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爱重视宣传,我至今才知胡总讲客家话.
其子胡德平经常参加客家会议! {:1_1:}过来逛逛 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农村种地的亲哥哥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口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经过问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长大惊,赶忙安排卧铺。
胡耀邦甥孙深圳卖报17年,哥哥种地,亲戚没办过农转非 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农村种地的亲哥哥赶往北京奔丧,没有买到坐票蹲在车厢接口处,想起亲弟弟不禁抽泣,列车员经过问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胡耀邦死了。”列车长大惊,赶忙安排卧铺。
胡耀邦甥孙深圳卖报17年,哥哥种地,亲戚没办过农转非。
这个我们多知道的。在深圳是很难想象的。客家人的优良品质集中体现:正直、勤奋、忠诚老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