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写真:客家奇才李金发:中国象征派诗歌第一人
岭南写真:客家奇才李金发:中国象征派诗歌第一人2011年12月14日 08:46 来源:广东新闻网
中新广东网梅州12月13日电 题:客家奇才李金发:中国象征派诗歌第一人 作者 杨草原邓广敬 客都梅州作为养育一方客家人热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此不仅诞生了著名外交家黄遵宪、开国元勋叶剑英、艺术大师林风眠等人。还有“诗怪”之称的李金发也是来自梅州,李金发才华横溢,以别具一格的象征派诗风在中国文坛树立了自己的丰碑,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者。近日,中新社记者专访李金发故居探寻了一代诗人的足迹。 李金发的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南镇罗田上村,这里依山傍水,群山怀抱,松竹翠绿,硕果飘香,一派田园风光。其故居叫“承德第”,是李金发的父亲李焕章到非洲毛里求斯经商取得成功后回乡兴建的。房屋右侧是一个农家书屋。李金发的侄女李珍然告诉记者,这个农家书屋由梅县文化局于去年设立,摆放各类书籍,为游客提供一个阅读的环境。 据悉,李金发在“承德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光。小时候父亲对他的管教极严,他几乎没有余暇时间玩耍,连蹦跳、嬉笑、游水也在禁止之列。李金发曾感叹“童年是在无生趣中过去的”,正是这种童年生活,在他的性格中埋下了孤独、忧郁的种子。他高等小学毕业后因故退学,闲居在家就开始阅读鸳鸯蝴蝶派哀情小说,形成了孤独忧郁、多愁善感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 嘉应学院文学院的唐旭老师研究李金发及其诗歌已有十多年,他告诉记者,李金发在梅县读高等小学时,其父已经去世,按照父亲“志在四方”的遗训,李金发到上海继续求学。李金发从家乡到上海后,和林风眠等人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到法国后李金发开始学习雕塑,但那时他的生活异常艰辛,还经常受法国学生的歧视和欺负,加上思乡思国深切,加深了他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唐旭说,李金发学雕塑的同时,还大量阅读法国象征派诗人的作品,象征派诗歌中的孤独心境和悲情思想与他那时的心境相吻合,产生共鸣。因此,他也开始尝试象征派诗歌的创作。他的第一本诗集叫《微雨》,其代表作《弃妇》就编录在这本诗集,这也是他的第一首象征主义诗歌。他通过写诗,借象征手法,用神秘朦胧的意象寄托内心的孤独,发泄苦闷情绪。 李金发的诗朦胧晦涩、别具一格,与中国传统的诗教和“五四”时期写实派、浪漫派诗歌不同。《微雨》出版后不久,他即被冠以“诗怪”称号。随后他还编写了《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两本诗集,都引起强烈凡响,被称为“国内所无,别开生面”。 唐旭告诉记者,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中国文坛刮起“象征风”,李金发对其他象征派诗人及其诗歌有启发作用,在象征派诗歌传播方面更是走在了前端。同时,他对后来的戴望舒、徐志摩等人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00年,在其家乡梅州召开全国性的李金发研讨会,认为他是中国象征派诗歌的开创者,《微雨》是中国新诗中的象征主义由萌芽走向诞生的标志。 李珍然还向记者透露,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李金发故居观看。四川大学的陈厚诚教授还特地前来采风,写了一本关于李金发的书,以表达对一代诗人的缅怀和敬意。据悉,晚年定居美国的李金发非常思念家乡,想回家看看,但终未能如愿。去年,他的大儿子专程回梅南老家看望亲人和探寻故居,也算是对这位长眠于美国的诗人最好的慰藉。
页:
[1]