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kanews 发表于 2012-1-11 00:23:13

客家鼓文:传唱400年的“过街溜”

客家鼓文:传唱400年的“过街溜”
[ 来源:中国文明网 | 发布日期:2012-01-10 |
在家乡,每当农闲时节,在晚饭后,一盏温馨的马灯亮起,把个晒谷场照得雪白,一位盲人正襟危坐于中央,四周围着黑压压的人群,一双双眼睛紧盯着盲人手中的渔鼓,企盼着早点开唱。等差不多时间,盲人“咳咳”地清清嗓子,人群中立即出现一阵兴奋的躁动,随即全场寂静下来。只听得“砰扎扎,砰扎砰扎砰”一阵渔鼓响起,人们的心也似乎提了起来,如痴如醉地听着那变幻无穷的鼓点花样。鼓点声由缓而急,由小到大,不一会,鼓点戛然而止,盲人粗犷的嗓音响了起来,唱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出能人,朝朝天子也出奸臣。”鼓文就这样唱开了篇。于是,随着激越的鼓点,优美的说唱,经过一天劳作的人们,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忧烦,他们的悠悠情思就随着盲人的说唱进入到那虚无漂渺的境界,时而为“落难公子”哽咽,时而为“奸臣当道”骂娘,时而为“痴情女子”叹息,时而又为“破镜重圆”叫好。直到半夜,演唱结束了,人们还不走,要求再唱一本。这时,不想再唱的盲人就会唱几句俏皮话:“今天鼓文已唱完,放下渔鼓吸筒烟,众位乡邻多原谅,明晚再来嘲仙天。”人们便只好一阵欢笑,恋恋不舍起身回家。若是那盲人情绪好,愿意加唱,就会重击渔鼓,再展歌喉。于是,直至东方吐白,霞光初升。

  客家鼓文,又称鼓子曲。这是一种多以盲人口头说唱的艺术形式,它最早产生于宁都,早年间广泛留传于宁都等周边县市,如广昌、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石城一带,因为具有客家地方的浓郁特色,所以很受民间百姓喜爱。

  客家鼓文历史悠久,据民间艺人介绍,流传时间最少也有400年了。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战火蔓延,社会动荡,百姓贫苦,就连算命的瞎子也没了生意,断了财路,纷纷另辟蹊径谋生。据说在此其间有一瞎子很聪明,根据自己自幼听说过的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奇,充分发挥自己的“口功”特长,利用算命时的诵颂腔调和乞讨者沿街叫化的“过街溜”唱腔,编排成了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并用竹筒蒙上鱼皮作乐器,开始走村串乡,四处叫卖,居然一唱走红,很受民众欢迎。后来,众多盲人竞相效之,被称作渔鼓的乐器,也被盲艺人们纷纷制作,于是编排话文,演绎历史,说唱故事,摹拟许多角色,使之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曲调优美动听,从而,客家鼓文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口头说唱艺术在民间流传开来。

  其实渔鼓的鼓皮并非用鱼皮最好,后来有人采用蛇皮或蛙皮来制作,其音响为最佳,便纷纷效之。而鼓文曲调主要是以徵调式为主,旋律流畅,节奏变化快,并与地方语言结合较紧,使得方言方语表现力丰富。伴奏时更以盲人的技巧敲击渔鼓,时快时慢,所以感染力也不尽相同。

  鼓文的表演形式一般以盲人为主,一人坐唱。演唱时,盲人左手怀抱渔鼓,右手中指顶着一枚铜板击打竹筒,双手配合,敲击出“砰砰扎砰扎砰砰”各式各样的鼓点声。说唱时用方言,声情并茂,夹叙夹议,风格古朴优美,通俗易懂,平淡之中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里面还有许多民俗文化的流传口语,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加上方言衬词、叹词、语气词,以及运用男女老少和各种性格人物语气的摹拟,每唱至动情处,能使所有的听众回肠荡气,同喜同悲,同感共怒,感染力极强。
[字号:大 中 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鼓文:传唱400年的“过街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