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12-2-27 11:56:52

揭东新亨镇五房村名的由来


五房村名的由来


时间:2012-2-26

□林道成
房,原义是指居住着人或放置东西的建筑物,可引申为家族中的一个分支。若按此来看,“五房”应是家族分支中排行第五的一系,或是五个房分合成的单位。但在揭阳境内却是一个乡村名字,称“五房村”。连村周围的一片山岭,也称为“五房山”,这是为什么呢?
五房村,现在是揭东县新亨镇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属于揭阳山的支脉,这里山深林密,地势险要,原名叫“燕子坪”。五房山属揭阳市边陲,东连潮州,北接梅州,山岭连绵,林木莽莽,人烟较少,过去常有盗贼集结其间。清朝顺治八年(1651),有廖姓携眷从兴宁迁来此地创居,开始仍称“燕子坪”。后来因为传至第二世,便生有儿子五人,长大后各自建立家庭,为五个房份,居于村中。在对外关系中,常是五个房份合在一起,总是说:“我们五房一致……”。外人也把他们一起称“燕子坪五房”。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五房”成为村名,周围的山岭,也就顺理成章称五房山了。
五房山地域广阔,林木茂盛,土特产也很丰富,村民多从事耕山劳作,养成豪放的性格,粗犷的习性。出产的薯类、豆谷、柴草竹木、火炭等,是新亨墟的重要来源,现有村民6000多,属客家族,他们多年在潮地居住,养成了对内讲客家话,对外讲潮汕话的习惯,成为“双语村落”。他们的口语、行动、装束,一至新亨市场,便会很快被人认出为五房村人,潮汕人称之为“山内人”。
五房村因为周围都是高山,土特产很多,尤其是五房的绿茶,更是享誉海内外。五房炒茶,颗粒紧密细致,呈黑褐色,有蟑螂屎那么粗,冲出来的茶色淡黄有似茶油,香气四溢,茶入口味道甘甜,牙缝、喉底余香经久不息,饮后开胃,提神醒脑,解放前,揭阳人大多数以此为主要饮料。不单如此,在国外,五房炒茶的名气也较高。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国建交时,泰国政府就曾专门提出要进口五房绿茶,订下约定每年供应的数量。因为旅泰有许多潮汕籍华侨,他们常带去五房茶叶,自己饮用或送亲友,故才能在泰国传名。
五房绿茶人称“乌啄茶”,传说是清朝末年,坪上有一村民林阿想在山上割草时,偶然发现一株野生茶苗,形状与当地山茶不一样,便连土挖起,带回家培育,一段时间后,移至五房高山种植,采摘制成绿茶,味道甘香清醇,这样便逐渐扩大,培植至五房、坪上大片山间,民国时期大量生产,1941年便年产3.5万万斤,五房茶不但味道好,而且具有溶脂帮助消化等作用。久藏的老炒茶,更具止咳、消痰、去积的功用。过去,农家常以小口圆肚的陶瓷罐装满茶叶,口密封,贮藏十多年,成为居家良药,重金难求的珍品。
五房村因为周围是山,峰峦连绵,林木密盛,且又单条山路出入,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故此,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
1928年4月,游击队在五房猴牯溜开干部会,夜宿守菁寮,被国民党围捕。
1929年4月,古大存率红十一军四十六团400多人,驻扎于五房山,部署围攻新亨警察署。此役毙敌5人,俘虏8人。
1934年,古亚宣率领的67名红军战士,来到五房山驻扎。揭阳清乡团长何宝书闻讯,带领300多人来包剿,红军在当年赤卫队配合下,利用有利地形,向敌人猛烈还击,杀敌100多人,其余敌军返回县城,好久不敢再来侵犯。
1935年7月,揭惠普游击队长陈木葵带领红军140名,驻扎于五房山,8月,当地富农份子廖宝顺、廖敬存上县城告密,何宝书连夜集结各种武装2000多人,分四路包围山上山寮,红军抢住制高点,击退敌人多次冲锋,因众寡悬殊,大队长和机枪手先后牺牲,剩下20多人,突围退至凤凰山根据地。
1949年4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揭阳与潮安、丰顺解放区连成一片,地委决定成立潮、揭、丰边区人民行政委员会。地点就是在五房村廖氏宗祠,选举陈君霸为主任,领导边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工作,廖氏五房祠,建于清代,为二进四合院式格局,面积280.4平方米,作为三县行政中心,现为丰顺县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日报http://www.jyrb.net.cn/content/20120226/detail96315.html

JGSR 发表于 2012-2-27 12:15:53

客家人姓氏分支称房,一般指大老婆、填房(二老婆、三老婆乃至N房)所生的子嗣发的后人,按顺序称一房、二房、三房~。
上文五房有出处解释除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东新亨镇五房村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