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客家文化研究
本帖最后由 JGSR 于 2012-2-6 21:05 编辑铜鼓客家文化研究——王海泉http://www.tonggu.gov.cn/tupian/fengjing/2006621155824763.jpg作者的工作照
作者小传王海泉 男、汉族、1949年7月14日生。江西省铜鼓县人。中共产党员。1985年广播电视大学毕业。曾在北京大学、江西大学,中国广播电视部进修班进修,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主任编辑(副教授级)。曾任铜鼓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广播站(台)长、现任副科级干部。出版《走向新世纪丛书》(主要编撰者)。发表《广播语言要变长句为短句》(上海的《新闻记者》)、《毛泽东新闻思想和电台的经济价值观念》、《新闻编排中的“耦合”倾向刍议》(获江西优秀广播电视论文三等奖)、《声音环境在广播剧中运用》、《县级广播也要进军互联网》(2003年4期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鲜花对根的回报——浅谈三个代表的民本思想对宣传创新的作用》(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颁发的全国广播电视论文优秀奖)等30多篇论文。曾两度参加全国广播电视业务会:1994年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广播剧颁奖研讨会,在海口举行的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年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策划、编剧的《让房》获中国广播奖“黑龙杯”广播剧三等奖、是获奖单位中的唯一县级电台。采写的《同美国打官司获胜》获全国工商报刊好新闻奖。编辑《租赁带来春天》获全国第六届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江西省一等奖。主创的《幕阜山的苏醒》作为县级台采编播一体的广播通讯首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唱绿九埂十八坡》《大山里走出的客家人》《铜鼓客家用器》《门球四季伴春风》《口吃粽子撑竹排》等20多篇反映铜鼓风貌和客家文化方面的专稿。
文章一
铜鼓民俗客家山歌
在线收听 听众朋友,您好!我是主持人东方,欢迎收听本台的《客家天地》节目。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向您介绍江西铜鼓县的民俗客家山歌。 铜鼓民俗客家山歌分为灯彩歌、婚礼歌和丧事歌。首先介绍灯彩歌。灯彩是铜鼓客家人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结晶,至今还在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熠熠生辉。客家人喜欢用灯彩走亲访友,正月初一到十五,都要到邻近的乡村甚至是跨省的乡村串门,例如铜鼓县排埠镇本属江西省,但镇上的居民也会到隶属湖南浏阳市的张坊镇拜年耍灯,因为那边居住的也是客家人。龙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铜鼓的龙灯又分布龙、纸龙、草龙、泥龙、箍龙、板灯龙、矮脚龙等几十种。 铜鼓县民俗专家朱可山先生介绍说: “龙灯通常在锣鼓和爆竹声中进行表演,粗犷刚劲,主要动作有双龙出水,游走摆动,穿花缠绕,盘旋团转,翻身打滚,咬尾抢珠。要求表演者身手灵活、步伐矫健,舞龙者甚至赤膊上阵,锣鼓打得越密,舞龙的人越是有劲,左盘右蹙,上游下滚,围观者捧场喝彩,群情沸腾。” 听众朋友,花灯是用透明纸扎成的封闭的四方立体型、里面可以插蜡烛的灯彩,上面还可以插各种带枝的花卉,下面是一根连着的园木棍,由人擎着。花灯可以摆出各种图案或带吉祥类的汉字。下面的这首《贺新郎》就是在表演花灯时唱的。在整个灯彩队伍行进过程中一边走一边唱,并配上锣鼓唢呐笛子等打击乐和吹奏乐,热闹欢快,充满对新年的憧憬。 下面我们就请铜鼓文化局的胡敦桃女士唱《贺新郎》中的第一段和二段唱给大家听一听。 喜的(那个)是新年(哪哎哟哎哟), 闹的(个)是新年(哎哟哎哟), 喜去了(啊)今(哪)年又喜来年(哎哟), 来年生贵子(啊)定做官员(哎哟哎哟哎哟)。 一更(那个)月东上(啊哎哟哎哟), 偷眼(个)看新郎(哎哟哎哟), 眉清(啊)目(哪)秀好似莲花样(哎哟), 我新郎得(哪)意喜洋洋(哎哟哎哟哎哟)。……
听众朋友,铜鼓客家人有腊月讨亲嫁女的习俗,因此一曲《贺新郎》在正月“打灯”(舞灯)时演唱是非常适合。除了这一首,铜鼓的灯彩歌还有《渔樵耕读》、《听谯楼》、《跳粉墙》和《四季景》等。 听众朋友,婚礼歌是在婚娶或嫁女时唱的。朱可山先生说: “铜鼓客家人的红喜事分为以下几个过程:第一步,看妹子。第二步,采家舍。第三步,摘八字。第四步,报日子。第五步,归娶。” 第一步,看妹子,也叫相亲吧。小伙子自己看中,或是父母和姐妹看中,有这样合适的妹子,约定吉日,请好媒人一起到女方。第二步,采家舍,在第一步过后,如果双方有意,则男方会邀请女方到家里采家舍。也就是看男方家里是否殷实。 第三步,摘八字。第四步,报日子。把男方定的日子报到女方,女方家没意见,要回一张帖子。第五步,归娶。双方摆酒,女方的酒安排在早上,男方的酒放在中午。晚上闹洞房,其中有一个项目叫“撒帐”。安排专人用花米在蚊帐前抛撒并祝颂。男方家在花米和豆子中夹着未曾炒过的生豆子,小孩子吃了通常大叫,“生、生”,这正应了那句“早生贵子”的吉言。“撒帐 ”时的婚礼歌叫《撒帐词》。 撒帐东方福降临,富在深山有远亲,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撒帐南方喜气盈,今月曾经照古人,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 成亲那天,在女方家还要“发烛”,就是把男方随彩礼送来的一对大红油烛一次保证点亮。通常由女方外公或舅母点亮和另外一个女方的家门即同姓人(主持人)同时点亮一对油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聂文清在婚礼歌上“发烛”时的演唱。 呼以--喜烛双辉(哦)照耀厅堂, 新郎新娘(哦)成对成双, 鸳鸯比翼(哦)鸾凤呈祥, 百年偕老(哦)幸福无疆! 好,听众朋友,又到了我们有奖问答的环节了,刚才向您介绍的是哪个地区的客家山歌?,请将答案寄到北京市565信箱或者是香港铜锣湾邮政局30788信箱,我们的电子邮箱是fy@cri.com.cn,只要你回答对,你就有机会得到我台颁发的奖品,这次的《客家天地》节目就到这里结束,多谢你的收听,再会。
文章二
同结联缘扬国粹 江西省铜鼓县是个客家县,民间含蕴、保存着浓厚的客家文化矿藏,尤其是盛行着撰写和张贴对联的风尚。无论是讨亲嫁女、祝寿过年、同学聚会、开张庆典、宗祠祭祖等等都少不了要张贴对联。有史以来,这里的客家文化就源远流长。在该县温泉镇发现有商周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汉墓证实,早在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唐代之后,开始有了文化启蒙。到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大量的客籍人从广东、福建及江西的赣州迁徙到此。客家人崇文尚武,清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客家众姓集资开办了铜鼓第一所书院——奎光书院,创造了传承中原文化培育英才的条件。自北宋到清末,先后考取进士19名。举人116名。
据说对联始于五代,是从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五代时孟昶写的“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有记载的第一幅对联。楹联兴起于文人情趣,又流行于市井门楹,把高层文化和底层文化融为一个整体。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使文言灭亡,而对联独不亡,这种传统文学艺术形式到现在仍然存在。同样地,在铜鼓县的城乡流传和蕴藏着许多在历史价值的对联。在这块土地上也产生了不少的对联才子和爱好者。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西省楹联学会理事、铜鼓楹联学会会长就是其中的突出者。今年74岁的他说,他有三个愿望,首先,成立铜鼓楹联学会。其次,作为铜鼓客家文化的丛书之一,出一本铜鼓楹联集锦的书。再次,协助政府建一座楹联文化城。(出王文俊先生关于先生第一个愿望,成立楹联学会的音响。)“要弘扬中国的楹联文化,必先组织一队伍,我的第一个愿望成立铜鼓县楹联学会。2002年夏天,我骑着单车,背着水壶,下乡进村,联络楹联骨干,书法爱好者,从中选择热心楹联文化又有一定水准的同志,吸收成为楹联学会会员。”第一个愿望在2002年10月27日实现了。在成立铜鼓楹联学会的那天,县人民政府和县政协的领导出席并讲话,连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中南大学教授、对联学硕士生导师余子衡也光临成立大会。还收到陕西、福建、山东等11个省市贺电、贺联。如今这个学会不但成立了,还成绩卓著,在2004年11月获得中国楹联学会颁发的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的称号。
(出王文俊先生第二个愿望,关于出一本铜鼓楹联集锦书音响)“2000年8月,在中共铜鼓县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通过《铜鼓报》等媒体发出了征集对联的启事。加上自己平常下乡进村在民间的搜集,已收集到2200多副铜鼓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后和当代古今各类对联,其中当然有不少上乘作品。特别是一些富有历史意义、年代久远、时涉明清、内容广泛。对某些失律对联我作修改并且找到作者,说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因为我要保护作者的热情。我们不是为出联集而出联集。而是通过出书,发现好苗子。使我们的楹联文化,一个是提高创作水平,另外又使楹联文化后继有人。”他主编的楹联集锦,在2005年一月已出了样书。在这本收集了1100多幅对联的《铜鼓楹联集锦》书中,作为主编的王先生花费了的不少心血。2003年正月初七他由于打夜班太晚,二天便住进了医院。他收集的对联90%出自当地客家作者,时间早的可上溯到明朝,少数为外地人写铜鼓的作品。共有十五类,包括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庆贺联、题赠联、行业联、屋宇联、文教联、风景名胜联、寺庙联、地名联、姓氏祠堂联、警世格言联、讽刺联。他选的作品讲究对联的文学美,表现为平仄合韵、讲究意境隽永、文字精美。因为他知道,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言文字。如婚联,农历六月用的有这么一幅“碧水红莲花并蒂 蓝天绿野燕双飞”。大陆台湾青年婚联,“两岸情深,海峡桥成牛女渡 百年意合,澎台箫引凤凰飞”。在庆贺联中,有一幅港澳双归联是这样写的,“昨庆港归,百族欢腾,家家畅饮团圆酒 今迎澳返,九州喝彩,户户将歌大统天”。在姓氏宗祠联中,如两点旁的凌姓凌氏河间堂联,因凌姓祖宗源自河间郡,对联为,“河水流长,源承一脉间关林茂,繁衍四方”。处世联中,有这么一幅,“人生知足心方醉世事洞明道自深”。结合实用,作了反腐倡廉、旅游景点的对联。如他收集的老对联中,有两幅写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中的灵石庵的。“灵阶步步,胜登极乐仙境 石岚空空,即是菩提法门”“有意焚香,何须远涉南海 真心拜佛,至此便是西方”。难能可贵的是,王文俊先生带上一帮会员,在带溪等中学组织青少年对联兴趣学习小组,一年多来,这些同学的习作登上了《校报》、《铜鼓报》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对联的积极性。王老看到楹联文化后继有人,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在王文俊先生主编的《铜鼓楹联集锦》书中,对一些老对联,他尽量把其中故事写出来。1939年9月,长沙大会战,派驻铜鼓负责阻击东路日军的我国军新编第十师师长刘正富写了一幅对联,他用铜鼓县名分别为对联第一个字,“铜锤惊寇胆 鼓乐振军威”。当时,刘正富召集兵士开抗日誓师大会,发现竟没有大会对联,刚好此时铜鼓县城附近的民众敲锣打鼓来参加誓师大会为抗日将士助威,他即兴写出了上面的对联。
他的第三个愿望建立铜鼓楹联城,(出王文俊先生第三个愿望,关于建立楹联城的音响)王先生说:“我们铜鼓的旅游资源有红色资源、绿色景观、客家风情。这些要同传统的楹联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样既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能促进生态平衡,也将大大提高铜鼓旅游事业的文化品味,成为铜鼓旅游事业的一大亮点。”王老就是这样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难怪在他的名片上也有一幅对联,表明了他的心声,那就是:“清风染席常挥笔明月盈窗细敲联”。
文章三铜鼓客家习俗——祝寿
客家乡亲,在江西省铜鼓县城乡,尤其是农村,风行着客家人的各种习俗,在这些习俗中,为老人祝寿最为热烈,最充满骨肉亲情,这也几乎是在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的喜事。现在就让我来向客家乡亲说说一下地处赣西北山区的铜鼓县的客家人的祝寿习俗。主要由江西铜鼓的民俗专家朱可山先生给我们介绍。
“客家人为父母做生日,祝寿,是从父母50岁寿辰开始的。这时,做子女的大都获得独立生活的本领,有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能力。此后,凡是逢十的大寿,都要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
为老人家祝寿,一定要由出嫁的女儿来倡议,这意思是,女儿不管嫁到多远,时刻都在祝愿父母长寿,借祝寿日,“报得三春晖”。因此,到老人大寿之辰便约齐兄弟商议庆贺事宜,选好吉日,告知亲朋好友。做儿子的负责做好祝寿的准备,做女儿的就回婆家好好准备一份寿礼。“女儿的寿礼最丰厚,每样寿礼都有一定含义,寄托了后辈对寿星老人的美好祝愿,雕龙镂凤的大红寿烛,是必不可少的。这象征着老人‘光耀门庭,光耀后人’的高风亮节;‘龙须面’是取其又长又园的谐音,祝老人晚年幸福‘长长源源’;寿礼中有千响的爆竹,号称‘千子’,夸赞老人子孙满堂,后代连绵,福寿双全。新衣、新鞋,一定要双份,祝愿父母穿新衣、着新鞋。再过新的一岁又一岁。”还有寿联寿幛,描花贴金,十分精致,寿联上面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对仗字句。对于具体的寿辰对联又有不同。这里略举几例。五十岁寿联:“五岳同尊唯嵩峻极 百年上寿如日方中”。六十寿联:“颂晋林壬欣介眉 算周花甲乐延年”。七十岁寿联:“从古称稀尊上寿 自今以始乐遐年”。八十岁寿联:“百岁能预期 廿载后如今日健群芳齐上寿 十年前已古来稀”。九十岁寿联:“四化行春新岁月 九旬益健老青年”。现在百岁老人开始出现了。目前铜鼓十三万人口就有两位啦!都是女的。因此百岁寿联你也得要有所准备啰。百岁寿联:“称觞共庆千秋岁 祝嘏高悬百寿图”;“桃熟三千瑶池启宴 寿添一百海屋称觞”。寿幛在尊称某某某多少寿辰志庆之后,在中间写上吉祥类的确贺语,多是四个字组成,如“松龄鹤寿”、“海屋添寿”、“寿星高照”、“如松如柏”、“天地比寿”、“日月同春”、“九如献颂”、“百福骈臻”“延年益寿”……。现在还有蜂王浆、龟膏、松柏、龟图集等一些延年益寿的补品,奶油蛋糕等食物和老人喜爱的彩画。江西铜鼓县民俗专家朱可山先生说:“盛装寿礼的,是一个木制的条箱。长约4尺多,高约2尺。在正式拜寿那天早上,从女方家抬到父母家里去,如果是女寿星作生日,女寿星的娘家这方也有抬礼物去的。送礼时,通常在前面有吹打(乐器),有擎旗的,擎大红灯笼的。父母家在离家很远的路上以同等规格迎接。木制条箱上面渐小,两头安上两个园环,木杠或竹杠从这穿过。上面扎好红绸箱两旁雕龙画凤,两人抬着,走时,整个杠子闪悠悠的,远远看去,就如一串红色的火焰。木箱里分几层,第一层放寿面、寿烛、寿桃、新衣、新鞋。第二层放补品,鸡、蛋、猪蹄花、猪肉之类的。第三层是看盘,即只看不吃的。每盘是糕点师傅做好的鱼、龟、松、鹤之类。每层礼品上必须柏树叶,象征长寿。拜寿是就象一出戏的高潮,既热闹又讲究。要推举村中本姓中懂文墨口才好的人当司仪。”
这个时候,厅堂里寿烛高照,映得挂满两壁的寿联寿幛一。熠熠生辉。鼓乐齐鸣。迎送宾客唢呐吹奏《大开门》曲牌,宾客坐定之后,演奏《闹杨州》、《大乐》这些都是民间中流传的典雅、热烈而欢快的唢呐曲牌。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司仪导引老人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曾孙……按年龄,顺序给老人拜寿。如果是女寿星做生日,也有女寿星娘家自己的弟弟和侄儿来拜寿的。拜寿的晚辈都恭恭敬敬,祝双亲大人添福添寿!司仪会领说,一拜寿比南山;二拜福如东;三拜日月同春。众宾随声附和。拜寿只跪只拜切记不能叩头。老人呢,就赏给后辈一杯杯甜甜的冰糖茶,希望儿孙们和睦甜蜜地过日子。一阵一阵欢腾的声浪,从厅堂里涌出来。老人红光满面,心满意足的感情,从老人那笑眯眯的眼睛里流露出来,大家的兴致更高、祝词也更加热烈了。
最后,丰盛的寿宴开始了。面条、红枣葡萄干等相嵌的八宝饭、红烧肉、鱼、包圆、炖全鸡是必上菜。一般有四盘八碗,多的有六盘十二碗。八宝饭上用枣泥“写”上寿字。铜鼓的包圆,包圆”是一种与北方水饺相似,祝寿饭上菜谱中必备的既是菜又可当饭的食品,说它如菜,因它是放在菜系中的,每桌一般是两盘,每人3只至5只,说它如饭,因吃了后可当饱,接着喝酒不容易醉,谁都知道“饿肚酒”更容易伤胃。它是用煮熟捣烂的芋子羹和蕃薯粉拌和做皮,冬笋丁子与瘦肉酱包在里边做成的,也可用刚杀的新鲜鸡的鸡油煎成液体后伴芝麻和蔗糖做馅。这样,有甜的,又有咸的,做好后,稍为分开,别粘在一起,一个一个,摆在竹蔑做的笼床里,注意先要用一块薄薄的稀松的沙布用冷水打湿一下放在笼床垫底,包圆放在上面,用大火蒸上20分钟或半点钟就可以,揭盖时,往锅里放勺冷水,省得烫手,准备一碗冷开水,每拿出一个包圆,手都要在冷开水中浸一下,一是怕烫手,二是包圆上有冷开水就不会在装盘子时粘在一起、吃的时候一个个扯不开。包包圆时,晚辈人都来,一来活跃拜寿那天的气氛,二是能保证按时开饭,因为包包圆是很费时的。
“包”客家话是“一定”的意思,“圆”是“团圆”的意思,全家人欢欢喜喜,平平安安,一定团圆。在寿宴上摆包圆则是子孙满堂的意思。
朱可山先生说“客家人历来有外出谋生的习惯。铜鼓县放木排的放竹排的排工过去帮木材老板放木头到修水再到九江等长江沿岸的各个城市,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所以铜鼓客家人的祝寿习俗也随着这种生活出现了两种形式。”他说,一种是在父母寿辰时,儿子外出,赶不上回家,就由儿媳或女儿穿上男子服装,打扮成男子一样,向老人拜寿,宾客们在一旁高声道:“令郎给您拜寿来啦。”老人想儿子的心情一下子得到了安慰。还有一种,父母在外,女儿们在家,也会为父母祝寿的,而且是同时为两老做寿,遥祝父母健康长寿。尤其是是双亲中有一老在外,祝寿的场面和双亲在家里一样。比如说,母亲在家,父亲漂洋过海到外面去了,家中女儿给母亲做寿时,也同时给父亲做寿。女儿送的寿礼都是双份的,厅堂的寿联都是双寿同祝的佳联。如“椿萱并茂交柯树 日月同辉瑶岛春”之类。拜寿时,厅堂上有两把大师椅,上面铺了大红毯子。一把是母亲坐的、一把是父亲坐的。虽然空在那,可是儿女们跪拜时,仿佛觉得父亲正笑吟吟地坐在那。好,铜鼓县的客家人拜寿习俗我们就为你介绍到这。
文章四
口吃粽子撑竹排 欢迎点击"在线收听"
http://www.tonggu.gov.cn/UserFiles/2007-6/5/200765153711939.jpg
http://www.tonggu.gov.cn/UserFiles/2007-6/5/200765153728273.jpg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
江西省铜鼓县位于江西西北部属宜春地区,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粤东闽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铜鼓原驻民与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现今的铜鼓县依然保留这他古朴的客家民风。江西铜鼓人称端午节也叫五月节、端阳节。那么铜鼓过端午节的习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家家户户门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红的咸蛋、撑竹排或划龙舟。端午节那天‘午时’(11:00--12:00)要在房屋周围洒雄黄水,用甘草煮黄豆吃,吃了可清火败毒。小孩胸前挂一串苍术,头上要抹雄黄水,客家人讲卫生,除了平时洗澡外,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枫树的果实即枫球煮开放凉后用来洗澡。当然亲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处赣西北的铜鼓县城是三江交汇的地方,发源于大围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黄溪均流经这里,因此端午节的时候,当地客家人喜欢撑竹排。撑竹排类似于划龙舟,不过它的制作较简单,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扎在一起。当然也有做得精致的:用于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将竹青刮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竹排重量减轻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翘起,向前划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弯曲,有一个办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软后,慢慢弯曲,再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按一会,烤一会,弯一会,按一会。竹尾就会弯到排主满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后,铜鼓的排工开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断出何处有暗礁何处有险滩,从而把握潮头。
铜鼓县城三江汇合处叫做三江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头沙滩,这里堆放着如山的树条或扎好的木排、竹排。过去没有公路,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运载工具,又是货物,因此许多竹木通过水运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长江沿岸各个城市。铜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锡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闻名遐迩的赣中三杰,一首传说是马秀才所写的《一曲滩歌到吴城》道出了当年铜鼓排工的艺高人胆大的气概。歌中唱道:一篙撑过令公埠,下了徐滩又西滩, 险滩急弯三百里,每处险滩要记清。 若问滩弯有多少?撑撑弯弯做手伸, 一本滩歌都唱尽,前面转眼是吴城。 过端午节,和江西大部分地区一样铜鼓客家人喜欢吃加了碱水的糯米粽子,这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颜色好看,糯米碱化后金灿灿的,非常好看,第二个是好吃,粽子没那么腻人,第三是保存时间长,便于外出路上食用。而碱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专家朱可山介绍说: “碱水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铜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烧的灰放入开水中煮制成碱水。另一种非常有特色,就是我们铜鼓用一种叫做黄荆的枝条折断后在锅里煮水后制成碱水。五月的时候气候开始变得炎热,容易产生中暑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黄荆制成的碱的粽子,可以防止这类疾病。” 如今,端午节的粽子铜鼓人还在吃,但撑竹排的并不多见了。为再现当年铜鼓客家人端午节口吃粽子撑竹排的优美画面,铜鼓县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举措,铜鼓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海泉介绍说: “县政府已经在县城河的两岸,用花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还正在三江口下游不远处筑一个橡皮坝,水多时可使坝缩小变矮,达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时储水。三江口作为在东面的弯点,和另两条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个巨大的U字,届时,铜鼓客家人就可以绕着‘U’字,一边吃粽子一边撑竹排了。”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文章五
铜鼓的排工和滩歌欢迎点击" 在线收听 " 江西省铜鼓县崇山峻岭,层峦叠嶂,森林茂密,水系四通八达。两大河流定江河和金沙河贯穿全县,总长120公里,有大小支流131条,全年都可放行木排和竹排。早期从广东和闽南到铜鼓来落户的客家先民有不少从事排工谋生。他们将铜鼓的木材通过定江河水路运送到九江的修水再到长河沿岸如九江、安庆、南京等地。也有通过金沙河即铜鼓的西河行排运到湖南省的岳阳等地。 排工在放排时要唱滩歌,据说铜鼓当年的滩歌有200多首。放排时,为了安全运输,滩歌要把各条河道的特征、每个急弯的风貌,那里可以走排,那里不可以走排都要唱出来。 现在铜鼓大河水运的放排工人,凡六十五岁以上的还能背诵滩歌的主要内容。王升池老人和余世凡老人就是其中的两位,记者也特意采访了老排工余世凡先生。 说到铜鼓的滩歌,不能不提到一位姓马的秀才。相传在清顺治年间,马秀才屡试不第。但是,他每次赶考,都是坐着小船,行在从铜鼓永宁镇到修水县城的这条定江河上,途中的大段镇以下,有七星滩、狮湾头、三湾猴子、上芭蕉、猴王庙、蜈蚣滩、水潭、梨树滩、仙鹅孵滩、桂竹滩、塔下滩、枣子滩、葡萄津、交山河口、羊坑口、晏公潭、鹤水窜、园潭子、金鸡桥等。船行在这条怪石嶙峋,滩多湾急的河道上,由于他多次往来,渐渐熟悉了这条河道的情况,体验到航行的危险,在他第五次去应考时,就已四十多岁了。他因无钱雇船,老是搭乘一些熟人的木排或竹排,而这些客家排工也非常乐意他坐排去赶考。马秀才回想到几次应考落第的痛苦遭遇,便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因此,他便根据多次观察和放排工人的航行经验,决意为排工们作一首同词异曲的滩歌。 据说,马秀才作滩歌到潭蒲滩时,突然生了重病,排工们同情他,叫他暂停作歌。他说:“我患的病重啊,赶考是来不及了,滩歌已作了200多里,如若不继续作下去,我死了便没有机会作下一段的滩歌了。”于是,他又强支病体,一直作到没有滩的大河交汇口处为止。从此以后,排工们为纪念这位为他们作歌的马秀才,将“潭蒲滩”改名为“秀才滩”,从这里过时,保持“静默”过滩的习俗,以示对马秀才的怀念和敬意。 从滩歌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当年铜鼓排工行排时的的艰辛,以及在行排时的智慧。铜鼓交通志编委、原铜鼓运输管理所负责人张从元先生说: “那个年代,铜鼓县的排工是一支运输生力军,因为铜鼓没有公路,山多坡陡,也没有钱修路。水路四通八达。当年的排工就依托这数十条水路将铜鼓的木材运出去。他们不辞辛苦,也积累了一定的航行经验。因而在铜鼓、在宜春市来讲,铜鼓的排工和高安的皮匠、奉新的锡匠堪称为赣中三杰。铜鼓的排工就象如今穿梭于崇山峻岭的一支数量可观的汽车司机队伍。为铜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在实践中创造了宝贵的滩歌水运文化。”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文章六
客家天地--铜鼓客家人过年习俗谈 欢迎点击"在线收听 " 铜鼓县座落在江西省西北部,与湖南省的浏阳、平江交界,当地人用这样一句俗语来形容当地的环境:“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面、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6%,那里居住着13万勤劳、俭朴、智慧的客家人。 现在的客家人的过年习俗,在“吃”“玩”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下面我就分别介绍一下。 民以食为天,先谈谈“吃”吧。 过了腊月的二十四即小年之后至大年三十,江西铜鼓客家人都可选择其中的一天吃团年饭了。吃团年饭,长辈坐上席。碗筷要放得整整齐齐,尤其是筷子不能放反了方向,要顺,因为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细人子(小孩子)也一定要上桌,他们每人也有一双碗筷。若是当年家里有人去世,少不了放一双空碗筷在那,表示对故人的怀念。谈到菜谱,有三样东西是必须要的,一是“包圆”,二是“竹笋”三是“鱼”。 “包圆”是吃团年饭中必备的食品,与北方水饺相似,一般是两盘,每人3只至5只,既是菜又可当饭。铜鼓包圆中的“包”字有“一定”的意思,“圆”有“团圆”的意思,所以“包圆”就是寓意欢欢喜喜,平平安安,一定团圆。它是用煮熟捣烂的芋子羹和蕃薯粉拌和做皮,冬笋丁馅与瘦肉包在里边做成的,也可用鸡油拌芝麻和蔗糖做馅。这样,有甜的,又有咸的,做好后,要稍微分开,别粘在一起,一个一个,摆在竹蔑做的笼床里,注意先要用一块薄薄的沙布用冷水打湿一下放在笼床垫底,包圆放在上面,用大火蒸上20分钟或半点钟就可以。现在大家都喜欢自己动手包包圆,一家老少都齐动手,在包包圆时大家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烘托过年时节亲人团圆的热闹气氛。 吃年饭,笋是少不了的。不要说现在,就是以前,铜鼓客家人都认为笋对人的身体有好处,认识到笋是森林蔬菜,生在野外,没有污染,因此这种绿色食品很受欢迎,特别是现在大鱼大肉吃得有点腻。 鱼是吃年饭时最后上的一道菜,意味着年年有余,糯米做的水酒也不一定喝完,象征着“饮不尽的荣华和富贵。” 菜上齐了,小孩点一挂长长的爆竹,全家人开始入席吃香喷喷的年饭。 讲到“玩”,春节期间,铜鼓客家人喜欢栽树种竹,客家人喜欢傍山而居,扎棚而住,过去称为“棚民”,此习惯延续至今。当然而今住的是砖房或是钢筋混凝土的小洋楼,不过,房前屋后依然种竹,这有象征意义,栽夫妻树,象征着夫妻恩爱到永远,栽生日树,象征着健康长寿活百年,栽新居树,象征着子子孙孙不断根。通常是栽松树、柏树和毛竹。 除了刚才讲到的栽树栽竹,正月里打龙灯也是铜鼓客家人玩的重要内容。打青草龙是当地客家人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它是铜鼓独有的,具有浓郁的山区特点。青草龙是用山里青藤编成的,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由一人表演,舞龙者手持青龙翻腾跳跃,游动旋转,随心所欲,变幻自如,而且不拘时令场合,雅兴来了就可就地取材随即表演。在过年的时候表演,就可以大大增强节日的气氛。 最后,我要和您聊一聊正月里铜鼓客家人的人际交往。江西省铜鼓排埠乡和湖南省浏阳上洪乡都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乡,两乡也可说是两县两省的客家人正月间以灯彩为媒,增强友谊、加深了解。从清朝末年起,湖南浏阳县的师傅就来铜鼓排埠教舞狮灯和龙灯,开初是以姓氏家族出面,派代表传授。 两地客家人的灯彩走访,一般是正月初一到十五。浏阳市上洪乡和铜鼓排埠乡都要到对方逐户拜年耍灯,耍灯时,头一个是下贴子,帖子上写着“恭贺新年,奉上龙灯”的字样。有的还双手合一,在厅堂里说上一句 “即刻龙灯庆贺,恭喜府上过个快乐新年!”。“欢迎欢迎,大家都新年好!” 接着在锣鼓,爆竹声中进行龙灯表演。龙灯的表演粗犷刚劲,热烈有序,一般的花套有双龙出水,游走摆动,穿花缠绕,盘旋团转,翻身打滚,咬尾抢珠。要求表演者身手灵活、步伐矫健,舞龙者甚至赤膊上阵,爆竹打得越密,舞龙的人越是有劲,左盘右蹙,上游下滚,围观者捧场喝彩,群情沸腾。 此外,正月走亲戚也是过年习俗中“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客人离开时,一定要送果子包,果子包分为生包、熟包、副食包、干子包四种。生包,即包未煮熟的食物,如腊猪肉、鸡翅。这类生包是送给未能前来而又托人带来了年礼的人,熟包,即包熟的食物,如油炸米果,油炸泡豆腐、豆腐干、火焙鱼、鸭脚掌。副食品包是果子包中最为常见,也最能体现时代变迁的一种,改革开放前,包炒薯片、米片、爆米花、南瓜干等,现在则包花生糖、软糖、牛奶饼干。或者酸桐管、榧子等。上述食品爽口、开胃,很有地方特色和返朴归真的感觉。还有一类果子包是干子包,更为特殊,包的全是佐茶食品,例如切成丁状的红白萝卜干、姜片干等。萝卜和茶叶沏茶通气,姜片御寒。 “一包果子虽平常、万般情意往内装、客家人情代代传、亲情友情似长江”。这是一位民俗专家对果子包的评价。 过年的山歌 山里人喜爱唱山歌, 万事如意歌更多。 和平统一早实现, 一起过年更欢乐, 唱蓝九浪十八波!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文章七
铜鼓县的客家用器欢迎点击"在线收听" 江西铜鼓县是一个山青水秀的江南小县,森林覆盖率达86.3%,居全省第一。近年来,该县围绕“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环保工业,推广特色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今天铜鼓取得的喜人局面离不开客家先民的不懈努力。据了解,居住在铜鼓的13多万人口中,80%是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明清时期从广东省和福建省迁来的。当时,客家先民为了在那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了许多用于生产生活方面的用器,我就选取其中几件极具浓郁客家特色的用器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民俗专家朱可山首先介绍了客家生活用器--骑桶。他说: “骑桶就是用木板做好的四方桶,下面大,上面小,四面看上去是四个梯形,高约一米四左右。桶内中间横着一个木板隔层。隔层有几条宽约一公分的细缝。如果是冬天,隔层下面,即骑桶内的底部通常放一个火炉,火炉中的木炭火用灰盖住,暖气从有缝的木板隔层冲上去,站在骑桶隔板上的小孩子冬天吃饭不冷。大人也好喂饭。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可靠在桶边人不会倒,又练了脚劲。如果小孩子想坐,在隔板上也可放一张小小的木凳。” 接下来我为您介绍客家人用来照明的用器--杉皮槁和丛光。 什么叫杉皮槁,作者介绍说: “杉皮槁是用晒干的杉树皮做成的,一般长约三寸宽,将其扎成能握在手中的一小捆,长约三至四尺。杉皮槁是夜间干活或行走的照明用器,有易燃、不怕风、照明持久、亮度适中、摆动出明火和不摆动出红色‘炭火’的特点。如果七、八个人一起夜行,只要走在中间的人点亮一捆杉皮槁,所有的人都可看见走路,十分方便。” 丛光是松树中树干或树支中的松脂部分,一般呈深红色而且透亮。可以把它劈成宽约半寸、长约五寸后,放在一个呈小钵形状的铁丝网兜中,网兜也叫做丛光络,把它安一根长木棍上,可以用手提着,也可挂在树枝上。开始点燃丛光时,觉得不很亮,可以握住棍把,将其在空中旋转几周,与风密切接触后丛光会变得更亮。丛光可以用来做夜工,如晚上照泥鳅、黄鳝和做红白喜事等。当然也可以用于晚间行路。 接下来为您介绍一种客家食品--米果印。客家人喜欢吃米果。米果有糯米米果,荞麦米果以及薯粉米果等三种。米果印是用一块长五寸、宽三至四寸的木块,左右两边均刻上不同的花纹。在左右花纹中间安装一块能左右摆动的、厚度约一厘米的木块。这活动的木块中间挖一个园形的周边有波浪形的洞。用米果团料放在这园形洞里,用手压紧,下面即有花纹了。再将中间这块活动的洞中嵌有米果团料的木块翻动至另一边花纹的木块,这样两边都有花纹了,米果也做成了,这样做成的米果不仅匀称而且好看。
各位听众,听了我刚才的介绍,您是不是被客家先民的智慧所叹服,接下来我为您介绍同样体现客家人智慧结晶的用器--恰鞋,铜鼓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海泉介绍说:
“恰鞋,也有叫油鞋。恰鞋就是雨天穿的鞋,也许是这种鞋底厚而结实,走时会发出“恰恰”的响声而得名。鞋底多半用一层一层布用熬制的桐油粘在一起做成,也可以用牛皮做底。” 鞋帮是用稍少的几层布用熬制后的桐油粘合而成。鞋底还往往钉进比现在的图钉要粗的鞋掌钉,这样的话,走起路会发出更大的响声。但当时的客家人并不是刻意要让鞋发出响声,而是考虑到如果下雨时人在山野泥泞的道路行走或干活可以防滑。恰鞋,一般的重两至三斤,底厚达一寸。 ” 最后我要与您介绍客家人在穿方面的用器:套裤、浆衫和头帕。 套裤实际上是两个裤套,由夹层的青布(黑布)做成。上到大腿跟,下到脚踝处。脚踝部开一个竖口,方便穿套。此处还要安布条,穿上套裤后,要扎紧。上面部分呈斜口,靠大腿内侧两边短些,。靠外两边要长些,因为两边要安布条分别扎在裤腰带上,起固定作用。使它不掉下来。套裤有省布、好穿、好洗和保暖的特点。 浆衫是客家妇女的小发明,就是将漂洗后的衣服放入加了热水的米汤盆里浸渍一下,然后拧干、晾晒。有汗珠和狐臭的衣服这样洗了之后,不但原来的臭味全部消除了,而且还会有一股米香,这样洗出来的衣服清爽、挺拔。 头帕是一块长一尺七寸、宽一尺二寸黑粗布的头帕。客家妇女将头帕在脑后打结包住头发后,可以挡灰、防晒,特别在野外干活如上山砍柴,可以防止树枝钩住头发。客家妇女爱美,会在两鬓角处的帕角内各嵌入一个略有重量的东西,如一枚铜板,或一个扁薄的鹅卵石,使头帕不向后翻起,又让人觉得好看。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文章八
江西省铜鼓县大力发展客家乡村旅游在线收听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客家天地》,我是珍荣。在今天的节目中,我将带你走进江西铜鼓,领略那里客家风情浓郁的农家乐旅游。 铜鼓是典型的客家县,80%都是客家人。因此,客家民俗、客家美食、客家文化在铜鼓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铜鼓政府发展绿色经济、将铜鼓的青山绿水和客家风情充分结合,大力发展“客家乡村旅游”今天的节目,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就到铜鼓看风景、听山歌、尝美食! 假如说,出国或出境旅游是“饕餮大餐”,那么,住客家屋、吃客家饭、看农家山水、享农家乐,则是富裕起来的城里居民休闲的“家常菜”。“大餐”虽不能天天享用,但“家常菜”是可以时时品尝。江西省铜鼓县周边的朋友可真是有福了,因为他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山水秀丽、风情浓郁的好去处。 “进来坐。好好好!食杯酒吧?大家食杯酒吧?酒就不吃。这是什么果子?这叫刀豆干,也叫刀豆花,这是西瓜(果子),利用西瓜,削皮晒成的果子。这是萝卜干,这是相思干,这是酸筒管,柚子。全部是自己的做的,大家吃下子!客家小吃,蛮好吃哦!这是是拿米磨成粉做成的片子,拿油一浮(炸)做成的片子。” 在江西铜鼓县城周边,有许多客家风情浓郁的“农家乐”,加上奇峰秀水,正为铜鼓旅游的发展释放出新的活力。客家乡村游,已成为铜鼓旅游业的新亮点。 三都镇的东浒村地处修河上游中段一个山环水抱的小盆地里,是铜鼓的第一古村。东浒村有一棵古樟树树龄已超过1000年了,至今仍然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宛如巨大的矮脚蘑菇。 在东浒,你可以品尝到有名的客家菜:薆包圆、火熏鱼、糕粉米果等的。游客到了农家院,可以自己背上背蒌到田埂上、山路旁、池塘边和主人一起采摘薆叶。回来后将薆叶煮烂,再拌糯米粉揉搓,用来做外皮。然后,主人会拿出腌制好的腊肉,和竹笋一起剁成馅。外皮包馅,就做成了薆包圆。然后放在圆型的木箅中蒸,事先要放一块打湿的纱布,这样薆包圆出锅的时候就不会粘在木箅底上。蒸好后的薆包圆一个个油光闪亮,绿得象翡翠。咬一口,腊肉的香气扑鼻,味道也好极了。 从东浒往东再行20多华里,便到了大段镇的九龙村,这里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峰森林公园。铜鼓旅游局局长赖红霞介绍说: “铜鼓这个地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这里的空气特别好,负离子含量非常高,每个立方厘米6000多,名胜古迹也特别多,全县都有。明代就有八景。2000年我们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申报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有10512公顷。包括有四大景区:一是铜鼓石景区,这里峰耸诸险、岩石竞奇。第二是九龙湖景区,特点是孤峰揽胜、山水醉人。第三是龙门崖景区,这里树种特别多,万树千花、翠竹摇曳。还有一个是大沩山景区,这里有千亩杜鹃(花),在春天特别漂亮。独特的丹霞地貌,通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处处奇峰突兀、壑深谷奇、地爽水秀,曲径通幽。现在每年有上十万游客到我们这里观光旅游。暑期,有不少城市的居民来这里消暑。” 来自江西师大的一批外国籍老师就到这里来度假了,他们笑声朗朗,感到特别高兴。南非的奥特尔先生说: “这里的人非常友好,铜鼓县非常漂亮,在中国来说,除了北京的长城,这儿是中国最漂亮的地方。” 九龙村的特色游项目是垂钓。从县城到九龙村不时有摩托车穿梭,尤其是周六和周日,后面带着钓鞭和鱼饵,装鱼的兜。(出小溪声)在这里钓鱼空气清新,风景优美。钓起的鱼儿用稻草穿腮,扑腾扑腾。这里珍荣教你一招诀窍,把打湿的餐巾纸蒙到鱼眼睛上面,可以延长鱼的寿命,说不定你回到城里,把鱼放进水缸,它还是活蹦乱跳的呢。运气好的垂钓者,还能听到在山间劳作的农民们唱的铜鼓客家山歌。 “我是铜鼓客家人,过去叫我是棚民,明清迁徙寻温饱,如今上山致富勤,小康路上往前奔” 铜鼓客家山歌源远流长,亦唱亦说,即便是天才的音乐家,要想记准铜鼓客家山歌的曲谱,也是相当难的。铜鼓山里却有的是山歌手,来这里既可听原汁原味的铜鼓客家山歌,也可以学唱铜鼓客家山歌。地处县郊永宁镇西湖山坡上的聂文清,他今年七十多岁了,就记得不少的山歌。唱山歌时他还有“见子光”本领,即见到什么唱什么,即兴发挥,看到白菜唱白菜,看到池塘唱池塘,把看到的唱一个遍。游客指着他门前池塘边的树问: “聂师傅,这是什么花? 这是李子花,叫藾李。 好象你看到什么就可以唱什么,现在你可不可以唱一首给我们听一下? 可以!我就唱一个《藾李开花》,现在我年纪老啦,七十多岁的人啦,唱得不好,莫笑啊!李树开花白如银,摘下李子变黄金,李子好吃树难栽,辛勤换来丰收年, 农户高兴乐无边!” 聂文清老汉一家住在山坡上,山下是鱼塘,可以供游客钓鱼,屋背后山坡上种了不少的生态蔬菜,夹着栽了些果树。真是个水秀山庄!看着如此美景,往往会让人产生唱歌的冲动,聂师傅就经常教游客们唱山歌: “聂师傅,你的山歌这么好听,教我们唱一首,我们听一听。 聂:好!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我同细妹(车车)两对门(呀),看到细妹(车车春)长成人(啰),看到细妹(车车)嫁别人(呀),你哇气人(车车春)不气人(啰)?” 听众朋友,铜鼓的红色游和客家游如何,眼见为实,还是要你亲自来这里亲身体验一下才会有更真切的感觉! 好,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内容就为你播送完了,感谢收听。下次节目时间再会。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文章九
访客家诗人、江西铜鼓书法协会主席林兰修在线收听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客家天地》,我是珍荣。今天我要为你介绍的是江西省铜鼓县书法协会主席、江西书法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客家诗人林兰修。 听众朋友,江西省铜鼓县是个客家县,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大量的客家人从广东、福建及江西迁徙过来。客家人崇文尚武,让铜鼓的民间蕴含、保存着浓厚的客家文化矿藏,尤其是盛行着撰写和张贴对联的风尚,诗词绘画也方兴未艾。 世纪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领域也经受着这股大潮的冲击。很多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都面临着难以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客家文化的发展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一些有识之士站到潮头大声疾呼并着手保护客家文化。在江西铜鼓县就有这么一批热心人,如王文俊、朱可山、谢寿全、李恭仁、林兰修,他们用诗词、对联的文化力量激励自己、修养自身,让诗联书画走进课堂,用客家文化教育子女,力图使“国粹”大众化、普及化。 一谈到中华诗词,林兰修先生就兴奋不已。 “我是首届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通过这几年老会员的努力,中华诗词的继承和发展有了喜人的变化。表现在:写诗的人多了,中华诗词会员也由原来的6000多人增至24000多人。另外从诗的形式上讲,对格律等手法的把握更为精熟。从艺术上讲,也有提高。有些诗词不但达到甚至超过了唐宋水平,只不过受到网络等快餐文化的冲击,不为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注意。所以我们的责任是继续做好中华诗词的传承工作。” 今年,林兰修的女儿考取了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9月1日他陪同女儿到学校报到,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了入学手续,然后就到杜甫草堂参观拜访。在参观过程中,林兰修一边背诵杜甫的诗,一边为女儿讲述杜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意境。当晚,林兰修在女儿的心笔记本的扉页上,挥毫写下一首《送女赴成都就读》,勉励女儿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勤奋努力,学有所成。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试榜题名起点新,寒窗十载梦成真。 草堂境界多充氧,天府他乡莫染尘。 似锦途程休歇脚,如花岁月好修身。 柔肩应效刚肩勇,家国一昆又一仑。 女儿则认为,这是父亲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林兰修先生并不是一位独善其身的诗词爱好者。他的本职工作是律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倡议在铜鼓县带溪中学建立楹联书画教研基地,设立青少年楹联兴趣学习小组、书法兴趣学习小组,以培养青少年对诗词的兴趣。这个倡议在2004年秋季开学时得以实现。从那以后,他经常会带着铜鼓书法协会的会员,不定期地到带溪中学做一名不要工资的校外老师。 “我先后讲了《楹联的起源及基本知识》、诗词格律、对联的基本要求等等。讲课时将自己的20幅对联书法习作挂满教室,这样更能形象直观生动,如结合某个汉字的笔型讲书法,对楹联中的某个词或字讲格律和平仄。结合自身体会讲撰写该幅对联的思想内涵。同时启发学生也撰写对联,并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点评。我觉得这种理论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能激发青少年学习对联书法的兴趣。” 两年多过去了,林兰修学生的习作登上了《校报》、《铜鼓报》。过年的时候,很多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或书写对联。林兰修看到学生们对楹联书法这么感兴趣,心里说不出有多高兴。 林兰修先生对诗词楹联的钻研可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书房摆满了这类的书籍,如《先秦诗鉴赏辞典》、《中国当代联坛千家论典》等,他看了诗经、建安诗词、楚辞、宋词,唐代及这之后的格律诗。他学而不厌,习而不辍。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奖励。他的词作品《一剪梅·野山桃》在2006年4月获得“炎黄杯”全国诗词书画摄影大赛金奖。还有一首咏物诗《春笋》获得首届国学创新优秀成果奖银奖,《春笋》诗的内容是:一冬幽梦醒,破土探春奇。虽抱青云志,奈箍紫箬衣。枝生舒展日,壳脱自由时。劲节虚心者,人间君子为。 林兰修的对联写得也很好,在“黄庭坚诞辰960周年征联大赛”中,他获得三等奖,要知道这个赛事共有4万多人参加,最后只有20个人能获得奖励。这副获奖对联是:书道悬旌山谷遗风扬国粹,骚坛立派修江胜迹壮诗魂。非常有气势同时又很贴切。 作为书法协会主席,林兰修先生经常结合实际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书法展览, 如反腐倡廉,卫生健康,春节喜庆等等。同时,和很多诗人喜欢寄情山水、抒发感情不同,林兰修非常关心时事,并经常就当下的国内国际大事做诗言志。他说: “我觉得,铜鼓的确山青水秀,但作为一个诗人,我不能光写山水田园,而不关心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否则是要被边缘化的!因此,我也写时代气息较浓的诗,去年发表在《华夏诗联书画》杂志上的《赞连战先生访大陆》就属于这一类的。我来念一遍吧!破冰之旅敢为先,一越鸿沟六十年。大陆风光惊巨变,小康社会已昭然。英雄壮举全民仰,国共和谈两岸连。岛内独顽何足碍,炎黄自信必团圆。” 林兰修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以前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可能是各领风骚三五天,但一定会有稀少的东西留存下来,不会淘汰掉。林兰修理解,这不会被“淘汰掉”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高端的文化核心价值。而他一直苦苦思索的是,怎样使这些高端的文化价值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特别是走进年青人的心坎,同时又要走进市场,走向世界。 好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又到了,接下来是今天有奖问答的题目,请问,今天节目中珍荣为您介绍的主人公、江西铜鼓书法协会主席,他叫什么名字?题目非常简单,欢迎踊跃答题,您可以把答案寄到北京565信箱客家话节目组收,电子邮件请发到:fy@cri.com.cn,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有任何的建议或意见,同样欢迎来信来电。再次感谢您收听今天的节目!下次节目时间再会。
---此编文章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播出.
作者:王海泉 来源:铜鼓县广电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