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十年 粤商成“西部大佬”
西部大开发十年 粤商成“西部大佬”2010-03-02 09:19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开发十年,粤商已成“西部大佬”,随着西部新十年规划即将出台,粤商再次迎来西进良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风波。西部大开发十年,各地商帮寻机而来,竞争激烈,大有血雨腥风之势,但十年江湖,粤商目前仍是“西部大佬”。老大虽是老大,但内忧外患不断。内有缺少抱团等原因,外加浙商、苏商、鲁商、徽商等强力夹击,稍有不慎,大有丢掉江湖老大地位的趋势。尤其是咄咄逼人的浙商在内部融资方面已先行一步,渐具现代商帮风貌。粤商中有识之士疾呼,西部的广东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随着西部开发新十年的重点推进,西部地区将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促使各地商帮再掀大举进军的热潮,目前也正是粤商西进的好时机。西部“第一商”来得早、规模大、作风扎实、受欢迎,在西北,粤商无处不在。就连一直和粤商竞争最激烈的不少浙商也承认,论投资规模,粤商确实是老大。到了素称西北门户的西安,你会发现:粤商无处不在。最直观地,满大街跑的出租车都是比亚迪。2003年,粤企比亚迪看中了西部广阔的市场空间,投巨资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公司,目前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均突破了100亿元。西安规定,凡是比亚迪出租车,可免费延长两年的承包年限。这意味着单单一辆车就可多赚十几万元,粤企在西安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粤企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当地媒体。随便翻阅西安当地的报纸,来自广东企业的广告总是占据着显要版面,如恒大、万科、金地、格力等。据陕西广东商会会长郭昆先介绍,在陕西,广东商人保守估计也有10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主要从事制造、流通、餐饮、娱乐、建筑、装修、地产等。“我们统计过,单在西安从事酒店管理的人就有5000多人。”“大大小小的企业有近4000家,有40家广东上市公司在陕西投资。身家百亿级的地产投资企业有好几家。”郭昆先透露,“虽然前几年粤商在陕西的发展遇到一些挫折,但这两年随着一些大型粤企的到来,粤商又重新活跃起来,粤商目前还是可以稳坐第一把交椅。”在秦岭之南的四川,经过十年守成,粤资企业数量达到7000多家,从2000年以来,投资总额近1300亿元,从业人员也高达10万人。在粤企最集中聚集地成都,目前已有5000多家粤企,且近年每年新增300家以上。“粤企增长非常迅速!”四川广东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文彬告诉记者,有些名气的广东企业多数在四川都有投资。叶文彬还总结了粤企的几个特点:来得早、规模大、作风扎实、受欢迎。“在四川的粤企多数是生产型企业,来了就是给当地增加GDP和就业的,所以比较受当地欢迎。”在西北的另一重镇兰州,虽然由于地域原因,鲜有大型粤企投资,但粤商的影响力依然很大。甘肃广东商会成立一年半以来,已有300多个会员。粤商在西部早就不满足于单枪匹马的投资,几乎每个省份都有粤商投资的工业园。在重庆,粤商一口气建设了8个“广东工业园”,解决了10万重庆打工仔就业。难怪有人说,重庆人南下打工已逐渐退潮。在陕西渭南渭北新区广东工业园,陕西广东商会副会长陈德明指着目前还是大片空地的工业园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还是大片空地,其实多数都已经签约,等再过一两年过来,整个工业区就全是企业啦!”陈德明向记者分析了目前粤商来西部投资的趋势,“现在往往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投资,而不是某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建设广东工业园的原因。”记者奔波西部各地采访中了解到,粤商在西部各地基本都处于领先地位,整体上称为西部“第一商”基本没有异议。就连一直和粤商竞争最激烈的不少浙商也承认,论投资规模,粤商确实是老大。谁是大佬?一名对当地粤商情况比较熟悉的浙江商人告诉记者,就冲当地粤商之间不团结这一点,早晚浙商要超过粤商。然而老大也很烦恼,首先就是“家务纷争”不断。记者在走马西北中了解到,不少大商人各自为战,很难产生竞合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粤商在西部的投资和声誉。陕西广东商会,原本是为全体商会会员服务的组织,从2007年年底开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陷入了一场“换届”风波。这场内部矛盾,不仅仅在陕粤商人尽皆知,连当地有关部门也有耳闻。以现任会长郭昆先为代表的一部分会员指责,有关部门插手商会的换届选举,破坏了行业协会、商会“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的原则,他们声称在插手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宜换届。而另外一部分代表则认为,已到换届时间,无论如何要先换届,而且郭昆先作风霸道,已经不适宜再做会长。双方的矛盾从争吵开始,不断升级,后来发展到后一部分代表自己召开会议,罢免了现任会长,并登报声明的地步。直到记者发稿时,此事还处于僵持之中。其中,广东省多次派员协调此事,但不了了之,没了下文。双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则是内部拉帮结派风气的形成。有意竞争会长的各方,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拉拢自己人。一名对当地粤商情况比较熟悉的浙江商人告诉记者,就冲当地粤商之间不团结这一点,早晚浙商要超过粤商。这位浙商说的不无道理,由于内部矛盾,不少可以正常开展的商贸和投资活动也进行不下去。一些大的粤商一看情况不好,也拒绝或者退出商会。本来一个好好的商会平台,变得了无生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位当地有识粤商告诉记者,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大家!有熟悉内情的人士道出玄机,其实,商会是一个相对比较松散的平台,对会员并没有利益性的制约。而大家又都是老板,谁也看不起谁就成了问题。一旦出现一些小矛盾,就有可能演变成大矛盾。这位人士还透露,商会同时还是一个很大的投资活动平台,如果做得好,商会负责人还是有不小的利益可图。所以才出现了大家竞争的局面。谁是大佬?就成了问题。不仅仅是领导人的选择,固有的广东地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粤商的团结。甘肃广东商会的副会长陈少龙告诉记者,在各地成立商会之前,无论是客家人、潮汕人、湛江人、广州人,不少都因地域关系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老乡联谊会。相较于商会的半官方性质,这些联谊会有很大区别。陈少龙当时就考虑到老乡联谊会和商会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冲突,在甘肃广东商会成立之初,他作为会长就解散了老乡联谊会,带着大家全面加入了商会。“你应该也能感觉到我们甘肃商会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商会。”陈少龙认为,之所以给大家的感觉是浙商能抱团,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能摒弃各自的地域差异,为了一个共同的赚钱目标走到了一起。但知易行难。陕西广东商会的个案表明,经常发生的情形是,某一个区域的人经常在一起开老乡联谊会,却不愿意参加商会。运转与规则一些广东老板担心西部的投资环境不好,传统的“吃、拿、卡、要”行为太多,而不敢涉足西部市场。“就在我们犹豫的时候,更多的浙商、苏商等已经开始大举抢占西部市场。”粤商的西部江湖中,更多的故事还是如何赚钱,确切地说是如何一起来赚钱。最吸引人的江湖故事是大家一起投资建设各种各样的工业园区。这是当下粤商最时髦的赚钱方式。西部不少地方都设立了开发区,但却在招商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正是看中了这一商机,而提出大建广东工业园。”一位曾在工业园建设中大赚其钱的粤商透露。西部十年,粤商们也开始更加熟稔地适应和利用内地颇有威力的政治资源。原来粤商们单打独斗的时候,因为没有组织,很难形成气候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便开始慢慢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于是各种各样的商会便成立了起来,开始形成了与当地政府互动的能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一点上,甘肃的粤商们做得不错。他们在成立商会的同时,还聘请了一名在当地颇有资源的正厅级干部做秘书长。受益于这位秘书长的资源,甘肃广东商会开展工作起来如鱼得水,不少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正赶上甘肃广东商会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开支部会议,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十几位平时做惯了生意的老板坐在一起,在党支部书记魏芳的带领下研究如何在商会和营商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魏芳是一名在兰州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板,从广东老家来甘肃前就是党员。自从2009年4月商会成立了党支部,他就兴奋地把组织关系从老家迁到了商会。他清楚地记得党支部成立时的盛况,当时来了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一个广东商会党支部的成立,居然来了这么多贵客,让魏芳兴奋不已。“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广东商人在甘肃的地位。”就像甘肃广东商会所享受的荣耀一样,其他西部省份的广东商会也都体会到了粤商在西部的尊贵地位。陕西广东商会的副会长陈德明告诉记者,与原来有所不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现在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者是越来越好,优惠也是越来越多。“绝对可以说,营商环境是越来越好。所以我觉得一些对西部投资环境还有顾虑的粤商大可不必担心,可勇敢地走出广东,来西部赚钱。”因为工作原因,陈德明经常会回广东,而一些广东老板担心西部的投资环境不好,传统的“吃、拿、卡、要”行为太多,而不敢涉足西部市场。“就在我们犹豫的时候,更多的浙商、苏商等已经开始大举抢占西部市场。”向现代商帮转型?尽管粤商已经相当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政府资源,但与浙商等相比,粤商依然面临着民间互动力和政府核心领导力双重不足的问题。因为发生了换届风波,郭昆先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商会,把粤商们团结聚合起来的路子,他思考的结果是,要想让粤商团结起来,根本上还是要通过利益纽带把粤商联合起来。“你看看人家浙商的一些商会组织,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内部融资的功能。”郭昆先认为,如果能启动内容融资功能,用股份的方式设立会员互助资金,来帮助有困难的会员。这样就比较容易让大家团结起来,并一起赚钱。但目前,内部融资的做法多多少少还是一种地下行为,在制度上还需要有些突破才行。建立现代商帮是不少西部粤商提出的思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粤商已经相当充分地利用了当地政府资源,但与浙商等相比,粤商依然面临着民间互动力和政府核心领导力双重不足的问题。“光有台上的呐喊,没有台下的互动、实施和执行,就没粤商的发展空间。”如何积极策动这两股力量,并让这两股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摆在西部粤商面前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郭昆先认为,实际上,各地商会的形成和成熟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可带动更多的粤商、粤企和广货,更好地推进生产和销售,占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区域资源。但也有学者认为,现代意义的商帮与传统意义的商帮有根本的区别,传统的商帮必须依附于封建经济,跟皇权、跟官府勾结,因而他们的命运只能掌握在别人手里;现代意义的商帮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阶层,他们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当然,也就能够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现代商帮的语境下,有不少人认为,粤商的财富积累犹如阿里巴巴,一不小心打开了强盗藏宝的山洞,钱来得太容易,容易养成一种暴发户心态。所以很难形成现代意义的商帮。而浙商却是“创业艰难百战多”,财富积累犹如针尖挑土,聚沙成塔,这种炼狱般的进化,更容易让浙商内生出一种现代商帮意识。记者通过西部多省粤商中的采访,发现确实少有粤商对所在江湖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反而是浙商对此有着比较自觉的认识。缺乏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认同感、归属感,几乎成了西部粤商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而这恰恰是是任何能称之为现代商帮的团体的共性特征。“西部粤商经过十年大积累,也应该到转型的时候,转型现代商帮是必然之路。”在不少西部粤商看来,拥有悠久的商业传统、深厚的商业文化,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千锤百炼的粤商,不仅积累了极为雄厚的有形资产,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无形资产。而这正是转型的资本。粤商要想继续强大必然需要形成一个强大的南粤商帮。否则,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广东大佬已经不在!■记者手记西部市场的广东机会西部采访,笔者发现,这些粤商多数都是“两栖”粤商,一脚在西部做生意,一脚依然踩在故乡广东的大地上。笔者不禁疑惑:这是为什么?四川广东商会会长丁林辉的回答最为经典,西部生活节奏较慢,压力相对较小,所以不妨经常回家看看,不要乐不思粤。我的理解,丁会长的话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西部已有着比较好的商业环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还是比较容易赚钱的;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无论粤商在西部如何,都割裂不了与家乡广东的关系,无论是在生活还是生意方面。已在西部生活多年的粤商们最感叹的就是,大家已开始愿意走出广东,不再固守本地了。从西部,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粤商已经或者正在西部生根发芽,甚至是长成参天大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已经不能再用原有的眼光来看西部,十年大开发,敏锐的各地商人们早就意识到了西部的大把机会。如果我们还像老一代的粤商们一样,小富即安,不愿离开本地,未来的粤商一定不能继续叱咤风云,称雄江湖。国家已经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号角,大量的扶持性政策也即将要出台,西部的新十年投资机会正在凸显。有志于继续做江湖老大的粤商当然要抓住国家的战略机遇。从目前来看,粤商的资本之雄厚,目前尚无其他商帮能与之比拟,我们完全可以有大作为。另外一个方面,从“两栖”粤商的大规模出现,笔者也体会到,粤商在外的良好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广东的发展与转型升级。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到西部投资的粤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广东做大了再到西部投资的,这一部分人往往将技术研发等核心部门放在广东,而把市场触角伸到了西部;另外一种则是一直在西部创业,创业成功了,不忘家乡市场,又回广东投资的商人,新投资项目一般是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有所升级。这样算下来,积极扶持推动粤商走向西部,实在是一件划算的事情。粤商叶文彬的话,或许更有典型意义,他说,人总要落叶归根的,所以最终的投资还是要回广东。■政策提示西部再开发将改变沿海开放模式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主任,曾参与起草西部大开发文件的杜平日前透露,不同于前十年的发展规划,新出台的下一个十年规划重点将由投入硬件建设“打基础”的阶段转向以“富民”为主要目标。其政策内容相较以前“有调整,有变化”。“西部的开放与此前的东部开放有很大不同,要避免走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的老路。”根据杜平的介绍,西部开放的规划将不是简单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是通过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开放合作,改变传统开放模式。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越建设“两廊一圈”、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与东部沿海的开放不同,西部开放将进一步借力这些区域合作,发展次区域合作中心。在对西部周边国家开放的同时,西部还将进一步对中东部开放,通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能源、节能、环保、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与周边各国共同发展。而国家信息中心“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课题组负责人、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透露,下一个十年,西部开发“须要让西部做东部做不了的事情”。对此,他建议在民营经济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土地承包权等多个方面放宽界限。●南方日报记者胡念飞大西北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